現象級應用如何沖破“速死”怪圈?
當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開始被一個又一個賣萌可愛的好友卡通圖像持續刷屏之后,一款叫“臉萌“的自制漫畫的應用快速走紅,用戶可以通過Bitstrips自己創造頭像的樣子,包括了臉型、五官、發型、身材等元素,在人像創造完畢后,發現還跟本尊真有那么點兒神似,其在App Store上的排名曾從198躥升至首位。
可以看出,臉萌的爆紅規律與魔漫相機、百度魔圖、瘋狂猜圖等現象級產品在朋友圈迅速爆紅的路徑極度類似,都是依托微信朋友圈社交元素,迅速走紅,而可以看到的是,之前的魔漫相機、百度魔圖、瘋狂猜圖等現象級產品均在迅速爆紅而又迅速被遺忘,很多人都在探討:臉萌能不能走出現象級產品迅速爆紅而又迅速被遺忘的怪圈?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先看這些現象級產品迅速爆紅有哪些共性特征。
首先是抓住了用戶利用社交平臺YY分享的虛榮心理。我們先看百度魔圖,該產品PK大咖功能滿足了普通用戶與明星們對比的虛榮心,分享到朋友圈引發眾人或吐槽或調戲或贊美,滿足了大眾的YY感與虛榮心。
臉萌這款APP,則無論你長什么樣,你也可通過臉萌自己動手動手創作,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拼湊出卡哇伊的形象。
而魔漫相機的后臺算法弱化了用戶的具體形象,用戶可通過系統自動在1-2秒鐘內繪制出一張漫畫,用戶可以自己DIY臉部的臉型、發型、眉毛等來凸顯調整面部的效果,另外,魔漫相機也有各種背景模板待選,這與臉萌的玩法高度類似。即滿足了用戶自主定制個性化和創意拼臉需求。
簡單好玩個性化,上手無門檻
從百度魔圖到魔漫相機到臉萌,產品簡單好玩易操作,又不失樂趣均是其共同的特征。產品功能足夠單一聚焦。這使得這類產品在朋友圈一旦分享傳播之后,由于上手操作幾乎無門檻,熟人圈子朋友看到后就可以迅速下載迅速上手操作,加入拼臉或游戲大戰。
社交強關系鏈推動自主創作參與感
在移動互聯網興盛之下,社交大環境改善,對個性化和創意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新奇和好玩兒的應用留給用戶很大自由創作的空間,激發了用戶與好友互動的需求。微信朋友圈的強關系鏈力推,病毒式傳播可以迅速在熟人朋友圈普及,用戶對個性化和創意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這種帶點傻瓜式的創作與參與感推動了這種拼臉應用迅速擴散。
但這種現象級應用卻面臨著諸多瓶頸。首先他們均抓住了小眾用戶的需求,即個性化,而頭像卻可以有效的釋放這種個性化。但另一方面,這種應用卻大同小異,缺乏競爭門檻與持久度。像百度魔圖、魔漫相機等產品在沒高潮就開始滑坡,到如今已幾乎完全沉寂。其次,產品的定位并不適合多次消費,沒有占領用戶的剛需點。對于普通用戶來講,很難有沉浸式并多次消費的需求。舉個例子,我每天會刷微信刷微博刷新聞,但我每天不會刷臉吧。所以,快餐式消費下的用戶留存率必然慘淡。
那么這類現象級產品要持續生存下去,有哪些生存邏輯與思路可供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參考?
社交紅利用盡后怎么走?
筆者認為,創業者首先應該思考的是,現象級應用在社交紅利用盡后怎么走?拼臉類應用把玩法與傳播路徑架設在社交的邏輯上,最大的好處是快速傳播快速普及快速爆紅,因此,這類現象級應用的爆紅幾乎可以定性為借助社交平臺病毒式傳播的成功。但歸根結底,產品本身的生命力并非只憑渠道便能持續火熱,因此要逃離現象級產品朝生暮死的怪圈,社交紅利用盡后怎么走,如何挖掘產品生命力的縱深的擴展方向,是維持生命力的根本。
現象級產品縱深如何擴展,工具化還是平臺化?
而現象級產品縱深如何拓展,有哪些方向呢?現象級產品價值鏈短,服務與產品均是漸層次,一招鮮,一波死,而向縱深擴展的目的是建護城河。大紅大紫之后,把草垛換成煤炭,讓柴火燒的更旺,則是現象級產品應該思考的方向。
魔漫相機CEO曾經提出把魔漫相機做到線下,比如印有魔漫人像的杯子、生產魔漫相機頭像的衣服等, 臉萌團隊也表示會專注于后續的新的模板的開發以及衍生品的開發。這雖然是往線下品牌拓展的方向之一,但這種縱深的擴展顯得過于淺層次,模式容易復制,定性依然是產品的微創新,而產品縱深擴展需要思考的是,是繼續工具化還是向平臺化突破與邁進。
這類現象級應用既然多是由微信等社交平臺傳播而爆紅,那么內容分享傳播平臺與產品本身分離,內容被架空是其根本矛盾。因為一個不生產內容而主要由微信社交關系鏈牽引的個性化工具產品注定不會長久,如何導向用戶在自身平臺生產內容才是現象級應用發展的最終方向。導向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才能孕育更多的可能,比如同樣作為現象級產品的唱吧,通過逐步添加視頻模式,轉發功能,同時布局線下KTV,向社區化模式邁進,進一步構建更多社交場景,具備了從工具屬性導向平臺屬性的可能性。而無論是微博、微信都是從最初的工具通過內容生產與服務性、剛需型的功能全面布局,最終導向平臺屬性。
當然,并非所有的現象級應用工具都具備平臺化的能力與可能,這只是方向之一,現象級應用還可以積極尋找與產品產業鏈相關的縱向或橫向可擴展的節點,在這些相關領域上找到與產品產生協同效應的模式,通過運營引導,驅使用戶創作高質量的內容并在自身產品上形成內容分享的良性社交生態。
如何突破創新瓶頸實現本土化
另外,可以看到,國內許多曇花一現的現象級產品的原型基本是在國外?!动偪癫聢D》的背景、按鈕等細節和《Icomania》幾乎是一模一樣。美圖秀秀團隊推出的美拍,百度發布的“百度美拍”也都是Instagram的學徒。臉萌在國外的原型則是Bitstrips。
這些現象級產品通過模仿引入國外同類產品模式之后火爆一段時間便遇到創新瓶頸,就拼命去加入社交元素,但基本難逃被遺忘的宿命。在這些產品的爆紅背后,均有著為傳播而炒作以及風投介入引發關注的成分,臉萌創始人是打著騰訊前員工、“90后”、中學學霸等口號進行相關的品牌傳播。而目前,臉萌團隊也獲得了數百萬的風投,這一切元素的疊加,均可引發極大的關注。
從共性上看,打個比方,這些現象級產品通過社交平臺制造一陣風,形成一個風口,讓豬飛上天,但這些產品的創始人目前而言,并未把豬的盈利價值與豬本身的價值送給客戶與用戶。因為無論是臉萌還是魔漫相機等現象級產品,原型基本都是源于國外,國外優秀的產品回爐再造的過程,用戶新奇好玩一陣風已過,便被用戶拋棄,這也可以解讀成水土不服的國情問題。這里的國情因素包括國人普遍性的行為習慣與心理,要使之真正的本土化,而如果僅僅停留在界面和UI的微創新,而缺乏產品本身的獨特價值與靈魂,永遠無法真正的實現本地化。
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打法依然是先圈用戶、做流量再圈錢,但商業模式的構建問題始終是無法繞開的。比如目前臉萌也在籌謀推付費產品。但目前在國內用戶付費環境不好的大背景下,在快速受到歡迎后如何解決熱度持續升溫,保持新老用戶存留率,進而解決商業模式問題如何做出持續的價值,則始終是現象級產品需要思考的大方向。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從業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后的本質,窺視TMT行業精髓,分享有價值的觀點。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碼這么多文字不如自己嘗試去做個新的。把那些理論用你的實戰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