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題”會比“吃雞”更火嗎?

2 評論 5874 瀏覽 22 收藏 12 分鐘

看似簡單粗暴的“撒錢運動”對平臺們,對用戶,對行業都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誰也沒想到,2018年中國互聯網的行業新風口始于王思聰新年第三天的一條微博,這種在中國,在移動端前所未有的全民知識經濟,讓許多閱App無數日漸感到枯燥乏味的老玩家們,產生了一種久違的新鮮與好奇感。

2017.8.26,世界第一款移動端直播答題軟件HQ Trivia在Appstore上線,4個月后這款在Appstore上已突破百萬下載量的成功的手機應用,被“復制和借鑒”到了國內。

在王思聰發微博的前一天,今日頭條旗下的西瓜視頻,上線了百萬英雄,而第二天1月4日映客直播也在Appstore上發布了芝士英雄,隨之而來的還有奇虎360旗下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以及一直播的黃金十秒。

2018年的第一個風口戰爭拉開序幕,各平臺從剛開始的單場2萬元獎金,提到了現在的最高200萬元,燒錢速度令人唏噓。

這場看似簡單粗暴的“撒錢運動”對平臺們,對用戶,對行業都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以下為分析與設想:

目錄

  • capter 1 被透支的用戶價值
  • capter 2 更多商業模式的設想
  • capter 3 像”吃雞”一樣的開辟新大陸

Capter 1 被透支的用戶價值

產品對于用戶來講的價值點在哪,就是我所理解的用戶價值,而“轉換率,留存率,活躍度”是衡量價值高低的標準。在直播答題這塊領域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用戶價值是被提前透支的,不斷提高的獎金額度增加了用戶的預期閾值,伴隨而來的題目難度增加,成功闖關的幾率下降也削減了用戶留存的耐心,如果產品定位始終不變,勢必會變成一款現象級產品。

簡單粗暴的玩法,也培養了用戶“簡單粗暴的需求”

當初沖頂大會橫空出世的時候,辦公室里一半的人每天中午都守著玩,茶余飯后的話題總是“答題和獎金”,時間推移至今,還堅持每天玩的同事已經沒有了,只有幾個“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同事還苦苦堅持著,在朋友圈子里面,有些“文化程度不高”(就事論事,非歧視)的朋友,基本上都是玩一盤就卸載App,闖關失敗和知難而退的挫敗感,遠大于”平分200萬”的新鮮感。

各大答題平臺的題目包羅萬象,涉及面之廣,簡單的可以是“六一兒童節是幾月幾日?”,難的可以是“中國哪個朝代吃不到辣椒?”,這也是答題平臺們,為了讓更多用戶積極參與答題,和避免獎金成本過高,這兩者之間的平衡而做出的努力。而這些題目,除了那些“什么都懂”的用戶以外,其余的用戶不可能有強烈的答題興趣(我不愛錢,我愛答題?),獎金肯定是99%的用戶高頻參與的目的。

無論每場比賽的獎金是5萬還是200萬,在我觀察的幾十場比賽中,最后平分的獎金幾乎都是個位數和十位數的金額,獎金少,參賽者就少,獎金多,參賽者就多,成本總有辦法控制。當一個“答題比賽”闖關成功的幾率,變得讓用戶感覺和中彩票一樣時,流量就很難繼續保持了。

不斷提高的期望上限,不斷降低的耐心下限

“點開始吧!主持人真XX啰嗦!主持人是XX!”,這些內容幾乎是在用戶反饋中出現的最多的,大部分用戶的強烈需求就是答題拿錢,肯定不喜歡自己的時間,被用戶認為無意義的事情占用。

長此以往,除了那些經常得獎的老玩家,以及隨著直播答題造勢引流的紅利結束,可能還真不會留下多少,只為了掙那幾率不高的幾塊十幾塊錢,而看主持人廢話20分鐘的用戶了。

為什么主持人會啰嗦?當然是插播廣告以及培養用戶習慣,讓用戶習慣在答題前,看主持人BB十分鐘,這也是提高留存率的手段,但是拿捏不準,也容易變成流量缺口。

又一個薅羊毛的處女地?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直播答題上線不到一周,就出現了AI答題,答題微信群,就連百度都蹭著熱度推出了答題神器-簡單搜索,讓用戶的答題準確率提高。

普通的玩家用戶中,開始衍生出了以薅羊毛為目的的“專家用戶”,他們互相取暖,互相幫助,抱團出擊,再加上語音識別這類技術,大大提高了一群人的得獎率,并且這直接影響到了對于普通玩家闖關成功后的獎金分成,人越多獎金越少,不加以限制則會導致用戶的產品價值觀,不斷偏移,畸變惡化。比如曾經還很流行的一元云購,本來商業模式是挺好的,現在已經成為大眾眼里的騙子平臺了。

Capter2 更多商業模式的設想

全面商業化的“直播答題”

目前各直播答題平臺,廣告的輸出方法,主要是靠主持人的說辭,在正式開始答題前,主持人也許會綿綿不絕的說上10分鐘,透支著用戶耐心,承受著失去流量的風險打廣告。

如果把廣告內容植入題目呢?在每次答題前,播放一段廣告視頻,甚至是線下廣告的誘導,向用戶傳達“要想答題成功,就要仔細看廣告哦”類似的話術,這樣對于傳播廣告內容和建立用戶認知很直接,畢竟用戶要理解題干,思考正確結果。

以成都最近開業的武侯萬達廣場舉例,題目可以設置為:

  1. 武侯萬達廣場的開業時間是?
  2. 武侯萬達廣場的地點是?
  3. 地鐵9號線的哪個站點,出站后可以到達武侯萬達廣場?

連主持人都省了,如果獎金是誘人的,那用戶被廣告傳播的動機將更強烈。

更細分的應用場景

目前各大直播答題平臺,對用戶產生的價值有哪些呢?我能想到的第一價值是金錢,其次是日漸下降的好奇心與答題快感。 我相信對于這些五花八門涉及面超廣的題目,是很難單純的建立用戶的答題興趣的。

  1. 以答題興趣為導向的,娛樂化App,通過興趣賽區、好友PK、打擂、周邊排行榜等功能,來幫助用戶建立答題興趣與粘性,通過低成本低門檻的方式滿足用戶的成就感,好勝心。
  2. 以答題創收為導向的,有償答題,付費參與,眾籌的方式積累獎金池,一元云購純粹拼運氣,那付費知識答題則是拼實力。
  3. 以學習進步為導向的,如一些學英語的app也有如此功能,填單詞游戲闖關,但是始終是單機游戲,雖然可以分享給好友,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可以向別人證明,比他做的更好”肯定不如,一群人同時參與而產生的被認可感明顯。

設想三:像“吃雞”一樣的開辟新大陸

去年大火的《H1Z1》和《PUBG》幾乎顛覆了PC端游,獨特的“大逃殺”模式為傳統FPS射擊游戲開辟了新的道路,隨后一大批模仿者,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steam上),都出現了一大批模仿者。

在線直播答題結合了直播與知識經濟,也行業里也開辟了一片新大陸,但是在沒有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出現之前,做成App可能會顯得有點重,如果僅從運營的角度來看,其短時間內帶來的流量以及口碑、傳播速度,可以和微信春晚搖一搖、支付寶集五福、雙11媲美了。

正如西瓜視頻和花椒直播那樣,在線直播答題是依托于現有產品的獨立欄目,而非獨立App,它更像一場運營活動,而不是一個功能,就算不考慮廣告,也能起到為App引流造勢的目的。

西瓜視頻在加入百萬英雄后,流量不斷攀升。

本質是“去中心化的全民參與”,以往傳統的電視節目中的短信投票抽獎、電臺通話點歌,以及互聯網的彈幕……都帶有這樣的含義,“因為自己的參與,可能讓節目對我產生響應”,基于這個原因會讓用戶變得專注和積極。

我不禁設想,如果把直播答題搬到今年的春晚上,那將是怎樣恐怖的效果? 電視機是題目的輸出設備,手機是用戶們的交互設備,頂尖的主持人在電視里烘托氣氛,我們坐在家里和父母姐妹一起討論著答案,與全國幾億人一起參與,享受腦力碰撞的盛宴,這樣的用戶體驗會比搖一搖差嗎? 而這么一次全國流量的聚集,也是在題目中,宣傳國家宣傳黨的好機會,同時國家對于傳播正能量,積極向上的行為是很支持的。

一旦一條道路被發現,也許就是通往一片新大陸的開始。

 

本文由 @Palowlto?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見解的人,有文化的話。看好這個平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