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產品知識付費模式淺析
本文簡要解析了當前互聯網醫療產品知識付費的四種模式,從中可以發現這些付費知識都不是單純的硬知識內容,往往都是知識與服務的結合,幫助用戶解決醫療健康問題。
一、背景分析
互聯網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付費掀起一番熱潮,互聯網知識平臺最關鍵的任務就是知識產品化,幫知識生產者將知識轉化成用戶愿意付費的產品與服務,并為用戶提供價值。
一般來說,知識付費是通過在線課程、直播、問答、社群等產品形式,以文字、音頻、視頻等內容結合的方式,用戶通過付費獲得優質內容。
知識只有變成產品或服務,能夠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才能實現價值的轉移,才可以定價、銷售。知識無法買賣,買賣的都是經過包裝的知識。
根據知識產品矩陣理論,知識產品可以從兩個維度去設計驗證,第一個維度是產品交互方式,目前主要分為單次交付、連續性交付、交互式交互;第二個維度是產品目標,如果產品主要目標盈收,為商業化產品,如果主要目標是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產品。當然這兩者密不可分,所有產品都具備這兩種屬性。只是在產品發展的不同階段,某種屬性更強罷了。
圖1 知識產品矩陣
對于公司來說,其產品模式主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產品獲取用戶,服務好用戶,其收入模式則是設計商業化產品來獲取收入。產品的知識付費模式的探討正是基于產品模式,探索產品的商業化。
對于互聯網醫療行業來說,產品走過了前幾年的免費甚至補貼大戰,逐漸回歸商業化本質,其商業化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在互聯網知識付費的浪潮中,知識付費在互聯網醫療產品上也有一定的發展創新。
縱觀目前市面上的互聯網醫療產品,知識付費的產品模式主要包括問診付費模式、內容付費模式、分答付費模式、服務包付費模式四種。
圖2 醫療產品知識付費模式
二、醫療產品知識付費模式解析
1. 問診付費模式
付費問診模式主要是以圖文、電話、視頻等形式進行在線付費問診,這種模式也是互聯網醫療最早最普遍的知識付費模式。目前各大醫療產品基本都具有此種功能模式,用戶可以上傳患者(自己或別人)的醫療資料,填寫具體咨詢問題,付費提交后獲得醫生的回答(見圖3)。不管是社交對話式、電話預約式,還是視頻預約式,這種付費模式強調了醫生的資質及問診時效性,知識的生產者-醫生的原動力是此類模式獲得長遠發展的核心要素。目前由于政策的限制,在線問診付費不能為用戶提供醫學診斷,只能是醫學咨詢建議,也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圖3 問診付費模式
2. 內容付費模式
內容付費模式主要是以內容和音頻為載體的知識付費模式。如圖4,用戶達到內容頁面,支付一定的金額才可以查看或聽語音,類似于教育課程付費模式。相對于付費問診模式,這種模式更加強調內容的專業及優質性。如何讓用戶覺得值得為此付費,付費意愿為多少,另外,如何提高用戶的信任,如何有效互動,這些都對產品設計及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4 內容付費模式
3. 分答付費模式
分答付費模式主要是借鑒分答的知識分享付費模式。在此模式下,用戶可以查看健康醫療問題,并支付1元(特定較少金額)圍觀旁聽問題答案,這里由于產品的設計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形式,如圖5,左邊的形式為直接在問題下面顯示名醫的語音回答,用戶付費后旁聽;而右邊的形式為在問題詳情頁面展示問題的所有答案,顯示問題的最優答案原價(6元),并可以1元付費圍觀。右邊的選擇模式一方面內容有多種免費答案及對比,另一方面有原價及圍觀價,用戶如果想知道最佳答案并且可以低價獲取,也許這種情況更容易提供付費用戶轉化率。
圖5 分答付費模式
4. 服務包付費模式
服務包付費模式主要以醫生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包形式出現,具有專業性、服務靈活性、周期性等特點,用“知識+服務”的打包模式定價。如圖6,進入專家醫生的個性化服務界面,用戶可以按需購買醫生打包的健康服務包,內容包括了在線問診、病例分析、就診面診、住院面診等知識服務。這種模式既包含了醫生知識內容,也包含了以醫生為核心的線下就診資源服務內容,對于用戶周期性的醫療健康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及服務可及性。
圖6 個性化付費模式
三、小結
以上簡要解析了當前互聯網醫療產品知識付費的四種模式,從中可以發現這些付費知識都不是單純的硬知識內容,往往都是知識與服務的結合,幫助用戶解決醫療健康問題。
從知識付費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將形成“知識+服務”付費模式,從單一的售賣產品演變為賣服務,產品載體不變,而服務內容多元化。另外,在用戶形成知識付費的習慣后,會慢慢形成知識付費社群,如形成以某個醫生為中心的垂直醫療領域用戶付費社群。
歡迎業內人士交流補充,共同探索互聯網醫療產品的知識付費模式。
本文由 @石大義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麻煩問一下,文章截圖分別是哪個app
做醫療內容付費有個很強的主 就是丁香
請問圖3 是什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