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啟示錄:盤點2017年度爆款短視頻背后的秘密
文章對2017年制造刷屏級創作者的內容展開盤點,從剖析爆款內容,發現深藏在爆款背后的規律,投射出2017年新網民時代的精神以及情感需求。
2017是短視頻急速爆發的一年,短視頻的用戶規模從2016年的1.53億激增到2.42億。
不同于2016年papi醬引領的短視頻元年,今年的創作者呈現出了更多元化多維度的內容生態,領域不斷地被細分和交叉,涌現出一批讓人耳目一新的短視頻IP新秀, 他們在互聯網浪潮中被追捧也被唱衰,不管這批創作者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占據大眾視野,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標本價值,給廣大網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內容狂歡。
以下是我對2017年制造刷屏級創作者的內容盤點,從剖析爆款內容,發現深藏在爆款背后的規律,投射出2017年新網民時代的精神以及情感需求。
1.?“內容+”跨界新品類的探索
對2017年的短視頻圈來說,沒有辦公室小野會少了很多驚喜。2月份剛開年,一則在辦公室用飲水機煮火鍋的視頻開始像病毒一樣在網絡上擴散,在極短時間霸榜微博熱搜第一,全網播放破億。
這個看似在辦公室里旁若無人做美食,且無視老板、遲到早退的非正常辦公室白領,引發了網友鋪天蓋地的熱議,辦公室小野到底是老板還是老板娘?成為網友們孜孜不倦爭論的焦點。更多辦公族表示看辦公室小野的視頻會上癮,是工作之余的解壓神器。
這大概印證了:全世界的人都不想上班,但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吃。
在愚人節當天,辦公室小野公布了一封辭職信,原來她只是一個創意公司的小職員,隨即平息了大眾的猜忌。當然,所謂的辭職不過是小野跟網友開的一個玩笑,以這樣的自嘲的方式揭示了自己的身份,大眾也開始接受在辦公室做腦洞美食就是小野的本職工作。
與眾多爆款人格化IP不同的是,辦公室小野從一開始就對外宣稱,小野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團隊,做一次爆款容易,但要持續生產出優質的內容,必須團戰出擊,背后的短視頻機構—洋蔥視頻在其中的布局功不可沒。
再一次把IP熱度推向高潮的是辦公室小野的國際化路線,美食默片形式在海外瘋狂滲透,沒有了語言障礙和文化壁壘,辦公室小野打破了亞洲創作者的人氣增長記錄,受了Facebook和youtube等平臺的重點關注和扶持。至今,小野在Facebook上的粉絲量已逾370萬,躋身大中華地區第三名,僅次于周杰倫,打破了中國網紅在國際上的成長速度。
辦公室小野以跨場景的創意美食為切入點一針捅破天,看似低成本、制作粗糙,卻顛覆了大眾對短視頻類型和受眾人群的認知,跨界開始成為自媒體人口中的高階玩法,出海成了短視頻變現和打破天花板的另類武器,爆款的遙不可及似乎又多了一條捷徑。成本和硬件不再是限制短視頻創作的門檻,聚焦內容本身成為整個行業達成的共識。
辦公室美食成就了小野,但在外界看來這也是困囿小野之處,從背后機構洋蔥視頻處得知,腦洞是小野的內容創作核心,辦公室+美食只是一個起點,不管是擴充辦公室IP矩陣,還是跨界海外TOP級明星和創作者,對于2018年辦公室小野是否能在其他領域有所突破,這個團隊的戰斗力不容忽視,筆者的期待值很高。
2.?新個性的塑造:
2017年,“人設”一度成為高頻詞匯,人格化IP成了大勢所趨,有性格的人設是行業公認最為稀缺的物種。
早在2014年的美國,《名利場》雜志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最受13-18歲青少年喜愛的明星不再是那些傳統造星工廠生產出來的專業藝人,取而代之的是自行借助數字平臺生產內容的個人媒體。
比起傳統娛樂圈打造人設的套路,短視頻的人設建立顯得更為放飛自我,野生網紅入侵帶來的新鮮感卻讓大眾集體中毒,他們創作內容真實接地氣,從生活藝術層面直擊人心。
2017下半年里最有個性的人格化IP中,不得不提這朵奇葩男子—戲精牡丹。戲精牡丹可能不是2017最火的一個,但他絕對是最想火的一個。
8月中旬,話劇演員出生的戲精牡丹以反串市井小人物“張嬢嬢”發布了“當媽媽獨自帶你去旅游”,“放假期間不同時期的張嬢嬢”等一系列短視頻,單個視頻微博播放量瞬間突破千萬,形成刷屏效應。其中誕生的?[威士忌紅棗忌枸杞梗] 讓網友們津津樂道,粉絲對于牡丹演繹的張嬢嬢給予評價:戲精牡丹不是像媽,他就是當過媽的人。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在張嬢嬢身上找到自己媽媽的影子。
戲精牡丹的視頻選題以及人物表現形式較為單一,強烈的個人風格是把雙刃劍,脫穎而出的同時,對他演繹角色也有局限性。除了反串張嬢嬢,外企白領凱麗也是牡丹的精分角色之一,從數據和互動上看不及張嬢嬢的人氣。但必須承認,戲精牡丹的高辨識度人設彌補了他在欄目類型和選題上的短板,從起點遠遠超越了還在類型上摸索的IP。
戲精牡丹戲稱粉絲為瑤池姐妹,視頻內容里處處為女性發聲。
以人設個性為原點,搭建粉絲圈層,戲精牡丹建立了獨有的粉絲交流文化,且在日常的內容運營中不斷強化IP個性,時刻與粉絲站在同一陣營。
外形騷浪賤、gay里gay氣是對戲精牡丹的第一印象,對瑤池姐妹來說,戲精牡丹拍攝的短視頻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情感需求。戲精牡丹通過對某一個群體或者某一標簽人物進行戲謔夸張的演繹,深度還原現實生活場景,讓人產生強烈的身份認同感。對職場白領來說,戲精牡丹的身份是代表她們發聲的“好姐妹”,對遠離家鄉的游子來說,張嬢嬢的出現讓他們有了想給父母打一個電話的沖動。
不怕被爭議,只怕沒個性,戲精牡丹已具備了IP里最難得的“有性格”,但內容上的迭代依舊沒有出現較好的方向,亮相的新角色“趙囤囤”也沒有在牡丹身上體現出大號帶小號的優勢。當用戶對單一場景和角色產生審美疲勞時,如何給用戶制造新的aha moment?突破自我也許是牡丹目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同樣走戲精路線的辣目洋子憑借“學Bbox”的視頻在全網瘋傳,被網友們熟知,這個長相喜感、演技傳神的小姑娘被稱為“年輕版賈玲”,拿下了當季金秒獎的最佳新人獎。
辣目洋子惡搞經典角色系列讓人印象深刻,情深深雨蒙蒙里的依萍、流星花園的杉菜都賦予了洋子獨有的表演特色。
走紅幾個月,辣目洋子就與文章、包貝爾等明星合作轉戰大熒幕,雖然后續內容少有爆款波瀾,但其布局的“網紅—演員—明星”這條清晰的發展線路,提升了網紅發展的行業天花板,實現了網紅的成功轉型。
3.電話場景下的社會縮影
今年2月,一個東北口音的電話錄音短視頻慢慢有了熱度,這是創作者酷酷的滕發布的“我和客服的日?!毕盗?。在視頻里,酷酷的滕給王者榮耀、狼人殺、淘寶等客服打電話,以“故意找茬”的形式給用戶呈現熱門品牌客服的真實反應。但真正讓酷酷的滕開始爆紅的是“騙子電話系列”。
倒賣槍支的社會王、冒充法院的詐騙犯等等,都成為了酷酷的滕視頻主人公。調侃騙子并揭穿其真實面目,并警戒大眾提高防騙意識,成為酷酷的滕做這類視頻的主要目的。
每段視頻末,酷酷的滕都會瞬間轉變語氣,念出一段情話,深情的驟轉對比騙子的無良,產生出一種混沌的反差感。莫名讓人相信就算社會上的騙術眾多,也有溫情的人在維護世界的有序。
酷酷的滕通過電話場景揭露社會騙術,而同樣是電話場景的IP—“那些不敢說的秘密”則把電話演變成了樹洞,通過UGC采集素材,讓用戶來電對話秘密君,講述生活中難以啟齒的秘密,視頻最后秘密君會引導粉絲發表意見幫助來電者獲取幫助。內容多以社會倫理為主,題材極具爭議性。
電話場景類短視頻就像一個社會萬象的窗口,與惡搞整蠱類短視頻一樣,背后到底是真實事件還是劇本策劃,對大眾來說已不重要了,網民需要的是把自己代入創作者營造的場景,在其中獲取情緒價值,并輸出自己的觀點,從互動中找到認同感。
對于這類場景維度極小,且完全依賴話題性的IP,商業化普遍艱難,不管是廣告植入和電商變現的路徑都不敢冒昧嘗試,打廣告就掉粉且內容質量下滑驗證了其的帶貨能力較弱,轉化率和客單價無法提升,讓粉絲買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賬號養得足夠肥了,如何實現商業化的可持續性是當務之急。
4.?舊瓶新裝的混剪惡趣味
混剪類短視頻對大眾來說已不陌生,但像肥皂臺這樣把惡趣味玩出高級感的賬號屈指可數。肥皂臺主要以“移花接木” 公共畫面,惡搞明星、電視劇、網綜或者土味視頻被網友熟知,蔡依林,吳亦凡,韓紅,羅子君她媽,小豬佩奇等都是肥皂臺惡搞的素材,肥皂臺的調性自然區別于網絡上純惡搞的低俗視頻 , 在LOW?的同時又賤得有些高級。
肥皂臺臺長在接受vice的采訪中表示, 我想做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發笑,但笑點又有點高級的垃圾視頻。
這類長度在20秒左右的搞笑短視頻就像被提純的糖水,或者西瓜最中間那一塊,看完之后直戳笑穴,手癢想轉。短平快的內容緩解了現代人的手機依賴癥和焦慮癥,滿足了人們碎片化閱讀的生活方式。肥皂臺代表的網感和槽點直接用內容篩選出用戶,有的人永遠get不到的點,但看懂的用戶會為共同的惡趣味感到興奮,甚至相見恨晚。
定義為惡搞趣味視頻,肥皂臺的野心不大,粉絲增長也趨于平緩,對于日更甚至一日幾更的高產量來說,難免質量參差不齊,粉絲會在評論里肆無忌憚地吐槽不好笑,肥皂臺也只能打趣地回應:本臺已盡力了,不能讓您發笑深感抱歉。
同樣是惡趣味混剪出身的神經兄弟,則在惡搞明星MV“當突然飆高音時你媽掐你”爆紅后迅速轉型真人劇情短視頻,試圖打造以“神經兄弟”為真人形象的IP,但后續的作品中出現爆款的類型多為混剪類,包括高曉松解鎖iPhone X的惡搞視頻,驚動了矮大緊本尊轉發 。
神經兄弟以劇情與混剪并行發展,一邊用超短惡趣味視頻的強傳播進行高頻曝光拉新,一邊用信息量豐滿的長視頻留存用戶,擴展IP包容性,培養用戶對IP的依賴,為IP發展提供更多可能。目前,神經兄弟開始跨界綜藝,參加了《冒險家族》的錄制。
4.?15秒小視頻成爆款流量制造機
“我已經很久沒刷微博了,不知道哪里去找新的好玩的內容和段子手,但我每天要看至少半個小時抖音,完全停不下來。”,還在念大一的朋友表示,如果還不玩抖音,你可真的out了。
比起前面提到的爆款IP,抖音上以15秒小視頻為賽道,異軍突起的創作者成了2017最不可思議的爆款制造者。通過15秒酷炫、新潮、充滿設計感的即興表演方式,他們讓用戶在碎片時間內獲取了質量極高的感官體驗。許多抖音用戶表示,只有15秒,卻可以承包我一天的笑點。
抖音頭牌張欣堯目前已在抖音收獲786萬的粉絲,單個視頻平均點贊動輒20萬以上,巔峰之作“不要做我的女朋友”曾經掀起一場女友狂潮:粉絲把達人的視頻作為素材,上傳回應作品,引發了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強勁的網紅+用戶聯動模式。
之后碰面打招呼拍段短視頻,玩high了就尬舞,一言不合就battle等內容的產出,讓張欣堯坐穩了抖音頭牌的交椅。15秒強互動的小窗口,無限制拉近了粉絲與偶像的距離,造就了“微網紅”這種新型的爆款IP品類。
除了張欣堯,抖音不乏平臺爆款:擅長自導自演、場景切換的吳佳煜憑借搞笑且充滿腦洞的表演收割460萬粉絲;裴佳欣的日常賣萌讓人產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依托“萌系文化”狂吸500萬粉絲;老王歐巴通過父子之間的有趣互動傳遞日常生活的樸實和溫馨收獲416萬粉絲。
而近期成長速度最快的全民情敵費啟鳴,僅上傳不到20個視頻,即吸粉500萬,甚至引發了粉絲男友們的集體抗議“求求你放過我兒媳婦兒吧,連屏保都是你我也是醉了?!?/p>
抖音通過15秒戰場,打造的“微網紅”矩陣意味著新的內容視頻創業紅利已來臨,中國人的娛樂方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的表演成為核心,其他都是背景。集體主義、內向的中國人,開始有了如此正面、開放的個性釋放,平凡生活也充滿了歡樂和動力。短視頻不再是有專業門檻的表達方式,這是一次UGC文化的勝利。
平臺紅利是他們成為爆款的最大功臣,而平臺與網紅的關系也綁定得異常緊密,抖音在為平臺達人帶來巨額流量推薦的同時,也對優質達人進行了簽約合作,通過資源壟斷打造平臺案例,平臺簽約藝人需要定期發布視頻內容,且不能在有競品類型的平臺發布內容。抖音頭牌即抖音王牌。
12月末,抖音實現了一波強勁地增長,超越微博快手等龍頭,順利登頂中國 App store 的免費榜單。目前,抖音日播放已突破十億。
同樣是聚焦15秒小視頻的快手,則與抖音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態。筆者認為對于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來說,對快手網紅難免抱有階層的歧視和優越感。除了天佑、散打哥等穩定頭部,快手的爆款IP難在口碑上獲得行業的一致認同。天佑在直播中透露,向他拜師要一次性交費100萬,頭部通過收取費用,依托自身資源批量打造快手網紅,也讓快手生態的江湖味難以褪去。
從制造爆款的IP身上,我們或多或少能看到爆款的潛質,辦公室小野背后的洋蔥視頻創始人為資深媒體人、知名出海品牌的營銷服務商,戲精牡丹話劇演員出身為其戲精身份完美背書,神經兄弟是最早混跡人人網擁有上億點擊的老牌網紅。
而對于爆款背后是否有資本或者其他力量在推動的質疑,只是網民對打破規律發展的事物有天生的敏感度。不可否認的是,你確實被他刷屏了,且愿意參與其中發表你的見解。
隱藏在爆款背后的,是現代人內心的缺失,我們會焦慮,會迷茫,會喪,我們自嘲佛系,禿頂,中年危機來緩解,我們需要存在感、成就感、認同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爆款制造者一定是最懂用戶的那批人。
一個歌手一輩子可能只有一首成名曲,但一個短視頻創作者只靠一個爆款遠遠不夠,如何持續的生產優質內容,并把流量穩定變現,才是短視頻創作者日思夜想的考題。
2017年的平臺,資方,創作者,機構都卯足勁兒想在短視頻的藍海中成為弄潮兒,2018年行業即將進入洗牌環節,頭部賬號和機構的勢態基本穩定,留給參與者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打造爆款可能是最能獲得群眾認知和行業認同的途徑。
本文由 @?dor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