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七周年:從小眾走向大眾,知乎經歷了什么?
七周年的知乎早已經不再小眾,從開始的邀請制到現在的開放,知乎到底經歷了什么?經過了怎樣的發展?未來會怎樣?看看這篇文章的解讀。
今年是知乎七周年,這個數字可能讓一些人感到詫異:知乎,居然已經七歲了?
是的,知乎早已算不上“小眾”,去年9月它的用戶數就突破了1億——這被知乎CEO周源認為是“知乎從社區轉向平臺的標志”。
知乎已經建立起一套制度規范,讓這座1億人口的城市每天如常運轉。如果說微信的護城河,是基于網絡效應的用戶關系,那么知乎的護城河,就是用戶沉淀多年的虛擬資產。譬如,知乎上將近2000萬個問題、8000萬個回答,以及群體形成的某種氛圍,甚至信仰。
正是這些看不見的資產,讓知乎在七周年的時候,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打了一張異常樸素的牌:認真。
知乎現象,是怎么形成的?
最近,知乎官方發布了一則主題為“你的認真,世界看得見”的宣傳片,展示了知乎2018年第一波“形象大使”。他們并非明星,而是不同領域的“優秀回答者”。其中有全國不到1000名的評香師,也有更為大眾的職業:婦產科醫生、數據分析師等。
這些人解釋了自己眼中的“認真”, 并帶起了知乎站內話題#你認真做過的事#。這次營銷,并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很長一段時間,知乎的口號就是“認真,你就贏了”。
在“上知乎對你們的意義是什么”這一問題下,有個高贊回答只有一句話:在這,沒人笑話我“太認真”。短短十個字,包含三層意思:知乎的人很認真,外面的人不太認真,甚至以認真為恥。
七年來,知乎上產生的字數,如果讓一個人不停敲,至少要敲滿 600 年。
為什么一個人,可以不取分文地堅持在知乎回答,哪怕沒有一個贊?
為什么一些專家,為了解決陌生人的疑問,可以徹夜查資料、修改數次,輸出上萬字?
我們不妨從供需兩端,解釋下“知乎現象”形成的原因。
未來的知識是網格化的,作為克萊·舍基堅定的擁護者,周源相信每個人都有“富余”的知識、經驗和見解。正所謂蕭伯納的蘋果理論:交換蘋果,則你我各得一只蘋果;交換思想,則你我各有兩種、甚至更多思想。
認知盈余和分享欲望,是供給方——也就是回答者行為成立的根本。知乎本身的問答結構,則給知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入口。人的最高需求是獲得尊重,實現自我價值。所以“好為人師”是人之本性,我們總喜歡指出演員念錯的臺詞,以及廣告牌上的錯別字。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陳獨秀”,而現實往往給不了我們太多“獨秀”的機會。知乎上數萬個問題,就成了人們表現的機會。更何況,知乎帶有強烈的“去中心化”屬性:強調對問題而非大V的關注,很多熱門回答者都是小透明。一些熱門問題下,多年前的回答至今還能獲得不錯的長尾流量。
知乎百萬用戶職業分析(來源:公眾號“囈語的黑板報”)
這種問答結構,也恰好適應需求端——也就是提問者的閱讀習慣。信息顆粒度很關鍵,資訊軟件的頻道劃分太粗,搜索引擎的引導太細。知乎上真實用戶的提問,正好介于零散信息和精準搜索之間,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
這群人的共同特征是:他們不滿于庸俗、粗鄙的信息環境,不甘于被機器“喂養”,卻又不愿為此付出更多,比如下功夫調教RSS閱讀器,或者去圖書館尋找答案。
第二個好處就出來了:知識付費的核心在表達而非知識,而知乎天然就具備“拆解知識”這個關鍵要素。絕大多數時候,知乎面對的用戶并不是純小白。
提問者渴望快餐化、隨取隨用的知識。它可以解決問題,更是一種社交貨幣,可以拿出去炫耀。隨著虛擬資產漸多,提問者就會變成回答者,為新來的知乎er提供貨幣。
如此循環,知乎氛圍就形成了。
從小眾走向大眾,知乎經歷了什么?
這種氛圍,能持續下去嗎?或者說,大多數人,喜歡這種氛圍嗎?
很長一段時間里,知乎都是互聯網精英人士的自嗨。
知乎早期實行“邀請制”,李開復、keso、和菜頭等KOL都是活躍用戶。2011年一個邀請碼,在淘寶上甚至能炒到百元。
2012年,周源曾問團隊成員:你們想做一個服務少數用戶的產品,還是一個服務大眾的產品?所有人的回復都是后者,這才讓他下定了開放的決心。
2013年,知乎正式取消“邀請制”,當年注冊用戶就從40萬,飆升至400萬。
不過,在13億人口的中國,百萬用戶的體量著實不多。既然決定要做服務大眾的產品,就干脆把知乎的核心元素抽出來,去對標所謂的人性最大公約數。
這幾個詞就是知乎一直說的社區精神:認真、專業和友善。
知乎開始進行密集的功能迭代,走類似微博的下沉路線。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擴大回答者的多樣性,一方面降低普通用戶的使用門檻。
知乎的用戶認證體系,與別處不同。
大多數平臺更傾向于把粉絲數、名人身份作為主要衡量依據,知乎卻沒有所謂的大V,只有“優秀回答者”。想拿到這個稱號,除了要提交現實社會中的資質證明,還要在知乎社區取得較高的“權重”。而這個權重,是根據用戶過去在某一領域的回答表現計算的。
另一方面,問答逐漸不再是知乎的唯一形態。除了早就有的“知乎市場”,2017年知乎陸續增加了想法、熱榜等功能,開放機構號注冊,變得和微博越來越像。
這似乎是內容產品發展至今的必然結果。中國鮮有單純的閱讀工具,即便像“即刻”這樣頂著IFTTT的帽子出現、驚為天人的產品,如今也多了熱門、推薦、動態等功能,也有了“今天有什么好笑的”這種毫無營養的主題。多虧了這種“下沉”,即刻過去半年的日活,完成了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的大躍遷。
絕大多數用戶,需要一部分“喂養”。大環境如此,知乎也不能免俗。改變帶來的好處非常明顯,知乎可以嘗試分食微博、豆瓣、頭條的生意,意味著當人們想關注熱點新聞時,會上知乎。當人們想知道熱映電影的好壞時,也可能第一時間上知乎。
如我們所見,“如何評價XXX”這個句式,盛行了很多年,它并沒有像凡客體或其他網絡流行語一樣,龍卷風般來了又走了。
“七年之癢”,知乎如何度過?
改變有沒有壞處呢?
當然有。
知乎也迎來了它的“七年之癢”。
其實知乎本質上的“認真、專業、友善”并未改變,但內部形式的調整,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它不得不面臨轉型的陣痛。這座1億人口的城市,有了霧霾、堵車等“大城市病”,還得無時不刻提防其它城邦入侵。
知乎需要時刻保持警醒,快步小跑的時候,稍有細節變化,一些老粉絲們都可能百般挑剔。另外一方面,隨著獲取知識的門檻降低、通路縮短,用戶的認知也水漲船高。換句話說,當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匱乏的精神食糧之間的矛盾。
為了保持社區品質,知乎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頻繁升級的機器人“悟空”和“瓦力”,在識別和處理“答非所問”等低質內容方面變得更加智能。 另外,知乎也在不斷更新知乎社區規范。大V乃至創始人的回答,也經常被折疊或刪除。周源,建立一個網絡社區和建設一個城市是相通的,先把基礎設施搭建好,做到位了,自然會有居民、有用戶愿意長期住在這里。
談完“內憂”,我們再來說“外患”。
不斷擴張的邊界,讓2017年的知乎競爭對手林立。在問答領域,今日頭條已經拆分出悟空問答,BAT和微博也都有相應的問答產品,只不過大多內嵌在內容分發平臺上,比如阿里的UC問啊、騰訊的企鵝問答、網易的問吧和微博問答。
知乎大V會不會去其他平臺施展拳腳?肯定會,但不會對知乎造成太大的打擊。因為在知乎大V遷移成本還是太高。他們在知乎的虛擬資產,不只是自己日積月累的回答,還有一批不同于其它平臺屬性的粉絲。
直播平臺主播跳槽時有發生,因為各家環境差別不大,且一個頭部主播可以撐起大部分流量。而問答平臺的競爭邏輯,卻和這有著天壤之別。說白了,普通用戶心中,一個合我口味的平臺,要比我喜歡的大V,重要得多。
幾年前,“知乎的商業模式”這一問題下,還有圖書出版、線下活動等雜七雜八的回答。而今隨著知乎市場開放、內容形態擴張,知乎的商業模式已經比較清晰了:知識付費和信息流廣告,成為主要的營收來源。
知乎用戶更能接受新鮮事物,同時也更加任性和挑剔。如何滿足這些“認真”的人,優雅地賺錢?如何在信息流和知識付費的戰爭中,躲過巨頭的鐮刀?對于擅長解構難題的知乎來說,這是擺在面前最大的難題。
#專欄作家#
吳懟懟,微信公眾號:吳懟懟(esnql52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專注互聯網內容、品牌與公關領域個性解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寫的真好 收藏了
變為了逼格營銷的集散地
生動形象哈哈哈,尤其是有關技能類的問答,軟文一片。
quora呢,不分析分析嗎。
迎合小眾,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知乎想體面的賺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迎合不難,體面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