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是如何解放縣域經濟的?

0 評論 9883 瀏覽 2 收藏 24 分鐘

上淘寶賣農產品的都是挽著褲腳、雙手沾泥的農民伯伯?你OUT了!

7月3日,全國26個省區和直轄市、176個縣市區領導齊聚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參加“首屆中國縣域經濟和電子商務峰會”。他們之中有“電商百佳縣”的縣長,有對電子商務感興趣的縣長,有“推銷”當地農副產品和縣城特色產業的縣長,內蒙古興安盟、貴州銅仁地區和陜西榆林地區等地更是組織了轄區多個縣長組團參與。

在進入會場前,阿里巴巴向他們每人發了兩本書,分別是《電子商務知識干部讀本》和《電子商務100問》,一共60余萬字,內容卻十分簡單——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和淘寶的專業術語。而這正好暗合了這些縣長們來參會的目的:搭上電子商務和淘寶網購的快車,打通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消費渠道,帶動縣域經濟的生產方式升級,在這場新的革命中挖掘新的價值。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郡縣治,天下無不治?!睆那卦O郡縣制以來,縣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行政區劃單位。中國有2800多個縣級區劃單位,有很多縣的人口超過100萬,比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還要多。

時間流轉,滄海桑田,世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比較重要的基本單元,而今的縣,不但提供了通信、物流、金融、教育以及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很多基礎服務,與各個鄉鎮的特色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而且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新版圖中最基本的節點。張五常在他的《中國經濟制度》一書中認為:“今天的中國,主要的經濟權力不在村,不在鎮,不在市,不在省,也不在北京,而是在縣的手上。理由是,決定使用土地的權力落在縣之手?!?/p>

與工業時代經濟的發展呈現階梯狀的發展不同,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模式,它最核心的本質是網狀結構,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配合。它的開放、分布式、平等的結構,為相對落后和邊緣區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甚至某種意義上可以無中生有。

其實,早在5年前,一場以縣為最本單元的農村經濟革命就已開始。隨著淘寶上農村網商的興起,淘寶的銷售在三四線城市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西部邊疆,縣域經濟正在跟電子商務產生碰撞、融合,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滲透到各市縣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由此誕生了電子商務百佳縣抑或是淘寶村這些新概念。據統計,2013年阿里各平臺農產品銷售額達到500億元,2014年有望達到1000億元。

縣域經濟,一個可以撬動中國經濟的基礎單元;電子商務,一個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嶄新引擎,兩者的相逢,迅速產生化學反應,農村那些存在多年的傳統生產方式、消費方式發生巨變,農民的思維發生一次大的洗禮,一場解放農村經濟的大運動正在中國各地蔓延開來。

縣長推動的“正規軍”

如果說36年前以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改革使得農村參與勞動和經濟的活動得到了極大的解放,是一場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革命,那么,這次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轉型中,電商改變農村經濟,同樣也是由很多民營的、草根的、農村的、邊緣的小創業者白手起家的。不同的是,這次革命的領軍者是縣的領導者們。據《商業價值》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今年山東1號文件是講商務廳全年的工作,2號文件就是講怎么促進山東省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杭州臨安市,甚至專門設置了負責電子商務的副市長。

作為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在縣的發展過程當中,政府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個角色可能是啟蒙者,可能是推動者,可能是管理者,也可能是監督者。

正如阿里巴巴副總裁葉朋表示的,“與早年農民自發上網開店不同,近年來村鎮電商明顯呈現出成組織化、規?;奶攸c,其中不少縣級政府在產業規劃、市場引導、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p>

武功縣位于絲綢之路的起點,2013年年底才剛剛啟動電商。雖然地理位置、交通優勢、區位優勢非常明顯,但西部起步晚,做電商沒有人才。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縣長張小平帶著縣班子到西安,挨家挨戶找電商企業去拜訪。當地政府提出了“打造陜西電商第一縣”的口號,通過引進淘寶金冠賣家、推動傳統特色產業上網等措施,極大提升了本地電商熱度?,F在,有20多個搞電子商務的企業落戶在武功,在他們的帶動下,武功又開了200多家淘寶小店。

甘肅成縣縣委書記李祥是活泛運用互聯網資源推銷本地特產的典范。他由于不遺余力為成縣核桃做推廣,被人稱為“核桃書記”。截至2013年11月底,僅通過成縣電子商務協會銷售的鮮核桃就達340噸,干核桃90噸,其中30%銷售收入來自線上。

臨安的農村電子商務最早出現在2005年的一些農村,開始是一種自發類型和草根型的。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村也遇到了瓶頸?!耙皇窍駛}儲、物流、配送,政府需要對安全進行規范;還有就是很多農戶開網店的時候遇到技術問題,包括怎么運營、宣傳、營銷、怎么做網頁的設計等等?!闭憬∨R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連昆在接受《商業價值》采訪時表示。為此,臨安籌建了電子商務的公共服務中心,里面集中了很多的第三方服務商,包括代運營、營銷、宣傳、設計。組成這樣的網絡服務商之后,在村里布下了公共服務點,這些服務商可以定期選擇半個月一次流動式到村里給農戶提供服務。

浙江省遂昌縣是近幾年迅速崛起的淘寶縣,不但茶葉、筍干、竹炭等加工土特產受到歡迎,還率先通過土豬肉、北界紅提團購等,在生鮮網絡零售打開了局面,形成了全國聞名的遂昌模式。在遂昌縣政府的支持下,遂昌一開始就通過遂昌網店協會,以“協會+公司”的“地方性農產品公共服務平臺”,以“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商”的定位探索解決農村(農戶、合作社、農企)對接市場的問題。

在峰會上,河南登封、浙江桐廬、安徽歙縣等地的縣長們帶來了旅游和文化資源。河南登封天地之中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霄松在接受《商業價值》記者采訪時表示:“登封將以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載體,以文化旅游服務業為主導,把登封的旅游產品、農產品,包括武術產品虛擬化搬到線上來,把它造成虛擬登封,集中打造‘禪、武、農、醫、民俗、創意、旅游’七大產業在生態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上融合發展?!?/p>

“隨著越來越多的‘縣長’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著力推進村鎮電商的發展,加上縣域地區網購消費人群的爆發性增長,縣域地區有望成為未來幾年中國電子商務最火熱的增長極,”葉朋說,“縣域經濟也將更深更快地融入全球大市場,網上完全有可能將誕生幾個全球性的縣域品牌?!?/p>

生產、消費、思維方式大轉變

成縣、隴南、舟山……越來越多的縣嗅到了網上的商機,開始有組織的建構產業鏈,探索新玩法,通過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把土特產品賣到全世界。

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數據,2013年中國縣域市場共發出14億件包裹,收到18億件包裹。電子商務帶來了產品流通的扁平化、農產品交易方式的公平化、農產品產銷銜接的新秩序和農產品對稱信息的透明化,給農產品生產和市場主題注入了一種新的能力。

在被稱為“草柳編之鄉”的山東博興,電子商務已經催生了灣頭村、顧家莊兩個以手工藝品為特色的淘寶村,并引發了其他傳統制造業紛紛“觸電”的連鎖反應。

山東濱州市博興縣灣頭村,夏天的午后,樹下倚坐著幾個赤膊老人在絮叨家常,他們身邊停著幾輛摩托平板車,每天傍晚時分,那些板車都會裝滿加工好的草柳編器具,集中送給網店。而和板車一樣在村里穿梭的,還有幾家快遞公司的小貨車。它們從網店提貨,然后送到全國各地的買家手中。現在,灣頭村已經形成草柳編電商產業鏈,快遞公司有20多家。阿里巴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亮說,灣頭村淘寶產業的社會經濟效益較大,在淘寶上形成了灣頭村草柳編的區域品牌效應,還拉動了周邊配件、物流、電信等產業。

“人同土地結合在一起,生于斯,死于斯,土地生產四季循環不已?!辟M孝通《鄉土中國》的描述在灣頭村已經逐漸消失,草柳編電商改變了固守多年的農村經濟生態,跨越了此前鄉鎮企業的階段,重塑了中國鄉村的經濟結構。

在廣袤的農村,老百姓買東西很不方便,在村一級不可能布局大的超市或者是商場,縣域面積很廣,遠的村子鄉鎮到縣要兩個多小時,農村的居民買一些生活用品都要趕很長的路。電商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傳統的方式。網上的商品品種多、款式多,價格便宜,可選擇的余地大。最重要的,可以借助晚上或者中午休息時間在電腦上瀏覽,本來要去外村買的商品,很短時間就會搞定。而且,從網上買的東西可以看評價,對物品品質、物流、外包裝以及客服小哥的態度。

遂昌模式的趕街就是改變農民消費方式的很好創意。趕街,集趕集和逛街于一體的主題活動。以定點定人的方式,實現在農村實現電子商務代購、生活、農產品售賣,基層品質監督執行等功能。

趕街服務內涵有三塊:第一是買東西。通過趕街網點,買東西不但便宜而且方便,大大的降低了購買成本。從生產資料到家庭用具,甚至家庭裝飾材料,通過趕街就可以足不出村就能買到想買的產品。第二是賣東西。趕街里賣的產品都是縣里不同村做出來的年糕、粽子、米酒或者紅提。第三是服務功能,通過這個平臺能夠實現交稅費、電費、咨詢,政府很多公共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都通過趕街網,比如信息的發布、各種技術的發布以及培訓等。

現在,阿里電子商務網點遍布到遂昌縣203個村的每一個村。趕街的出現,極大提升了縣域經濟的運行效率?,F在全縣網商有3000多家,至少帶動203個就業機會,通過他們跟縣域平臺的對接,帶動一系列的物流等。

以前有一句話叫做“打土豪分田地”,現在農村又有一句新的口號叫做“當土豪分田地”。就是讓全國消費者能夠通過互聯網運營到土地,按期收到屬于自己的農產品,這種嘗試最早在安徽進行,也引起了很多議論和關注。

在安徽績溪縣與聚劃算3月13日舉辦的“開心做地主”團購活動中,上線幾日就被3500多人認購土地,總計認購土地465畝,項目交易額228萬元。

“績溪模式”的成功,根源于聚土地將農村與城市的生產和消費需求對接,為農村閑置土地找到了一條出路?!耙环矫?,因為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城里消費者對綠色無污染的蔬菜水果有大量的需求,卻苦于找不到購買渠道。另一方面,農村閑置土地苦于沒有好的盤活方式,一直荒蕪浪費不能創收。而聚劃算能夠通過集聚力量,快速對接雙方需求,讓城里人吃上放心菜,讓農民們賺上錢?!卑不帐】兿h縣委書記張平講解“聚土地”運營模式和實踐經驗,吸引了不少縣長的注意?!翱h域經濟發展已進入‘白熱化’狀態,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因此要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有一些創新的思維?!?/p>

據《商業價值》了解,9月中旬,聚土地一期商家還將在重慶巫溪、安徽黃山、浙江衢州、河北沽源、廣西南寧五個城市同步推出千畝“聚土地”,采取就近配送原則輻射周邊城市,滿足全國大多數地區城市消費者擁有“自留地”的需求。

一個個新的模式,深深刺激了農民的思維。當廣大的農戶開始關注怎樣通過電商把家里的農產品賣掉,而且賣一個好價錢的時候,不但對傳統的產品質量和農產品經營模式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挑戰,也對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的機制產生了倒逼之勢。

在路上

就在中國各地大小縣城的百余名縣長們齊聚杭州淘寶西溪園區時的當日,天貓“喵鮮生”活動中,美國車厘子正在瘋狂銷售。除了車厘子,智利的金果王、加拿大的北極貝、澳洲的進口牛排、新西蘭的黃金奇異果等等,代表全球各地特色的產品也正在匯集網絡,通過最直接的銷售渠道撲向消費者。

在國外同類產品的比拼下,許多原本中國區域特產,反而被國外的農產品取代了市場的份額。以美國車厘子為例,僅去年在天貓的銷售就達到170噸,占中國出口總量的1%。另一個數據是:中國農產品發展到今天,它在整個體系里面的滲透力,就是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銷售比例不到1%,但是傳統的品類,比如服裝,線上滲透率超過了10%的規模。

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的農產品沒有在今天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情景下,快速進入老百姓的消費中?

其實,電子商務的渠道平臺優勢成為這場“戰役”的關鍵?,F在,許多地方發展電子商務的標配是,平臺加園區加培訓。而地方館就是不少地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抓手之一。

地方館是地方和淘寶聯合探索的以不同縣域為概念的地方特色館,在淘寶網首頁有入口。地方館可以聚本地有特色的產品和賣家,然后連接到淘寶大平臺上,把大平臺上買家的人氣、流量引導到本地的交易平臺上來。

由于地方館可以加快本地電商的發展,地方政府會出臺一些政策,把一些資源注入進去,同時可以梳理資源,把政府、賣家、供應商、服務商的力量全部整合起來。網店集群后,影響力之大就絕不是單個店鋪所能比擬的了,網店“打包”后物流的成本也能大大下降。

地方館的融入、轉型、賦能、對接特點,改變了原來一個地方要做電商自己獨立去建一個平臺的現象。但是,建平臺容易,但是真正做交易很難。地方館上線建設絕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是一個新起點,只是為電商發展提供了可能而已。

農產品是真正的非標品類,這是一個大命題。在互聯網場景下,如何保證農產品的品質達到標準化程度,又如何把農產品品牌化顯然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他們每發出一批貨我都有點緊張,農副產品安全非常重要,我們在創電商品牌,但如果從武功發出去的貨出現了質量問題,就麻煩了?!?/p>

正如張小平所說,農產品流通最大的問題在于大部分不能存儲也不能存放,而且其保存和儲運的時間、溫度條件都不一樣,因此每一個產品方案都不同。面對這個問題,阿里的解決方案是來一個問題就研究一個問題,先去小規模試點,然后大規模推廣,最后呈現出針對這個品類的標準,并且把它持續的優化,最終形成運營的體系和標準。

淘寶特色中國湖北館館長李鵬對此深有體會?!霸谧鍪焓尺^程中,遇到了太多的問題:包裝一旦漏一點氣熟食可能就壞掉了,用多厚的泡沫盒才能夠使兩個冰袋保持48小時不老化?多長時間才能夠使口感和溫度有保障?蝦需要什么樣的蝦,怎么炒,我們做了很多嘗試。”

盡管倉儲問題、物流問題、冷鏈問題被多次提及,但在淘寶大學的資深總監陳慶探(花名叫步驚云)看來,“這都不是一個大問題?!彼f,“傳統農業,企業主與互聯網最大的差距是,傳統農業關注的是銷量、訂單,互聯網做農業的關注是客戶、用戶,訂單營業額是由客戶產生的,但是背后所襯托出來的思維和價值不一樣。行業不一樣,做的方式也可能不一樣,不是說所有企業上網做一個網店就可以了。要學會賣豬肉,明天也許會學到賣羊肉,從里面獲得一些方法論。”

方法論還在探索中,又一個問題出現了。農副產品有很強的時令性,可能一年只有一季,那么季節過去了店鋪賣什么?這需要農產品的整個產業鏈要能跟得上。因為一旦有問題,生產、加工、品質保障就會出現問題,進而影響在淘寶的信用、等級、評分和客戶。

農村電商面對的問題還遠遠不止這些。農村電子商務成功的標志,第一是能夠把生產出來的東西銷售掉,能夠致富,第二可以用信息化的手段享受和城市一樣便捷的生活以及各方面的娛樂服務。

據哈爾濱惠農公司的老板—— 一位澳大利亞的歸國留學生的調研結果,農民對信息化的需求有660項需求,把這660項分一下,政府性的大概占到10%~15%,其中80%~85%左右是商業性、社會性、市場性的服務。這些服務,必須通過政府、服務商、運營商加農戶,把網商們聚在一起,抱團作戰,知識分享,形成三位一體或者四位一體的方式,才能解決。但目前,中國對農業信息技術的了解和認識不夠,有51%的縣沒有人從事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不管是品牌化的打造、方法論的尋找、信息化的實施,都需要資本的支持。但對于農業,從金融角度來看有幾個比較大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娛樂寶寶玉表示:“在新農業的發展進程當中,需要融資,但一個困難是,傳統的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信托機構、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機構有太多跟農業相關的投融資項目的研究,也就是說傳統的金融機構沒有太多人在關注農業的發展?!?/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盡管未來要面對的是不可預知的情況和艱難,但那扇解放之門已經打開,面對門里新的空氣、新的征程和新的希望,正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一個新的中國農村經濟天地正逐步呈現。

本文來自《商業價值》,網絡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