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美團在出行市場中的表現

7 評論 5820 瀏覽 21 收藏 13 分鐘

對于美團來說,出行到底是講故事的手段,還是撈一把熱錢的工具?

滴滴與美團之間的戰爭,已不僅是對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網約車市場份額的爭奪,戰火波及到共享單車戰場。4月3日晚,美團以現金+股票形式收購摩拜的消息落地。

在王興爆發“小宇宙”之際,對于美團收購摩拜等的一系列做法,筆者發現“捧”和“踩”的皆有;有觀點認為,盈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資本市場中的估值;相反的觀點則認為,目前,共享單車仍是一個巨大的資金黑洞,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并且用戶早就被補貼給慣壞了。

美團在網約車和共享單車領域的一系列舉動,并沒有繞過“高額補貼”和“拿來主義”的路子。美團和滴滴的全面開戰,引發了創業者之間的站隊或互撕。作為長期的觀察者,復盤美團在出行市場中的表現,我依然沒有看出這筆買賣的前景所在。

美團做出行目的,高頻業務太少了

美團本身是靠O2O生活服務平臺起家,覆蓋吃穿住用行玩游,是一個比58更神奇的平臺,美團點評加在一起的業務線和品類恐怕至少超200個,打的就是和人海戰術,講究一個“全”字。

但是,美團的核心還在于外賣業務,其它眾多品類加在一起的流量可能也就和外賣差不多,甚至王興一度把美團點評的Solgan換成“eat better,live better”,外賣事業部正是由王興的心腹王慧文負責。

跨行競爭在許多行業并不少見,就像三大電信運營商的短信及語音通話業務,面臨的最大對手,可能是擁有微信的騰訊;各家銀行最大的對手不是彼此,而是支付寶和微信;尼康最大的對手也不是索尼或佳能,而是配備了高像素的智能手機。

美團的所有業務,都是基于本地生活場景,如今劍鋒一轉,直指滴滴的出行市場,滴滴當然不會坐以待斃。雙方的對壘在所難免,但如果仔細分析,不難看出美團此次“進攻”雖然聲勢浩大,但勝算卻很低。

也就說,美團點評在線下的SKU之“全”雖然很強,但只靠美團外賣單一的高頻品類拉動是遠遠不夠的,就像淘寶不能只靠服裝這個低毛利的品類支撐一樣,美團只能把邊際進一步擴展,尋找更多高頻的業務,出行就成為王興的選擇,這也是美團要和滴滴火拼、收購摩拜的初衷。

美團的攪局的后盾在于,王興一直以其對本地生活服務的鐵腕整合為馬化騰所稱道,支持王興做出行也符合騰訊一貫的“左右手互搏”策略。

美團做網約車,在技術和運營等方面,甚至還不如神州專車、易到專車,但王興重新拾起了補貼的大招,招術是舊了點,卻是“攪局”的利器。問題是,補貼是春藥,能夠堅持多久?

重回補貼套路,是不是偽命題?

借助于補貼,美團打車業務雖然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但得認清兩個現實:一是目前美團打車入駐的城市并不多,訂單數也有限,在沒有享受到美團打車的服務之前,圍觀群眾聽到更多的,還只是雷聲,補貼的雨露并未惠及到更多用戶;第二是按現行網約車管理規定,美團每進駐一個當地城市就要重新申請當地城市的準入牌照,比資金壁壘更高的是政策壁壘。正如美團進入時機嚴重滯后一樣,其補貼策略時機非比當初了。

在司機端上,目前美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對司機的跑單收入進行補貼,不足600元的直接補貼600元,超過600的額外獎勵200元,反正就是讓司機每天用美團打車而不是用滴滴,這對一些還沒有在滴滴上摸準門道,形成收入正循環的師傅還是有一定誘惑的。這也就造成了在司乘兩端的補貼之后,美團打車每個訂單的虧損在30元到40元。

可以說,美團式補貼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燒錢陷阱:

當年滴滴與Uber補貼大戰兩邊耗費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不少有實力的VC、互聯網巨頭、主權基金都卷入其中,最終還是以握手言和告終,這種粗暴直接式的戰術,雖能夠贏得一時的市場份額,但是可持續很差。

美團試圖通過補貼來培養用戶的高頻消費,進而拉動平臺流量,對于VC來說,這種故事講不動了,想要只靠騰訊一家燒錢是不可能。

在人為放寬司機注冊門檻的同時,伴隨著補貼而來的,主要是被市場淘汰的司機以及一些貪圖便宜用戶,本身的忠誠度就比較低,如果只是貪圖便宜的用戶還好,如果平時慣于公交地鐵出行的買菜大媽也都來薅羊毛打車,巨額補貼帶來的,反而是對城市運力是極大浪費,并無任何進步意義。另外,補貼也伴隨著刷單。有媒體曝光美團打車進駐上海后,存在著大量虛假訂單,并吸引大批非滬籍車流入當地市場。

美團多年來沒有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當前美團多品類之間生態效益尚沒有爆發,最高頻的外賣業務也在連續多年持續虧損,所以,美團做打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補貼結束之后,必然會出現司機流失和用戶抱怨等報復式反彈;如果死扛“低毛利”和補貼,那意味著美團虧損面積繼續擴大,并不斷需要融資引入才能維持,所以,補貼根本就是一場噩夢!

在4月4日美團宣布收購摩拜后,“出行”和“外賣”業務同屬于美團點評“大零售事業部群”,由總裁王慧文負責,摩拜創始人胡瑋煒、CEO王曉峰將改向王慧文匯報。

有媒體報道摩拜被收購的原因是由于此前債務總額超過10億美元,并以比上一輪估值低20%的代價即27億美元被并購,美團實際出現金只有16億美金,按去年摩拜的融資能力,算作“賣破爛”亦不過分,這從側面證明了市場補貼雖然外表光鮮,但是補貼不僅造成自身盈利能力跟不上,并且還會有資金鏈斷裂風險而元氣大傷,而摩拜此前的債務自然由新東家來背。

在王興看來,“出行”和“外賣”是美團做新零售的兩個抓手,這兩大業務極具互補性,但是網約車業務中司機拉人的目的地隨時在動態變化,網約車質量及司機服務態度、以及動態價格等均構成用戶服務體驗一部分,二者之間的商業邏輯能否貫通,尚有待檢驗,是否能夠真正像滴滴那樣形成出行消費場景,還是未知數。

網約車市場已由規模驅動轉型為技術驅動

在網約車的競爭中, App的日活等數據只是競爭的淺層,更深層面的是運營效率之爭。網約車市場經過6年多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深水區,除了對于性價比的爭奪外,更核心的則是綜合服務效率的比拼,說到底,即使美團打車靠補貼能夠覆蓋到多城市,但用戶坐美團還是坐滴滴,最終取決于二者給予消費者的服務體驗。

在出行市場,極大地考驗著平臺對道路規劃的運算能力,對附近車輛的智能調度能力,而這些技術能力上的完善與突破,絕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只有“在游泳之中才能學會游泳”,并不是以往用戶數據搬過來就可以用的。

筆者作為滴滴的“白金用戶”,一直把滴滴作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這種舒服的乘車體驗,背后有著精準的用戶畫像體系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搭建的是司機和用戶的誠信體系。例如,在高峰時段擁擠路段,系統自動進行訂單評估和內部調節,并對司機給予激勵;甚至能夠根據路況及時選擇最優路徑定向導航等等,這些都是滴滴的核心競爭力。

可以說,美團是在縱向上做全品類業務,不斷拓展邊際的“平臺主義”;滴滴則是扎根在出行領域不斷深挖產業鏈戰壕、高筑服務壁壘的“專業主義”。美團除了做網約車還要收購共享單車,接下來可能還會做其他品類,什么火就再開一條業務線;而滴滴出行是一根針捅破天的打法,從快車業務到專車、豪華車、順風車、出租車業務之后,再做巴士、代駕、自駕租車、企業租車、二手車等業務,不斷把出行領域的細微化服務做深做透,而不是做淺層連接,而非攤大餅式擴張。

在我看來,美團應該深知其在網約車市場無力與滴滴等抗衡,但開展網約車業務,收購摩拜單車等,可以為美團點評做大自身的戰略估值,為上市造勢。據彭博社消息,美團已接觸到了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多家機構,更新一輪融資或IPO計劃正迫在眉睫。

結語

在一個相對成熟的網約車市場,用戶和司機并不排斥競爭,但人們應該認清的是,補貼式競爭無法長久,在出行市場上,最終比拼的仍舊是技術、服務、資本等綜合實力;出行對于美團來說,到底是講故事的手段,還是撈一把熱錢的工具?不得而知,但最終淪為美團平臺上酒旅業務一樣的雞肋,還是極具可能性的。我們不妨把這一切,都交給時間。

#專欄作家#

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靠譜匯創始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來你不懂互聯網,美團學滴滴很容易,就一個軟件平臺。滴滴學美團,線下要鋪設很多。滴滴已經幫美團教育了用戶,剩下的就是價格戰。沒有壁壘的東西,競爭者很容易進入的。美團來成都我哪家低就用哪家。

    來自四川 回復
  2. 首先 滴滴的壁壘真的很淺 上海淪陷就是例子 美團以后開通專車 拼車 順風車 基本可以分庭抗禮 所以關鍵是深挖技術壁壘 比如 新能源等
    其次 提升用戶體驗是關鍵

    回復
  3. 贊同作者的大部分觀點,美團短時間內賽不過滴滴是肯定的,畢竟業務線不全,價格和服務體驗并沒有太大差別。
    后面的網約車市場已由規模驅動轉型為技術驅動,不太贊同。倒覺得滴滴精準的用戶畫像體系是為了更完美地殺熟,道路規劃的運算能力應該主要是地圖提供的。支付模塊是接入的是美團自己的支付系統。網約車技術最核心的是調度系統,技術壁壘并沒有高得無法逾越。。。順便,贊同三位評論

    來自上海 回復
    1. 出行牌照不是那么好拿的,美團打車做了一年,才2個城市落地

      回復
  4. 美團酒店與景點門票大多數人(會網購),是必用產品

    來自江蘇 回復
  5. 說的有點太理想化了 美團做這塊是沒有問題的 畢竟衣食住行 這個是人生中缺少不了的 出行這塊跟美團的原有業務也很吻合 美團不一定只是外賣 也有很多人在上面找餐館的 選好吃飯的地方直接打車了 花錢補貼只是一種行為 那你把錢花在電視臺廣告上 我感覺還不如這樣補貼好 聲勢也大 顧客也樂意 收效還很快 就當花了廣告費了 有些企業一年的廣告費也不少吧 以后如果快遞貨柜更健全了 我感覺美團還會去做配送的 從一個地方拿貨順便的放到路過的貨柜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