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視再入局,解密短視頻產品的工具、分發、社交3要素

6 評論 26558 瀏覽 156 收藏 17 分鐘

無論是重新入局的微視還是已經上癮的抖音,根本上都是社交產品。對于抖音和微視兩個產品的競爭,其實根本上還是爭奪社交主導權,也是騰訊和頭條的正面交手。

仿若輪回,6年前,筆者由微博草根大號(那時還不叫自媒體)轉入短視頻領域創業,那時創業的產品大約和秒拍同時上市,此后1年微視出世,2年后美拍誕生。經歷多年兜轉后,今天筆者又回到了草根自媒體,短視頻也迎來了黃金期,不禁老夫聊發少年狂,回憶唏噓。

如今微視挾風雷之勢重新歸來,發布了跟拍、字幕、音樂等短視頻最新玩法,還有濾鏡、AR貼紙等常規功能。在短視頻行業徘徊這么多年后,微視這次終于掌握了短視頻的精髓。能打醬油這么多年,“拼爹”的優勢也彰顯無遺,羨慕之余同時也不僅為短視頻江湖即將波瀾再起,大戰在即而倍感興奮……

一、短視頻的社交

無論是重新入局的微視還是已經上癮的抖音,根本上都是社交產品。對于抖音和微視兩個產品的競爭,其實根本上還是爭奪社交主導權,也是騰訊和頭條的正面交手。

由于移動互聯網和PC的不同,PC可同時打開多個網頁,而手機單次只能打開一個APP,這種不能并行的系統,加上社交產品天生的Kill Time屬性,導致移動互聯網得社交者得天下。

除了當下的微視、抖音之爭,早期連阿里都有強推來往的經歷。但直到目前為止,微信還是移動互聯網最成功的社交產品。因為抖音近期的火爆和對年輕用戶的時間霸占,開始逐漸威脅微信的不可撼動地位,所以這次微視攜帶其全新使命和全新功能,作為騰訊的戰略級產品重新披掛上陣。不論結局如何,好戲總是開場了……

對比兩者,抖音很像新浪微博,微視則比較接近騰訊自己的產品Qzone。

原因是:無論宣傳還是推薦,抖音都相對比較聚焦頭部的明星、大咖等內容生產者,社交屬性偏頭部傾斜,非常像新浪微博;微視由于剛剛回歸,現在看來整體調性都比較偏社群,非常像Qzone。

筆者早期是論壇的重度中毒者(暴露年齡了),所以非常懷念那時BBS上面的人性純潔。筆者有一個夢想,未來可以設計一款有逼格的社交APP,只為我們這些曾經迷戀論壇的老人家們。

那么設計社交型產品有什么維度和脈絡?抖音和微視在定位上又有什么哪些差別?

1. 關系鏈

  1. 強關系:就是我們現實中的通訊關系,親人、朋友、同事、同學……相互之間既有緊密的情感聯系,又有無形的責任聯系。
  2. 弱關系:就像早期的BBS社群關系,通常是在特定場景下的互動。可能相互之間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觀點,只有在進入某個連接的場景之下才會聯系起來。
  3. 單向關系:非常接近我們和媒體的關系,通常是在自上而下的宣傳中連接起來的,聯系的紐帶是產品和作品,不是人和人。比如:明星和粉絲,聯系的紐帶是歌曲或者影視作品;商家和用戶,聯系的紐帶是商品。

2. 身份設定

身份設定是指產品調性對用戶的角色定位。比如:熟人社交,是定位角色之間相互認識;匿名社交:定位角色之間相互完全陌生。

(1)公開身份

在社交產品里使用自己的真實身份,如:微信。

我們常說的熟人社交,產品的表現形式是完全基于現實生活的網絡映射,現實身份完全公開。比如:人人網,產品功能設定是所有人都必須使用真實姓名、班級信息。還有微信和職場社交,都是完全公開身份的。

產品需求是抓取我們人性中追求被接納、認同、尊重、愛戴、喜歡的部分,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微信朋友圈中曬的各種生活和轉發的文章。

(2)符號身份

在社交產品中有選擇地展示自己希望被看到的部分身份,如:微博。

個人定義為媒體社交,在社交產品中自己有條件的選擇公開部分身份,用戶之間不完全交叉,主要是基于某些獨特觀點和共同話題的表達。比如:在微博、貼吧、論壇、博客這些產品中,符號身份的產品中用戶所生產的內容,話題會相對垂直,內容和身份符號保持基本的一致性。

產品需求是只抓取我們希望被人看到的部分,屏蔽我們不希望被人看到的部分,在能保證隱私的同時還可以保持自身觀點的表達。

(3)私密身份

在社交產品中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無法辨別真偽,如:陌陌。

匿名社交或者說陌生人社交,在社交產品中用戶之間完全沒有信任關系。比如:陌陌、無秘、世紀佳緣等,私密身份的產品中用戶所生產的內容基本都是修飾過的,完全無法驗證內容的真偽。

產品需求是抓取我們人性中的探索、好奇甚至是本性。

3. 互動場景

  1. 公開場景:就如同我們置身于一個廣場,在廣場中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和篩選。所以公開場景下的互動為偶遇、消費、興趣、疑問等。
  2. 私密場景:就類似我們和人通信,在通信中的主要目的是表達和闡述觀點。所以私密場景下的互動為自由、討論、閑聊、會議等。

明確了關系鏈、身份設定、互動場景,我們再選擇一些社交產品把以上特性提取出來做一個對比。

根據以上3組對比,大家是否可以找到一些社交產品的脈絡呢?

再回到短視頻:

抖音和新浪微博的發展路徑非常類似,在關系鏈中,一開始很難區分產品的核心是弱關系還是單向關系,但隨著產品的發展以及資源的逐漸傾斜,逐漸發展為單向關系導向的媒體社交平臺。當下抖音不僅集中了大量明星,最近也開始嘗試電商導購,都和新浪微博的路線非常相似。

最新一版的微視,調性很像早期的Qzone,但身份特性還不是很明顯,因其剛剛上線,目前還無法斷言其定位是否符號身份,有待觀察。

4. 小結

就如同最近火爆的美團打車和嘀嘀外賣,在嘗試突破邊界,社交產品中的關系鏈、身份設定、互動場景的定位同時也是產品的邊界。在眾多的社交產品中,目前除了微信公眾號,筆者還沒有發現第二個成功突破案例。

微信這個邊界突破的直接結果就是拿到了企業端用戶和自媒體用戶,間接結果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平分天下。

所以,筆者有一個不成熟的猜測,產品邊界的突破難度超越重新打造一款火爆產品,而如果一旦突破邊界就會讓原來產品更加偉大。對應到我們每一人,也應該不斷的突破邊界……

二、短視頻的生產工具

PC時代,除了電腦硬件技術的本身發展,微軟系統,大大降低了電腦的使用難度,所以,迎來了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

移動時代,手機硬件技術的發展和蘋果系統的誕生,降低了智能手機的使用難度。微軟和蘋果的系統都是生產工具,在他們基礎上也再次衍生出了搜索、社交、支付等生產工具,依此類推循環往復,底層技術和生產工具的發展,降低了每一個行業的生產難度,從而擴大了工具本身的使用范圍。

短視頻的產品大概都是UGC模式,內容生產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好的生產工具,就會和曾經長視頻平臺的UGC嘗試一樣,可能以失敗告終。

當移動互聯網到來,智能手機攝像頭的發展帶來了UGC視頻底層技術的變革,有了誕生生產工具的先天條件。所以,無論是抖音還是微視,扮演的都是生產工具的角色,哪個工具能夠把UGC視頻的生產難度降到最低,哪個工具就可能將使用范圍擴到最大。

短視頻的生產工具筆者命名為“模版”,這個稱呼來源于PPT的母版。

短視頻“模版”的定義:通過為短視頻預設部分內容,然后用戶通過UGC的方式,高效的提升短視頻生產速度和內容質量。

早期的微視沒有“模版”,只是“短”,UGC視頻生產難度極高。這次新上線的跟拍、歌詞等玩法,可以看出微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模版”。

那么“模版”怎么使用呢?筆者認為有以下4種方式:

  1. 自由DIY:用戶利用濾鏡、美顏、AR、音樂、字幕等技術,根據自己想法拍攝原生視頻,然后自由選擇搭配創造出“模版”。
  2. 自動匹配:用戶拍攝原生視頻之后,可選擇已有的“模版”自動為視頻匹配濾鏡、美顏等效果,也可匹配多個模板并可以對模板內容進行修改更換,甚至生成全新的模板。
  3. 自動匹配+用戶DIY:用戶拍攝原生視頻之后,可為原生視頻匹配多個“模版”,并且還可以對“模版”中的內容進行修改更換,主要是針對比較“懶”的用戶。
  4. 模版互動:保存用戶曾經搭配過的所有“模版”,用戶可再次在自己“模版”基礎上重新生產加工成為一個全新的視頻“模版”,可再次使用或者可以成為其他用戶引用的“模版”,微視的跟拍就很接近這種模式。

小結

短視頻產品首先是“攝像頭”的硬件技術發展,其次是生產工具“模版”降低生產難度。未來短視頻的競爭中,“模版”競爭一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同時“模版”還具備短視頻變現的可能,也是和短視頻最吻合的商業模式。比如:企業“模版”、自制“模版”……

三、短視頻的數據分發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生產工具是攝像頭、麥克風和傳感器,生產的數據主要是語音流、圖片流、視頻流和位置流,所以,當下比較熱門的APP都是基于這些數據的效率處理。比如:微信的語音流、美圖秀秀的照片流、美團、嘀嘀的位置流……

短視頻是基于攝像頭生產的視頻流,生產工具降低了生產難度并擴大了使用范圍。當用戶持續生產非常多的短視頻流,那么如何高效的組織、整理、分發、消費這些短視頻數據?就成為了微視、抖音這些產品競爭的趨勢和挑戰。

(1)短視頻連接人和信息:精準推薦個性化的短視頻內容給不同用戶。

類似今日頭條,個性推薦算法匹配同樣的內容和對應的用戶。首先對Item(視頻內容)和User(用戶)分別畫像,然后通過排序框架、點擊反饋和隊列融合等技術手段,將內容畫像和用戶的畫像匹配在一起。

短視頻產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抖音,也是頭條公司最擅長的個性推薦算法。

(2)短視頻連接人和人:用戶通過指定規則創作短視頻,實現彼此的交流互動。

設計一個簡單的互動規則,然后通過群體智慧、關系鏈和二次傳播等社交手段將視頻內容互動起來。類似微信群搶紅包,根據微信紅包的簡單規則,群內成員在此基礎上自創規則,接龍紅包。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剛剛回歸的微視新功能跟拍,讓“模版”變成一個互動的規則,讓用戶之間互動起來。

(3)短視頻連接人和商品:通過短視頻向用戶銷售商品。

目前短視頻領域還沒有此類的應用上市,不過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實現出來,具體方式會比較偏場景化,目前應該很難做到UGC模式,大V和網紅短視頻賣貨連接的核心還是人和人。

小結

有效的組織和整理用戶生產出來的“模版”視頻流,通過人與信息或者人與人的連接方式做數據分發是對所有短視頻產品的挑戰。但無論如何連接,短視頻作為內容媒介,一定也離不開社交的加持……

五、總結

微視的重新入局再次增加了短視頻行業的精彩,作為一名老兵,除了回眸曾經的美好,還能不勝榮幸的為大家做一些行業解讀,深感欣慰。

在錯過短視頻這么多年后,終于在起風時可以冒充一下風口行業的專家。趁機抒發了自己對短視頻社交產品中社交維度、生產工具、數據分發的思維邏輯,這個邏輯應該不僅適用于短視頻,也是其他社交產品可以參考的方法模型。

作為《從抖音看:“上癮”產品的設計4階段》姊妹篇,本篇通過再次對短視頻產品運營的補充,希望能夠聊表在《抖音》篇大家對筆者不吝支持的感謝。同樣也希望本篇依舊能夠不負光陰不負卿,見證我們大家的共同成長。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陳峰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真好,多次膜拜,筆試的時候還用到了,但是自己第一次考,沒發揮好····

    來自湖北 回復
  2. 微視上新很多模板,甚至有點絕對的說微視基于模板拍攝,但是若使用人數增多,難免同質化,沒有新意,模板解決了用戶拍攝難的問題,但卻沒有想到人都有追求個性化的強烈愿望,所以探索其他模式的拍攝方式也是微視著重考慮的地方。
    ——一學生很片面的看法

    此外感謝您分享的文檔,真的受益很多,眼前一亮

    回復
    1. 非常同意,“模版”如何做到既能保持生產方便,又能做到個性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來自廣東 回復
    2. 抖音也有很多人使用同一模板啊,而且同質內容還不少………………這個怎么看。

      來自廣東 回復
  3. 看到騰訊大力補貼的新聞,馬上又裝回了微視,結果發現抖音牛逼是有原因的……微視基本上很多都是抖音的模板,用戶數量少,視頻質量也明顯不足,看的時候還有點尷尬- –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