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親手打造一部成功的爛片?
小編物語:小時代3的票房記錄和眾多粉絲營銷所打造的現象級電影最近強勢占領市場,不過你有木有看到這些現象級電影背后所反映出產品定位與營銷方面的強勢技能?
抱著事事皆反映出產品理論的心,就人人都能做產品經理。
郭敬明的最新電影作品《小時代3:刺金時代》上映首日,攬下1.1億票房成績,順利打破國產非3D電影首日票房記錄。與此同時,它的豆瓣評分始終停留在4分以下,網友紛紛吐槽為何不能打負分。
這種口碑失意、市場得意的分裂現象,并非個案。時間回溯,《大鬧天宮》、《爸爸去哪兒》、《西游·降魔篇》都在一片負面聲中先后強勢登頂,連侮辱觀眾智商的《富春山居圖》都躋身了2013年國產電影票房收入前10的榜單。
看上去,這似乎是爛片的黃金年代,像當年陳凱歌《無極》那樣的滑鐵盧再也難以出現,電影的商業屬性也愈來愈顯著。同時,逐漸變得耳熟能詳的“粉絲營銷”,亦顛覆了很多行業專家的常識:電影觀眾的身份,從“影迷”平滑過渡到了“用戶”,他們所消費的,也不是所謂的影視藝術,而是自己興趣范圍之內的產品。
而中國現代電影的操盤手,俗套的來講,就是產品經理的角色。
產品經理的職責,是判斷用戶需求,并拿出滿足需求的功能和內容,如果足夠優秀,還要兼顧計算投入產出比。中國的電影產業,以前不講究這個,由制片方一手組建導演、編劇和演員的團隊,遵循集中供應的思路,我給什么,你們就看什么。這種模式,造就了中國電影的“大師現象”,觀眾對于“大師出品,必屬精品”有著天然期待,但是大師腳下堆砌的臺階越高,一旦失手跌落,不僅損不可挽回,重建品牌亦難度巨大。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帶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電影票在生活支出中的占比相應走低,影院消費的平民化,稀釋了電影觀眾的專業成分,觀影也從一種精神升華體驗降級成為一種普通娛樂項目,并產生新的分眾效應:傳統的分眾效應,濃縮于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二元法則,而如今的分眾效應,在于觀眾類型的垂直細分,由此割裂出高度個性化的市場,最終推動電影產業走上按需定制的道路,你們想要看什么,我就生產什么。
簡而言之,與其在大眾之間尋求妥協與平衡之道,不如畫野分疆,極致取悅擁有某種需求共性的用戶群體,這就是當下電影產品的生產邏輯,同時也是貫穿全程的營銷法則。
韓寒在其執導的電影《后會無期》的上映前夕,公布他與樸樹聯手制作的主題曲《平凡之路》,引得文藝青年紛紛“感動落淚”。而這個圈子之外的專家和媒體,卻大惑不解,甚至認為這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無病呻吟,言辭之中頗有想要“抽醒你們這些病患”的意思。然而,這才是分眾時代的審美隔閡,一切無法理解的對象,都是營銷目標之外的受眾,沒有迎合的價值,只要端穩漏斗,甄別出足夠回報的用戶規模,電影產品就能抵達預先設定的應許之地。
包括好萊塢也面臨同樣的狀況,當電影的藝術進步幾乎陷入停滯時,整個電影市場卻依舊蓬勃發展,資本滾燙,學院落寞。當馬丁·斯科塞斯后來票房大熱的《華爾街之狼》在奧斯卡高德溫戲院播放完畢時,一名評委忍不住沖到馬丁·斯科塞斯面前怒吼:“你應當感到羞恥!”而邁克爾·貝的《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幾乎引起了全球影評人的鄙夷,但是它的排片和銷售卻一度讓許多影院的系統癱瘓。
只能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對于主要商業壽命可能只有數月的電影而言,口碑在阻攔票房上的作用日趨衰微,當找到了分眾市場并俘獲了用戶的追戀情結之后,一部電影就已經成為了圓形餐桌上的菜肴,食客們觥籌交錯,要的不是口齒余香,而是這種共享同一種認知的氛圍。
你如果懂,那就對了,你如果不懂,那也對了。
來源:鈦媒體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