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應該如何培養細節意識?

0 評論 10316 瀏覽 8 收藏 10 分鐘

【小編整理了來自曹政@知乎的回答(391票):】

1:換位思考,產品經理很容易對自己設計的產品產生代入感,你會很容易知道如何使用和交互,但是如果能突然把自己變成一個完全不懂網絡的菜鳥,你所看到的 產品就是另一個模樣。優秀的產品經理會隨時做這樣的轉換,從一個先鋒級深度體驗用戶,瞬間轉變為完全無知的菜鳥,然后所有使用上的障礙就會暴露無疑。特別 是產品中體現給用戶的文案,是產品經理與菜鳥最大的代溝場景,你的描述,對于一個新用戶而言,是否足夠簡單直白,是否需要引申理解?

這聽上去就不容易,要實現就更不容易,幸虧,還有些相對容易的方法。

2:敏感度,對任何微小不愉快的捕捉與發泄,很遺憾這可能導致一個嚴重的副作用,使你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挑剔和苛刻,當你適應了高標準的產品體驗,你在日常 生活中就會抱怨連連,從電話訂票,到賓館住宿,到機場候機,以及餐廳就餐,游樂場娛樂,你會發現到處都存在“不合理”,“誠待改進”的場景。在生活中,這 種到處挑刺的行為往往令人生厭;幸運的是,當你練就了這一身橫練本領,善于捕捉任何微小的不適,并在抱怨牢騷之外,能使用產品經理的思維將其分析解剖并給 予相應的解決策略,你就擁有了一份可靠的生活保障,即便離開互聯網行業,去開一個奶茶店,或者擺一個小攤,你也會比別人做的出色。

3:觀察,前兩者大約需要一定的“天賦”或者長期的培養,但是這一點卻可以速成,你可以找一些并不熟悉你產品的朋友,同學,或者就是陌生的路人甲,來幫助 你測試產品,觀察他們的使用,與他們交談,理解他們的困惑,從而產生明確的認識。對我來說,我老婆就是我的首席體驗官,特別是針對電商產品,她往往會提出 很多我想不到的問題和困惑。我所做的,就是把我覺得有意思的東西交給她體驗,然后問她感受即可。

4:數據,特別是日志,跟蹤用戶的訪問和使用日志,試圖去理解用戶是如何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障礙和困惑,日志和原始數據往往會給你最明確的答案,這需要一些時間,耐心的跟蹤,重現用戶的使用過程,然后用心去理解。

此外,一些統計上的數字也有助于理解用戶的興趣點,關注趨勢,這要展開是個巨大的話題。

5:正確的提問,面對搜索引擎,對于大部分流行產品而言,用戶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都可以在百度知道,搜搜問問上查到,記住,在這里,用戶所提出的問題就是你想要的答案。用你的產品關鍵詞,去搜索用戶提出的問題,然后手工整理,沒錯,必須是手工整理,理解每一個用戶的困惑和障礙,就更能理解你產品的問題。

6:總結與歸納。每個人都需要成長,誰也不是一上來就精通和理解所有的問題,對每次問題的整理,總結,可能決定你成長的速度,或者是別人的雙倍,或者是別人的一半。一方面 需要感性的認知,這是怎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需要條理和邏輯,將問題拆解,分門別類,這有助于你不斷養成各種理解力。

【其次,小編整理了吳偉@知乎的回答(54票)】

首先,我想說“細節”不是什么玄奧的意識,準確的說是一種技術或者思維方式,這種方式經過專業的訓練之后就可以掌握。

其次,我們說說怎么掌握“細節”這項技能。你所說的細節以我的經驗應該不會超過三個方面:產品設計,交互設計和測試。

產品設計方面,我建議你不要急于動手寫需求文檔,而是遵循這樣的順序:先畫腦圖,再畫流程圖,再做原型,最后寫需求。

腦圖可以幫我們把一個復雜的系統分解成數個簡單的部分,每個部分之間沒有重疊也沒有遺漏,這樣就可以讓你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厘清思路,保證系統各個部分之間不 會相互糾纏或者遺漏。這一步是基礎,很多細節的模糊不清實際上是根源于這一步邏輯不清晰。畫腦圖可以使用mindmanage。

流程圖可以幫我們理順產品操作的先后順序。腦圖和流程圖有聯系也有區別。聯系是,流程圖要建立在腦圖的基礎之上:腦圖告訴你一個復雜的系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流程圖告訴你這些部分之間是怎樣串聯起來的。區別是,腦圖揭示了系統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序列,而流程圖揭示了系統各個部分之間的時間序列。這一步的意義是保障了產品的操作流程是通暢的,不會在最后階段才發現某個流程走不通。畫流程圖可以使用visio。

產品原型可以讓我們直觀的看到產品的樣子。他是建立在腦圖和流程圖上的,他是把以上兩個抽象的設計具體化。畫原型可以使用axure。

最后一步撰寫產品文檔,是將腦圖、流程圖、原型圖貼出來并配上文字說明。

交互設計方面,有很多交互設計的知識可以學習,按照交互設計的基本原則來思考問題就不會有太大的差錯。這方面的知識太多了,不可能在這里一一細說,推薦去看《about face 3》。

測試方面,不能只靠感覺去測試,而是要先寫測試用例,再按照用例去測試。所謂測試用例,就是按照需求將所有可能出現的使用情境記錄下來,并列舉在該操作下的正確結果。關于測試,通常你可以交給專門負責測試的同事。

最后,我必須遺憾的告訴你,即使看完這篇文章,也可能無法很快做到事無巨細算無遺策,因為你不僅需要知道怎么做,還需要反復練習。

大多數專業技能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專家級和大師級。

專家級是一個智力正常的人經過專業訓練之后都可以達到的層次,大師級是只有極少數天才才能達到的層次。對于如何成為大師的問題我們就不討論了,那屬于三分靠努力七分靠天生剩下90分沒辦法的事情,我們只說一下怎么成為專家。

專家級的水平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可以達到的,但是實際上每個領域中的專家只有少數的幾個人。有一條雖然沒有經過嚴格的證明但是很有道理的“一萬小時定 律”,說的是一個普通人經過1萬小時的刻苦訓練,就可以成為這個領域內的專家。你可以計算一下,你在產品設計這個領域內進行過多少個小時刻苦訓練。注意我說的是刻苦訓練,就是你認認真真的去思考、工作的時間,而不是工作間隙看看網頁、和同事閑聊的時間。

如果你每天刻苦訓練10小時,最多只用三年就可以成為專家;如果每天刻苦訓練3小時,那也不過才10年;但是大部分人每天一小時都到不了(考慮到雙休日、節假日),這就是專家只有少數人的原因。所以想要成為專家,最重要的三件事是:知道怎樣做,刻苦做,長期做。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邊緣整理自知乎問答,轉載請注明并保留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