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草根流量成精的趣頭條,能否成為“頭條第二”?

1 評論 6901 瀏覽 31 收藏 14 分鐘

很多公司融資也沒有什么聲音,B輪估值15億美金的“趣頭條”的確讓那些“五環以內的人”很震驚,人們是這樣議論的:“知道不,就這樣low的內容加上網賺模式,就成騰訊系的獨角獸啦(捂臉表情)!”人們對這家新興創業公司陌生而驚奇,它實力究竟怎樣?在資訊的紅海,網賺模式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它能否成為今日頭條那樣的公司?

一. 趣頭條還算不上是“資訊端中的拼多多”

趣頭條很容易被解讀為“資訊端中的拼多多”,這兩家公司給人印象非常相似:目標用戶是以三線城市以下、對價格非常敏感的群體為主,其產品或者內容并不見得就比存量互聯網資源要好,但憑借簡單、粗暴的模式獲取令人恐怖的草根流量,都成了騰訊爸爸的干兒子。

不過,從體量上看“趣頭條”與“拼多多”還不能算做是一個級別的,或者說,把“趣頭條”比作“拼多多”,是太小看拼多多了。

趣頭條在融資時注冊用戶是7000萬,而其創始人譚思亮在4月初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在3-6個月內的小目標是,盡快讓日活突破2000萬”,而拼多多注冊用戶是3億,在艾瑞指數上日活數據1.57億。還要考慮到,購物App的打開率一般遠遠低于資訊App的,二者之間的差距可見而知。

(來源艾瑞指數,拼多多成為流量第3大電商,趣頭條在資訊端中是10名左右)

拼多多在電商消費人群上超過京東一半、接近淘寶三分之一,而趣頭條并沒有在人們閱讀資訊上擁有如此強勢覆蓋率;因而把今日頭條稱之為“資訊端的拼多多”似乎更恰當一些,而今日頭條正式是趣頭條的奮斗目標。

今年,趣頭條引起投資人注意的是其DAU(日活流量)同比增幅今年年初能進入App產品前十,畢竟在一堆模仿今日頭條的資訊端之中,諸如創頭條、軍事頭條、財經頭條、房產頭條等等有很多,只有趣頭條跑出來了。

趣頭條與拼多多其實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趣頭條是一款用現金激勵鼓勵用戶Kill Time(打發時間)產品,而拼多多實是以合買形式讓用戶省錢(Save Money)平臺。趣頭條的運營指標看的是用戶日活躍度,而拼多多看的是用戶成交量,所以,趣頭條在想辦法喚醒用戶打開方面比如發短信、朋友圈收徒等方面更為迫切。

在信息爆炸年代可能最不缺的就是資訊了,除了微信、信息流平臺、媒體以外,很多工具產品之中也有接入了內容以延長用戶時間??梢哉f,資訊本身并非是用戶的剛需,趣頭條在內容這條賽道上的終極形態就是頭條,并幾乎無機會在移動“注意力”方面壟斷地位,趣頭條對于資訊端格局重塑力度上也將遠遠沒有拼多多在電商領域彪悍。

二. 趣頭條的運營精髓:把貪小便宜的人性通過產品量化

趣頭條另辟蹊徑地把用戶的每一個行為比如閱讀了多少次、評論了多少次、停留多長時間、分享了多少次、喚醒了“徒弟”(下線)多少次、綁定微信了沒有、去朋友圈曬收入沒有等通通量化為用戶相應的積分和收益。

在趣頭條的資訊端中除了用相當夸張方式(比如模仿微信轉賬和紅包設計)提醒你又賺了多少,還鼓勵用戶分享給微信和QQ好友自己又賺了多少,正如趣頭條的slogan“讓閱讀更有價值”,很明顯這里的“價值”目前你所閱讀的“精神價值”,而是讓用戶能邊刷邊賺。在趣頭條的產品邏輯之中,不貪圖便宜的用戶,才是無效用戶,就像成功的微商那樣,不是TA的目標客戶的人已經把TA拉黑了,剩下的人都是精準用戶。

至于趣頭條對人“貪圖便宜”的鉆研,我覺得實在是沒啥好批判的。占小便宜,每個人嘴上說不,身體很誠實。在電商購物中同樣的商品一邊包郵一邊不包,你選哪個;在京東、淘寶甚至一些海淘App不也是每天發優惠券提升轉化,難道就沒有“五環內人群”嗎?在高大上國家會議中心,這邊展區送鼠標墊、送U盤,另一面是美女舉牌啥也不送,往往美女會被晾在一邊。最近有個小程序比較火,按分享的圖片二維碼什么的,自動填電話和地址就能得到一個數據線、書、面膜什么的,至于發起人是否發貨就看良心了,這是我目前見到過的最低成本獲取真實用戶數據的辦法。

對很多富人來說,他們最貴的是時間,貪小便宜浪費賺大錢的時間;而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他們的時間根本不值錢,甚至他們唯一能夠支出的成本就是時間。趣頭條讓用戶以自己的活躍度換錢的做法也并非原創,3年多前邊看廣告賺錢的網賺模式比如秒賺、TEL電視廣告等就做過,當趣頭條把廣告內容變成了草根資訊之后就引爆了。

(這彈窗設計讓多少程序員汗顏,點擊去發現不是真紅包)

沒有“貪嗔癡”就沒有風口。從2018年第一個風口直播答題開始就能嗅到平臺燒錢,用戶為了賺錢去問答投身到問答中樂此不疲;之后的區塊鏈火爆呼應此前“炒幣”暴發,在“賺一筆”的最大共識中凝聚;再到拼多多模式、美團打車補貼戰等無不有著“貪便宜”的影子,人們只是貪的形式、規模、對象不一樣而已,趣頭條無疑在閱讀領域把“貪小便宜”進行到底了!

三. 趣頭條對標頭條的優勢和挑戰

從估值上看,趣頭條不足今日頭條二十分之一,去年信息流大火的時候,“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還讓頭條越來越強大了,趣頭條對頭條實在還沒法構成威脅,不過,趣頭條依然有向頭條叫板的底牌。

1. 抱騰訊大腿

據說騰訊給趣頭條估值是直接按其IPO前的30億美元算的,并且微信和QQ是趣頭條的流量池,這等于既給錢,又給用戶。鑒于微信本身是所有互聯網產品之中渠道下沉最深的產品,趣頭條既能免除被微信封殺的厄運,又可在極短的時間內低成本獲取大量三線以下真實用戶。

目前用戶“殺時間”跑到微信和QQ以外的場子去了,騰訊的“頭條焦慮癥”爆發了,在自家的信息流產品不給力的情況下,能否用頭條那樣從草根資訊內容起家最終做成一個綜合內容平臺的方式打敗頭條?成為權宜之舉。

不過,趣頭條的內容轉發在朋友圈內卻微乎其微,“收徒弟”只能做一個層級,在微信規則之下拉用戶不能搞三級分銷,騰訊提供了渠道,能否最終洗成自己的用戶,就看趣頭條自己爭不爭氣了。

2. 暫時監管真空

如果不是博眼球、接地氣的內容,不太容易適應“趣頭條”的閱讀環境。對于一線城市媒體稱其內容“low”,譚思亮做出過解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你去幫他滿足需求而已”,甚至“用戶體驗”相對于用戶接觸哪個資訊端來說是次要的。

趣頭條的內容和三年前頭條內容調性很像,標題相當于PC端上的迅雷、QQ彈窗的社會新聞更為勁爆。知識目前趣頭條因為體量較小,可能監管排著號還叫不上,首當其沖就是頭條系產品,從今日頭條資訊端推薦首頁的數次停頓整改、App下載關停、內涵段子永久關停、抖音主動上線防沉迷機制等等,都可以感受到頭條正在以“猛藥去沉珂”整治平臺內容。

另外,頭條本身用戶體量日活破億之后,在內容水準上承受更多的批評,而趣頭條用戶與批評人群還處于二元世界,流量也算適得其所,老百姓總得有東西可看,相對比較安全,但永遠不要低估網絡監管的嚴格程度,目前形勢來看,只會越來越嚴格了。

3. 硬廣強勢分發

趣頭條之所以擁有如此高的估值,與今日頭條的盈利模式跑通有關,趣頭條看似給用戶在補錢,但總能通過用戶流量把廣告費賺回來,趣頭條做的是“流量生意”;再加上創始團隊此前就是做盛大游戲推廣,做廣告流量變現生意是本行。

信息流廣告是一條偽裝的資訊內容,在頭條中可以進行屏蔽;而在趣頭條中,廣告就沒有那么遮遮掩掩了,也沒有屏蔽的按鈕,每在刷下一屏(大約5條內容)自動補上一個廣告;更為奇葩的是,這些廣告是在刷信息流時候會重復彈出相同的廣告,直到你點開為止。

這種硬廣模式,還是討一些企業主喜歡的。目前百度和頭條的信息流廣告相對較貴,而趣頭條既有信息流算法分發機制,靠網賺機制又能維持用戶粘性,把用戶導流進應用市場下載、也可以導進電商網站進行銷售,性價比比較高。筆者點擊了幾個趣頭條的廣告,竟發現導入的是百度關鍵詞搜索和百度推廣,這表明趣頭條成為百度推廣低價采買的渠道之一。

從長遠來看,趣頭條也不可能總是用很多錢去補貼用戶閱讀,轉型做內容粘性和算法分發是必然的,并且短視頻才是最消耗時間的,相應的短視頻廣告在頭條中已經比較豐富了,而在趣條的短視頻廣告還停留在貼圖的原始階段。目前短視頻平臺競爭激烈,以抖音為代表的UGC內容門檻很高了,而PGC內容的版權也需要花費巨額費用,趣頭條如何彌補短視頻內容生態的短板直接制約了其廣告營收。

四. 結語

趣頭條的崛起實際上是把本來對資訊非剛需的人群,通過現金刺激方式拉回了,而筆者覺得“網賺”只是平臺帶假修真,先聚人,再聚內容,成為流量平臺之后以廣告盈利。趣頭條的路徑與頭條非常相似,并且有騰訊的支持,但是趣頭條能否擁有頭條那樣的技術基因和實力還得觀望,至少從目前看來,其產品相對于其他已經很成熟的資訊端來說顯得比較粗糙,但這并沒有影響其是一個野性十足、生命力旺盛的內容獨角獸。

#專欄作家#

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靠譜匯創始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以假修真,借事修人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