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告技術公司路在何方?
前些年,隨著此領域裝逼技巧的成熟(請參見《廣告技術公司十大裝逼姿勢》),第三方廣告技術(Ad-tech)行業(yè)風光一時;如今潮水退去,我們才發(fā)現(xiàn)裸泳者甚眾,整個行業(yè)不說哀鴻遍野,也是挑戰(zhàn)巨大。那么,在市場巨變的今天,拋棄了裝逼藝術的Ad-tech,應該如何找到突圍之路呢?讀完本文,或許你能找到點兒新思路。
在精準廣告、程序化交易這些概念甚囂塵上的那兩年,Ad-tech公司成了市場寵兒,隨時準備把內褲套在外面拯救互聯(lián)網。隨著RocketFuel的上市,高潮來臨了!可是后來,這家公司不但越虧越多,股價也從75美元一路狂跌到2美元。
再來看看另一家程序化交易先驅Rubicon,股價也是一幅舉而不堅的畫風:
別忘了,這可是發(fā)生在美股近兩年一路狂飚的大背景下。其他中美兩國的Ad-tech公司,日子好過的也不太多,大家有興趣自己去查一查,我就不一一給刨出來晾著了。五年前中國風起云涌那一撥Ad-tech,要是成功脫手賣掉,那算一了百了。(記得國內有家?guī)變|美金賣掉的Ad-tech,賣掉以后第二年收入就跌到了幾百萬。)如今,就算你承諾業(yè)績,賣掉都不那么容易。于是,沒賣掉的那些家,要么在為減少虧損苦苦掙扎,要么早已棄暗透明做了別的買賣。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是都聲稱自己做的是人工智能,這其實彰顯了急病亂投醫(yī)的窘境:好好干,不掙錢;想掙錢,自個充;不想充,賣不掉。
當然,我們這里說得是“第三方Ad-tech公司”,可不是那些賺得盆盈缽滿的大媒體。那么什么是“第三Ad-tech公司”呢?我們用下面這張圖來解釋一下。
圖1. 廣告技術公司的市場地位
廣告主買廣告,大多都會通過代理公司,他們一來可以墊錢,二來可以做做創(chuàng)意??墒?,在線廣告產生后,技術性需求越來越多,核心無非是兩點:一、定向投放某個群體的用戶,這也引發(fā)了數(shù)據(jù)加工等一系列相關問題;二、處理不同客戶搶奪流量時的調度,這就產生了高并發(fā)引擎、競價等需求。代理公司那些藝術家們,編程能力普遍限于卡西歐計算器,哪應付得了這個??!于是,第三方Ad-tech應運而生了。管他是DXP還是ADX,本質都是解決上面兩類技術需求。
為什么這些年在線廣告風生水起呢?我們把視野擴大,看看整個廣告行業(yè)的情況。我們根據(jù)觸達用戶的媒介,和產生后續(xù)效果的方式,把廣告發(fā)生作用的若干場景示意在下圖中:
圖2. 廣告的若干場景
A:在互聯(lián)網產生以前,廣告投放在線下媒介上,而購買也發(fā)生在線下,這也是傳統(tǒng)廣告發(fā)生的典型場景。這種場景中,廣告的觸達和轉化之間是無法準確歸因的,只能宏觀上統(tǒng)計效果。因此,客戶也就只能不太計較效果,以品牌宣傳為主要目的。
B:互聯(lián)網發(fā)展到今天,網上不但可以放廣告,買東西也很方便了。而在線廣告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服務這種“網絡服務”類客戶。說白了,從廣告上點過去就直接買了,這轉化率多高。這種全數(shù)字化流程,才催生了廣告技術。如果把B這條線展開看,就是圖1。B這條線路的產生,帶來了大量的直接效果客戶,這是在傳統(tǒng)廣告以外長出來的新市場,其蓬勃之勢不可阻擋。
可是,高速成長的互聯(lián)網廣告市場,并沒有給第三方Ad-tech公司帶來黃金時代:BAT們的收入和利潤扶搖直上,市場占比越來越高(見上圖),可第三方Ad-tech到如今穩(wěn)定盈利的都是鳳毛麟角。那么,問題出在哪兒呢?我冥思苦想,在動用了塔羅牌、奇門遁甲乃至扔鞋等一系列現(xiàn)代化的商業(yè)洞察手段以后,得到了下面的答案。
也許,我們忽略了一個常識性規(guī)律:技術是工具,長久來說是沒有壁壘的。技術型企業(yè),都要迅速把短暫的技術優(yōu)勢轉化為資源或資本優(yōu)勢,才能建立起壁壘。拿滴滴來說,最早那個APP還是外包做的,絕對談不上什么技術優(yōu)勢,可是如今人家控方向盤者數(shù)百萬,賬上現(xiàn)金數(shù)百億,這些才是壁壘。
就在線廣告這個領域來說,有價值的資源,無非就是數(shù)據(jù)和流量。但是,不同于滴滴快的可以燒錢跑馬圈司機,數(shù)據(jù)和流量這些資源,一直就牢牢攥在媒體和大客戶手里,你一個第三方無論努力多少年,都搶不過來,這就好比你當一輩子挖煤工人,也休想當上煤礦老板。
明白了這個道理,近兩年的市場趨勢就不難解讀:隨著各大媒體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廣告平臺,利用數(shù)據(jù)的能力越來越強,第三方產品越來越雞肋了,轉型迫在眉睫。就拿Facebook來說,客戶直接把轉化信號接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直接CPA結算了,既不用什么DSP、DMP,連自己的優(yōu)化師都快下崗了。更可怕的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媒體高度集中,這讓第三方討價還價的作用都越來越?。涸诒泵?,F(xiàn)acebook和Google占了整個移動廣告市場的75%,而且FB從來不接什么DSP;中國的媒體集中程度,未來只會更高——別忘了只要張小龍愿意,在微信開屏那個孤獨的地球上放放廣告都能掙個幾百億。
說到Ad-tech公司面臨的挑戰(zhàn),還有一個宏觀問題值得討論,那就是B這條線路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效。比如今年雙十一,我在電梯廣告上看到了一款凈化器,回來在百度上搜了搜,最后在京東上下了單。顯然,京東會把這次轉化歸功于百度,這就是B線路;可是實際上,電梯廣告也有,甚至更加重要,這就是圖中的C線路,因為監(jiān)測不到而吃了啞巴虧。
說到這兒您應該明白了,Ad-tech公司之所以如此依賴數(shù)據(jù),就是要盡可能找到貼近用戶轉化的時機,在那里蹲著劫道兒。沒有數(shù)據(jù),劫不了道就掙不到錢;有了數(shù)據(jù),劫到幾個算幾個,這其實沒什么了不起。理性地說,互聯(lián)網廣告的整體效果,肯定是被高估了。
流量被巨頭們擠得無路可逃,客戶們在效果認定上又愈發(fā)理智,大量Ad-tech公司并沒有找到穩(wěn)定可靠的盈利模式,于是在失去耐心的資本面前逐漸失寵。于是乎,Ad-tech市場呈現(xiàn)出一片低層次重復競爭的態(tài)勢,您看看上圖畫紅框的部分,僅僅一個廣告監(jiān)測市場,就有十幾家自稱市場領先的公司,可是市場真的容得下這么多成功者么?
慌不擇路之時,Ad-tech們不約而同地扛起來人工智能的大旗,希望用普通人難以理解的高逼格技術名詞蒙一陣是一陣,而這,就有點兒搞笑了。就像我對某位大公司老板的評價:修腳的可以吹技術牛,但千萬別說自己做的是精準醫(yī)療!
Ad-tech走到了死胡同,那么Mar-tech呢?我研究了一番發(fā)現(xiàn),其中的概念大多合理,但也無非是些正確的廢話,而且從落地層面來看,往往是把各種ID打通,再用傳統(tǒng)的EDM做做郵件營銷。且不說這套方法本身有沒有革命性意義,就從用email作為營銷核心這點來看,就是腐朽沒落的美國互聯(lián)網那一套:中國有幾個人用email?要做也只能是以微信ID為核心來做,可是這樣一來,除了騰訊還有誰能干?
站在2018年的起始放眼未來,如果仍然立足于高尚的、純粹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廣告技術”,真正的突破點又在哪里呢?還是得從圖2上找答案。我認為,機會就孕育在C和D這兩條線路中。也就是說,廣告技術公司最重要的機會,可能就是想盡辦法打通線下。
先來看看C線路。剛才說過,線下廣告給線上客戶帶來的效果,從有狗那年就沒法監(jiān)測,所以干脆被選擇性忽略了??墒?,如今技術手段豐富了,線下廣告的歸因越來越可行,比如說:在廣告上加二維碼,直接收集轉化線索;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監(jiān)測線下廣告的觸達并將用戶關聯(lián)到線上。雖然其中任何一項技術都不夠成熟,覆蓋面也有限,可是如果把這些方法結合起來,或許能打造一套新的解決方案,在共產主義到來之前完整監(jiān)測線下廣告的效果,其應用前景不可限量。
再來看看D線路。線上廣告除了服務線上客戶,顯然也應該可以服務線下的效果客戶,當然,這里的難點依然在歸因。如今,通過藍牙、wifi等室內定位技術,已經基本可以監(jiān)測線上觸達客戶的到店行為,依托于此建立線下客戶的全數(shù)據(jù)鏈路,進而直接優(yōu)化效果,是線下店家迫切需要的服務——要知道,現(xiàn)在大量的店鋪還只會利用短信、DM單這些價格昂貴量又少的中世紀營銷手段。
有人說,2018年是新零售的元年,無論是C線路還是D線路,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以更便捷的方式買到更豐富的商品。也只有在這樣的場景下,廣告才能恢復幫助連接用戶和產品的本質,而非簡單劫道搶歸因。雖然線下沒有好走的路,苦活累活在所難免,可一旦走通,巨頭以外的Ad-tech才會有新的機會——別忘了線下媒體和客戶的集中程度,是遠遠弱于線上的。
除了直面線下這個大市場,Ad-tech還有什么出路呢?其實,如果徹底放棄“廣告技術”這個桎梏,回歸廣告業(yè)務的商業(yè)本質,那出路還是不少的,我這兒隨便給幾個方向:
(1)全面轉向社會化營銷
如今的線上流量,唯一可能有紅利的地方就是社交。說得在直白一點兒,就是微信。利用返利、拼單等一系列本質上是一級分銷的模式,有機會快速大規(guī)模獲得用戶,拼多多、語音紅包都是很好的例子。流量在這里,客戶當然也應該看這里:在今天沒有把70%的線上營銷精力放在微信中的話,你肯定是落伍了。如果高效地做社會化營銷,其中的創(chuàng)意和執(zhí)行非常重要,這個買賣的前景,可比程序化交易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2)技術紅利期已過,徹底放棄“技術”這個累贅,回歸商業(yè)本質
廣告首先是一種大宗虛擬商品的買賣,其次才是個技術問題,在流量與數(shù)據(jù)被巨頭壟斷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回歸商業(yè)本質,綜合運用拼酒、回扣、美女公關等一系列手段,做一只善于抓住訂單的好貓。實踐證明,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前行者,活得都還不錯,也省得去BAT高價挖那些迂腐的碼農了。
(3)以工匠精神擁抱廣告黑產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像個貞節(jié)烈女一樣把自己的流量搞得純潔無瑕,不僅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也未必符合甲方市場部的利益:人家也是打工的,也不過是為了湊個KPI交差領獎金罷了。又要流量便宜,又要后續(xù)回報好,把你給能的!所以嘛,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堅守工匠精神,用純凈的假流量滿足客戶的各項KPI,這才是真正的Ad-tech。
總之,一切廣告技術的本質,是為了幫助客戶解決營銷問題。而不同階段影響客戶營銷的關鍵因素不同,這也決定了廣告服務商的興衰與轉型。2018,廣告大約也到了“場景取勝”的時機,真正令人興奮的技術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
#特邀作者#
北冥乘海生,公眾號“計算廣告”(Comp_Ad),歡迎來知乎和微博關注。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膜拜大佬。。
前面分析很精彩,建議部分,有點偏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