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金融創始人:中國P2P金融并非創新

0 評論 9665 瀏覽 4 收藏 16 分鐘

2014年,互聯網金融火得一塌糊涂:P2P金融,是創新還是傳承?P2P公司跑路潮,是行業危機,還是生態必然?花果金融CEO惠軼,深度剖析中國網貸迷霧。以下內容,部分來自i黑馬對花果金融CEO惠軼的專訪。

連續創業者

惠軼說他不太喜歡“連續創業者”這個稱呼:“原則上講,我應該算是一個文科生。就是干的事比較多一點。創業可能是跟性格有關,喜歡折騰。“

本科學傳媒、碩士學金融的惠軼一開始并不認可金融的零和性質,畢業后第一份工作是去IBM研究院做研究員,當時他覺得這是一件“又能落地,又能做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在IBM全球最好的八個研究院之一工作的經歷對惠軼的人生路大有裨益,他認為自己“做的事情看的比較遠”。

但是研究院遍布大牛,那里出了四個諾貝爾和四個圖靈獎獲得者,惠軼感覺“這輩子干不出什么成就了“,后來他就去微軟,做了surface的產品經理。

“08年出來做觸控技術公司,做的還不錯,被一家國企收購。當時整個業務也比較成熟,也不太需要怎么管,所以12年底我就出來了。閑不住,就在12年底到13年初就做了一段時間的天使。但是我天使做得比較失敗,投的全都死了。感覺咱們干不了這事,還是自己干吧?!?/p>

13年行業開始看好P2P,當時惠軼的大部分同學、朋友都是都從事與線下P2P相關的工作。三個合伙人中其他兩人都有P2P和民間金融的經驗,加上有技術背景的惠軼,“三個都干成過一些事,該吃的虧也都吃過了?!?/p>

準備半年后,14年1月上線了花果金融。A輪拿到了國有資金的千萬級融資。半年內撮合的成交額大概五億,利潤主要來自向借款企業收取的中介費。

大環境帶動了P2P

談及P2P的火熱,惠軼認為,其實互聯網的作用沒這么大。不是因為它的模式很新或者說是因為具有互聯網的用戶體驗服務精神:其實P2P的商業模式一點都不新。美國最早的一波是在06、07年,中國是在07、08年。七八年前都有的東西,何況2014年以前的市場上騙子數量還很少,用戶體驗應該更好。

惠軼提到了中國經濟的兩個數字,即2.2:1和100%。今年,中國債務規模與GDP之間的比例已經達到驚人的2.5:1,每完成1元GDP,就需要有2.2元的借貸做為支撐。再看企業,中國企業債務率已經超過100%,成為全球最高值。這也意味著在未來3-5年內,企業借貸市場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整個中國的產業環境已經發生巨變。如此巨大的借貸規模,傳統的銀行體系已無法支撐,百分之六十的借貸是通過民營金融來完成。

華爾街那句名言有云:“風險才是利潤”。金融機構具備風險管理能力,能夠通過在有風險的環境中化解風險,獲得利潤。但在中國當前壟斷、半封閉的金融市場體系中,銀行機構享受著低存高貸的謀利機會。中國金融機構奉行的是“安全”的“零風險的錢”。而進入2014年后,以前的“安全”沒了,符合以前“安全”準則的客戶已經越來越少?!皟赡昵敖桢X給政府很安全,現在可能會有擔心。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變成了債務高企,利潤少、風險重,中國整體金融環境已發生了質的變化?!?/p>

在這樣的背景下,P2P獲得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與市場經濟接軌并服務于實體經濟,其定價標準也自然由市場來完成。P2P則給儲蓄者提供了良好的存儲投資機會。儲戶將資金從銀行移出,投入P2P行業時,用行動表明了銀行存款利率低于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利率,同時也充分說明P2P充實了傳統商業銀行涉足未深的業務,并挖掘了其商業模式的盲點。

差異化的未來

這個行業可以分為幾種模式:

一種是純中介型,像拍拍貸,它就是一個市場,借貸根據意愿自行交易。不參與甄別,不承擔其他任何部分。第一種是P2P是最早的,跟中國投資者的現實、產業環境脫節,不接地氣,所以發展相對較慢慢。

第二種是全業務型,像人人貸。這種就是業務鏈從前端的一整套,借款、發掘、風控到最后債務管理的一些措施,其實就是一個沒有存款環節的銀行。其實就是一個線上的小貸公司或民營銀行。它對風險有個比較好的控制??刂颇芰Ρ容^強,同時利潤比較高。等于把貸款業務全部都在做了。它的所有風險都集中在一個平臺上,所以它的抗風險的能力是比較重要的。

第三類就屬于通道型的,相當于金融機構的柜臺,通道只完成募資部分,借款人來自于擔保公司的推薦,他們也相應承擔貸后管理、風險控制等?;葺W認為:“實際上花果就是屬于標準的通道型。具體來說什么叫通道呢?就是為資金尋找更安全的借貸方。借錢給國企、政府、有錢的人,保證他們能還錢,不用考慮去還錢?!?/p>

“所以所謂通道型更多的事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各自發揮優勢,跟傳統的金融機構合作。我們主要是跟擔保公司,像有利是跟小貸公司。通過跟落地的小貸公司合作讓它們完成它們更擅長的風險管理,確保融資安全。風險分散的同時利潤也被分散了。后兩種哪種會成為主流呢,現在看來還很難說,但是今年的話,通道型更熱一些。今年做的比較好的都是通道型的,比如像有利啊。宜信則算是全業務型?!?/p>

當然,現在市場出現了一些同質化。但是金融的本質就是標準化,前端差異化不符合金融的原理。金融本質上是一種投資活動,比拼的是后端對接的差異化是未來考研和比拼的東西。融產品的差異化體現在后端的資產上,前端的是整合之后一個固定收益的東西,不管什么金融都是這樣。

談到現在的P2P公司,惠軼認為跑路跟P2P本身沒關系:“在中國,只要出現新概念新模式,一定會有山寨出來行騙。像電商團購登等,一開始也是繁榮一片,騙子跟跑路是行業的正?,F象。行業會越來越規范,以前騙子兩三天就能賺到錢,現在發現不行了,當騙子也得有兩三個月的投入了,騙子也不干了?!?/p>

去擔?;?/strong>

P2P行業在國內發展還尚不成熟,大多數平臺為了建立與投資者的信任關系,短期內都會選擇不同形式的擔保體系,并堅持剛性兌付。剛性兌付吸引大部分儲戶,從而架空銀行存款,同時,增加了擔保壓力。擔保體系絕對不能作為可持續模式來長期發展。

其次,由于當下P2P平臺的擔保體系尚不成熟,一旦金融體系出現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哪怕縮小至區域性波動時(如四川“匯通信用”擔保公司跑路),整個擔保體系就可能會被擊穿。

擔保機制,實際并沒有消除風險,而只是將風險轉嫁到了另一方,同時也讓風險變得更加集中,因此一旦出現較大的系統性風險,擔保機構并不能抵抗并承擔相應風險,最終收益受損的還是投資者。P2P平臺去擔保化勢必是個大趨勢。

在他看來,P2P行業要想持久健康發展,應努力尋求并開展除擔保外的其它業務模式。平臺應按規范要求真實披露項目信息,投資者選擇投資項目后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同時,投資者可依據對風險的偏好,自行選擇購買相應的衍生品來對沖相應的投資風險。

打個比方,正如用戶去4S店買汽車一樣,商家會給用戶提供盜搶險、玻璃險、進水險等多個保險產品,卻不能承諾用戶購買汽車后不會發生意外,但用戶可通過支付保險費用來對沖掉發生意外的損失。

由此可見, 未來P2P后端的風險對沖市場將是一個大市場,繼保險公司后,資產管理公司、投行等機構都可能紛紛涉足這個領域。

核心:忠誠的用戶

惠軼認為,市場在未來P2P競爭會異常激烈:“比傳統行業更激烈。像我們一個成立六個月的公司,其實面對的不是成立一兩年的同時期的公司,而是巨頭,銀行、國企、上市公司甚至政府進來。它們會帶著巨大的優勢直接擠進來,更加考驗你的競爭能力。競爭力無非是核心競爭力和防火墻?!?/p>

“核心競爭力方面,短期來講,P2P不太擔心說賣不出去,不會像移動互聯網去擔心供應過量:比如今天產生了五千個手機游戲,沒有足夠的人去玩你的游戲。只要收益率合理,你不會擔心你的客戶?!?/p>

“真正要做好的是對風險的把控,金融機構都是被自己撐死了?!?/p>

這里存在一個杠桿效應:杠桿就是處理風險的能力。金融機構管理的風險超越如果超越自身的能力,這樣的杠桿就太高了,平??赡軟]事,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就遮不住。杠桿要控制在合理的風險范圍內。

同時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忠誠的用戶。我們會特別去重視用戶的運營。我們不是用賣東西的思維去做,而是更多的社交的方式。我們用戶把自己叫果凍。

這跟傳統的銀行、傳統的思維不一樣。這樣在用戶忠誠度和成本上會有很大 差異。互聯網具有天生的“病毒式傳播”基因。風險控制和用戶品牌做好之后,才考慮推廣的事。

談到推廣,惠軼認為自己的公司“很奇葩”。

“你知道我們在推廣方面花了多少錢嗎?一萬塊錢。我們主要做口碑營銷,培養一些發燒友。他們很熱衷投資,網貸也成為他們主要的互聯網投資手段,他們基本上投資網貸掙的錢比工資高很多。為用戶群提供更好的服務、措施,優質的項目會更多的聚集用戶。當然,以后也會有計劃做推廣的?!?/p>

進化之路

到最后P2P會變成新型的銀行或新型投行,最重要的資產是跟用戶建立的信任關系。其他的都是賣牌子。這兩年對于P2P來說,交易規模不是最關注的問題。你在任何一個時代,提供一個年化10%收益率的產品,都不愁有用戶。信任關系其實是靠品牌建立起來的,之后的事是水到渠成的。募資其實是一個相對簡單的事情??偟膩碚f,一個是資源和對風險的控制,核心是信任關系,最后才是如何募資如何推廣。

中國的金融實際上是特別畸形的,用一個特別原始、特別落后的體系支撐到現在,成為全世界第二,再往下靠這個原始的體系支撐是不可能的。所以民營銀行開放的事情肯定是要做的,而且量也會是特別大的。

惠軼預測,兩年之內,產業將會洗牌。線上可以容納兩百家,現在是1000多家。數量是飽和,規模上還沒有達到?,F在看中國民營銀行,整體160家,以中國的經濟體量,中國至少需要兩千家銀行,這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從銀行的數量上來看,大家普遍覺得中國是需要兩千家區域性銀行或者做垂直細分市場的銀行。P2P未來要么發展成為新形態的銀行,要么變成新形態的投行。銀行也會有一部分轉化。

談到未來業務的拓展,惠軼說:“我們會去做業務閉環,會像全業務型去靠,在一些特定市場和特定領域?!?/p>

也談“情懷”

“我喜歡去冒險:如果在今天有一個很新的市場,商業模式很新,而且處在很早的早期,那我死活都要跳進去?!?/p>

“其實對于我們這么些人,屬于趕上改革開放的尾巴。在美國待過的人都知道,現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成熟的商業環境哪有那么多的機會。其實現在機會已經很少了,最后的時期已經過來,像互聯網金融這樣幾年能出一個的機會已經為數不多了,很難再看到大的機會,無論傳統還是新興的,機會已經被占的差不多了。如果在給自己打分,應該是能打個60分?!?/p>

本文來自:i黑馬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