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條理由告訴你,為什么滴滴在無錫被嚴重高估了?
滴滴入局外賣后,通過高額補貼在無錫與美團打起了一場價格戰,表面看來確實用戶規模擴張效果良好,但從長遠看來,這一行為所能產生的價值還不確定。
現如今,燒錢大戰已逐漸成為企業初入局的圈地戰術,這一特征在外賣和打車市場表現更為明顯。外賣業務先在無錫落地的滴滴,同樣也采用瘋狂補貼圈地的方式,與其他外賣平臺共同爭奪市場。
那么,身為外賣初學者的滴滴,在瘋狂的補貼戰之后,能否收獲良好的連鎖效應,將這一價格攻勢復制到其他城市?
一、用戶層面:名為擴充用戶,實際可能激發外賣偽需求
正如市場所反饋的那樣,滴滴入局之前,互聯網外賣這個龐大的市場早已變成了紅海。
當前,滴滴所采用的價格補貼戰,已經不算是什么快速圈地的新鮮手段,而是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前輩”們都用過的路數了。此時不禁令人產生疑問,對于不算飽和但巨頭碾壓的外賣市場,滴滴的價格補貼戰對擴充用戶規模來說,是否依舊管用?
這得從外賣行業的發展現狀說起。
雖然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外賣市場滲透率尚低,行業還有極大的滲透空間。但從外賣的發展現狀來看(這里所說的可滲透地區,指的并非一二線、甚至是三四線城市,而是其他更加偏遠的人口密集區),實際情況是外賣的可滲透范圍不斷在縮小,這個市場在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向三四線等其他城市下沉。
也就是說:一二線城市不再是外賣平臺們的發力重點,戰線已經從大城市延伸到三四線甚至更加偏遠的市縣,市場整體在下沉。
而對于滴滴外賣的首戰之地——無錫來說,滴滴入局之前,其外賣市場的覆蓋范圍本身就不低,滴滴恐難以后發之力撬動這個市場。換句話說:市場的整體下沉,也可能意味著外賣在該地區已經沒有更多的擴張之地,這個現象放在身為二線城市的無錫同樣適用。
因此,滴滴選擇無錫作為首戰之地,經過前期瘋狂的價格補貼之后,表面看來確實用戶規模擴張效果良好,但實際上,也可能無形之中培養了一批本身就沒有外賣需求的用戶群體。
這一現象所帶有的風險也是極為明顯的:一旦價格補貼停止,平臺開始考慮收益問題,那么這些用戶所謂的外賣需求,存在極大的驟降可能。
這一點從滴滴外賣的訂單分類中可以看出:原先用戶需求不大的下午茶,經過滴滴的滿減刺激之后,價值20元的下午茶只需2塊錢就能送到家。低價的優惠確實吸引了許多用戶瘋狂下單,不過從市場有序發展的角度看,下午茶這一需求本身屬于小眾群體,待到滴滴的價格補貼攻勢接近尾聲,這一用戶群體還能否繼續花高價享受“奢侈”的下午茶,答案顯而易見了。
總體而言,滴滴在入局外賣所采取的價格補貼方式,也許能在短期內為平臺聚集大量的用戶群體,不過從平臺發展的長期目標看,此種方式似乎對培養粘性用戶不太適用。
二、商家層面:補貼是暫時性獲利,但良性合作恐難養成
急于擴張市場的滴滴,不僅為用戶提供大量價格補貼,對商戶的補貼力度同樣強勁。不過從整個互聯網外賣市場特征來看,平臺補貼商戶的行為,實際上并不可取。
此前外賣大戰激戰正酣的時候,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等頭部平臺,也未曾產生過對商戶的高額補貼行為:一來燒錢力度過猛不利于平臺長遠發展,容易造成短時間內商戶激增的“虛假繁榮”; 二來商戶入駐外賣平臺就相當于成為了受益方,再從中享受到高額的補貼,顯然不太符合外賣市場的發展邏輯。
為何高補貼攻勢下的商戶激增屬于虛假繁榮?這得從滴滴在外賣上的布局說起。
由于是初入局者,滴滴外賣在外賣生態上的布局或許還有些欠缺,尤其在供應鏈、行業經驗上優勢尚顯不足。在此情況下,滴滴外賣采取的高額補貼之策,也可能會造成一個不良現象:即商家爭相入駐滴滴外賣,真實目的在于獲得高額補貼,并非真正想要入駐平臺。
另一方面對于滴滴外賣來說,更為重要的并非這些臨時補貼所能覆蓋的商家數量,而在于平臺能夠為商家提供的便捷服務,從訂單起始到結束的全鏈路服務覆蓋,才是商戶所真正需要的。
畢竟對于需要長期合作的平臺與商戶來說,合作共贏的基礎是存在長期利益關系的保持,而這一關系需要平臺先行搭建起來。
總體而言,滴滴對商戶的高額補貼行為,或許與補貼用戶一樣,同樣能起到暫時性的大量商戶聚集效應。但從長遠看來,這一行為所能產生的價值還有待商榷。
三、平臺層面:補貼代價過于昂貴,后期或難回歸正常狀態
對用戶和商戶進行高額補貼之后,將會對平臺產生何種影響,這值得深思。
按照滴滴外賣在無錫的補貼方式,滴滴外賣每產生一個訂單平臺就要虧損19元,每一單的補貼成本更是高達44元,這顯然是一個過度燒錢的方式。
假使這種瘋狂的燒錢行為一直持續,短期看來,滴滴也許可以獲得一份可觀的訂單量數據,但在衡量平臺業務發展狀況的更為重要的原價GMV和實付GMV數據上,這兩個數據可能不會那么好看。長期下來,不僅平臺營收目標難以實現,在吸引投資人上也會底氣不足。
其次,長期過度的燒錢,對外賣平臺來說顯然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到了后期平臺想要緩沖到正常的收益水平,光是付出時間和精力成本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還有可能造成惡性循環的局面,一輪又一輪補貼下來,平臺收益沒看到,卻可能產生對平臺持久性的傷害。
最后,眾所周知滴滴以網約車業務起家,外賣領域是其新開辟的一個戰場,實際上其入局外賣,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嫌疑。表面看是為業務擴充,實際上可能是為制衡競爭對手所采取的策略。
但目前看來,滴滴在外賣領域所采取的價格攻勢顯然有些“用力過猛”,過度的外賣補貼下,極容易造成對滴滴其他業務的不良影響,到最后,很有可能會顧此失彼。
總體來看:急于擴張外賣市場的滴滴,在價格攻勢上所付出的代價可以說極為昂貴。
昂貴的代價背后還隱藏著一些可能的不利因素:比如平臺收益難以實現,比如對平臺傷害較大,更為嚴重的是還可能影響到平臺其他業務的發展,這顯然并不劃算。
四、補貼大戰并無不可,但思考市場反饋更為關鍵
綜合來看,滴滴作為外賣領域的新入局者,其采用價格補貼的方式打入市場,也是互聯網行業普遍采取的一種入局方式。
不過從其在用戶和商戶的高額補貼行為來看,這一布局又顯得有些過于心急。畢竟縱觀整個外賣行業,“前輩”們早已成功將市場培育起來,接下來的戰爭不再是短期的價格圈地戰,而是上升到了平臺生態布局上。
再者,滴滴以行業新手的身份入局,短期內必然難以輕易撼動已經相對成熟的市場,也難以輕易撬動外賣巨頭們所樹立起來的行業地位。
因而,對于現在的滴滴來說:其目前最應該考慮的或許不是急于燒錢搶奪市場,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跟隨外賣市場下沉這一趨勢,規避市場可能產生的種種不良反饋,再從中提出針對性解決之道。
接下來,滴滴外賣似乎要開始下一波城市的擴張之路了,其補貼戰略所能產生的連鎖效應究竟如何,其他城市買不買賬,這值得深思。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以禪道參悟互聯網 有趣
沒有數據作支撐,空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