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場景化服務出發,如何挖掘商業機會和設計產品
每一款產品的出現,都源于用戶需求;每一個用戶需求的產生,都來自于某一特定場景。作為產品經理的你,是否捕捉到了用戶需求卻忽略了需求本身的觸發場景?
本文根據小米游戲中心產品負責人@王衛平在起點學院公開課分享的課程整理而成,加入起點學院在線社員(或復制報名鏈接:http://t.cn/R53OsvD?到瀏覽器中詳細了解),即可觀看本課程視頻回放及尊享300門視頻課程學習特權。
以下為分享正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團隊筆記小組成員@吳洋科 依據嘉賓現場分享內容整理,編輯有修改:
今天主要的分享分3個部分:商業角度去看產品,場景化服務,另外,我也會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踩過的一些坑、經歷的一些教訓和一些失敗的產品案例,包括前面的這幾個部分也會穿插很多案例來講。
商業角度去看產品
這個切入點可能稍微的沒有那么常見,或者說更宏觀一些;但是我覺得,這個會非常的有意義。因為3到5年的產品經理,其實已經很會做產品的執行:把一個idea落地,做產品路線的規劃,做項目管理,做各種用戶體驗、用戶調研、市場分析、競品分析這方面的工作。這個時候,我們可能需要的是進階,這個進階卡在哪兒呢?卡在從商業角度或者從老板的角度去考慮產品的一個定位。
這個話題,是從一個朋友跟我的聊天中得到的啟發。他問我一個問題:到底應該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還是以業務價值或者是說賺錢能力為核心?他的原話是這么說的:
我在看一些關于小米的報道的時候,聽雷軍說過這么一些話“要為用戶做有價值的事情,以用戶為中心;用戶喜歡你,自然就會讓你掙錢”。我又在知乎上看到另外一個大咖是這么講的:“要以業務價值為中心,要實現業務價值的最大化;有了業務價值的最大化,所有的行業賣什么東西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這兩個東西看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它們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我也帶著這個疑問去思考,把思考的結果給大家或者大家一起來討論:
首先我提一個觀點:互聯網產品,它首先是一個商業。說的俗一點,首先是一門生意。
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生意模式,其實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在流通環節,比如說我們去買賣大米,或者買賣玉米,或者買賣小米。它實際上是低賣高賺中間的一個價差。其實金融行業很多也是賺一個價差,它的這個利潤是來自于什么呢?“利潤=售出價-買入價-營業成本”。這個營業成本里面可能會有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兩部分,這是第一種最常見的。
還有第二種,是生產性。比如說我們種地,我們種小米或者種大米,是通過生產來提高這個產品的附加值。它的利潤實際上是“利潤=售出價-原材料成本-生產運營成本”。這個運營成本也分為固定和可變成本,這是很簡單的一個常識。
接下來我們分析兩個實際的互聯網公司,它們分別在15年和16年登陸了新三板,一個是百合網,另一個是in。在新三板上,它們公開了它們的財報。我們知道,財報主要看3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我們簡單的看一下它們的收入和支出構成:
in是一個社交app,它的歷程大概是:16年的3月份掛上新三板,15年6月份有一個3億元人民幣的B輪,也是由一些非常知名的投資企業投資的,然后我們看一下in的成本和營收數據:
這里邊的數字非常多,其實簡單看一下:13年、14年和15年,它肯定是虧損的,凈利潤是負5874萬,營業收入非常低,14年整年才534萬。實際上,這個534萬還沒有來自于他的社交app,來自于它的一個電商軟件(它的社交app是一直沒有做變現的)。但是我們重點看一下它的單用戶獲取成本。15年用戶增長了5240萬,推廣費用花了1.57億,單個用戶的獲取成本是3塊1毛6。那這1.57億是花到哪里去了呢?花到了騰訊的廣點通平臺和微博的粉絲通平臺,另外就是電視樓宇廣告。比如說分眾傳媒可能投了4000來萬,微博、微信上花了650萬,就是咱們知道的那些公眾號。其實所有的這些推廣費用最后折算成這一頁ppt,大家只關心一個數字:3塊1毛6。
一個用戶獲取成本是3塊1毛6,這個是15年的價格;現在應該是翻番的,你會看到它的成本里用戶推廣費用是最大的一個部分,有1.57億,而工資和服務器帶寬只花了1173萬,管理費用(就是房租和研發費用)只花了3800萬,這個比起用戶推廣成本來說是非常低的。
我們再看百合網,百合網掛新三板以后跟另一家公司合并了:
第一張是利潤表,第二張是它的盈利模式,這個是我們產品經理非常關心的。
它的盈利模式分為兩類,一類是To B,一類是To C。先說To C:To C主要收的是會員費,會員費里包含兩種:一種是線下的一對一服務費用,可能是年費(一年上萬或者幾千塊錢,保證這個紅娘為這個用戶安排多少場約會,這是它的線下的一對一服務)。第二類是線上的會員費,因為它要做信息阻斷(它為什么要做信息阻斷我們待會來講)。信息阻斷是什么意思呢?你一上去上面有很多妹子,或者上面有很多帥哥,但是你想要跟他聊天,你需要買會員;或者說你收到了很多帥哥美女發來的私信,但是你要看信,需要買它的會員。會員有不同的等級,一個月有200塊錢、300塊錢這樣的一個支出。
然后它To B是做什么?百合網在線下有很多加盟的婚介所,婚介所加盟時使用數據庫是需要收費的,婚介所用百合網的名義去經營,拉進來的線下會員的會員費,百合網是要分成的。另外,因為它是一個很大的網站,有大量的流量,所以會提供一些網絡廣告的服務,或者是給一些電商平臺導流。這是它的盈利模式。
我們看它的收入明細表:
已經把所有的各方面的收入列的很清楚。比如2015年1月到4月,剛才講的線上阻斷的收入是43%,百合網有一段時間宣布不做信息阻斷,就讓大家痛痛快快地聊,但是后來又出爾反爾,把這個方面恢復了(因為這方面的收入占它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另外就是我剛才講的特許經營的費用,線下商家的加盟,這部分是占26.67%。
我們去解讀它的收入:雖然看起來前面的財務報表很專業,很頭暈,但是我們把它抽離出來。
百合網是做婚介的,從用戶場景出發,用戶進來以后無外乎兩個結果:在一定時間內找到了,他們就離開這個平臺;另外一種就是找了半天,聊了半天,發現這個完全沒戲,或者上面的人不靠譜,他也會離開這個平臺。所以用戶生命周期是相對來說是較短的。
我們可以假設,它的平均單用戶的生命周期一定是短于一年的,這就是為什么它要做信息阻斷的原因(如果不做信息阻斷、不盡快把用戶進行收入變現,這個用戶走了,就白白流失了)。所以我們就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去算它的人均用戶的商業價值。怎么算呢?用每年的收入除以每年的新增用戶數(我們假設用戶一年洗一波,比如15年的用戶跟14年的用戶完全是兩撥人),我們得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看下面的圖:
我們用這個數字去除,發現它在13年和14年的數字是一樣的,都是13塊多一點。13年是13塊7毛6,14年是13塊2毛1,2015年是17塊5。關于這個,我們有一個概念叫LTV。
LTV本來是一個游戲概念,游戲里邊用的多一點,它指的是用戶在整個生命周期里產生的商業價值。比如網易的《夢幻西游》,用戶不管是玩半年還是玩一年,它的一個單用戶的價值。比如說安卓平臺可能是30塊、40塊,這是它的一個價值。
這個LTV可以用在任何產品上,任何產品我們都可以算出它的LTV,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
我再舉個例子:在14年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比較關注整形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其實也是高速發展的,當時也有像新氧這樣的app。據一些做整形的朋友給我講,只要一個顧客走進了整形醫院,平均算下來,一個顧客只要進門,就能消費1萬塊錢以上。我們也可以認為這就是它的一個用戶的LTV。
LTV是流水,不是利潤。
那么,這個LTV跟什么相關呢?跟我們產品經理經常說的幾個事情相關:
第一個是用戶的黏性。或者在這個產品的生命周期,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產品是用戶不輕易卸載的、高品質的一個產品。
第二個是頻次。他如果兩個產品都用一年,那么在這一年的使用過程中,他是每天用一次,還是每半年用一次?這個產生的商業價值會非常不一樣。
第三個是產品的存在感。
關于存在感,我舉幾個例子:
我是搜狗輸入法的忠實用戶,用了十多年。搜狗輸入法的用戶量是非常大的,可能比微信少不了多少,但是它本身的變現能力非常差,因為它沒有存在感。我們每天要在微信上面可能待兩個小時,但是輸入法在你用的時候只占2/5的屏幕面積(它只能占這么多面積,而且這個面積被工具化地使用了),它稍微干點別的什么事兒(露出一點廣告),我們都會很反感。
還有一個更極端的例子,是完全沒有多少存在感的殺毒軟件。手機端,我們希望它就默默地在后臺保護好。我們該防騷擾防騷擾,該清理內存進程,就清理內存進程;它一旦開始曬它的存在感,我們就會很反感。所以存在感會直接影響一個產品的變現效率。
再舉一個正面的例子:安卓上的桌面軟件是僅次于ROM的東西,相當于在ROM上套了一個殼;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移動時代的好123,它的存在感非常強,滿屏都是它的東西,而且滑幾屏都是它的東西,用戶在整個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都跟它打交道,它能夠變現的方式特別多(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小米的MIUI也在做一些變現,MIUI就比桌面更深,它能跟用戶打交道的界面更多,它的商業價值會更大,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就是說這種變現本身是怎么去做,在游戲里面,第四點叫做付費率。
上面這幾點會直接影響一個產品的LTV。
百合網的研發費用:
其實不管是in還是百合網,它的研發費用都是非常低的。互聯網是輕資產的一個模式,它能夠用規?;瘞磉呺H成本的遞減。所以我們去看不同類型的產品,它們的產品特點和商業價值是不太一樣的。舉幾個例子:
首先是流量源頭型的產品,這種流量源頭型的產品有哪些呢?
網絡工具,把現實世界中的東西網絡化;或者是一些創新的事物,比如社交媒體;比如說網絡的媒體,它的產品特點是免費用,變現模式是增值服務這一類的產品。
一般來說,有很多是按照這樣一種估值方式:單用戶估值乘以活躍用戶數,或乘一個注冊用戶數這樣的估值方式。它的兩個變量,一個是你的活躍用戶數,第二個是你單用戶的估值(你一個用戶,大家認為它值多少錢)。這種產品的估值方式一般適用于這種高粘性的一種產品。
我們舉幾個實際的例子:去年10月份知乎C輪,估值是4億美元。它的創始人有一個講話說,15年他們的目標是注冊的累計用戶達到5000萬。那么這么一算,它的一個注冊用戶的估值是10美元(我也是知乎的資深用戶,我的價值是10美元);微信我們知道,它的估值也是按照這個用戶估值去算的,每個微信用戶估值是150美元。
下面這個是脈脈公開的一個PPT,里面講到他們的用戶估值情況:
因為它有三個特點:65%的北上廣深杭用戶;34%都是互聯網或金融的大公司成員;還有20%,層次比較高,是公司高管和投資人。所以他們認為它的單用戶的價值是非常高的。投資人給它估的是125美元,按照這個報告,是說5倍于陌陌(當然,現在陌陌通過直播這個變現方式,估值也在迅速提高)。
還有一類產品是什么?直接服務型的產品。
舉個例子:網上的游樂場或者夜總會,網上的游樂場就是網絡游戲,夜總會呢?包括9158秀場、YY,或者現在的映客就是以秀場模式去做直播的。另外還有大量的,我們相對接觸得比較少的To B服務,比如說各種CRM。不管是針對銀行的,針對餐館的點餐系統,還是針對醫院的掛號系統,它們的估值方式是:用利潤去乘一個PE值。
它的變量可能是利潤率,可能是營收的可持續性,可能是營收規模,可能是這個行業的一個PE值。比如游戲行業的PE值就相對較低,而電商平臺的PE值相對比較高。我們去看一個公司值不值錢,用這種模式,就比較適用于賺快錢的項目和用戶生命周期比較短的項目。
我們再舉一個案例:
有一個上市公司叫中南文化,他用6.7億的人民幣并購了一個頁游公司。這個頁游公司16年的利潤承諾是5500萬,我們除一下會發現,其實它的PE值是十二倍,這個PE值相對來說是不高的。
大家有在大公司,有在小公司,如果我們從大公司的角度去看大公司的產品矩陣,其實大公司的產品矩陣里頭有4類不同的產品:
第一類,用來講故事的流量產品。有大量的用戶,使用頻度相對來說比較高,用戶生命周期相對來說比較長。
第二類,做收入的現金流產品。這種產品也許它的收入非常高,但是不一定它的利潤就高。比如說有一些游戲發行公司,它的收入非常高,但是它的利潤其實很低,或者是虧損。
第三類,做利潤的產品,就是這個東西的利潤率非常高,或者是非??煽?。
第四類,每個大公司都會有新產品的探索,會去不斷的內部創業、內部孵化很多新的項目。
我用網易來舉個例子:網易的郵箱和門戶是第一類的流量產品;網易彩票、1元奪寶,每年的流水是上10億,這是他的第二類產品;第三類產品,比如說它的游戲大作,是利潤率非常高的;第四類,它也會不斷的嘗試新產品,比如說一些新的電商平臺,一些海外購的一些產品。
其實我們會發現,這個產品矩陣第一類產品是流量的源頭,用第一類產品獲得的流量去往第二類產品、第三類產品做輻射,甚至第四類產品的孵化,它的種子用戶也是來自于第一類產品?,F在大家都在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流量如何更好的通過產品、通過數據分析、通過精細化運營,去提高流量的商業價值,提高流量的變現效率。比如說小米電商,比如說我所在的小米互娛這樣一個游戲中心,其實我們每天在干的就是這么一件事情。
回到我們最開始的疑問,其實產品它是有不同類型的,不同類型的產品,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有的產品要側重于用戶體驗,比如流量平臺;有的產品是兩個都講,比如中介平臺;電商在C端是非常強調用戶體驗的,但是它在B端是非常強調變現。比如說淘寶,雖然不是賺咱們的錢(相對來說較少),但是它在B端的廣告費,各種傭金,各種小額貸款的利息,是一點都不含糊的,收的一點也不比線下的批發市場、線下的百貨商城手軟,所以這是上面提到的第二類、第三類。
如果是做一個直接服務,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業務價值的最大化,一定要是盈利模式本身可行?,F在互聯網的直接服務是越來越多。傳統互聯網實際上主要以第一類產品為主,流量平臺做了很多工具,做了很多面向大眾的免費軟件,它的模式我們稱之為三級火箭。
以360的PC時代舉例:
第一級火箭是360的電腦殺毒,它的安全衛士,這個是完全免費的。
第二類呢?它用360的安全衛士去帶360瀏覽器,瀏覽器也是免費的,但是瀏覽器的存在感就會強很多(我剛才講的它在用戶面前曝光的程度、時間和注意力會完全跟殺毒軟件不在一個層級上,所以第二個跳板是瀏覽器)。
第三級是什么呢?變現,就是導航站和搜索。
傳統互聯網是這樣一個流量火箭。但是現在是互聯網+,所有人都在用智能手機成為互聯網用戶,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互聯網。在這個情況下,各行各業都能使用互聯網這個工具,通過互聯網建立服務、信息與顧客之間的連接。互聯網其實主要是一個信息連接工具,這個直接服務會越來越多。在這個層級上,我們要考慮的商業模式是否成立,用戶到底需不需要你的產品?你的產品到底能不能賺錢?你賺的錢到底能不能hold得住你的成本,就變成最核心,最核心的問題了。而不是說你的用戶體驗本身,或者說你的交互設計本身。
我們經常聽到流量這個詞,結合剛才這些內容去反思,我也一直在考慮流量這個東西到底意味著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
流量,第一層含義就是傳統互聯網,是虛擬世界的開荒,我們每個產品經理的夢想都是要去創造一個新的流量源頭,但是怎么去創造一個源頭?只有場景化的服務和內容,只有場景化地去考慮用戶的心理決策和他的感知,以及他的困境,他所面臨的問題,他說出來和沒說出來的需求,我們才能抓住用戶,抓住用戶才能創造流量源頭。這是流量我認為的第一個含義。
第二含義就是剛才講的,它是商業變現的上游,三級火箭的第一級。在360的PC的時代是這個過程,但是在移動端實際上是失靈的,360并沒有復制PC時代的三級火箭。前段時間有一個App叫大姨媽,有些負面的報道;它的變現是做的不成功的,包括墨跡天氣,我也是用了那么多年。它從工具到社區,再從社區到電商,或者到別的這種商業廣告,我們發現是走不通的。它的路數的轉化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每一級折損率非常高,最后的效果就非常差。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一個非常想跟大家分享和傳達的一個東西就是:流量實際上是成本。我有一段時間在大公司做事,大公司是用現有產品去導流,它是沒有成本概念的;但是如果我們去創業,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每一個用戶最后都是花錢買來的,比如in的例子,每一個用戶的價值是3塊1毛6,那是它要花的真金白銀。如果這個用戶,這個3塊錢買來的用戶,不能創造3塊錢的價值,這個生意就意味著越做越虧,做的越多,虧得越大,所以這也是很多直接服務型的產品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
流量獲取成本太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這里有一個非常悲慘的悖論:越是大眾型的產品,它的用戶獲取成本越低;越是垂直的產品,它的用戶獲取成本反而越高。
舉個例子:有一段時間我在360手機助手做商業變現,比如說優酷、淘寶,一個下載可能就一塊錢,幾毛錢,很便宜(折算成這個商業的成本的話)。但是如果是去年非?;鸬幕ヂ摼W金融(現在沒那么火了),或者垂直領域的電商(比如說母嬰電商)的一個用戶獲取成本,下載就能達到30、40,最后到注冊,或者購買環節,可能到三百、兩百,這是非??膳碌?;所以,有那么多O2O會面臨這樣一個困境。
14年的時候(那個時候O2O特別的火)我也調研過汽車后市場,去汽配城踩點,跟汽車從業好多年的專家聊一聊。當時澎湃洗車特別火,我們復盤的話會覺得當時為什么這么傻,但其實我們真的到當時的場景里面,會覺得那個東西很先進。它的場景是什么呢?
我做上門洗車,從高頻切低頻,對吧?這也是我們產品經理經常聽到一個詞:從高頻切低頻。因為洗車是一個高頻的,通過大量的補貼(當時有大量的一元洗車或者零元洗車,平臺在補貼用戶),把洗車的車主抓到了;再做第二輪的高價值的服務。比如說保養,保養相對來說算一個中頻,可能3個月,或者最少半年你得做一次保養;然后維修、保險。
但是這一路走下來,澎湃養車好像是已經倒閉了?這個事兒折在哪兒呢?折在這三步推論中間的轉化率太低。我辛辛苦苦通過各種送禮物、各種做補貼拉來的用戶、洗車的用戶,他來我這里做保養或者買保險,它的一個比例可能只有幾個百分點,做得比較差的可能只有3%、5%,如果這樣去折算一個用戶的LTV,就會出現我剛才講的那個場景:這個生意,這個商業越開越多,它虧得越多,少開一家店,還虧的少一點。
但是,有一家公司,是趟出了這個盈利模式的困境的。e洗車這家公司,他們做了一個什么事情呢?它還是上門洗車,但是它去研究了為什么轉化率這么低,研究到一點:缺少平臺背書。用戶的消費心理是這樣的:
車還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隨便找一個網上的品牌去修;咱們不說4S店,附近的汽修廠或者汽修店在那已經好幾年了,店不會跑;如果萬一出了什么問題,我還能找到這個商家去解決。
這個非常簡單和樸素的一種心理是:要有一個信用背書。所以他們在各個小區或地下停車場開了一個很小的門店,這個門店干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那個地方進行洗車和保養;第二個事兒,是做了一個品牌背書,跑不了。如果是大修或者是一些鈑金噴漆什么的,它讓司機直接把鑰匙交給服務人員,讓他們(服務人員)開著車去汽修廠,這樣它的轉化率能做到10%。做到10%也就意味著它的盈利能力其實double了(在這么殘酷的競爭中,能做到200人的公司收支平衡,只用了一次A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這個是實打實的落地到服務并且做了很多迭代,很多產品的創新。
這里邊有很多很微妙的東西,比如說選擇什么樣的小區,他們的人給我講過一個例子(這是一幫清華的畢業生做的,非常的棒):有些小區別看它高大上,車也不少,但是你不能在那兒開店。為什么呢?因為里邊車都是死車,什么叫死車呢?就是在那兒,可能一周一個月都不開一次的車,在那兒開店是不行的。
他們從開店開始,就做了大量的市場分析,然后不斷地去控制自己的成本,不斷做內部的流程優化,才達到一個高轉化率。這實際上就是我這兩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精細化運營。通過產品的設計,通過數據挖掘,切切實實的提高運營效率和各個環節的購買率、付費率。
小米網的一個大牛給我們做了一個內部分享,其中有一個小小的案例可以講給大家聽:我們會去仔細地分析不同的圖片素材的轉化率,有些看起來感覺差不多的圖片素材,實際的點擊率、購買率,能差3倍、4倍。這里有非常微妙的用戶心理、文案、突出的賣點以及到底該放什么圖片素材的講究。這個事情我覺得是核心競爭力。別的東西,風口不風口,大局,那些東西都相對來說容易,或者是交互設計,或者是這個產品的流暢使用,都相對來說容易;但是到了這個環節,一個產品已經跑了一段時間,如何再去深挖它的潛力,這個是非常難的。難在哪呢?難就難在場景化的思維和服務。
場景化的思維和服務
大家都是從不同的背景來入行。雖然我們總說,做產品,你本身要是一個典型用戶。但是說實話,很難。對吧?大家換工作也比較勤,有時候做籃球社交或社區,有時候做某一類的人群,人群也老變。在我們不是典型用戶的情況下,如何做到場景化的思維?我思考以后,覺得是四點:
第一點, 換位思考;
第二點, 傾聽;
第三點, 不斷追問;
第四點, 深入某行業的一個學習心態。
換位思考
先說說換位思考。
我們不可能是所有產品的典型用戶,在這個情況下,我們要如何去考慮用戶需要什么樣的利益?
一個我覺得蠻有意思的案例(雖然不知道數據真假):
大眾點評的一個哥們,他們發傳單能做到20%的轉化率(非??植赖囊粋€轉化率)。他們怎么做的呢?傳單上就只有一句話:“給你5塊錢的快樂”,沒了。他為什么這么講,為什么這么做呢?他去換位思考了接傳單的人當時這個心理:首先不耐煩,看到傳單和發傳單的人有心里抵觸。另外,只有一秒鐘的時間去瞄這個傳單,沒有那么多時間去聽兩三句話或者一整段話;關于這個產品是做什么的,我為你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沒有。所以他的話最后精簡成這么幾個字:“給你5塊錢的快樂”。這個傳單上面只有一個二維碼,你想得到這個5塊錢的快樂,那就掃碼,沒有很多商品的信息。不像我們經??吹降某械哪欠N傳單,上面印滿了商品。
再舉一個例子:
小米游戲中心的首頁很長,它下面還有一個叫底部列表的一個推薦列表,那兒有兩三百款游戲。我們通過數據挖掘發現:有10%的活躍用戶真的會很仔細的去看那兩百款游戲,都拉到最底下。我們就去換位思考,找用戶聊他們到底是什么場景?他們的場景是什么呢?高頻使用游戲中心的用戶,可能每天好幾次來找新鮮的東西;但是因為大量的頭部知名產品,占據了主要的收入(這個跟電影行業很像),所以首頁的頭部經常推的是一些大作。這些大作他們已經看過無數遍了,他們的習慣就是直接拉到底下,看這些新鮮的好玩的東西。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做的是什么呢?上面的那些東西壓縮,直接給他跳到下面,這是可行的(因為我們的信息架構有點像商場的動線,我們是可以做這個跳轉的)。這是換位思考的一個例子,通過這種架構的優化,的確也能讓它的下載量提升50%,這也是一個小小的成果。
傾聽
我在360待過兩年多的時間,我覺得360是非常有戰斗力的一個公司,它的戰斗力體現在兩點上:我們開玩笑說,360里兩個部門非常強勢,直接向老周匯報,叫“東廠”和“西廠”(明朝的特務組織)。一個部門是客服,收集用戶反饋的;另外一個部門是競品,就是盯競爭對手搞什么的。尤其是客服部門,非常強勢,強勢到什么程度呢?360有一個硬性的規定:如果一個新版本發布上來以后,比如說有10個或者多少個用戶對某個功能吐槽,那么這個功能必須要給出明確的解決時間;如果有上百個人反饋,可能就變成一個事故,要回滾了??头块T非常強勢,一方面會直接向周鴻祎匯報,另外一方面,他們會直接去盯各個產品,去要明確的解決方案和時間點,并且到時候他們真的會殺過來跟你吵。
我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很抵觸,想想我做這個東西這么久了,我什么東西沒有研究透,為什么還要你來指手畫腳,或者是你來給我定時間,我為什么要向你匯報工作?但后來想一想,其實這是對的,為什么呢?因為靠產品經理的創造力是靠不住的,產品經理的創造力是有限的;但是去傾聽用戶說什么,我們就去解決,用戶說的多的,我們就重點去解決,這個的創造力是十拿九穩的。所以我歸結到一點是:用戶反饋中蘊含的商業機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說實話,我們產品經理能吃這碗飯,我覺得有兩個能力是我們的金剛鉆:
第一個能力是我懂用戶,我知道這幫用戶想什么、他們的喜好、他們的心理決策機制、他們的困境是什么,這就是為什么00后的社交軟件肯定只能是00后來做,我這種80后,做青少年社交肯定歇菜,因為我不懂他們。
另一點是對商業或者對行業的理解,這是我們的一個金剛鉆。也是我第一部分著重去講的(其實也是我本人現在著力去思考的一個方向)。
聊天中經常會發現很多需求。小米網的同事也給我講了一個案例:
他們去調研用戶到底有什么不爽的地方。最開始的調研方式是找客服的同學,讓客服的同學去給用戶打電話,反饋成一個郵件給他們。但是看完不痛不癢,好像沒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感覺自己也能想到。最后他們直接自己打電話去了,四個人打了250多個電話,打完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我們現在的小米游戲中心,有一個1000人的QQ群,我們每天會根據物料了解用戶的反饋,比如說部分用戶對免費游戲里的廣告怎么看,這個反饋非常的直接,非常的感性。比如用戶說”我非常非常討厭“,我們就問:如果用0到10分打個分,10分是非常討厭,討厭到了你甚至能把手機摔了的地步,你打多少分?用戶說打10分,我們就知道這個問題真的很嚴重了。這種感受是你做調查問卷,或者是讓別人間接地來反饋,所達不到的(感受和代入感非常不一樣)。
我們聽到用戶的反饋,去總結,然后有了一個假設;再去做一些訪談,去驗證這個假設,最后上線去驗證,這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不斷追問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不斷追問,我覺得這是產品經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們就是要非常尖銳,我們經常談獨立思考,但是獨立思考怎么落地?我從360的一些同事身上學到了這個,不斷追問。
360的管理方式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360的領導非常喜歡不停地問,揪著一個問題不放,一層一層地問為什么。但是如果這個業務真的某方面有問題,經不起兩三次問為什么,就會問出毛病來。
這個不斷追問,在用戶層面要問到哪里呢?我覺得要問到兩點:用戶的心理訴求和他的決策機制。因為用戶不會告訴我們他真正需要什么,他說的是他的一種心理感受。為什么我們要不斷追問,為什么我們做產品還有一種焦慮感?因為用戶比競爭對手更無情。我們去用一個app,用的不爽,直接卸載;用戶來罵我們,都是對我們好,覺得對我們有感情才會罵我們。最大的痛苦在于你做了一個產品,沒有聲音;上線以后,沒有任何聲音,不管是媒體還是用戶。
用戶是無情的,所以我們要問他的決策機制,他到底怎么去決定用不用一個東西,怎么決定買不買這個東西,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剛才那個例子,用戶決策買不買,可能有一條是信用卡不夠分期來買這個東西,他不說你真的想不到。
我一直對社交這塊比較感興趣,有一個app叫陪我(微博紅人同道大叔最開始做的,現在轉手了)。線下有個東西叫8分鐘約會,幾十個男男女女,每一段兒聊8分鐘,聊8分鐘就換,它實際上是8分鐘約會的線上版:男女做語音配對,然后一男一女開始聊,如果3分鐘之內,兩個人互相點了喜歡,那么可以繼續聊;如果有一個人沒點,3分鐘以后就自動斷;或者有一個人覺得要切換,那就直接切掉。
這個的場景是什么呢?單身的時候,其實晚上還是挺想找個人聊天的,活人聊天跟文字還是不一樣,因為語音是有溫暖,有情感,有情緒在里面的。但是,我們要追問什么呢?用戶真的就是只需要一個隨隨便便聊天的對象嗎?如何匹配一個人讓他真的能聊得下去?如果這個人聊了10次,他還會繼續聊下去嗎?他還有什么可聊的?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他做不到的原因。說白了,瞎聊的確是用戶的需求,但是聊是一個橋,用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是找到一個能成為線下真實關系的好友,不管這個好友是男女朋友,還是情人、普通朋友、生意伙伴,他真實的需求是這個。如果只是隨便的瞎聊,我覺得這個事情并不是用戶的真實需求。
深入行業內部
產品經理的場景化的思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深入行業內部的學習心態,為什么呢?我首先講講產品經理的焦慮。
我是從09年開始做移動互聯網,09年開始做iOS,10年開始做安卓,算是做得比較早的。之前還做過SP、門戶,最開始的門戶??赡芎芏嗳硕紱]有聽過的web2.0,就是博客這種自媒體,再到SP,再到移動互聯網,現在走到了一個頂峰,開始衰退。在這個情況下,我是有焦慮的,這個焦慮來自于什么呢?大家都說互聯網+,我就問一個問題:是互聯網+,還是其他行業+互聯網?到底誰是主語?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傳統行業互聯網化,這個公司誰是大股東?我相信一定不是產品經理,一定是懂這個行業的人。
我見了很多傳統行業的公司,不管做醫療的,做旅行的,做制造業的,做服裝的,大股東一定是傳統行業的人,我們產品合伙人肯定是小股東??大w量的話,互聯網實際上是個小行業;整個純互聯網的公司加起來,可能比不上中石油中石化一家大型國企。而且,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互聯網的能力現在正在成為標配。這兩天一個重磅新聞:微信的小程序上線。小程序直接的一個影響是什么?降低了app的開發成本,app變得沒那么容易了。有很多要往互聯網進的人,他們是看到了互聯網的光環,那么我們仔細地追問一下互聯網的光環是什么?
互聯網的光環是來自于它的機會,來自于它的高流動性。我們講階層的流動性,因為互聯網永遠的機會在于青少年群體,而青少年群體只有青少年才做得懂,所以年輕人才會有機會。這里不斷產生新貴,新貴才是商業媒體報道的絕佳題材;受到了媒體的報道,產生了這個高關注和光環。但是這同樣是一個陷阱,代表著賭徒心理和浮躁。
現在為什么這么焦慮呢?很多想顛覆傳統行業的人,覺得我們代表了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我們要去流程改造,要去搶。包括黃太吉,要去搶餐飲,特別看它還是比較狂妄的,不提口味,我就是看我的口碑,我的品牌,但是它現在關閉了一半的店。
前阿里巴巴的劉津,寫了一篇文章我非常認同《產品人的職業發展:在迷茫時代做個明白人》,其中提到七個趨勢,我都很認同:
第一,從產品到服務;
第二,從線上到線下;
第三, 從網站型到垂直型服務,網站型是什么,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流量源頭,大眾型的產品;
第四,從ToC到ToB;
第五,從”看數據“到”用數據“;
第六,從廣告引流到IP引流;
第七,從標準到個性。
我的經驗和教訓
最后我給大家講一經驗。
講到學習,講到保持好奇心,講到我們快速去了解一個行業,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最好的方法,也是學習最好的方法。不是看書,不是看網上的資料,是你真的找一個懂行的人,跟他聊半天,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孔子是非常偉大的教育家,我非常欣賞他的一點就是:在《論語》里,他給每個人講的東西都不一樣。同樣大家都問,仁義的仁到底是什么含義?他跟每個人說的不一樣,你說他是個騙子嗎?其實他不是,他是因材施教。佛教的禪宗有一個規矩叫不立文字,不會寫下一本書來教大家什么是佛的真意等等,不教,不寫。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教的方法。比如說我們經常會說,你如果想做社交,你把妹的能力強不強?如果你把妹能力不強,就不要做社交了。每個人的路數不一樣,他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所以他需要在交互的過程中,在問答的過程中去闡釋清楚一些干貨。現在不是資訊不夠,是資訊過剩,我們需要真正能夠理解和消化的資訊。
你要快速的了解一個行業,他最近在調研娛樂行業(他原來是做金融的),他就帶著問題(比如娛樂圈水深到底水深在哪里呢?),想搞清楚,就是不斷追問。他的方法是什么呢?找娛樂圈方方面面的一把手(當然他本身背景和資源也不錯,能找到一把手),就找這個行業的一把手,各個環節最懂的人聊,密集地聊;聊10個人,一個星期,他對這個行業的見解已經非常深刻。所以我建議大家,多跟不同行業的人去跨界地聊一聊。
社會學的有一項研究表明:跨界的人脈能帶給人的價值是更大的。研究是這樣的:
2010年的時候,有幾個閑來無事的研究人員把英國2005年6月份一個月全國所有的通話記錄都拿過來,做了一個打電話的網絡分析,看富人區的人打電話都打給了哪些地區的人,窮人區的人又打給了哪些地區的人(英國和中國不太一樣,它的富人區和窮人區分的更清楚)。發現:富人區打的電話,是三教九流無所不包,他的好友數量并沒有比窮人多多少,他的電話溝通時間也許還更短;但是他能接觸不同層級的人,不同層級的人能給他帶來不同的啟發。窮人相對來說是活在一個窄的圈子里:熟人圈子,熟人圈子的問題是什么呢?沒有信息差,你知道的我也知道,我知道你也知道。那大家在一起聊什么呢?老聊那些老話題唄,沒長進,對不對?
所以我建議:產品經理要保持好奇心,跟不同的人接觸,哪怕他是個賣煎餅的。我有段時間精英意識比較強,覺得好像我的朋友都要精挑細選,但是我發現其實這樣是一種自閉的狀態;要跟不同的人去聊,這樣我們能發現很多行業的機會。
往期【起點學院公開課】總結文章請往下看:
前Google產品優化負責人王曄:Google產品優化的秘密:解密增長黑客和AB測試
云家政CEO薛帥:叢林對決,透過云家政解讀O2O行業生存法則
本文根據小米游戲中心產品負責人@王衛平在起點學院公開課分享的課程整理而成,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群團隊筆記小組@吳洋科 ?整理發布,加入起點學院在線社員(或復制報名鏈接:http://t.cn/R53OsvD?到瀏覽器中詳細了解),即可觀看本課程視頻回放及尊享300門視頻課程學習特權。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