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聰明人有思維的勇敢性和精確性,而組織起他們,才能夠成創新的基礎

1 評論 4820 瀏覽 11 收藏 14 分鐘

張朝陽認為聰明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是思維的勇敢性和精確性,而這,才是一個企業的創新基礎。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朝陽博士

不知投投的朋友們有沒有發覺,一旦某個熱點爆發,網絡上就會有這樣那樣的看法流露。公說公有理,有些看法甚至有10w+。在張朝陽先生看來,我們正經歷著一場信息爆炸的階段,他會在本文中用生物學和行為心理學解釋這個現象。不過,張朝陽先生覺得,聰明人不應該人云亦云,談到創新,他覺得聰明人應該擁抱「破壞性正?!?,在搜狐,張朝陽青睞聰明人而反感那些一味復制的人,他認為聰明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是思維的勇敢性和精確性,而這,才是一個企業的創新基礎。

創新與其說是商業模式,不如說是日復一日

一談到商業模式,就有兩種人。一種是investor,而另外一種則是company builder,我是后一種。很多人都認為,一家企業的成功來自于它獨特的商業模式,而媒體和投資人也對于此觀點樂此不疲。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我倒認為組織的創新是更為重要的。那么如何打造一個 high perfomance culture的組織呢?我想關鍵點還是在于用人,也就是如何用聰明人。

要判斷出什么是smart,同時要給與足夠的激勵機制,當然,這也是大多數人能想到的?;蛟S你還會想,給予他們更高的工資、更好的期權你會認為員工就會心滿意足了,其實不是。人之所以區別于動物,就是因為人是有精神的,是有價值觀的。現在以成敗論英雄、拜金主義等等,在我看來可能并不會長久。人們在工作中所獲得的成就感,會成為大家所追求的,也會是特別重要的。

用聰明人,首先要打造一種企業文化,讓大家明白工作其實不只是為了錢,讓大家明白我們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可以是工匠精神等等。他會認為在這段時間里,時間不是被虛度的,而這其實也是比獎金、回報等等更重要的東西。

作為聰明人的領導者,你首先應該思維上所向披靡,思維在第一線上。要讓聰明人組成的團隊能明白,你是能夠理解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的。這種溝通往往一定是有效溝通,而不是籠統的、一般性的、總結性的,不要總說一些宏觀的東西,而不具體去理解前線所發生的事情。而如果你是后一種的話,那么你和他們的信任也是無從建立的。

一旦這樣的組織建立起來,那么它將具有很高的成長性。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這個組織會誕生出許許多多發散性的思維。當問題不斷被發現,更多的問題不斷得到解決,那么產品將每天得到改善,改善到最后,你做出的產品就是最牛的。

在互聯網界來說,由于你比競爭對手做的好那么一點,你將可能迎來一個不可想象的爆發性的增長,當然別的行業可能沒那么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你做到這一點,也將會具有一定的優勢。

然后你會看到一個俗套的套路,這時候會有個媒體或者投資人出來說,這個成功基于的是某種新型商業模式的嘗試,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其實他們不會告訴你,這種成功是來自這個組織日復一日的迭代,而high perfomance的組織,有效率的工作才是這個產品成功的真正原因。

而這個組織的成功,原因是激勵、用人和價值觀。

中國教育的失敗是一直在宣揚答案的「唯一性」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一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這個會導致我們經常性的糾結于某件事對或者錯。這導致,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經常去看競爭對手在做什么、看別人在做什么。好像成功只有一種方法。

這就形成了一個結果:抄襲。當然,很多情況下,某些東西也不完全算抄襲,可以算模仿。而在中國的環境下,有著所謂的「灰色地帶」。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企業在產品中有著強烈的模仿痕跡,在企業界你會發現,一旦某種東西由一個公司做出來了,那么一堆公司就全跟上去了,這種現象不能不說非常普遍。

在當今的法律環境下,有些模仿是被允許的,但同樣的情況在硅谷就不行,因為這種行為構成了侵權。長此以往,中國的互聯網產品就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很多公司開始把重點放在如何改善用戶體驗,而不是關注這件事對于用戶的價值在哪里。

我在搜狐開會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人跟我說:「你看別的公司是如何如何做的,所以我們也要這樣做」。每當聽到這種言論,我其實是很反感的。我們不反對你去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但是你老是說因為競爭對手這樣做了,所以我們要這樣做,我覺得這個理由太牽強了。

你應該更關注用戶是如何感受的。

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邏輯,每個團隊也都有自己的風格。如果某家公司的某個團隊因為自己的一個愚蠢決定而推出了某一個產品,而你卻不加思索的跟進,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而如果這是你去立項原因的話,我想這是最糟糕的。當然,這和我們的考試和教育制度的缺失密不可分。

思維的勇敢性和精確性是非常重要的

我認為人是可以變聰明的。

在中國,我們似乎認定:男女有別。我們都在教育自己的小孩(女),你長大了去學醫吧、去學文吧、去學會計吧;而男生就去學理工、計算機等等。直到現在,社會上還普遍認為男生比較有方向感,而女生經常是開車找不到北。

男女有區別,幾百萬年以來,男女的分工確實有所不同。我認為這種不同,在于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興奮點上有所不同。但后來,我們成年人把這種不同的認知給夸大了。當我們認為我們不善于數學的時候,我們最后就真的變得不善于數學了。當我們認為我們沒有方向感的時候,哪怕我們在某個街道已經住了十年了,出門的時候還是去選擇用導航指路。

即使是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很棘手、看似很復雜的問題時,當你可以把每件事都分成幾個或一些簡單的問題來看的話,它們通常都可以做出判斷,無外乎就是yes or no等等。但這些簡單的判斷所依賴的思考,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差不多的。

或者說,所有的聰明人和笨人都是一樣的。

人文的東西,男的就很差嗎?理科的東西,女的就一定不行嗎?都是不一定的。這就牽扯到一個思維勇敢性的問題。女生不應該認為自己的數學就一定不行,當你認為自己行的時候,你的數學就會變得很好。

為什么會好呢?因為凡事熟能生巧。當你對某件事熟悉到一定程度,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會變巧。當你對知識熟到一定程度,碰見事情你可以順手就拿過來用的時候,那么你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沒有心理障礙、就會很順暢的把知識加以運用。

當我們對知識進行積累并且細致的去了解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聰明。

要想做好一件事,有些事情你要首先認為這件事是自己應該了解的。

如果你是一個女生,假如說你正從事的是市場部門的工作的話,也許你的工作涉及到某種技術,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你到底以應不應該了解這項技術。如果你總是認為這件事應該去交給技術人員去處理,那么許多年以后,你可能永遠也不了解技術。

難道在產品中,技術、市場和產品是那么嚴格區分的嗎?是模塊化運行的嗎?

完全不是。

只有你對這項技術、這個產品有充分的了解,那么你才可能對用戶的行為有充分的認知。后來,你才可能產生某種優秀的markerting的想法。

我們在積累知識的時候不要有意去排斥某一類,而應該是沒有邊界度的去接受所有的知識,而且是細顆粒度的,對其精確的了解。

所以說,思維的勇敢性和精確性是非常重要的。

正確面對信息焦慮,聰明人能夠更好的運用它

一天忙叨叨在那里坐十幾個小時不叫勤奮,思維的勤奮才是真正的勤奮。重要的是,你是否接受了無邊界學習,是否正在這樣做。

有人說自己EQ不高、IQ高;有人說自己IQ不高、EQ高。其實你大可不必這么想,因為當你思維上勤奮的話,不論是什么Q都可以是很高的。

未來世界變化很快,資訊的爆炸讓我們每個人都受到大量的沖擊。在微信朋友圈你或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文章,有關于我們的生活的、有關于事業的、有關于八卦和雞湯的等等。

這種信息的膨脹造成我們很多人產生焦慮,當然,對于信息的焦慮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特征。行為心理學也提到一個概念叫 distracting normality (破壞性正常)。十萬年前,人類的大腦得到了一次飛躍性的發展,我們的前額葉和動物腦產生了某種回路,使得我們的信息處理能力超級發達。這種能力如果和情緒結合起來,在人類身上會發生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某種信息會讓你的情緒放大很多倍,它往往并不是基于邏輯思維的放大,這就造成很多信息實際上是可以對我們形成干擾的。

我們如何面對焦慮和苦難?

在宗教還存在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實際上是被宗教管理著的,因為我們都信奉某些信念,無論是佛陀發現了人類的苦還是基督教的一些教義。當然,我們現在大多都是無神論者。這時我們可能對宗教是不大相信的,但為了管住我們的大腦,讓它不至于太crazy,我們需要一些價值觀、信條。

當今,我們的智能在加速,我們正處在一個加速曲線上。在我們有生之年,我想我們會經歷一個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于我所處的IT行業來說,更是日新月異的。

大數據、機器學習、納米技術的進步在未來無疑會更進一步的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論未來如何改變,我想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思維。

對于聰明的人來說,他們也往往能夠更好地適應改變。

 

作者:張朝陽,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本文由 @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 整編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是構成,不是購成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