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怎么玩都不火?看看你音樂對了沒

3 評論 13495 瀏覽 23 收藏 8 分鐘

抖音的視頻之所以那么火,音樂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的視頻怎么拍都不火,除了反思玩法,也看看你的音樂對著沒。

昨晚和大佬 聊抖音的爆款邏輯,突然腦洞大開,然后忍不住得出了下面的結論:

你的抖音沒火,大概是背景音樂不行!

每一個“創新”產品上市的第一件事就是教育用戶,因為只有當用戶適應了產品的邏輯,他才能忍不住給周邊的人安利。

大部分產品教育用戶的方式是撒錢,這屬于物質激勵;而抖音不同,它用精神激勵快速且有效的完成了用戶的教育。

其他產品培養的是用戶習慣,而抖音則是培養用戶預期。

你應該越來越的發現,你身邊的人不小心就哼出了抖音里的神曲,這時你應該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神曲一響起,你自己也跟著興奮/快樂起來。

這就是抖音給你培養的“精神習慣”——音樂預期。你或許甚至認為這些音樂是抖音專屬的。

你應該也越來越發現,那些高贊的、高評論的短視頻,大都有非常相似的節奏:幾秒完成鋪墊,第幾秒達到高潮,第幾秒完成轉折。

你沒有數秒,但你就是知道該轉折了,或者你不知道他已經轉折了,但是你瞬間就能get到視頻的梗。

這根本的原因就是視頻的背景音樂。

你是在什么時候被培養出的這種預期呢?

假設你每天會花1小時刷抖音(2小時都不為過吧?),每個視頻15秒,那么你每天至少會看240個短視頻。抖音為你推薦的短視頻,80%以上是高贊的,也就是被其他用戶認可過的——這些視頻的背景音樂和視頻內容有很好的銜接。

你并不是被視頻的內容感染,而是習慣了視頻的節奏:幾秒完成鋪墊,第幾秒達到高潮,第幾秒完成轉折。

當某個陌生視頻推送到你的屏幕,如果它符合了你的習慣,你會感到愉悅;如果它沒有,你會刷到下一個視頻。

另外,你是否還記得抖音剛開始什么最火?是手勢舞?;厝タ纯茨切┰浕鸨氖謩菸?,是不是每一個動作都要和音樂的節奏完全吻合?

為什么節奏很重要?

今日頭條系產品有一個數據指標,是其他內容產品沒有被使用的:停留時長和完讀率。在今日頭條后臺展示的最重要字段也是這三個數據:

這說明它們是今日頭條系統判斷你的文章是否準確觸達用戶的核心依據,如果有很高的完讀率和停留時長,機器會認為它推薦對了,然后滾雪球式的向更多類似人群推薦。

既然是同一個團隊開發的產品,肯定使用了相似的推薦邏輯,所以用戶是否重復觀看你的視頻(停留時長),是否完整的看完了你的視頻(完讀率)決定了系統是否會把你的視頻推薦給更多的人。

你應該見過一類很火的視頻,那就是讓用戶一次沒看明白,但是還有再看一遍的欲望的視頻。

用戶沒有看懂你的內容,但是為什么會再看一遍呢?

因為你的視頻節奏符合了他的預期,既然內容沒有為預期做出貢獻,那剩下最重要的就是背景音樂了:

在這15秒視頻里,音樂的起承轉合完美的符合了你心里默默哼出來的那個節奏,基于其他高贊視頻完成的教育,用戶會忍不住再看一遍,直到看懂!

還是沒看懂?還有上千條評論做支撐。

“標準”的節奏是什么?

1.劃照片類

這是一類大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自己怎么搞都火不起來的玩法。我保存了大概20幾個劃照片的視頻,看過N遍后發現這些視頻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照片滑屏的時間點,和配樂的重音節奏完美的重合,比如下面這個:

這段視頻獲贊260W,當然美麗的奶奶功不可沒。但是不得不承認,它的音樂和滑屏時機把握的讓我很爽,每一次滑屏都卡在鋼琴的重音上。

2.使用熱門神曲做背景音樂類

如果你應用了熱門神曲,但是沒有在內容上賦予和熱門神曲一樣的轉折點,那它真的就只是個背景音樂了。

舉幾個例子:

  • <Kiss Fight>:你如果沒有夜景,沒有在音樂高潮的時候(22”)亮出“繁華”,那基本就失敗了。
  • <moshi moshi>:如果你的視頻內容在音樂高潮的時候(30”)不是陽光、海岸、奔跑的漂亮女孩,那基本也就失敗了。
  • <broken city>:如果你的視頻內容在音樂高潮到來時(55”)不是一個漂亮的小姐姐/小哥哥背著旅行箱換了好幾個旅游景點,或者藍天白云廣闊的大海,那基本也就失敗了。
  • <大哥別殺我>:吃雞專屬但不是每一個吃雞的視頻都能火。如果你在“大大大大哥別殺我”響起的時候(1’23”),沒有背著包躲在一個箱子或者角落里,那你的視頻基本也失敗了。
  • <Wanne be>:這個音樂請一定要運鏡、???,“I wanna, I wanna, I wanna, I wanna really really really wanna zigazig ha”響起的時候(24”),一定要把鏡頭推遠,要不然基本也失敗了。

因為,這些是抖音的節奏。

因為,它叫抖音。

#專欄作家#

喜新,微信公眾號:喜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經理、新媒體、數據分析師三棲。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個套路抱走了

    回復
  2. 這個不錯

    回復
  3. 有個現象就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上面的點贊和評論都不錯,這是怎么回事呢?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