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互聯網營銷和傳統營銷的區別
營銷經典理論依舊還有其價值,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有新的玩法,來看看互聯網營銷和傳統營銷都有哪些區別。
今天,有個電視臺的朋友過來面試,問到跳槽原因他如是說:“受網絡媒體的沖擊,現在電視臺的廣告業務已經縮水了一半,公司內部重組,不得不考慮換行業。”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想到在接下去的兩年里,在5G、AI、區塊鏈等新技術即將普及,這種顛覆只會愈演愈烈,傳統營銷渠道將進一步失效。當我們討論產品、運營、宣傳、渠道等問題的時候,我們亟需將傳統營銷思維轉變成互聯網的營銷思維。
我們一起來看看傳統營銷思維和互聯網營銷思維的不同之處。
一、傳統營銷思維
傳統的營銷思維定位思維:
“定位+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
通常的做法就是為產品找準定位,取一個好記獨特的名字,設計一條最洗腦廣告語和視頻,買斷當地電視臺黃金時間,重復重復再重復的播放。最終達到的效果就是出上句你就能對下句。不相信來試著做下列填空題: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______
年輕態,_____
孝敬爸媽,_____
正確答案依次是“腦白金”、“健康品”、“腦白金”。如果你能答對兩個,那我要恭喜你,記性不錯;如果你全部答對了,你要捫心自問一下:“高考又不考,背得那么熟干嘛?”如果你一個都回答不上來,那你肯定是10后,來日方長。
史玉柱曾說:
“除了生產,最大的支出是廣告,但成本也只有大企業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確實非常厲害,他是怎么做的呢?
- 為了定位,史玉柱親自去公園找大爺大媽聊天,找到了“老人晚上失眠”“兒女過節給老人送禮”的需求。然后給“褪黑素”取了一個“雍容華貴通俗易懂”且好記的名字——腦白金,假設廣告上尬舞的兩個老人唱的是“今年過節不收禮,不收禮呀,不收禮!收禮只收——褪黑素”,你會不會覺得這廣告是瘋了;
- 小規模試錯,在營銷策略和廣告投放上,先會選三四線小城市做一輪測試,看效果后再規模投放。經過測試,他們發現媒體里性價比最高的是當地報紙,于是在攻城掠地過程中報紙軟文成了必備武器。在電視廣告上,最開始是尬舞的兩個老人真人,在廣告播出后遭到當地市民的投訴,于是換成了卡通人物;
- 超一流的軟文能力,當時克隆羊很火,于是軟文先偽裝成一篇科普專欄,給你科普克隆羊攻破你的第一層心理防線。然后再科普褪黑素是如何改變睡眠的,最后引出“腦白金”是如何感動美利堅的。如果你經常失眠,那么牛逼的東西你想不想用?
- 在渠道分銷的管理上,每箱腦白金都配套當地的廣告費。如果廣告打不掉,就變成總部的利潤。說白了就是告訴當地經銷商要力盡所能的打廣告,打到打不動為止。
在營銷上,史玉柱無疑是“定位+4P”實踐大師。雖然廣告有“惡俗”之嫌疑,但腦白金還是有一定保健效果。
但一些后起之秀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例如,最近很火“xx藥(du)酒(yao)”,它不僅有把醫生變成精神病的“硬本領”,還有給老人洗腦的超強“軟實力”。大家都懂“是藥三分毒”,但面對這瓶混合了幾十種中藥的液體,“每天喝兩口,健康又長壽”,你信嗎?
數據顯示:這藥酒因為虛假宣傳2600多次違規,被暫停銷售數十次,但卻屢禁不止。2017年xx藥酒替代寶潔成為廣告額投放最高的企業,光2016年投放就有150億之多,2017年,預計全年銷售1800萬瓶,繳納稅金達到2.8億元??梢韵胂髣恿诉@個藥酒等于動了多少人的蛋糕。
在保健品領域,似乎廣告扮演著比產品更重要的角色,只要力盡所能的夸張就好,對于產品的底線就是只要吃不死人就行?!般∈氐赖碌拙€,不賣人血饅頭”這是每一個營銷人和企業家都要遵守的原則。
營銷經典理論依舊還有其價值,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有新的玩法。
二、互聯網營銷思維
互聯網營銷思維是以爆品為核心的迭代思維:
“爆品+新4C(場景、社群、內容、人與人連接)+迭代”
講到互聯網營銷不得不提小米,初期小米零預算做廣告,而到現在已經估值10億美金。雷布斯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小米在創業之初并沒有做手機,而是做安卓第三方的刷機room系統,這是極小部分手機發燒友才玩的東西。
小米團隊先在手機刷機論壇上先找到一百個鐵桿粉絲,與這群粉絲深度互動。過程中把MIUI做到極致(極致設計、極致體驗),從而使米粉從100個變成了1萬個10萬個100萬個。后面,小米順勢推出了小米手機,又一次做到了極致:同配置手機其他品牌要三四千的配置,而小米只要1999元。
這令人尖叫的價格,讓用戶粉絲們想搶都搶不到,每月的一輪輪的手機預定活動也賺足了眼球。小米這種營銷模式,也被人吐槽為賣期貨或者饑餓營銷。原因是雖然在產品發布的時候性價比極高,但是市場能夠預定到的量卻很少,而后期大批量出貨的時候,硬件生產成本大大降低,這個價格已經并沒有太大優勢。
打個比方,現價8799元的iPhone X 只要5799元就可以預約購買,但3年后可以拿到貨。但是稀缺性洽洽造成了產品的傳播性,不可否認雷軍是互聯網營銷的天才,雷軍深入深入研究手機成本周期后得到的策略。
雷軍在打法上面總結就以下三點:
- 極致單品:從MIUI到小米手機再到全系列產品,每個階段小米都做單品做到極致,每一款單品都有讓人尖叫的點,通過體驗提升逼格、通過價格感動用戶,讓客戶產生口碑傳播的意愿;
- 社群迭代:前期先找到種子用戶,培養參與感,讓種子用戶參與到產品的研過程中,根據社群的反饋進行快速迭代,不斷積累產品勢能。在粉絲的需求不斷被滿足和超越過程中,促成口碑傳播;
- 口碑傳播:有了1、2的基礎,通過事件營銷、網絡渠道,持續與粉絲互動,讓用戶來參與營銷過程中。例如,一個米粉在小米手機預售階段沒有搶到,那么他會讓親戚朋友幫忙搶,無形之中介紹了產品也擴散了用戶。用戶購買到產品后由于興奮和喜悅,也會在朋友圈進行分享和擴散。但要注意的是口碑傳播一定要做到自愿傳播,利誘下的口碑傳播并不是真正的口碑傳播,頂多算病毒傳播。
互聯網營銷其實最大的一個核心是靠用戶的自發式的傳波,在營銷模式的設計上要盡可能發揮個體的傳播潛能。
例如,傳統分銷模式實體店面為基礎的,分有大區代理、省級代理、市級代理、縣級代理等?,F在流行的微商模式,代理的成本非常低,根本不需要有店面和庫存,普通人就能夠申請代理。代理人只需要群里和朋友圈賣出去后坐等收錢就好。原來中間商的差價直接返利給代理人和消費者,激發個體潛能。
互聯網產品及其關注數據,在營銷投放上也是如此。在傳統的媒體投放廣告最大的缺點是投放效果難以及時的評估,而在網絡媒體上可以通過用戶畫像針對你的目標人群進行精準投放,如果直接引流到電商品平臺,你還能夠評估每個投放渠道的效果怎么樣,有多少流失、有多少轉化,再?根據數據來動態的優化自己的營銷策略?。
另外,我們要走出互聯網營銷的誤區:互聯網營銷不完全等于互聯網傳播手段。
現在很多現象級網紅產品,通過制造噱頭和饑餓感進行傳播,但是卻忽視了產品本身的問題。記得前幾年火的黃太吉煎餅,善于制造“開奔馳送煎餅外賣”、“外星人講座”、“美女老板娘”等網絡熱炒話題,這話題雖然在微博上廣為傳播,但卻產品本身無關。用戶可能因某篇“美女老板”的網絡熱帖而來,但是體驗過一次產品后就放棄了。
因此,營銷是一個體系,脫離產品的傳播,只能叫做博人眼球。
在今天,面對已經是高度競爭的手機行業,小米賣期貨的方式已經失靈了,小米手機的也不是最高性價比的帶名詞,前有華為、三星,后有OPPO、Vivo。歸結到核心問題還是技術夠不夠牛逼。
總結
通過上面“腦白金”“小米”的兩個經典案例,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從上表可以看出,傳統營銷思維的關心的一些核心問題并沒有改變,因為時代的變革有了新的方式方法。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如果你是傳統行業的從業者,應當積極的擁抱互聯網。下面是對于企業和個人的建議:
傳統企業要做哪些改變的改變:
- 電商部門、新媒體部門:已經是成為傳統企業的必備部門;
- 廣告投放:從傳統媒體遷移到網絡新媒體,并保持與粉絲的互動;
- 關注數據:宣傳、引流、激活、轉化、留存、傳播,每日評估效果;
- 成為網紅:讓創始人成為網紅,通過創始人的人格魅力吸引你的粉絲,組建起創始人的社群;讓產品成為網紅,用產品引起粉絲尖叫;
- 激活個體:市場部對接的不應該只是經銷商而是“意見領袖”,讓利給這些有影響力的個體,讓無數人為你銷售產品;
- 快速迭代:找到種子用戶,組建社群,讓社群參與到產品研發的過程中來,不斷讓用戶尖叫;
對于個體的思考:
不管你是不是傳統行業的從業者,筆者的忠告只有一句:
“擁抱互聯網,樹立自品牌”。
把自己變成企業爭奪的那個對象,從自己領域出發,致敬經典、接受新事物、迭代思維,通過寫作、演講等方式輸出內容,不斷提升自己,最終形成自己的品牌勢能。
作者:PM熊叔,互聯網打雜專業,做過互聯網運營、技術、產品、項管,持續輸出互聯網創業者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歡迎大家關注我,私下撩我。
本文由 @PM熊叔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O協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