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告營銷作業手冊(中)

2 評論 4623 瀏覽 17 收藏 14 分鐘

很多人告訴我,自媒體的文字應該短而生動、且高頻,可是我是個笨人不會轉彎,一寫就較真,一較真就陷下去,越寫越長,越寫越嚴肅…長篇枯燥,真心沒人看。

人家說,這根本做不起自媒體。

請原諒我的固執,不求粉絲數不求影響力,不用代筆,就讓我這么老半天一篇、老半天一篇地寫吧。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篇幅分拆,大家不要看得這么累。一個“下”,被拆成“中”、“下”。

啟示五:是否應該相信創意的力量?

雖然在上篇中我提到創意要打破原有的格局,要做“越大越高越久”,但我的內心還是嘀咕的:創意到底有沒有未來?這個問題簡直太重要了!為回答這個行業本質的問題,過去這段時間我多次請教于各位創意大咖、行業大咖。

觀點分化兩極:

(1)一極完全否定式:用創意思維做廣告,永無出頭之日

理由是:總體來說,過去30多年來中國企業的高速發展,在戰略、產品上總體相似的,也是自信的,所以要靠廣告來創造差異,雖然貢獻和投入只占到經營費用5-10%,但由于肩負了形成品牌認知差異的重任,所以創意價值大,廣告公司也因此獲得認同和收益,廣告公司的核心技術是創意,洞察是核心技術的核心-芯片。而洞察這個芯片技術甚至被抬高到品牌最核心技術的層面。

但現在市場環境不同了,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現在企業的主要問題是原本自信的90%的部分,出問題了。解決這90%,成了企業家最關心的事情。所以才催生出各種類型不同的智業新公司,滿足企業新需求,而原本屬于廣告的5-10%的部分,相對因此重要程度下降。所以以洞察為核心的創意產業的價值就在下滑了。

(2)一極全然肯定式:創意的春天正在來臨

理由是:消費者不再只是因為對企業規?;蚵暳?,從而選擇某個商品,而是開始強調品牌對自我精神的認同,自我表達的滿足,自我個性需求的滿足。今天的消費驅動是內容驅動,體驗驅動,由于信息的選擇權在消費者,因此,如何用內容和體驗吸引消費者?就成為未來的挑戰,而創意是將品牌和產品的信息,加工成有價值,有趣,有吸引力的內容,或者美好體驗的關鍵,因此,創意成為了消費驅動的根本。

創意的形式也不再單一。傳統廣告不再存在,創意可以跨越多種形態,打破形態,甚至對企業的價值也不再僅僅是告知,而可以直接深度到用戶持續粘性,內容呢與產品的共創,口碑及銷售擴散,甚至商業模型的創意。

因此,創意的空間更大,價值意義更前趨,創意的門檻也就更高了。

(3)在兩極之外,還出現了這個“無極”答案

這跟時代有什么關系?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本分就是:該進步就得進步,該盡責就去盡責。哪個時代沒有挑戰?哪個行業不需要不斷自我進化?

想想也對,自己嚇自己,被現在的焦慮癥所左右了,感覺自己不趕上風口的工作,就吃虧了,自己的人生就效率不高、輸人一等了。風口確實存在,循風而變,確實能獲大利。有一篇文章堪稱這種觀點的代表:

投資的時代—財富巨變,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你可能會因為一個選擇一夜暴富。假設十年前你有1萬塊錢,如果你只是存成銀行定期,那么今天你有13000塊。但如果你選擇了買茅臺酒,那今天就有4萬塊。如果你買了格力的股票,那今天就至少有10萬塊。如果你中間買了比特幣,那你已經變成資產過億的土豪了。

當然,你也可能因為一個選擇血本無歸。同樣是這1萬塊錢,如果你在48塊錢的時候買了中石油的股票,到現在你已經只剩1600塊。如果你在2015年賈躍亭最風光的時候買了樂視的股票,那不到3年之后你就只剩下1300塊錢。這還不是最慘的。如果你當年買了泛亞或者e租寶的產品,現在已經血本無歸。

所以……選擇比努力和堅持重要,只要選擇正確,無需努力堅韌,都能獲得成功。

看著很有道理,很受沖擊……可仔細想想,能跟得上風口,當然是人生得益,誰都愿意,可是又有幾個人能跟得上呢?每每遇到機會,就能提前預判這是風口還是坑,這得需要多么強大的知識結構更迭的能力,才能每一波都把握準,多么強大的風險預控能力和決斷力,才承受的住。要知道,一個把握不準,身家就得回到解放前。

必須承認,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這個能力。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跟風的人,跟著跟著,風口就變成了坑,我們,就變成了接盤墊底的人……

是不斷地明辨選擇風口,讓人生收益最大化?還是潛心匠心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當話題來到這里,我覺得我已經不是在討論創意,有木有?簡直在討論人生的意義。

眾所周知的日本匠心精神,與風口選擇論原理上是相悖的。匠心,是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專注,風口與自己無關,而恰恰這種無關,仿佛落后于我們這個時代,其實在這個落后的過程中,所在的生活和社會環境也在發生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他又莫名其妙地領先于這個時代。成為這個世代珍稀的產品,這是非常有趣的。匠心,不正這個樣子嗎?

而我們這個行業的創意,是否也是一種匠心的回歸呢?如果做不了風口的明辨與選擇,那么,就堅守下去吧!畢竟,只要品牌與產品需要與用戶溝通,就需要表達,表達就需要創意和洞察。

內容生產者時代,誰會滅了誰?

自媒體生產者、MCN、媒體平臺、代理公司……誰會滅了誰?

說到內容驅動消費,可是我們看到內容的生產提供者是更多了不是更少了,越來越多,誰都可以參與擔當。那么,我們這些原來的內容提供者,是否會被取代呢?

(1)商業邏輯仍可今昔對應

無論是在過去的傳統媒體時代,還是在當下的社會化自媒體時代,商業邏輯并沒有發生變化,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四個層級——企業主、代理商、內容分發平臺、內容生產者。

企業主通過后三者進行傳播;代理商為企業主提供媒體和內容創意服務,并對接內容分發平臺與內容生產者;MCN實際操作與商業空間與傳統媒體不同,但同樣可視為今天的內容分發平臺;而自媒體、PGC、UGC、網紅等各種形態的自媒體都是內容生產者的角色……

在這個一以貫之的商業邏輯中,各個角色都不盡相同,但他們相互協同、相互整合、互相深化,都有著各自無法取代的價值。

(內容生態中的四個層級)

(2)但是!角色技能今昔不同

雖然商業邏輯相同的,但是,各個角色的技能實際上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聚焦到其中代理公司這一環,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代理商依然存在著幫助品牌方與用戶溝通的價值,但是要與時俱進,完成以前從未有過的要求:

能力全面完美的品牌方是幾乎不存在的,即使是最大的廣告主寶潔,也只是剛成立了獨立廣告公司,這僅是試水,在此之前依然需要依賴代理公司完成與用戶的溝通。而在溝通的過程中,以前單一、高效、中心化的傳統媒體“不好使”了,所以要與時俱進,運用整合傳播,尤其是社會化媒體去完成與用戶的溝通。

  • 首先,要會“整合”,這里面有一個判斷、組合的能力要求,
  • 其次,要能“把控”,即學會掌控這種更碎片、更粉塵的信息網絡;
  • 最后,是要會“表達”,即知道各種媒體的屬性、玩法,匹配最合適的內容方式。

所以,我們,當然是優質內容的提供者,在這樣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我們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跟自媒體死磕社媒的內容供應,只會死路一條,除非徹底轉型,轉變DNA才有可能成功,都是內容,但此內容非彼內容,不是內容制造者就互通的,立場、關注點,底層邏輯,實際完全不一樣。

在英揚傳奇,我們嘗試過文字、直播各種自媒體孵化,但是都不成功。實際上,雖然都是內容的提供者,但是DNA是很不相同的。

華邑的杜衛說過:我們這個行業,生產要素、生產關系、生產力,實際從未根本變過。我是認同這句話的,也就是我這個章節所說的——商業邏輯沒變,要變的是能力模塊。

因此,在整個生產關系和生產要素、以及生產力都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時代,我們整個商業邏輯,沒有大改變的時代,我們作為中間環節的代理商,提供的意義就在于:

UGC、PGC等內容生產者而言,他們從自身的IP、媒體屬性出發,去生產內容、持久運營,與我們從品牌出發,實際上2者是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關系。

他們一直在努力維護企業、自媒體號的人格、人設、IP形象,以及這個號所吸引的目標用戶的喜好等,而我們是從品牌傳播的目的、協調品牌管理的角度出發,兩者是縱橫交錯的。

 

相關閱讀

2018廣告營銷作業手冊(上)

 

作者:呂曦(微信公眾號“呂曦”)英揚傳奇整合營銷集團?董事長;正和島廣東執行主席、聯席秘書長;北中長清EMBA廣東聯盟的構想人及發起人;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校友總會廣州分會副會長;廣州4A廣告主席(由于其個人未注冊“產品經理”賬號,委托本人發布,如需轉載請先聯系)

本文由 @呂曦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得非常好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