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OGO到感官LOGO:如何讓用戶一眼就記住你的品牌并購買

3 評論 8666 瀏覽 35 收藏 17 分鐘

LOGO在品牌傳播中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那一個好的logo需要符合哪些原則呢?除開logo,還有哪些方式能讓消費者快速辨識出某個品牌呢?

讀前思考3秒:

你能立刻說出你公司的logo長什么樣嗎?

幾乎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專屬的LOGO。

你知道麥當勞的LOGO是什么嗎?

可能你很快就回答出——“黃色M,金拱門!”

而如果有人問你家公司或品牌logo是什么時,你能快速說出來嗎?

LOGO在品牌傳播中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那一個好的logo需要符合哪些原則呢?除開logo,還有哪些方式能讓消費者快速辨識出某個品牌呢?

下面就這兩個問題和你聊聊。

一、品牌LOGO的原則

筆者上次文章寫了品牌取名的話題,其實LOGO和品牌取名是類似的思路,好的LOGO也會為你節省一大筆品牌廣告費用。

(PS:由于我不是專業做設計的,LOGO具體設計步驟和其他設計相關的方面就說不了,篇幅原因,這里就從品牌傳播方面來簡單說一下我認可的LOGO原則。)

在現在同質化的產品越來越多、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LOGO最重要的作用也是降低傳播成本——讓別人在眾多品牌LOGO中能一下子認出你、記住你,還能形成聽覺詞語被口口相傳。

  • 識別成本-能一下子認出;
  • 記憶成本-容易記??;
  • 轉述成本-容易說給他人說。

而想要達到這個效果,就盡量使用消費者已形成記憶認知的具像符號。

比如:前段時間有個深圳朋友的營銷策劃公司要換新LOGO,給出了三個LOGO選擇:

如果是你,你會選哪個?

當時的結果是很多人選了圖一,原因是好看、有美感。

但我選了圖三,為什么?

因為前面說了,LOGO(或品牌名)要能降低傳播成本,那么首先要讓別人馬上辨別出你、容易記住且容易然后形成聽覺詞語說給別人聽,再去討論其他美感等問題。而容易轉述的前提就是你的LOGO要容易記住才行,所以用我們熟悉的圖像符號做LOGO是最好的。

你試想一下,如果身邊的人或者你的用戶想幫你宣傳推薦,你覺得上面圖三和圖一二相比 ,哪個更容易轉述給別人聽?

很顯然是圖三。

雖然圖一二的“J”形更簡單,有“美感”,但是圖三的“姜太公”符號更有識別度,看了容易記?。▓D三的姜太公釣魚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故事,已形成記憶符號),也容易轉述——“那個姜太公在釣魚的LOGO就是姜太公公司啦!”。而且,圖三也更符合“姜太公”這個名字的寓意。

而如果是圖一或圖二,他人轉述時可能會出現這樣:“那個像J,還是有點像勾…哦,不對,好像是彩帶的圖就是姜太公公司……”

(當時因為LOGO這個事,我和這位朋友在微信上斷斷續續地交流了兩天…不過最終他們經過討論,還是選了圖3。)

還有最近被人褒貶不一的“得到APP”新LOGO——貓頭鷹,這個毋庸置疑是比“得到”過去的LOGO更能讓人辨別與記?。m然我個人第一眼也覺得不好看,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

改了名后,現在我一打開手機界面,更容易找出得到APP

所以,品牌LOGO最重要的原則是能一下子認出,容易記住和容易轉述給他人說,再考慮哪個更符合品牌策略與寓意等方面。

你覺得還有哪些方式可以讓你快速辨識出某個品牌?

下面和你說說一個非常有效的“感官logo”話題。

二、利用多感官打造自己的“感官logo”

前面所說的logo是品牌商標的視覺化符號,通過logo可以讓用戶辨識出某品牌。但如果從傳播與辨識上來說,視覺化的logo并不是品牌唯一的感官形式。

馬丁.林斯特龍在《感官品牌》提出品牌具有五種感官形式——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暫且叫這種形式為“感官LOGO”。

比如:現在的蘋果手機,即使是抹去該蘋果的logo圖標和名字,相信大部分依然能夠快速地認出這是蘋果品牌的手機。因為蘋果手機的鈴聲(聽覺)、外觀設計和屏幕界面(視覺)、操作體驗(觸覺)等,都是蘋果手機的感官logo。

行為心理學家經過實驗研究得出結論,我們對他人或者陌生事物的印象有80%都來自于非語言因素。也就是說,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感官。

1.?感官logo不但能增加品牌辨識度,還可以促進產品銷售

細心留意你會發現,感官LOGO目前逐漸地被一些企業重視,不但增強了品牌的傳播度,還極大地促進了產品的銷售。

比如:一些線下體驗店,感官logo的作用更為重要。你走進一家面包店,你會聞到一股麥香味和透過玻璃窗看到面包師傅的制作過程等等,也會對你購買欲望產品影響,這就是多感官的運用。

就像公司在決定招聘一個員工進入公司之前,必須要見他一面。兩人在網上認識,想成為情侶,或者是婚姻關系,絕大部分人都要見面、相處后才做出決定。

甚至有些品牌還會把專門的聲音或者氣味注冊為自己的商標,形成獨特的感官logo。比如:有個叫家樂氏的早餐麥片品牌,把“嘎吱”聲加入嚼碎麥片時的聲音體驗,與其他競品形成明顯的差異化,受到市場非常好的購買效果,并且把這個聲音申請了專利和商標。

我們對事物的理解與感知都是通過感官來完成的,感官連接著人的記憶,而且能觸動人的情感。所以,利用多感官形式,可以提升品牌的辨識度與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2.?多感官的運用

(1)視覺

除了我們常見的logo(比如:得到app的貓頭鷹圖標),還有產品本身的形狀、顏色等等,都是組成品牌的視覺化標識。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當消費者在免稅店買香水時,有80%的情況是因為瓶子的形狀與設計,而不只是受這個品牌知名度的影響。

再如:廚邦醬油的格子桌布顏色,能夠讓消費者快速在商場貨架上辨識出。

甚至我們還有“西瓜顏色越紅就越甜”的感官認知,這就是顏色對人的認知影響。

視覺在品牌的運用是目前最廣泛的,但是其他幾個感官(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運用卻被很多人忽視,目前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相信未來越來越多人重視被忽略的感官體驗,因為在如今一個充滿誘惑和刺激、注意力極易被分散的世界里,你要打動消費者而付出的成本越來越高,而不能只靠視覺上的刺激。

下面說說其他四個感官LOGO:

(2)聽覺

聲音是創造心情、營造氣氛的基礎,對品牌辨識度與產品銷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俄國生理學家伊凡.巴甫洛夫曾經做了一個著名實驗,證明了狗在聽到鈴聲后會乖乖等人喂食,而人類也有這種反射行為。

比如:你每天的鬧鐘鈴聲把你從美美的夢境中吵醒,久而久之你對這個鈴聲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如果白天不經意聽到這個鈴聲,你神經會突然緊張起來。

英特爾的“燈,等燈等燈”聲音也成為了其獨特的感官logo。諾基亞、QQ,微信等等產品的相關聲音,也是一種聽覺的運用,讓用戶一聽到其聲音就辨識出某品牌。

聽覺的運用還可以促進銷售,相關研究證明,商場和餐廳的背景音樂的節奏會影響服務、客流量和轉化率。

比如:當餐廳播放抒情緩和的音樂時,消費者就會延長用餐,酒吧的慢音樂會比快音樂的酒吧多賺29%。

現在很多電商詳情頁也開始插入了相關背景音樂,讓用戶點進來就播放,這個就像我們去商場購物,你沒有留意到的背景音樂也會影響你逗留時間與購買欲望。

所以,品牌打造自己的聽覺符號,不管是科技產品還是一家餐飲店,根據不同的目的來采取不同的聲音,讓人一聽到這個聲音或者音樂就能聯想到你或者促進用戶消費。

(3)觸覺

我們人體中最大面積的器官就是皮膚,而皮膚能夠產生我們最大的感官體驗——觸覺。就算當其他感官都失效,觸覺仍然會存在。

著名的海倫·凱勒被疾病奪走了視覺和聽覺后,后來通過學習觸覺的方式與外界交流。這也開啟了盲文點字法,讓盲人通過指尖的觸覺就可以閱讀。

消費者對品牌或產品也是類似的感覺,比如:很多人感覺用玻璃瓶裝的香水質量會比塑料瓶的好,即使兩者的產品質量相同。

觸覺的運用,在汽車行業中經常見到。首先是不同汽車的坐墊、方向盤的握感等觸覺體驗,懂汽車的人都能辨識出不同的汽車品牌。而且,觸覺體驗也是促進汽車銷售的重要因素。比如:很多人買車,都會坐上去體驗一下,甚至有些汽車店宣稱“先免費駕駛一個月,滿意再付款”的口號,這其中都是利用了觸覺的方式來促進消費(當然還有包括了其他營銷方法)。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總是打動不了用戶下單,不妨增加一些觸覺體驗。

(4)嗅覺

假如在一條美食街道上,影響你購買一杯現磨咖啡或豆漿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假設其他條件差不多,可能該咖啡的飄出的濃濃香味更能刺激人的購買,而且現在很多消費者也能以氣味來區分不同品牌,比如:星巴克的味道。這就是嗅覺在品牌上的運用。

還有我們在面包店聞到的一些麥香味,都是在天花板或者四周的排氣管特意設置的嗅覺體驗,刺激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如果面包或者點心店缺少這些嗅覺體驗,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也會將會大打折扣。

在線上與線下的獲客成本逐漸持平的趨勢下,嗅覺在線下體驗店的優勢將會越來越被重視,而且也會成為品牌的一種獨特的感官logo。比如:設置專屬你店面或者產品的氣味,提升辨識度。

(5)味覺

味覺和嗅覺是緊密相連的,當嗅覺失靈時,味覺也會受到影響。比如:當我們感冒鼻塞嚴重時,大部分的味覺也會失效。

人的舌頭不同位置,對味蕾的敏感度也不一樣。像我們喜歡用舌尖舔冰淇淋,因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頭兩側對酸味最敏感,舌根是苦味區域,而咸味是各個舌頭部分都能感受。

味覺上是目前品牌運用最少的感官部分,但是也存在著很大的潛力。比如:牙膏加入一點清香味道,會讓用戶覺得這個牙膏的清潔牙齒功效更好。

總結

筆者在本文聊了LOGO的原則:能一下子認出、容易記住、容易形成聽覺符號來轉述等。另外,要盡量利用多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方式,去提升品牌的辨識度和促進用戶的消費欲望。

讀到這里,相信你已經明白了,利用多感官的結合方式會得到比單一的視覺呈現帶來的效果更佳。比如:你餐廳放背景音樂或者食品店排放特質的氣味等等,會比只是圖片展示的效果更好。

當然,你要根據人的心理規律和調研等方式來選擇合適的感官元素,比如商場的慢音樂轉化率的提高就比快音樂要好。

備注:本文部分參考資料《感官品牌》(馬丁.林斯特龍)。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刪)

相關閱讀

品牌取名指南,幫你減少50%廣告費

#專欄作家#

怪獸先森,微信公眾號:怪獸先森(ID:Mister-shou)。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互聯網營銷,擅長寫產品文案和品牌營銷咨詢。以人為本,剖析問題本質,致力于讓營銷更簡單和實用的營銷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品牌營銷的理論中對于標志設計的原則包括 創意原則、設計原則、營銷原則、認知原則和情感原則

    來自廣東 回復
  2. 馬丁.林斯特龍在《感官品牌》提出品牌具有五種感官形式——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暫且叫這種形式為“感官LOGO”。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