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A模型告訴你,推廣文案應該這樣寫
本文作者將與大家分享自己對于推廣文案寫作的心得,即:標題和前文吸人眼球;內文成敗在于是否引起用戶的興趣;內文要完成用戶的信任;內文需要激起用戶的行動。
在筆者當時接觸文案時,也看遍了百度上的干貨,看完了,真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只能用“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么?”來形容。
每次面對“寫好點”的企業推廣文要求時,就一臉懵逼。就如同你女朋友告訴你“吃什么隨便”,但是在你推薦了中式西式烤肉壽司之后,她都不滿意一樣。
總結原因就是:逼格夠高,落地很難!
一、寫在前面
我不認為入行不久的人就等于小白,也相信我們之前寫的是自己所想所感。進入公司自然知道文章是寫給用戶看的——即“以用戶為中心”。你也知道用戶的基本特征是怎樣的?用戶的痛點和需求是什么?
寫推廣的載體/渠道不同,推廣的文案也就不同策略,比如:在公眾號、微博、自媒體、第三方網站、自家網站等等。還有就是推廣形式即文章、視頻、圖文結合等。
以下針對文章部分,也不是那一兩句話的品牌文案。
按照互聯網用戶思維來看,推廣文案整體思路是:用戶調查—內容制作—渠道投放(測試)—數據監測反饋—內容優化調整—擴大投放。
今天就說文案本身,按照路易斯的“愛達公式”——即AIDA模型來撰寫推廣文案,意思就是:
- A:Attention(引起注意)
- I:Interesting(興趣)
- D:Desire(購買渴望)
- A:Action(行動)
“愛達公式”也給整個推廣文案擬出了概要,加上筆者的理解,即:
- 標題和前文吸人眼球。
- 內文成敗在于是否引起用戶的興趣。
- 內文要完成用戶的信任。
- 內文需要激起用戶的行動。
二、標題要吸人眼球
事實上,用戶“欣賞”你的標題從而賞賜給你的時間,只有1秒鐘。
筆者發現:有很多寫推廣的通過諧音、一語雙關等形式來表達,用戶則需費力思考一下。如果不思考的,手就劃下去了,則沒有被翻牌子。
取標題這部分,相信網上搜索方法一大片。但請你相信,這是他們的方法,要辯證的學習,不是所有的套路適合你產品。
作為筆者給出以下四個推廣文案標題的方法:
1. 獵奇,永不過時的真相體
盡管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依然保持著獵奇的“劣根性”——看慣了大師在舞臺上獨秀,我們不僅感慨“高手在民間”;看慣了城市的繁華,一個簡單的農村場景,我們不僅感慨“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或許隨便制造個危機,不打雷,頭都不帶起來的,想到周星馳那句經典臺詞:“我是被嚇大的!”
沒有矛盾的標題,往往容易被一掃而過??墒巧婕暗将C奇,如果你是潛在用戶的話,當標題有爭議時,對爭議問題的敏感性,往往會促使人們點擊打開標題。
- 《她英語爛哭,卻靠美國電視劇飚出一口地道英語,逆襲學霸,她怎么做到的?》
- 《在傳統行業實習的她,憑什么能45天拿下2份互聯網公司offer?》
- 《阿司匹林種草館|阿瑪尼、迪奧、雅詩蘭黛…1支口紅竟然有3支大牌口紅熱門色,OMG》
- 《河北農婦追熱劇寫小說,月入18萬驚呆網友?我…..》
以上標題來自職場充電寶等公眾號,也都是推廣產品的文案。在這列舉的4個標題中,我們試著總結下:
- 在互聯網信息泛濫的今天,我們已嘗試著把信息前置化、具體化。
- 引起獵奇的最好的句式不過是疑問、設問句。
- 標題是多段式,本身是有起伏的小故事。
- 符合自己產品調性的,才是最好的,比如:阿司匹林博物館公眾號里的如上的標題,OMG都出來了,你的產品Hold得住么?
2. 簡單對話型
我們且看幾個例子:
- 《理財第3年,我的收入是同事工資的10倍!》
- 《她43歲,寫文章6個月,稿費110000元!》
- 《“所有人都不知道,我月薪20萬!”》
自己在寫一個:
《他寫的推廣文案賺了230萬,將親自為你講述文案秘籍,就在今晚!》
加人物代詞——即你我他,加上“我”、“他”體現真實性,但是又不能寫真實的人物名稱,為什么?這都是人的獵奇心理惹的禍。
加上“你”則體現代入感,人都是關心與自己相關的,舉個簡單的生活用語:“謝謝”和“謝謝你”哪個代入感強呢?
口語化,這不僅僅這里的要求,所有推廣文案必須要做到的。
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她43歲”,則不能說“她已過不惑之年”;“稿費11000”則不能說“非凡成就”;哪怕是“她”也不能用“老師”等。
還是沿用了制造反差的思路,只是少了疑問、設問。那為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可以用一些感嘆號或者一些驚嘆詞,比如:“啊”“喲”“哈”“嘻”,但是要酌情使用!
3. 場景實用型
就像你為談戀愛發愁一樣,這里給你一個追女神的妙計;就像早上起床懶懶散散,來不及上學了,這里給你一個治療“懶癌”實用方法一樣,話不多說,直接來例子。
- 《杜蕾斯當家文案:標題不好寫?這7個公式夠你用一輩子!》
- 《新春有禮,讀書有拖延癥也能一年讀100本書!》
- 《如何不痛苦的早起?每天5點多起床的我,有一點小小的經驗》
- 《手殘黨福利,10分鐘讓自己有個讓別人驚訝的新妝容!》
既然是實用,那就要直面用戶的遇到難題的場景,不會寫文案?不會存錢?讀書有拖延癥?不會化妝?……
然后給出個破解方法——告訴用戶:你所處的尷尬場景,我get到了你的遇到的煩惱,并且這里有完美的解決方法,要不要繼續看下去?
給個公式就是:場景實用型=具體場景(煩惱)+解決方案。
其實還有很多方法,還是那句話,符合自己產品調性的,就是最合適的。
三、內文切入點
萬事開頭難,尋找開宗明義的一段總是很困難的。
1. 熱點引入
這作為小編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我們每天都關注網上隨時蹦出來的熱點,千方百計地和自己的產品產生聯系。其實能玩轉熱點的,當屬杜蕾斯,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盡管引用熱點,筆者認為不要太冗長,幾句話搞定,然后迅速接上。
比如,引用當前熱播電影,你的產品是一個線上/線下課程,或是一本書等等,可以這樣寫:
《飛馳人生》中有一句非常戳的對白:“中年人的崩潰,是從開口借錢開始的”,這種焦慮,就好比每個人都擔心35歲的到來。
比如:根據微博熱搜,百度風云榜、知乎來尋找熱點——之前微博上有這么一條熱搜“哪種情侶一看就感覺會在一起走得很遠。”,開頭可以這樣寫:
“前幾天我在微博刷到一條熱搜:哪種情侶一看就感覺會在一起走得很遠。我們都知道,在愛情里,兩個人相愛容易,只要看對眼兒,立馬可以打得火熱。而相處卻很難,因為時間長了,便會暴露出很多細節?!?/p>
這兩天話題很廣的互聯網公司裁員潮,如果你的產品是職業技能培訓的,可以這樣寫:
“BAT對于很多人來說,像一座圍城,有人擠破頭拼命想進來,有人則鼓起勇氣選擇離開國企。那些離開國企的人,現在過得怎么樣了?”
2. 制造懸念,場景引入
《文案訓練手冊》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
“寫文案的目的,就是讓讀者閱讀我的標題,閱讀完之后,讓他閱讀第一句話、第二句話、第三句話,直到閱讀完最后一句話?!?/p>
這個寫法也很常見,這真心是使用得最多的文案開頭,以下這段文案的開頭以故事性開頭,一定程度上激發讀者的欲望和期待感:
“我一直不明白我的朋友A為什么放棄安穩令人羨慕的央企工作機會,陪著男友在老家山上中這些樹/養這些雞鴨,直到昨晚她跟我說的一席話?!?/p>
看到這樣一段文案開頭,讀者腦海里會疑問:為什么她會放棄央企?為什么她愿意去山里種樹/養雞鴨?這樣的過程是什么?
好的文案開頭,用一句話制造懸疑。但是,這樣也只是個例子不能盲目套用,只要讓用戶產生疑問,吸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就已經成功了。
我們或者引用權威說法,名人名言,制造懸念,不過要注意尺寸以及力度,到底能不能運用到自己產品而產生懸疑的效果,自己判斷。
如:這兩天看王小波的書,他說,“人在年輕的時候,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一生要做什么?”
當然,我們可以開通描述一個現象——一個能感同身受,能夠產生“求同”心理的現象。
如:跟99%的應屆畢業生一樣,畢業過后,我找了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的央企,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四、內文完成用戶的信任
內文的主體部分是要完成用戶對產品信任的,話不多說。
1. 感官體驗
有些產品是非常注意感官體驗的,比如:餐廳,零食,烤鴨,蜂蜜,按摩椅,蠶絲被,甚至是4D電影,智能配件,汽車等等。
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給予感官美好的體驗,或側重視覺,或側重味覺,或者綜合感官體驗。
依舊筆者從某寶尋找個案例,順藤摸瓜,找到一個按摩椅的文案節選:
“按摩機芯”,因為懂你,所以更用‘芯’。全身長行程導軌按摩,正反向雙向揉捏,泰式刮痧開背,波動式,氣囊擠壓?!?/p>
給筆者的感覺就是:所謂的亮點堆積,沒太大誘惑力?,F在都講用戶思維,這個就有點差評了。
記得筆者曾經在朋友圈分享著關于一個枸杞的文案,可供大家參考評判:
XX枸杞,開袋即食。撕掉開口,就能聞到枸杞的甜香味,紅色的汁液從袋子涌入嘴巴,稠稠的、酸甜可口,咽下去之后,喉頭還有幽深的香氣……
這里還列舉一個號稱“直郵博士”的德魯.惠特曼給汽車寫的文案節選:
XX車擁有寬闊如客廳的車廂,關上它那這輛車擁有寬闊如客廳的車廂,關上它那扇拱頂似的車門,準備享受少數特權者的駕駛體驗。你周圍都是華麗而芳香的皮革,產自國外的硬木和昂貴的威爾頓羊毛地毯,這輛車會顯出你獨特的生活方式……
感覺到了嗎?
當高達453馬力的強勁動力召喚你釋放它們時,你的腎上腺素正飛快地流過靜脈血管。其實,細想生活中我們認為那些講話有趣的人,也是運用這個方法的高手,比如:他們給你推薦一家店的米粉好吃時,他會說得你流口水,讓你特別想去嘗一嘗。
2. 制造恐懼訴求
我們總在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可心里又耐不住寂寞,好像我們能從這樣的無限比較中尋求個安慰,找一些優越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的存在。每個人都渴望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卻發現現實并沒有那么樂觀。因此,你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到處都是在販賣“恐懼”,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無法抵抗恐懼訴求。
這里特別想舉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臺灣天下出版社迎來25年之際,讓奧美來做推廣,他們給出了《我害怕閱讀的人》這樣的推廣文案。
該文案節選:
“不知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
我所擁有的內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游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但閱讀的人在知識里遨游,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周刊講到社會趨勢,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筑防震理論侃侃而談。
相較之下,我只是一臺在MP3時代的錄音機——過氣、無法調整。我最引以為傲的論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里的某段文字,而且,還是不被熒光筆畫線注記的那一段。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人。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歷的失敗。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閱讀的人。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p>
恐慌場景:
這文案背后是一個敏銳的洞察:當人們忙于為生活奔波,免不了交際應酬,當面對飯桌上的那些人侃侃而談時候,談社會管理,談建筑、談八卦周刊,你是什么樣的心情?你會不會感到自卑,社交恐懼呢?
不堪后果:
在《我害怕閱讀的人》中,列出條條令人恐懼的現狀還不夠,忘了怎么辦呢?必須給個迎頭一擊。就像文中說的“人總是聰明的太遲”,“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在成年世界里顯得無知”等。
我們可以總結下結構:恐慌場景+不堪后果。
那恐懼訴求用在什么品牌或產品,我這里分為兩類:
- 解決當前潛在訴求: 防水鞋套,洗碗機,電動牙刷,靠枕、凈水器……
- 預防未來明朗訴求: 減脂產品,職業技能課程,防盜指紋鎖……
拿上面的防水鞋套舉例子,這個產品我是從某寶隨便找的一個產品,寫成兩個不同形式的恐懼性文案,看客們自行品味判斷。
- 下雨出門,鞋子難免被弄濕,沾染泥土,污漬,弄臟了心愛的東西,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 上班遇到下雨天,最是讓人崩潰了,要是一不小心蹚一鞋子水,在公司又換不了鞋,就要沾沾粘粘一整天,想想就不開心!
所以,恐懼感來自某一場景的,給出總結是:痛苦場景+“惡心”后果。
3. 認知對比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一書中揭示的“認知對比原理”——即“人類認知世界中,有這么一條對比原理,如果兩件東西很不一樣,事實上我們會感覺它們的差距比想象的還要大。”
怎么理解呢?
比如:我的產品是口香糖,是二手房,是橘子,是微波爐,是榨汁機等等。我們乍一看,找不到明顯的亮點、優點。就是比競爭對手的要好,口香糖甜味更持久,二手房更便宜,橘子更有情懷,微波爐物品受溫更平均……
這里很想列一個世界聞名的廣告教父的一個文案,特別應景:
“這輛新型‘勞斯萊斯”在時速六十英里時,最大鬧聲是來自電鐘。”
筆者依舊從網上找個產品——榨汁機,雖然說要找個對比的競爭對手,但是可以用“普通”、“一般”代替。
所謂認知對比,就兩個步驟:一是描述競品,二是描述自家產品,突出更好。
找到一個飛利浦榨汁機的產品,根據這個圖片,總結一個賣點就是攪拌更均衡,營養更全面。
文案如下:
“大部分人買過榨汁機的就是圖個水果另外的一個飲用方式,享受時光,盡最大限度的保留水果的營養價值和美好的感官…
不怕告訴你們,我之前的榨汁機用了三四次就不用了,就是因為榨出來的果汁,顏色不純,有氣泡, 還有一些顆粒狀的果粒,完全感覺不到“喝果汁”的感覺。
而這個升級版榨汁機,一改普通榨汁機利用每分鐘幾千轉的高速攪拌切碎,榨取汁液的現狀。它是低速研磨果汁,每分鐘只有80轉,從而獲取的汁液更加均衡、細膩,營養要比普通榨汁機保存率要高高70%。
這樣的原汁原味,喝一口,除了水果本身的味道,仿佛還混合著剛剛割下的青草香氣與高山上清新空氣的味道。”
當然認知對比還遠不此,可以來自事實證明、數字對比、試驗證明等。
試驗證明:比如床墊,趨同化很嚴重,都主打“柔軟舒適”。那么怎么證明?曾有個案例是:廠商做個試驗“用生雞蛋整個按入床墊而不破,0壓力…”
數字證明:一塊香皂怎么賣?給個兩點是:“泡沫細膩”和“能當洗面奶用”。
“我們這款明星肥皂所產生的泡沫,像鮮奶一樣綿密富有彈性,輕輕用手一搓,大小跟足球差不多了,彈性特別十足?!?/p>
然后給出數據:“這些泡沫的直徑細小到只有0.005毫米哦,什么概念呢?人體毛孔的直徑只有0.02-0.05毫米……”
4. 場景化描述
什么是場景化?
就是設計一個產品使用場景,讓顧客通過場景進一步認識產品。當顧客遇到同樣的場景,腦海里能想到你家的產品。
場景只是具象,而真想要的是一種情感共鳴。
你選擇什么樣的場景,就決定了會激發用戶哪種情感,而這種情感則決定了他們是否會產生購買動作。
當然,你首先要確定目標人群,根據這些群體的日常軌跡,洞察和預判用戶一天的行程,思考TA工作日,周末,節假日等都會做些什么,然后把產品植入進去。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已故”的咪蒙之前有一篇文章——《咪蒙:說來慚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萬》,其實也是一篇軟文,她在介紹她的助理是這樣介紹的:
“安迪是93年的,學日語專業,她剛來公司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可愛?,F在她變了,人稱安迪姐,氣場2米8,其實,她來公司的時候,崩潰過3次。第一次哭,是剛來公司的第一天,我讓她寫劇本,她完全是懵逼的,寫不出來,回到宿舍大哭?!?/p>
這多么像我們這些寫文案的,寫不出來,熬夜,第二天還要正常上班……
如果你有Get到,說明取得了情感共鳴的效果。
場景分為:預設型場景和客觀型場景。
比如:萬科曾經“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卻沒留下你的人”。給你預設一個用戶可能將要面對的一個場景,然后把產品利益點融合在場景里面。
而客觀型場景并與消費者想在這個場景中達成的目的掛鉤,比如:三八婦女節就屬于一種已有場景。
以上文提到的鞋套為例,列幾個場景:
- 早上上班,下著雨,去辦公室鞋已經濕了。
- 雨后天晴,去對面打印室去打印東西,中間有一條泥濘的路。
- 國慶回老家,恰逢下雨,路面泥濘,行走不方便。
- 下雪之后,出去打雪仗,怕玩耍之后,濕了鞋,凍了腳。
五、文案要引導轉化
我們隨處可見的例子,比如:
- 化妝品宣傳:“深度潔白,全面滋潤,凡是購買用戶8折起……”
- 凈水器宣傳文案:“百萬家庭的選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
其實這是沒完成引導目的的,因為我們沒有給出一個用戶認為正當的購買理由。
我們經??吹皆S多課程,我想你絕對不是因為“xx會發起人,新浪知名博主……”這樣的頭銜使得你心甘情愿地交599元上課的。
1. 信任轉嫁
第一個就是信任轉嫁,針對以上,盡管我們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知名博主”,但這不足以完成信任轉嫁。
信任轉嫁要體現兩個方面:“高地位”和“高標準”。
那,怎么體現呢?
拿筆者曾供職的一款有機農產品,有機最重要的是有機證書,信任轉嫁可以這么寫:
“目前全球有四大有機認證體系,分別由美國、日本、歐盟和中國頒發。級別最高的是美國農業部頒發的USDA標準,即100%有機。
如要獲得這樣的有機認證,必須依次通過中國、歐盟、日本的相關認證。而早在去年八月,我們的產品已經獲得級別最高的美國USDA有機認證….“
2. 價格錨點
價格錨點是:商品價格的對比標桿,說的直白點,就是拉個墊背的,以此顯得你的產品很便宜。
出差住酒店,選擇酒店上網付費方案:一個是80元一小時;一個是105元1整天。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105元一整天的方案,付費后立刻發現:80元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讓我覺得那105元非常劃算,80元就是所謂的價格錨點。
我們以凈水器為例,這個部分我們可以寫:
“市面上凈水器很多,參差不齊,讓人稍微滿意的,價格就在3000往上了。我們的產品不僅在性能上打敗大部分選手,更以2388的價格秒殺同質量選手。買定離手的,還可獲得8折優惠,可疊加使用這款產品上,又便宜了477元?!?/p>
那又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我們的產品很貴,找不到所謂的“錨點”了。
或許我們可以從“單位價值”來尋找錨點,比如:市面上有很多營銷課程,198/298/588元等等,不巧你就是那個588元的,怎么破解?
“市面上的588以上的課程只有十幾節課,自然是不能覆蓋互聯網營銷全部知識的。這次以xx老師推出的課程雖是588元,但是一共是45節課,平均只有13元/課,涵蓋互聯網營銷全部知識點,以及老師親自經歷案例分享……”
3. 給用戶一個正當理由
似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拿筆者來說,喜歡一個人去吃火鍋,可是哪些超過100元以上的,我就很猶豫,怕浪費錢。
這放在“享受型”產品表現更為明顯,比如:環聲音箱,數碼照相機以及那些奢侈衣服等。
我們要做的就是給用戶一個正當的消費理由:環聲音箱不是為自己買的,是為了家人有個快樂的時光;照相機不單純是為了自己的愛好,更是為了學習攝影技術;不是為了享受才買的貴衣服,只是事業發展或者是為了獲得女友的芳心……
從上面可以看出:怎么給個理由?就是轉變用戶的身份和社會定位——你是父母的兒子/女兒,你老板的員工,你是女友的愛人,或者你是想成為優秀的那個TA等等。
網上看到一個高檔枕頭,假如這個枕頭是288元一個,你會不會猶豫呢?你覺得花288元買一個枕頭,有必要么?
這個該怎么寫呢,才能轉變用戶的思想。
“白天,我們努力工作,PPT要做的優秀,方案要和老板的心意,和客戶要談的妥當,和同事緊密合作,并打成一片……我們的時間變得充實而有趣。
然而我們的一生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度過的。夜晚,當我們忙了一天,躺床休息,我們需要一款合適的枕頭,幾分鐘便能入眠,也能舒緩頸椎壓力,避免落枕,一覺醒來,便是天明….”
如果你是這樣經歷的用戶,你不會首先想到的是價錢,而是文章中提出的場景自己有沒有重合。
如何真的睡不好,落枕,第二天肯定昏昏沉沉,毫無精神,怎么完成明天的工作呢?想想也是可以入手的。
此時,我們給出用戶的正當理由就是:“枕頭能提高睡眠質量,調整第二天的工作狀態,而不是為了睡覺舒服?!?/p>
再舉例:一份鮮奶面包賣25元。這可不便宜,想想買面包的都是成年人,如果吃面包的人是孩子呢——即“為了孩子而買的”,可以試著這樣寫。
“一份鮮奶面包25元,是一家三口的量,每個人只花8塊錢,卻享受一個快樂家庭早餐時光。
我們的鮮奶面包,純鮮奶制作,奶香四溢。孩子多吃一口,上課就精神一點,個子也張快一點。作為一個媽媽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媽媽本應有的幸福!”
4. 消費緊迫性
這方面像某寶,有互聯網基因的培訓售賣的課程,做的比較好。
一般緊迫性體現在限時、限量、限制身份三個方面。
- 限時:特價298元,優惠截至3月10日,屆時恢復原價498元。
- 限量:前20人報名贈送文案大師羅伯特.布萊的《文案安全創造手冊》一本/僅剩23個席位。
- 限制身份:本次優惠僅限會員享受。
依舊舉例,互聯網營銷課程很多在表達緊迫性這樣的套路,如:
“互聯網的發展,導致我們的互聯網營銷知識更迭的如此之快。這次是xx商學院第5期培訓課程,我們1期培訓的課程時間就是1年,錯過就要等1年,錯過了那只有在憂傷和惋惜之中。
為了培訓質量,實行1V1教學,全訓練營限額200人,又有33個人預定,僅剩23個席位,能不能訂到,看各位的運氣啦!”
作者:柒晨格調,認真做文案,以后可以立牌坊!微信公眾號:文案坊
本文由 @柒晨格調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