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驅動力,有效提高用戶轉發率

4 評論 12263 瀏覽 77 收藏 22 分鐘

很多人都希望通過病毒式營銷促成用戶轉發,快速達到裂變效果。但往往事與愿違,這種方法提升的用戶轉發率屈指可數。因此,要準確找到驅動力,才能有效提高用戶轉發率。

在社交軟件高度普及的今天,幾乎每個產品都使用過病毒營銷的形式,希望通過人與人的分享,達到裂變的效果。然而,并不是所有轉發分享的方式都能產生效力,如果分享傳播的機制出現問題,那么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尤其是現在,各種成功的模式被反復借鑒,人們對大多裂變病毒的形式都產生了抗體。如果還是拍拍腦袋就做一個轉發有禮的決定,而不去尋找真正能引發用戶轉發的驅動力,那么為分享行為提供的獎勵,很多時候會白白送給大群的羊毛黨。

一、問題出在驅動力

說到羊毛黨,我們可以先從他們的行為模式上思考一個問題:

羊毛黨為什么會做出分享行為?

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羊毛黨為了白嫖你提供的獎勵,他們對分享后可以得到的收益感興趣。那么相對的另一個問題也就很好解答,與羊毛黨積極轉發的狀態對應,設計者希望產生分享行為的目標群體無動于衷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像羊毛黨那樣,對可預期的收益那么感興趣,自然不會產生轉發分享的行為。

當然,不愿轉發自然也囊括了操作的復雜程度、信息安全度等問題的存在;但當羊毛黨普遍參與,而目標群體卻無動于衷的時候,就是驅動力出現了問題。

什么樣的餌,決定了你會掉到什么樣的魚。就像有的人喜歡在女孩面前一味炫富,吸引而來的大多數也是拜金女。類似于現金獎勵這樣的餌,容易掉來羊毛黨這樣的魚。

二、尋找分享驅動力

現金獎勵其實也具有很大價值,我們暫且放下它的利弊待會細說。其實很多人也深諳自己產品的目標用戶渴望的是什么,以對癥下藥,獲得用戶的青睞。然而,當戰場放在轉發裂變時,有一個問題卻時常容易被忽略:

產生轉發行為的群體,未必是產品的目標受眾。

很多時候,通過社交網絡分享,最終把信息放在目標受眾眼前的傳播者,未必是產品的用戶,甚至可能不在目標群體的范圍內。但是,這并不影響他把信息傳遞給你想要針對的潛在用戶。打個比方,當你做線下活動時,想找一批模特,聯系一個中間角色的經紀人,有時會比直接聯系模特要更合適。

對于你的產品來說,一個優質的用戶,未必是一個優質的傳播者。例如整形行業,一個為你業績貢獻頗多的顧客,未必愿意把你希望他分享的信息傳播出去:一是他可能不在乎獎勵,二是他不想把自己整形的事情拿來宣揚。

換一個層面來說,社交網絡中的分享傳播具有不確定性,尤其是當你想要把傳播效果提高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信息不可避免地要經過很多中間人性質的非用戶群體。引發他們轉發行為的驅動力,很多時候和用戶是不相同的。

不僅限于轉發分享,不同的驅動力,會吸引不同的人做出行動。就像《增長黑客》里所提到的社交產品,把Slogan“尋找約會對象”改為“幫助他人尋找約會對象”,帶來了2900萬用戶的增長。僅對語言進行細微的調整,就可能改變潛藏的驅動力,從而匹配不同人群的需求。

轉發分享更是如此,使用相同的轉發機制,給予相同的獎勵,只在驅動力上有所區別,就很可能看到不同的效果以及不同的群體在進行響應。

比如:對游戲排名的炫耀只能吸引現有用戶進行轉發,卻無法驅使非用戶進行轉發。又或者,征婚產品對紅娘服務的推廣可能引來大爺大媽們的轉發,但適齡青年卻不愿意把它們放在自己的朋友圈中。

因此,找到轉發者做出轉發行為所需的驅動力,而不是把用戶使用產品的驅動力、現有用戶轉發的驅動力隨意運用,是一次成功裂變的前提。

三、分享驅動力劃分

針對用戶驅動力的研究有很多,比如Yu-kai Chou的“八角分析法”模型,比如《驅動力》中對外在激勵、內在激勵的劃分。但就像SWOT分析法、波特五力競爭模型這些經典的分析法一樣,它們并不是完全沒有缺陷的,但卻不妨礙人們用它來整理思路、激活腦細胞。

就像我們前文所說的一樣,分享轉發所需要的驅動力和通常的用戶驅動力不同,依照收益情況的差異,可以進行如下劃分:

在分享的驅動力中,有顯性驅動力,也有隱性驅動力。

無論什么樣的驅動力,它們的核心機制都是趨利弊害,只不過有的驅動力可以通過一般等價物進行價值衡量,判斷出收益;且被這些驅動力所影響的人,也明確知道自己行為的目的是獲得收益。

而有些驅動力可能收獲的價值具有很大的變動性,無法判斷;而且很多受這種驅動力做出分享行為的人,可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做出分享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日后的受益,只是在基因的影響以及長輩的教育中,養成了對某些信息進行分享的習慣。

1. 顯性驅動力

現金獎勵、代金獎勵、物品獎勵、服務獎勵都是產品方對轉發行為做出的獎勵。雖然都可以很容易地轉化為一般等價物,但當他們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在分享的獎勵中時,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有哪些異同:

(1)價值衡量

分享行為都是以做出轉發,從而得到一些收益為出發點,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再進行一次價值交換。

對用戶來說,這其中自然存在一個潛在問題:我所得到的價值是否配得上我要付出的價值?越淺顯,越容易用一般等價物衡量的獎勵,越容易讓用戶進入價值對比的思考。

  • 你在朋友圈轉發一條鏈接,給予1塊錢的獎勵,你可能會轉發;
  • 你拉來一個注冊用戶,給予1塊錢的獎勵,你可能會拒絕;
  • 你拉來一個注冊用戶,給予10塊錢的獎勵,你可能又會愿意去做。

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地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身份等因素,來判斷自己的收益付出是否匹配。一旦收益低于心理預期,不會留下任何機會。

此時,幾種顯性獎勵間的差異就得到體現:

  • 給你5塊錢的現金,你知道它值5塊,我知道它值5塊,我們對它價值的判斷基本一致,這就是一般等價物。
  • 如果把5塊錢買成一件小禮物,在精心挑選下,我有可能會讓你感覺它值10塊錢。
  • 再加上一點錨定的小技巧,我宣稱我是20塊錢買的,就算你覺得它不值20,也可能感覺它值15塊錢。

物品本身也是有價格的,可以用現金來進行衡量;但在實際接觸時,人們卻不會以衡量金錢那樣嚴格的角度,去衡量物品的價值。原因有二:

其一,我們的大腦是懶惰的。在生存本能的調配下,我們時刻在節約能量消耗,而思考恰恰是一件消耗能量較高的行為。對于直白的受益,因為判斷難度低,大腦可以去進行衡量。當判斷的難度逐漸增加,且判斷的結果又無關緊要時,我們的大腦就會懶于進行深度思考,只給憑感覺進行粗略的估計。而感覺,往往是最容易欺騙的。

其二,當我們不了解一件東西時,很容易受到錨定效應的影響。我們可以輕易被虛高的標價,拉高我們對一個物品價值的判斷。也會受華麗的包裝和宣傳所影響,高估其可能帶給我們的價值。

服務獎勵甚至更勝一籌,當我們通過轉發行為來換取服務時,我們更難以對其真實價值進行判斷,所以更容易擾亂我們對付出和收益的對比。

代金獎勵則與之相反,相較于同等代金券的現金,人們會看低代金券的價值。用戶難以衡量代金獎勵真正的成本和可能為產品方帶來的收益。也就是說,像10元券這樣的代金獎勵,雖然也借助現金進行標價,但其成本卻遠低于現金。

(2)適用范圍

在享受擾亂價值衡量所帶來好處的同時,也需要承受適用范圍縮減的弊端。代金獎勵、物品獎勵、服務獎勵,都在不同程度上會縮小適用人群。

物品獎勵會把傳播人群縮小至對獎勵物感興趣的人;代金獎勵會把轉發者縮小至潛在消費者;而服務獎勵則會把人群縮小至需要特定服務的人。

就像我們前文所說的,什么樣的驅動力,能吸引到什么樣的轉發者。如果選擇了產品目標用戶會感興趣的獎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精準劃分目標群體的功效,但卻很難通過圖1中所示的那些非用戶群體。

當然,如果選擇人們普遍會感興趣的獎勵,就可以較為容易地讓非用戶群體產生轉發行為。普遍性的極致就是現金獎勵,作為一般等價物,對所有人來說都具有價值。即便不是產品的用戶,也一定會用到錢。所以可以輕松通過不同群體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更大范圍的傳播。
(3)簡單直接

顯性驅動力最大的優點在于簡單直接,只要獎勵充足,就能看到傳播效果。然而與之相對應的,卻是高獎勵帶來的高成本。

其實我們在朋友圈、微博也經常能看到,很多沒有任何實際獎勵,但卻能被人們不斷轉發的信息。既然有能夠不花錢而達到宣傳效果的途徑,為什么大部分人仍然在花錢做轉發?

其實就如顯性驅動力的特性一樣,簡單、直接、有效。在某些層面上來講,借助顯性驅動力,可以視為一個偷懶的技巧;讓你不用怎么思考、布置、測試,只需提供一些有吸引力的獎勵,就能夠開展一次不算太差的分享傳播。

然而,隨著這種模式被大量使用,人們抵抗力不斷增長,再加上羊毛黨的增加,使這種不用費心思就能實現的傳播方式,成本越來越高,再也不是隨意扔出一筆錢就可以輕松換到數倍收益的時代。

就如同成本越來越高的競價、信息流廣告,很多公司明知道它的昂貴,甚至長期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但仍堅持在做。一方面是計算終身收益感覺仍然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就是這種拓客方式足夠簡單、直接,就這樣擺在你的面前,讓你感覺不拿就是一種浪費,會白白送給競爭對手。而實際上,又為它的收益率而頭疼不已。

2. 隱性驅動力

相對于顯性驅動力的高成本,隱性驅動力的成本就會低很多。因為轉發者最終獲得的獎勵,并不是由產品方來提供,而是來自人際關系中。

(1)展示身份

展示身份的驅動力,就是在告訴其他人“我是誰”。

先不說商業性質的轉發,平時我們朋友圈里可以看到的曬自拍、曬車、曬美食,其實都是源于這種驅動力。通過向別人展示自己具備一定價值的片段,以在人們的印象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身份形象。

這種驅動力的收益,就來源于社交中,借助自己樹立的身份形象,使他人感受到自己價值的同時,調節對待自己的態度。

比如:有的人經常在朋友圈中曬出自己衣著精致、出入高消費場所、與名人合影的照片。即便是一個和他不熟悉的人,也可以從他的照片中感受到他是一個生活條件富余、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從而在跟他說話時,相對于和其他人說話,會下意識地客氣一些。

“我是誰”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我是北京人”、“我是企業高管”、“我是射手座”、“我是個品格高尚的人”這些形象,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進行展示。比如:

  • 在離我們不遠的母親節,轉發一篇《感恩母親,與愛同行》的文章,樹立自己孝順父母的形象;
  • 轉發《華為宣布3988,讓蘋果傻眼,讓世界為中國沸騰》來樹立自己的愛國形象;
  • 轉發一張剛用手機拍的江小白瓶身寄語,展現一下自己灑脫的真性情;
  • 轉發騰訊公益的《小朋友的畫》,告訴別人自己是熱心公益的愛心人士。

(2)互惠存款

簡單來說,互惠存款這種驅動力,就是通過幫助他人,在受幫助的人那里獲得人情存款,從而預期可能從其那里收回的未來回報。

每當人們認為某些信息可能對別人有幫助并進行轉發時,就是這種驅動力被激活了。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自己助人行為的潛在目的是為了未來回報,這是一個埋藏在人類基因中的本能習慣。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遠古時期,既沒有冰箱也沒有腌制方法,食物不易保存,但食物的收獲也沒有缺少穩定的保障。當偶然捕獲到大量的食物時,與其吃不完待其腐爛,不如與自己的鄰居進行分享,而當鄰居也有大量捕獲時,就可以從他那里收獲到食物分享的回報。這種“交易”形式,又被學者們成為“把食物儲存在鄰居的肚子里”。

漫長演變至今,作為群居生物的人類,已經把這種習慣變為了本能。提供幫助,獲得回報,是全社會達成的一個不說破的潛在共識。

  • 《注意了,明天開始限號》、《每天做3件事,一年不得一次病》這種在朋友圈很容易見到的文章,就是借助了互惠存款的驅動力;
  • “幫助身邊的人找到約會對象”可以給沒有陌生社交需求的人,發掘出一項互惠存款的收益;
  • 類似“Luckin&coffee”轉發可以讓朋友獲得免費咖啡的方式,則是將獎勵與互惠存款的驅動力相結合,讓轉發者可以在朋友那里,存下一杯咖啡。

(3)借題傳意

中國人喜歡含蓄,尤其在表達一些礙口的話時,更喜歡借喻、引用,讓自己的意圖看起來沒有那么明顯,也讓對方更容易接受。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告訴梁惠王他的想法是錯的;古人在儒學體系中,教育別人之前都會來一句“子曰”;歐美人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前,會先用一段圣經中的故事來暗喻;釋迦摩尼也把經文冠以“如是我聞”。

相比當面表達的借喻和引用,現如今分享轉發這種形式,更是在借助被人所說內容的同時,減少了傳達目標的指向性,讓轉發者產生“可以更好遮掩自己意圖”的感覺,來避免直接沖突帶來的尷尬。

雖然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講,我們都知道,信息的接收者通常能夠理解,這條信息是刻意傳達給自己的。

就比如一個妻子與丈夫吵架后,在朋友圈里轉發了一條《且行且珍惜,善待最愛你的人》,對方也不會不明白她想轉給誰看。但作為當事人的時候,有時候就需要那么一個臺階,來讓自己可以更容易的傳達出那句想說的話。

  • 員工會轉發《22個月無休猝死,員工都是被企業逼走的》給老板看;
  • 老板也會轉發《你在為自己工作》來督促員工;
  • 女人會轉發《好男人的4個標準》以讓男友更好的對待自己;
  • 男人也可以發《做男人真難,一個中年男人的不易》向妻子訴苦。

(4)打開話題

作為群居生物,每個人都需要社交。人們不僅從社交中獲取各種自己需求的利益交換,也通過溝通獲得情感上的“社會支持”。

每個人都需要說話、需要聊天,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擅長聊天。一個不善于聊天的人,會用查戶口般的連續詢問,或是一句“在嗎”,打開一段從枯燥開始的聊天。而有一定社交直覺的人,就學會了從話題入手,引發對方的興趣。

雙方可能存在共同經歷的事情、新鮮好玩的事情,都可以用來打開話題。如果自己身邊沒有什么特別有趣的情節,轉發、轉述一些網絡熱點,也可以作為打開話題的工具。

  • “復聯4預售票房過5億”可以開啟一段關于電影的聊天;
  • “大碗寬面VS雞你太美”可以引發一場對偶像的討論;
  • “網易云音樂《看見音樂的力量》”可以打開一段音樂與情懷的交流。

四、結語

驅動力不是一場有效裂變的全部,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如果你實力雄厚,借助顯性驅動力,提供一份有足夠吸引力的獎勵,可以簡單有效地帶動轉發。若是你喜歡精打細算,再深入挖掘一些轉發所需的隱性驅動力,也是節約成本的不錯選擇。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由 @墨饕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原來對病毒式營銷都停留在簡單的顯性驅動力方向上的思考,感謝作者,受益匪淺!

    回復
  2. 如何利用驅動力提高用戶轉發:
    1.找到目標轉發用戶的轉發驅動力
    2.驅動力包括顯性驅動力和隱性驅動力
    3.顯性驅動力是給轉發者直接利益,其中服務>禮物>現金,因為越直接的利益用戶越容易思考比較。使用顯性驅動力簡單直接,但成本高。
    4.隱性驅動力可以看網易云做的H5,激發用戶欲望和需求來刺激轉發,比如幫助用戶“表達身份”等,成本更低但得費腦子。

    回復
  3. 受益匪淺,希望出一個手游分享的分析

    回復
  4. 有收獲,感謝分享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