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到品牌,你只懂消費者洞察?

0 評論 13106 瀏覽 64 收藏 18 分鐘

對于品牌營銷而言,很多人會想盡辦法做消費者洞察, 去研究消費者行為。不過,本文認為品牌營銷更應該把重心放到產品上,對不同階段的產品進行不同重點的營銷側重與手段。

對于很多營銷人來說,但凡涉及營銷,都會強調消費者洞察。而市面上也有大量的課程傳授消費者洞察技巧,但我們在做消費者洞察研究或者學習的時候應該思考一下:為什么要對消費者洞察如此地執(zhí)著?消費者洞察背后的動因到底是什么?

消費者洞察的背后,是營銷人對增長轉換緩慢甚至下滑與老板對增長要求的壓力,但是增長問題真的應該總會重心放在消費者身上嗎?

太多時候,我們把營銷做成了一個被動行為:被消費者帶著走。其實,營銷背后不只有消費者,還有另一個重心——產品。

如果我們總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滿足消費者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其實是不是會迷失在百變的消費者海洋中呢?

所以,個人認為對于品牌營銷而言,首先應該先懂自己,從產品到品牌不是進化,而是一個競爭力的開始。而這個推動企業(yè)業(yè)務增長的“競爭力”是有著階段性的。處于不同階段,就要有不同的營銷側重和手段。具體來說:

一、找到消費者

一般而言,消費者都指增長客戶,所以在品牌營銷中,很大一部分投入或者重點營銷目標都是想盡辦法做增量,但除了增量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概念,叫做存量,也就是已經形成的消費群體。

所以,增量與存量的需求不同,自然就要有不同的應對手段,而增量與存量對應的傳播技巧是認知與認可、對應的營銷手段是價值與價值觀。

1. 增量-認知度-價值營銷

增量的價值營銷相對簡單一點,一般是以USP理論為基礎(獨特銷售主張),找到品牌所依存產品的獨特價值賣點與并挖掘消費者的購買理由,兩者結合,突出功能性價值,再通過促銷、折扣、聯合營銷等收單,提升消費者對產品性價比的滿意度。

2. 存量-認可度-價值觀營銷

存量的品牌營銷手段相對復雜很多,這一部分用戶已經對品牌形成了一定的認知,所以需要不斷提升對品牌的認可,從而形成復購。

深度挖掘的話,你會發(fā)現真正帶來利潤增長的其實是存量用戶,而非增量。增量是流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流動的消費量,這個消費量可能會因為小恩小惠喜歡你,也會因為性價比降低而和你成為陌生人。所以,個人角度而言,經營存量用戶才是品牌營銷真正的核心。

存量用戶的品牌營銷要從兩個角度來思考,第一點是做好產品的體驗(產品體驗不是產品經理的事情,其實應該是營銷與產品共同的責任);第二點是做好價值觀的引導,因為所有的功能性價值都逃不掉被“復刻”的命運。所以對待存量用戶,品牌營銷不是給一些小恩小惠,而是持續(xù)的價值觀和文化的持續(xù)輸出,才是關鍵。

存量和增量是消費者洞察,但是企業(yè)角度的消費者洞察。但是不管存量也好,增量也罷,不同的品牌發(fā)展階段,品牌營銷的重點都不一樣。

二、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這里,我們按照品牌包含的產品、影響力、規(guī)模、歷史度等分為:產品品牌、品類品牌、企業(yè)品牌三個階段。本質上,每個階段的品牌營銷的目標都是業(yè)務增長,做法和重心有很大的差異同。

綜合來講:

  • 產品品牌做差異化
  • 品類品牌做專業(yè)化
  • 企業(yè)品牌做社會化

1. 產品品牌

看到很多做品牌營銷的人都在咨詢怎么做初創(chuàng)品牌的營銷,其實于我而言,初創(chuàng)品牌叫產品品牌更貼切,因為一般來說初創(chuàng)品牌與產品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對于產品品牌來說,有兩種情況。

如果你產品設計完備而且又有大把的營銷費用,那就很簡單,請代言、做廣告、做促銷。而且這三個方面都不需要你自己動手,找個4A公司就可以搞定。因為初創(chuàng)品牌就是做增量,增量做完找投資人,找完投資人繼續(xù)來來往復,但是最后留存多少就不好說。

不過,多數產品品牌在沒有拿到融資之前面臨三方面的壓力,營銷方面的投入捉襟見肘、BOSS要看到用戶增長、產品的市場是一片廝殺的紅海。

所以在三方“圍剿”下,我們可以有幾個方向來提升增量。

(1)讓用戶能夠找到你

選一個主陣地,優(yōu)化產品對外官方平臺,一般而言主陣地包括:官網、APP、微信公眾號三個,而這三個都有需要有自己獨立的功能:官網=品牌展示平臺、APP=產品消費與體驗平臺、微信公眾號=優(yōu)惠與售后平臺。

(2)讓用戶感受你的不同

對于用戶來說,現在是一個消費品過剩的時代,選擇困難癥是現代人的通病,如何在如此之多的產品中脫穎而出,就需要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誠意,這份誠意從三個方面實現:體驗、故事、服務

超預期體驗:

超預期體驗的第一部分是由產品負責人與品牌營銷人員共同完成,根據消費者體驗路徑和產品本身特性不斷優(yōu)化體驗;第二部分則是品牌營銷人員主要負責的,即促銷。雖然說不同的細分市場和受眾定位就會有不同的打法,但是真正核心的打法就是優(yōu)惠,讓消費者感覺自己賺到了,而優(yōu)惠的方式基本也很固化,滿減、滿贈、滿折。

共鳴的故事:

故事的核心是共鳴感,不過個人覺得共鳴感應該帶著一種高級感,而不是販賣焦慮感,這種高級感來源于圍繞產品價值和品牌調性倡導的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性格、價值觀等,而具體操作手段基本是圍繞節(jié)點性事件海報、創(chuàng)意性的事件營銷、品牌聯合營銷/促銷、關鍵人物背書、價值創(chuàng)意故事為主。

系統(tǒng)的服務:

服務而言,這里所說的服務不是體驗式服務,而是售后服務。很多人認為售后服務應該是叫做客戶部門,其實售后服務對于剛剛成立的的初創(chuàng)品牌或者說產品品牌,應該是由營銷部門來做,后期交給客服部門。這一環(huán)節(jié)需要品牌營銷人員設計好所有的服務通路,包括售后服務流程、服務標準、服務基本話術、客戶回訪與評價體系等。

(3)讓用戶替你傳播

要做到用戶替品牌傳播,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給好處”,用戶傳播之后能夠得到什么好處,而這個好處要包含物質好處和精神好處兩部分。

實實在在的好處:物質的好處,其實現階段基本已經定型,就是傳播的激勵機制:邀請送、分享送、評論送、團購價。

邀請送:

設置幾個層級,邀請不同數量層級送不同的價值產品,比如優(yōu)步剛進入中國市場,為和滴滴搶奪用戶,新注冊用戶送券、邀請好友雙方得免費券。不同產品可以根據用戶對產品的剛需而定,比如消費品送消費券、折扣券,學習平臺送買課積分等等。

分享送:

分享送的形式相對來說操作難度簡單,一般是基于微信平臺,推廣性的文章集贊之類的,這里就不展開說。

評論送:

評論送的目的是為了積累早起的用戶口碑,讓觀望或者猶豫的用戶看到實實在在的用戶體驗信息,引導消費。

團購價:

團購價這個主要用來做促銷,或者老用戶帶身邊人參加,這其實有那么一點應用傳銷手法的意思,但是真實使用即可。

帶來愉悅感的好處:精神的好處,這一部分更多的是做社交貨幣,所謂的社交貨幣的本質是做內容,做能夠引發(fā)傳播的內容,這一部分不做展開來說,可以看前一篇文章中的企業(yè)內容營銷部分。

大浪淘沙,總有很多品牌在市場中淡出我們的視野,而也有一部分品牌逐漸擁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但是可能追隨品牌,在初創(chuàng)品牌的紅利消失后,跟在大哥后面分一杯殘羹剩飯。所以為了不成為這樣的品牌,需要努力向第二個階段邁進:品類品牌。

2. 品類品牌

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級商品分類,由該分類可以關聯到的品牌,就是品類品牌。特別是在產生某種消費需求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品牌,就是頭部品類品牌。比如提到空調,顧客能夠想到格力,提到礦泉水,顧客能夠想到農夫山泉,提到超市,顧客能夠想到沃爾瑪。因此空調、礦泉水、超市,這些都是品類。

所以,對于品類品牌而言:

第一步是:卡位!

卡位,這個詞來源于籃球運動,當防守方在籃下阻擋進攻方在搶籃板時的動作雙臂張開,腿半蹲,沉腰,全力將進攻方擋在自己背后。應用在品牌營銷上,就是要把其他同類型品牌卡在自己品牌所在品類的后面,讓消費者想到這個類別就對應聯想到自己的品牌。

具體如何卡位,需要做好三個部分的工作:梳理自身與頭部企業(yè)的相同與不同、找準機會切入細分市場、造詞運動(對細分市場進行創(chuàng)意化詞匯描述),具體以后有機會展開來介紹。

第二步,是做專業(yè)化,穩(wěn)固自己的品類品牌概念。

品牌類品牌的專業(yè)化需要做三個方面的工工作:產品與服務的專業(yè)化、形象與價值的專業(yè)化、用戶的專業(yè)化。

產品與服務的專業(yè)化:相對非常容易理解,即在產品與服務上深度耕耘,投入研發(fā),再通過行業(yè)媒體、行業(yè)展會、行業(yè)論壇、專業(yè)訪談、解決方案、白皮書、客戶體驗反饋等形式進行傳播。

形象與價值的專業(yè)化: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對于品牌營銷人來說,這里就進入了品牌的第二個階段:品牌個性和品牌擬人化。品牌個性和品牌擬人化都需要一個共同的結果,就是你能代表什么,你是什么樣的專家,也就是品牌IP化的開始。

用戶的專業(yè)化:這一部分其實相對會被很多營銷人忽略,其實用戶的專業(yè)化核心的做法應該是品牌成就用戶,即讓你的用戶通過你的產品、你的品牌獲得專業(yè)知識的成長,當這不人成為普通人眼中的專家之后,自然也會成為你的品牌傳播使者。

3. 企業(yè)品牌

品牌通過長期的運營,占領了品類之后,繼續(xù)發(fā)展壯大之后會逐漸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品牌,這個時候也就到了品牌建設的第三個階段-企業(yè)品牌。

目前國內多數傳統(tǒng)企業(yè)的品牌建設都屬于企業(yè)品牌建設的范疇,特別是廣大的房地產商們,甚至包括百度、阿里、騰訊、網易這類企業(yè)也都屬于企業(yè)品牌建設。如何評判一個品牌到了企業(yè)品牌的建設范疇,其實從他的新產品命名就可以看出,在命名采用母子品牌的命名方法,在品牌運營上產品品牌大于企業(yè)品牌。

但是對于企業(yè)品牌營銷人而言,企業(yè)品牌的做法更加的復雜和教條,復雜的點在于要花大精力在品牌架構與業(yè)務的反復梳理中;又因為你是從產品發(fā)展起來,所以消費者對品牌的識別會存在滯后性問題。教條在于:很多品牌管理的手法都可以應用其中,都是按部就班地做著,所以傳播的核心就會變得空洞和虛幻,這個時候的品牌營銷人就會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所以,對于企業(yè)品牌的品牌營銷工作可以向以下幾個方面?zhèn)戎兀?/p>

(1)承擔社會責任

當進入企業(yè)品牌之后,單純的功能營銷或者專業(yè)化營銷對于綜合性企業(yè)來說可能會成為束縛,所以與其聚焦在具體的價值化營銷,不如把精力放在社會責任的營銷。

而社會責任的營銷會被誤解為公益捐助,其實公益捐助最無效,因為效果不可控,參與度有限。所以,品牌營銷人可以尋找一個社會性問題主動承擔,這一塊就不單獨展開來說,如果感興趣可以直接研究支付寶和騰訊公益,他們都是很好的例子,平臺發(fā)起全民參與,一方面帶動持續(xù)的訪問量與打開率,一方面獲得社會贊譽。

一般來可以選擇:環(huán)境問題、教育問題、健康問題、就業(yè)問題、發(fā)展五個問題主動承擔。

(2)價值觀倡導與文化傳播

社會價值觀的積極引導,其實與社會責任會有些類似,不過它的重點在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比如騰訊的科技向善,倡導的價值理念就是可以應該是引導人向善、幫助解決人類終極發(fā)展問題,所以價值觀的引導也是一塊企業(yè)品牌需要做的問題。另一部分關注重點是品牌故事的挖掘,可以通過挖掘企業(yè)故事,包括:曲折性故事、創(chuàng)新性故事、鮮明人物、節(jié)慶活動等,而這里需要把控好傳播的調性。

以上兩部分是企業(yè)品牌最核心的精力和營銷內容。如果說具體的方法論,到了企業(yè)品牌這個層面其實企業(yè)實力基本上已經定型,頭部企業(yè)不管做什么都會被關注和有效引導,而中型企業(yè)品牌營銷的重點可以從內外部突破,具體如下:

內部持續(xù)不斷做好內部品牌的普及和認知、業(yè)務架構與品牌系統(tǒng)的長效梳理。外部而言是持續(xù)不斷地發(fā)聲,通過大型的展會、論壇、造節(jié)、造星、專業(yè)出版物等形式做強品牌營銷。

品牌營銷一半技術、一半藝術。技術在于消費者、產品、市場環(huán)境、營銷技巧的把握;藝術在于創(chuàng)意、表現形式、成功的不確定性。愿共同努力,在條路上共同深耕、共同進步。

 

本文由 @貳念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