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滿為患的線下營銷活動,背后是什么?

0 評論 9980 瀏覽 38 收藏 11 分鐘

結合作者親身經歷的一次大型電器營銷活動,本文具體分析了此次活動的流程以及吸引人們參加的營銷原理。

背景交代一下——大型電器營銷活動。

身為一個理智的產品汪,去之前信誓旦旦,我30分鐘內領到免費獎品保證走人。然而,結果是我拿到了獎品,這場活動耗時2小時,我也一直坐到了最后。

我怎么會在這里坐2小時?是什么讓我臉打得啪啪響?是什么讓我心甘情愿留這么久?

作為一名“糾結癌”患者,決定對這次活動進行一次分析。

我先整理了一下參加活動的主要流程,如下圖:

核心要點也作了簡單的總結,如下圖:

1. 便捷的活動,免費的禮品

打電話推廣活動。以我本人為例,在話術中最終吸引我去參加活動的點有3個:

  • 第一,該活動門店距離我比較近,無論家庭住址還是我的上班地址,尤其是距離我上班地址,在一公里之內,是一個可步行的距離。
  • 第二,活動開始時間為下午6點,剛好是我下班時間。
  • 第三,活動免費送一個吸塵器??偨Y一下就是:活動地點不遠,沒有耽誤上班時間,還有免費的禮品可以拿。

2. 一條看起來很正規的通知短信

短信通知參與用戶。短信通知的幾個重點:

(1)活動主辦方;

(2)活動舉辦時間和地址;

(3)如何參加活動和領取免費禮品;

(4)入場編碼;

(5)公交路線。

從這條短線的排版和內容上看,是一條很正規的短信,有別于其他營銷短信,在這里是一個加分項,它提高了這個活動在我心中心理形象。

3. 不被嫌棄的回訪電話

這個舉動可能是營銷團隊為了考慮自己的KPI,或者是確保現場安排的無誤,但是從我的角度看,這是個減分項。好比自己看上了一臺電冰箱,看著什么都挺好的,突然走來一個營業員不停個給你說“這個好,特別好,買這個真的很好,趕緊買它吧,吧啦吧啦~”,這時候心里肯定會開始懷疑這里面一定有貓膩,開始抵觸了。

就我個人經歷的這次電話確認,應該是話術未表達好,那這里就是一個話術的問題,所以反復確認的事情是可以做,只要做到不要讓參與者感覺——主辦方是一種“到嘴的鴨子別飛了”的感覺就可以。

4. 扣人心弦的活動過程

先說一下現場的布置,一個電視機,一堆碼得跟墻一樣高的禮品,一群統一制服的工作人員,一排排整齊的座椅,土到炸的BGM?;顒游恢迷陔娞菖裕蠘蔷湍芸匆姷奈恢?。

流程上:

  • 憑入場編碼領取入場編號。
  • 現場看宣傳片。這個環節俗稱“洗腦”。
  • 抽獎發獎品。中獎號為入場券號。
  • 補發獎品。因為有的人中獎有的人沒中,然后會故意再補發幾個名額。
  • 邀請田總講話。講話前再次補發打獎名額。
  • 引入正題。通過央視報道,白巖松等人的調查報告背書,以及一些健康理念灌輸,開始引入主題,提出問題。
  • 推出產品。結和前一步推出的問題,邀請現場參與者一起做實驗,驗證產品效果,解答問題。
  • 公布產品價格。公布的是產品的市場指導售價。
  • 公布現場活動價格?,F場價格為市場指導價格的50%。
  • 選出體驗產品的參與者。告知參與者,本次活動將把所有的產品送到幾名幸運觀眾中,體驗半年。
  • 頒發體驗證書。
  • 活動合影,轉發朋友圈。
  • 送免費獎品。每個參與者最后憑入場券領取一份免費禮品。

我還是從我個人角度分析,在我領入場券的時候,工作人員就告訴我,等會有抽獎活動,憑這張券可以領獎。其實我雖然不是很相信,但是還是給我做了一個心理鋪墊“有抽獎”。

但是當我到達活動現場的時候,首先映入我視野的是一個碩大的獎品墻,我這時候心理已經變得有點期待了,雖然也沒說這個一定是給參與者的獎品,但這是因為前面的心理鋪墊“有抽獎”給我自己在做暗示所制造的假象。

從心理上講,我此時還是理智的,覺得這都是商家的套路。抽獎開始后,真的有人中獎了,這個時候我的心理又出現了變化(特別是當坐在我旁邊的中獎了),我開始有點相信這個活動了,感覺真能中獎(雖然最后我沒中獎),并且“田總”還不停地說后面還有更大的獎,讓我又開始聯想那一堆獎品墻上的高級貨。

通過小部分人中獎讓參與者打破了上個階段的疑慮,同時又不斷給參與者心理鋪墊“還有更大獎品”,讓參與者與前面通過心理暗示所制造假象(產品墻上的高級貨就是獎品)產生聯想,我只想說“他們已經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這里面有幾個細節:

第一,工作人員在開獎的時候,鋪墊等會田總會來發更大的獎,讓人產生期待期待。

第二,田總出現的時候,講了沒幾句話,有一個觀眾就鼓了幾下掌,田總立馬送了一個差不多的獎品給他(是從高級貨里拿的),隨后的活動里觀眾的互動程度就很高。

第三,田總一來立馬兌現了剛才的諾言,新增了5個一等獎的名額。不停地鋪墊“大boss出現會有大驚喜”,吊足了參與者胃口。boss出現后不僅兌現了承諾,并且出手大方,隨便出手就是給擁護者一個大獎,眼紅的參與者立馬蜂擁而上,隨即多了很多的擁護者,讓活動異?;钴S。

權威機構及人士的背書,以及科學的對比實驗,可能對于我這種可能不太管用,但是就現場看對阿姨們的殺傷力還是很大。

對比市場指導價,現場5折價格。但本次活動將把所有的產品送到幾名幸運觀眾中體驗使用半年,覺得好再購買。市場指導價定得很高,參與者覺得這些自己不會購買,但體驗一下還是可以的,體驗覺得好可以半價購買。又一次成功地拉住了參與者。

  • 名額有限,簡單地運用了一下饑餓營銷。
  • 頒發證書,體現的稀缺性,制造一種成就感。
  • 合影轉發,社交擴散。

5. 活動結束

發免費獎品,通過一個免費的獎品將參與者成功地留存到了最后。

我仔細想了下自己的心理變化過程,如下圖:

我為什么會乖乖在這里坐上2小時?

  • 起初想參加,是因為它無參與門檻、合適的因素以及免費的贈品。
  • 中途未走,其實是起了“貪”念,碼在那里的“高級貨”最終也就發了一個,活動方沒有承諾任何說要發完,全都是自己的臆想,認為抽獎能抽到自己。
  • 最后,因為“沉沒成本”太高,還是想等到活動結束拿一個免費的禮品補償一下。

這樣活動我們平時屢見不鮮,如房地產,保險等,反復使用必然有它的道理。其實,我們平時看到很多的不管線上、還是線下的營銷,都在利用人性的弱點,我們一次次的陷入,都是和人性斗爭的失敗。產品營銷是一個被津津樂道的話題,雖然營銷表象千變萬化,但我相信它的內核是不變的。

以前的營銷經常會被冠以“利用人性的弱點,坑蒙拐騙消費者”的頭銜,但現在令人欣慰的是,如本例,已經引入了權威背書,科學實驗,健康理論,讓消費者先體驗后消費的方式合理營銷,而不是單獨地以銷售為導向了。這也許就是商業和產品初心在找的平衡點吧。

 

本文由 @星冰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本文由 @星冰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