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性價比優勢外,蜜雪冰城的成功訣竅還有哪些?

2 評論 11647 瀏覽 11 收藏 13 分鐘

“性價比是一個有原罪的詞。在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硬道理面前毫無還手之力?!?/p>

筆者邀您閱前,先思考:

  • 掂大勺起家對于餐飲企業有什么影響?
  • 為什么蜜雪冰城能夠全國開遍5000+門店?
  • 性價比對于蜜雪冰城意味著什么?

01?餐飲洗牌,“成也大勺敗也大勺”

前段時間和一位餐飲老板交流,他說:

“為什么現在餐飲行業洗牌這么嚴重,甚至可以用行業大清洗來形容。因為早期的一批餐飲企業都是掂大勺出生,菜品口味上沒問題,慢慢就做起來了。但是現在的餐飲行業,好吃是本分,競爭開始轉移,很多企業就關店倒閉了”

這讓我突然意識到,創始人作用,對于餐飲企業來說,堪稱“成也大勺敗也大勺”。

那什么是創始人作用呢?

它指的是企業早期,受創始人意識形態產生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長期作用于公司,又被稱為企業基因。

在企業的展現形式可能是公司文化,企業愿景;也可能是創始人魅力,團隊價值觀。

但是企業基因論也飽受爭議,比如阿里騰訊的“toB、toC”基因論。最大的爭議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大公司業務賽道轉換很多。

比如阿里云做的就很成功,那阿里有云基因?美團一開始是團購,后來做外賣,難不成美團有外賣基因?這就是典型的業務決定基因的思考邏輯。

企業業務并不代表企業基因。

這就類似,一家餐廳的主打菜是番茄炒蛋,然后你出去就說這家餐廳的基因是番茄炒蛋?顯然不是企業基因論的問題,是發出爭議的人對于基因論的誤解。

基因不是表面上做的業務,而是內在的價值觀和做事邏輯。

02?5000+門店,基因的優勝劣汰

提起蜜雪冰城,很多茶飲個體戶創業者會罵它是行業攪屎棍,好不容易提上去的價格,隨著它的到來,又會陷入混戰。

可是,它卻無意挑起價格戰,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和價格體系,有條不紊的開店布局。

它以2元冰淇淋+3元檸檬水起家,逐漸豐富品類,拓店加盟,堪稱悶聲發大財的典范。

這場混戰因它而起,卻與它無關。

Ⅰ. 隱形巨頭,5000+門店不過是冰山一角

2018年底,蜜雪冰城全國門店數量5000+,成為中國線下門店數量最多的茶飲品牌。

看到5000+門店,很多模仿競爭者就會想怪不得跟它拼不過性價比。

因為在餐飲行業,有規模優勢這種說法。門店數量多,也就意味著跟上游供應鏈有談的資本,成本優勢大。能夠把價格壓低,保持終端價格優勢。

但是,對于蜜雪冰城而言,5000+全國門店不過是冰山一角。對于競爭而言,最可怕的就是你以為看到的就是這個品牌的全部。

Ⅱ. 苦大仇深的創始人,煉出企業基因

真正把它凍成隱形巨頭的是創始人張紅超。

蜜雪冰城現任CEO張紅甫曾經這樣形容他:“如果用馬云的話說,我哥哥(張紅超)應該屬于苦大仇深的創業者?!?/p>

從創業第一天開始,這個老家開封,從商丘找到創業靈感的農村孩子,就沒有想過做一個多么貴的產品。他想的很簡單,就是養家糊口,把在農村的父母接到城里住。做的也很簡單,用最低的價錢,做出當時市面上最好的產品。

供應鏈的不完善,3000元啟動資金的捉肘見襟,讓他幾乎不得不所有的生產物件全部自制。

第一臺刨冰機二手市場淘,自己改造;第一臺蛋筒機二手市場淘,自己調試;第一代蛋筒配方,自己去村里尋找兒時的口味。

這些苦難不但成就了日后創始人對于供應鏈近乎偏執的追求,也讓平價高質的基因慢慢滲透到企業文化中。

因為對于生產材料的全部掌握,所以這個年輕人定價策略很簡單。不是看市場,也不惡意針對競品,而是采取成本倒推的定價策略。

第一代脆皮甜筒上市,售賣2元,廣受市場歡迎排隊,供不應求。按照商業規律,這個時候市場沒有競爭對手,應該提價。可是,這個年輕人,在第二年開第二家店的時候,經過成本優化,售賣1元。

這種向內逼自己優化成本,逼自己提高效率的動力,都來自于對于平價高質的追求。

這種基因直到2009年春,引入合伙人制度,走向公司化運營,才被以“打造高品質的價格革命,惠及大眾”這樣的企業愿景展現出來。

相比很多公司喊口號似的企業愿景,這種創始人帶領團隊,自我磨合出來的價值觀和做事邏輯,才能被稱為企業基因。

這種平價高質的基因也長期影響著日后團隊擴充和企業發展。

Ⅲ. 高端vs平價,兩年半只賺6100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鄙飧偁帲蔡硬贿^大自然法則。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自我基因優勝劣汰的表現。

鄭州大上海招商時,曾經找過蜜雪冰城,但是后來因為擔心拉低商場檔次而終止。每個人都有一口氣,別人不讓進,那就自己先把品牌做起來。

蜜雪冰城張總在創業史里回憶:當時在文化路開了一家高端店,模仿鄭州市場當時的時時糖語,價格上探到20元左右。

生意一開始還行,后面不斷有新品牌入駐,同時別人引入芒果茶飲,新品研發能力強于自己。慢慢的,生意就一天不如一天。
進軍高端對于以平價起家的蜜雪冰城完全沒有經驗。最后關店,一合計,兩年綜合算下來盈利6100元。

當高端的虛榮心跟平價的本能打了一架后,平價高質就更徹底的溶入到團隊基因里。

幾乎所有深入人心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讓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里,保持自我。

  • 比如海底撈的基因是服務,服務第一。所以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卻也學不會。
  • 比如巴奴的基因是產品,產品第一。所以巴奴雖然不是火鍋行業的領軍人物,但是巴奴產品的更新,往往帶動整個行業的跟隨。

找到自己的基因,在所屬領域把天賦發揮好,遠遠比高端還是平價的虛榮心鄙視鏈重要。

03?平價高質,坐擁廣大群眾基礎的優良基因

為什么平價高質這么厲害,能夠從基因淘汰賽中堅持到最后?

在基因淘汰中,有兩個重要因素:環境和人為。

Ⅰ. 市場環境,高端只是少數

在蜜雪冰城做高端的時候,屬于剛度過奶茶精勾兌的1.0時代,進入鮮奶鮮果的茶飲2.0時代。

雖然當時有部分一二線品牌的產品上探到15元左右,但是在二線城市,市場認知還沒有達到一杯奶茶15元的價位。

這個時候,教育市場、死磕高端的品牌費用是巨大的。而且蜜雪冰城的總部鄭州,顯然也不是教育市場的最佳選擇。

目前發展不錯的兩家高端品牌,喜茶、奈雪の茶,全部起家于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南方市場。

Ⅱ. 人為認知,高端只是價格

當時人們對于高端的認識就是買的貴,毛利高。但是真的去做以后,才發現成本也高的嚇人。

面積要大,裝修要好。店員整體形象和素質要高,人力成本高。高端群體是有見識的人,新品研發要跟的潮流。

綜合下來,高端是整體的系統化提升,而當時蜜雪冰城創始團隊的圈子,缺少這樣的人為認知。

現在高端發展比較好的頭部喜茶、奈雪の茶,創始團隊多有投資人背景,眼界開闊度不一樣。

Ⅲ. 消費升級,漲價才是偽象

基因所屬的市場到底有多大,決定企業能夠走多遠。

從2015年,喜茶、奈雪の茶開始,茶飲進入消費升級的3.0時代。這一期間,大家紛紛漲價,好像突然之間漲價就成了消費升級。

但這是真的嗎?

喜茶沒有說過消費升級,只是一直在強調它的第三空間。在喜茶、奈雪の茶之前,能夠擁有第三空間的只有星巴克的咖啡人士。

所以與其說喜茶等一眾高端品牌的火爆是消費升級,還不如說是滿足了市場上非咖啡人士的第三空間需求。

消費升級,更多的真相是指人們對于傳統體驗的不滿足。比如,小米通過互聯網滿足了人們對于智能手機性價比的想象,之后產生了一波換機潮。

價錢永遠是壓死升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決不是升級的第一步。這也就意味著平價高質在任何時候,都是擁有廣大群眾基礎的優良基因。

04?蜜雪進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但蜜雪冰城也有自己的煩惱,因為性價比高,經常被對手攻擊為屌絲品牌。

這樣的煩惱,在以性價比起家的手機品牌小米身上,同樣存在。

在2019年紅米品牌獨立會上,一向老實人的雷軍說:

“我非常苦惱的一個事情是,‘性價比’是一個有原罪的詞。

友商一直拿著性價比這個點黑我們,所以我說性價比是原罪。因為你一說性價比,大家就說你的產品low。

因為我們的東西便宜,他們天然的就覺得質量有問題,我看到友商宣傳說一分錢一分貨的時候氣得半死。

其實,小米從做手機那天起,就把品質放在性價比的前面。小米如何破解,要做高品質。”

無獨有偶,2018年末至今的蜜雪冰城,也開始進行一系列品牌動作。

2018年,開出越南河內首店;2019年初,簽約觀遠數據;2019年中,門店數量6000+。一直被認為低端品牌的蜜雪冰城,正在不斷進化。

阿里的企業價值觀里有一句話:“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p>

在平價高質的基因上,不斷進化,保持創業心態的蜜雪冰城,不禁讓人想起幾千年前的一起農民起義。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農村包圍城市,從金字塔底層崛起的拼多多也曾如此。

參考資料

1. 蜜雪冰城張紅甫創業史-簡書

2. 《張紅甫20年茶飲品牌老兵》-綠色中國(2017.1)

 

本文由 @古廿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還沒喝過

    來自江蘇 回復
    1. 甜的發齁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