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點建議,讓消費品品牌跑得更遠
對消費品品牌來說,用內容引流驅動消費是常態,不過這只能帶來短期紅利,要想品牌得到長期效益,占領消費者心智,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建設消費品品牌。
本文從品牌、產品、投放、學習、渠道、營銷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2年,消費品創業熱潮不減,越來越多的消費品品牌涌現,大家都要賣貨生存,各路人馬對流量趨勢若騖,很多品牌也先享受到了各個內容平臺崛起的紅利。但是如果你是長期主義,不僅要考慮如何跑得快,更要考慮如何跑的遠。消費品創業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
一直有幾點想法,想對消費品的品牌說下:
01 關于品牌
很多品牌合作任何渠道,任何賬號,先問ROI多少,甚至在投放淘內、知乎、小紅書內容時候,都要問一句:ROI能做到多少。大家都希望渠道保ROI,要是純CPS合作最好不過了。
投放負責人如果這么想,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作為品牌方,不能只想著ROI。
內容是流量的長期入口,驅動消費。沒有品牌心智的投放,這條路只會越走越窄。原因如下:
- 投放技巧越來越透明,各種監測自己,監測對手的工具大家都用的熟練,造成投放成本會越來越高,且和轉化率不成正比,
- 各個平臺對于品牌白嫖素人的做法也越來越嚴;
- 達人和素人的商業化意識開始加強,價格漲了,且知道如何把數據刷的好看了。
- 當大家都重視投放時候,平臺上的廣告內容就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免疫越來越強.
最明顯的差異來自于轉化率。有個朋友曾在甲方做搜索引擎競價:他們公司獲取用戶只有做搜索引擎,投放不敢停,一停用戶就掉,而且遇到了瓶頸,窮盡各種技巧轉化率就是無法突破。后來公司做了一些品牌傳播,轉化率開始上升,而且搜索品牌詞的用戶也開始增加。
這個時候,消費者對與品牌是有印象的,潛意識里會記得“這個品牌我見過/聽說過”,而不是完全陌生的品牌。
我見過不少投放做的很牛逼的商家,但是并沒有成為行業里的品牌,所以,當公司解決基礎溫飽問題后,創始人必須要改變思維。
最近開車,總會聽到廣播里王飽飽的口播,目前麥片競爭非常激烈,王飽飽的出發點是對的。
02 關于產品
很多品牌追求營銷技巧,而忽視了產品。這里分2個情況:
- 如果你只是想賺一波快錢,利用渠道或者價格優勢迅速賣貨賺錢,那營銷技巧確實很重要,因為你也不指望回頭客;
- 如果你是長期主義,那能否賺到錢,賺的久,肯定是基于產品,不是營銷。在做產品的時候,根基標準是差異化,同類產品如果要做,就要給到新的主張和體驗,或者新的場景,差異化的賣點,要么做了也很難成功。但同時,也要評估其市場容量的大小,是否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等等。
三頓半、完美日記、認養一頭牛、漢口二廠、拉面說、超級零、花西子本質是產品。
所謂產品,一定要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好的產品不是你覺得它好用、好吃、好玩、好原料。創業品牌沒有財力物力教育消費者。好的產品,一定是要和消費者的需求匹配,且優勢讓消費者容易感知。
很多老板都覺得自己產品無敵好,各種工藝證書原材料能拉著我說半天,有個牌子的代餐餅干,真的不好下咽,干巴巴的,但是創始人很執迷于和我種草這個餅干原材料、工藝、效果多好,這個就很讓我為難。
03 關于投放
如果品類沒有特別強的品牌,一定要做占領品類領導形象。
當年王老吉那么火,一方面是定位做的好,更重要原因是涼茶除了王老吉,沒有其他品牌在大規模投放廣告,大家默認王老吉=涼茶,涼茶=王老吉。后來達利集團的“和其正”雖然也在大規模投放,請了陳道明宣傳,就是干不過王老吉。
當你有時間窗口的時候,不要為了投放而投放,而要為品類代言,讓品牌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品類領導者,才會獲得最大收益。哪怕在投放上,多加一句廣告語,也總比不加好太多了。另外,不要覺得別人做了你沒機會,關鍵是誰先說了,說的是否大聲。
雖然鮮燉燕窩目前競爭白熱化,單小仙燉一直占據天貓滋補類目銷售TOP1地位,離不開小仙燉的廣告語“吃鮮燉燕窩,找小仙燉”,占據鮮燉燕窩這個品類心智。
阿芙,就是精油!牢牢占據著精油這個品類。
04 關于學習
學習其他品牌的打法,但是不要迷戀。
其實很多分享的觀點,只基于品牌在特定品類,特定產品,特定時間,特定價格帶等綜合因素造就的效果。營銷人應該是思考和消化,而不是依葫蘆畫瓢,拿來即用是不現實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聽了很懂的課,看了很多的書,依然學不會的原因,因為沒有思考就無法化為己用,看到的都是表面。
看事情不要看表面,有的品牌干的生猛,是因為同時電商平臺給予了扶持,賦能品牌。
好學生從來都只會說通過自己努力考了100分,而不會說老師開小灶。
很多品牌淘外推廣做的666,但不是他們適合的平臺就適合你。在投入和精力有限情況下,根據產品和人群選擇合適平臺很重要。
產品定價很重要!有的產品定價體系都出了問題,沒有復購,學各種套路也是枉然。對于非剛需類產品,有沒有形成品牌的,不合適的定價只會是割韭菜,關鍵是,現在消費者的選擇很多了,你的產品沒有讓他獲得不可替代的感知,流失是必然的。
臺灣有個手工皂品牌叫“阿原”,天貓旗艦店在上個月關閉。我看了評論,產品是好,但同時也貴,天然手工皂在淘寶天貓上越來越多,很多手工愛好者也做出不少小而美的品牌,這個時候,一塊手工皂接近100元非常容易造成復購差,拉新速度趕不上用戶流失店鋪只能關閉。
05 關于渠道
一個品牌,銷售渠道應該是多樣的。
很多品牌,目光只聚焦于線上,甚至是某個平臺。已經是2020年,品牌銷售的渠道非常的多,不能只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線上品牌,而應該是全渠道品牌。
有些品牌,你以為他天貓店做的好,其實他發家不是在天貓,而是通過其他渠道打爆,天貓是渠道之一。有的品牌,你看他天貓店做的一般,感覺溫飽都解決不了,但是線下渠道才是他的大頭。
所以,不要把自己僅僅定位為電商品牌,尤其現在各種渠道都值得嘗試。
06 關于營銷
作為商家,其實關心的應該是貨品/用戶的全生命周期、平臺的營銷活動、品牌事件營銷,PR傳播,會員運營等等,目前有個專業名字,叫全域營銷。
大家都知道流量很重要,流量代表用戶,那用戶只存在于小紅書、抖音、快手嗎?
營銷只有投放,ROI嗎?
消費者的全生命周期觸達的渠道,消費者決策鏈路的影響都是營銷,而一些基礎設施是不能錯過的。
舉個例子:
很多人知道消費者現在買東西之前會去小紅書看,那小紅書就是消費者影響的基礎設施??墒侵挥行〖t書嗎?想通這個問題很關鍵。
消費者生命周期里接觸的平臺,有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各種平臺,平臺內的玩法、規則、平臺營銷型工具、營銷活動IP、內容IP、扶持計劃你是不是全部都知道?我見過很多老板除了直通車,其他都不懂,而且車還開的一般。
07 總結
不要用執行上的勤勞來彌補思考上的懶惰,不想做某事,會有各種理由來自我麻痹:不懂、沒人等等。只有看的比別人遠,看的全面,腳踏實地,才會跑的比別人好。
#專欄作家#
營銷老王,微信公眾號:營銷老王(ID:wltx-2015),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阿里營銷專家,關注營銷側流量/裂變/三四線下沉市場;擅長品牌營銷,用戶增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