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戰略拆解:熊貓不走蛋糕的服務創新
熊貓不走蛋糕的底層邏輯是產品+服務。市場上不缺蛋糕品牌,熊貓不走主打的是快樂服務,創造了差異化需求,并通過資源配置和增長運營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價值。
前幾天接觸到了熊貓不走蛋糕,大家都是在說熊貓跳舞這事兒多么有傳播性、社交互動性與裂變性,或者就是熊貓這個IP與符號怎樣怎樣。不過我覺得這都是從品牌傳播的單一維度去看問題。所以基于我對蛋糕這事兒有那么一點點了解,以及表面看到的一些信息,我就從底層結構上做一個簡單拆解。
一、行業邏輯與背景
首先看一個行業,盡可能得看看這個行業的底層邏輯,干一個項目也是一樣,你不能不看清行業的本質與存在的坑就一頭扎進去,折騰半天然后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認知不夠。
先說蛋糕是一個非剛需的產品,很低頻,保質期短、還要送貨上門,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繼的去做呢?為什么不去做面包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蛋糕的單價高、毛利很高,百分之五十到七十吧,看你的規模與成本分攤情況而定。
而面包就是一個相對雞肋產品,制作時長繁瑣不說,他低頻非剛需,最要命的他還單價低。
所以你看到面包店都要進入Mall,人流大的地方,而且不能只賣面包(也有例外,有專做軟歐包的,但你仔細看他為什么要把產品做那么大呢?因為要提高單價),不然這個商業活動就不成立。
任何一個行業在面對科技與消費者變化時時,總會催生出不同的一些機會,往往老企業系統太大不靈活,難以創新,所以就給了新進入者創新的機會。
因此,當傳統的蛋糕店還是以線下門店為主時,當移動互聯網催生了O2O模式的時候,就有了中央工廠+配送,直接送上門的模式。但是多年過去了,這種模式怎么樣了呢?一句話說,就是只有區域品牌,沒有全國品牌。
為什么?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痛點:
生產復雜、不能標準化、產品保持期短、配送成本高,再加上一個消費頻率低的問題,就導致了這個模式很重,只能是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發展,目前稍微規模大點的,都是在一線城市或周邊,原因只有一個,一線城市目標群體更大、密度更密,對于配送上門這事來說,才成立。
那除了一線城市,其它三四線城市是不是沒有需求了呢?
不是,需求更大。但有一點不同,就是追求極致品質的客戶體量少一些。就是大多數顧客對于蛋糕這個事兒,對產品本身沒那么講究,所以21cake這種高品質蛋糕肯定不會去三四線城市,也去不了。
而在三四線城市的蛋糕市場,被當地化的線下店以及一些小的線上品牌占據,每個都有肉吃,但也不能做大。不過這兩年你也看到一個品牌,就是幸福西餅,經常看到他們明星代言人廣告,你說為什么一個低頻的蛋糕產品竟然在投放廣告呢?因為他要擴張,要規模!為什么他能做大,因為他采用了別人不敢用的加盟模式。
所以,市場就分為了三種,一是21cake之類的高品質蛋糕,二是幸福西餅這樣的中檔蛋糕;三是本地分散的小店和小品牌。
在這種行業情況下,熊貓不走蛋糕是如何選擇的?如何進入的?
二、市場選擇
?1. 進入哪個市場
前面說了,整個O2O蛋糕市場,一線城市高品質蛋糕追求食材與口味,二三四城市追求品質的理性消費者基數太小,就適合做中檔品質,追求規模與效率。
所以熊貓蛋糕選擇進入了三四線城市,并且與幸福西餅一樣的中檔市場。
當然,這句話也可能是事后諸葛,他們本身就是在惠州這樣一個城市,也許不是他們主動的選擇,說不定也想去一線城市,但不管怎么樣結果是。
2. 目標人群
進入三四線城市后,具體是要做哪類人群呢?其實這個已經不用選擇了,或者是已經很明確了,因為你要做規模,那就是品質有要求,但又不是極致較真的中間人群,這個群體夠大。
好了,有了目標市場與人群。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你憑什么進入呢?
三、創新顧客價值
市場上也不缺一個蛋糕品牌,換句話說,已經是紅海了,你要進入的話,怎么辦?這和大多數創業者遇到的問題一樣, 因為你是一個新的進入者。你進入的市場已經是在發展期,雖然是有機會,但是有機會并不代表你不創新就可以得到。要不然消費者憑什么選擇你呢?
我們現在只關注熊貓跳舞的話題。如果時間回到當初,根據看到的資料,他一開始對外傳播的是“五星級蛋糕”,這顯然是在追求產品品質,希望把更好的產品帶給用戶,前面已經說了,只追求品質這是一條陷入紅海競爭的方向,行不通。
那怎么辦呢?
任何的創新都是從需求端去找機會。機會就藏在需求里,顧客有什么看有啥需求沒有被滿足,這就是機會所在。
所以你看到他們通過摸索洞察到,蛋糕除了好吃之外,消費者還在乎快樂氛圍,別人送完貨交易就結束了,沒有其它服務,而熊貓蛋糕就除了送蛋糕之外,再給客戶跳一段舞,帶去快樂,這就成了從“販賣蛋糕”到“販賣快樂”。而切生日蛋糕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多人參與容易引發傳播的場景,當跳舞引發大家一起拍照傳播的時候,就具備了社交基因,引發“瘋傳”。
這時有人會出來說這是定位,說別人定位品質,我們定位快樂呀,其實不是,
這是從需求端發現機會,然后重新設計產品,產品+服務也叫產品,而不是只有物理功能的產品才是產品。
四、資源配置與活動
前面說了,你發現了一個別人沒有發現的需求,你給滿足了。
這樣就完事了嗎?不是!
你雖然創造了差異化需求,但是別人也會模仿呀,你以為別人不會去跳個舞嗎?所以為了將這個差異優勢鞏固,就要壓倒性投入。
只有壓倒性的投入與一系列的獨特經營活動,才會真正構建起你的優勢。那熊貓不走蛋糕“快樂服務”的差異化產品創新,是如何進入資源配置的呢?
1. 組織與文化
一切戰略都是源于自身的資源稟賦!
從熊貓蛋糕自己的創業歷程來看,他們自身的團隊成員過生日時,就是變著花樣的玩,所以看到熊貓蛋糕后來的“快樂服務”實際上還是源于團隊有這樣的基因,這個是根!
但是這樣就可以了嗎?不是,你找三四個人來跳舞不難,跳兩個月不難,但是你如果要成規?;膹椭?,就意味著所有配送人員都要會跳舞,會跳舞還不行,你要給客戶帶來快樂,那你自己必須得快樂吧,配送到家是很辛苦的,有什么驅動力能讓員工都成為快樂的傳播者,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需要組織與文化長期建設來解決。
就像海底撈的服務。你一家火鍋店找幾個人服務客戶一兩個月不難。但是上百家店工作人員長期都要有那么好的服務意識,這個就是很難的事,這背后是文化基因、機制和系統的長期壓倒性投入的結果。所以才有了海底撈你學不會。
2. 品牌傳播
無論是線上的裂變傳播,還是線下傳播框架廣告,不僅僅是打響了品牌知名度,實現了獲客,實際上還有一個作用。
在需求創新里面,有個詞叫做“需求激發點”。
就是說你創新了一個新需求,也投入市場了,就等著市場爆發,可現實往往不會如你所愿,一般反應都比較冷!為什么?
因為人對新的東西就算認同并引起了他的興趣,但也不會馬上行動,這是人性里的慣性、懶惰、習慣、冷漠、疑慮等決定的。
比如你對一個沒聽過的產品你感興趣,你基本上不會馬上購買,而是等到一個月以后再買,或者看看別人有沒有買,你再決定。
所以這時需要有一個讓人采取實際行動的激發力,他才真正會購買。
那“熊貓跳舞”這事兒的需求激發力是什么,是:傳播?。ó斎徊⒉皇钦f所有項目的“需求激發點”是傳播,每個不一樣。)所以熊貓不走每到一個城市的電梯廣告投放,不僅僅是提高知名度獲客,還有重要的作用就是對這個新需求的激發,需要加一把火才能燃起來。
3. 產品成本控制
前面我們說資源的配置重心在“快樂服務”這個事上,那產品部分就不是重心。這么說并不是說產品就不好。產品品質當然還是要達到一定水平,但是不會在這里重投入。
所以你會看到蛋糕產品本身和別家沒有大區別。因為需要在產品款式選擇、原料成本控制、制作流程多方面都要優化與標準化,讓利潤最大化。
你知道為什么這些蛋糕品牌的產品列表里,永遠都是慕斯蛋糕更多而花式的奶油蛋糕相對少嗎?因為慕斯的保存時間可以更久。
更有甚者,我看見一個品牌做了好幾年,永遠都在推一款產品,就是拿破倫,是因為顧客喜歡吃這個嗎?不是,我個人覺得和吃煎餅沒太多區別,不過是甜的而已,原因是因為這個產品的保存期可以很長!所以一切的戰略都是選擇的結果!
你選擇極致品質,就很難做到標準化與規模效率最大化,你要做到效率規模最大化,品質就要做到合適就行了,這是成本結構的重構。
五、如何增長
好了,前面梳理了熊貓不走的整個生意邏輯。下面思考一下如何增長,因為今天的企業都是處在競爭的環境中,同行與跨行的競爭無處不在,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在談增長。
通常常規增長都會圍繞顧客、渠道、產品、數字化幾個維度:
1. 渠道擴張
目前的渠道擴張,主要是城市拓展。拓展的方式要么加盟,要么直營,鑒于于別的品牌的走過的路與坑,以及這個行業的特性,熊貓不走一定會選擇直營為主而不會是加盟。
因為蛋糕產品的從復雜的制作到冷鏈配送,整個流程太長太繁瑣了,如果是加盟,中間的環節無法掌控就會出問題,只有在自己掌控下,才能對顧客輸出一致品質的產品與服務。
2. 顧客經營
品牌建設中,認知是基礎,關系才是重點。
因為在過去供小于求的時代,顧客記住你就會買買買,現在供大于求,經營顧客關系才是重點。
熊貓不走通過產品方案創新獲得了用戶,也在一定程度上占領了顧客的心智,顧客能在需要蛋糕時優先想起你。這樣就可以了嗎?不行,這樣的創新能夠進入市場,那下一步才是重點,就是顧客經營,那如何進行顧客經營呢?
第一個是常見的是顧客細分:現在的顧客太泛了,需要再細分對待,才會有更多機會,此處不展開。
第二個是否可以考慮會員制呢?這可不是簡單的TONY老師的會員卡推銷。要知道星巴克、亞馬遜都是通過會員實現業務穩步增長的。
3. 產品延伸
對于低頻的產品,要想獲得增長或高頻,有兩條線可走,一是橫向的產品品類拓寬,二是縱向的價值鏈延伸。前者比如小米除手機還賣其它東西,后者比如迪斯尼的各種產品延伸。
但是熊貓蛋糕適合價值鏈延伸!
什么意思呢?熊貓所以作為一個販賣快樂的IP品牌,進入市場讓顧客對你有認知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如何將這個快樂熊貓的IP進一步價值放大,比如讓熊貓蛋糕=XX快樂,讓這個IP不只是一個符號,而是有內容有共鳴的IP,然后在“XX快樂”上去做內容輸出、甚至開發產品與服務。
題外話,目前的熊貓不走,無論形象設計還是整個品牌形象在調性與品味上都粗暴了一些,簡說逼格不夠,可提升空間的很大。因為你作為是個具有社交傳播因子的品牌,審美與逼格這東西還是很重要,得與年輕人同步,不過最近看像是有所提升。
4. 數字化
今天談數字化這個事兒確實很難,但無論作為熊貓還是競爭對來說,誰能真正數字化,誰就能取得最后真正勝利。
通過數字化更快速的識別用戶,作出更快的反應用,洞察到別人未滿足的需求并與顧客建立關系,然后才能創新產品與服務。
你看為什么喜茶的估值噌噌的往上升,到160億了,是因為他賣得多嗎?不是,最關鍵因素是因為他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和用戶建立了關系,用戶已經非常的認同與偏好他了,這樣的用戶資產才是最值錢的。
看一個案例我們一定要去學習去模仿它,因為不同的時空、行業、環境下都不可能發生同樣的事,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獲得了什么啟發。
最后的啟發
產品的創新不只是基于產品本身,產品+服務一樣也是創新。
- 企業經營起點與創新的起點,是需求!
- 創新的成功率低,大企業不屑于創新,因為動不了了,但小企業要成功只有 一條,就是創新。
- 今天的消費品品牌,要想市場爆發,必須重新認識傳播,或者叫播傳。他不是搞個事件活動、投個廣告、整個直播啥的,而是要根植于產品,從產品開始才有效。
作者:李成明? 公眾號:成明
本文由 @成明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看完之后感覺,熊貓不走他究竟是靠什么模式擴張的,這里可以說得更詳細嗎
?
瞎分析
很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