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字社群運營干貨詳解
本文講述了社群運營的概念、如何擁有巨大的社群流量、運營社群需要關注的指標以及社群運營的背后需要注意什么。
我們在刷空間或朋友圈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朋友建了個群,發出群二維碼邀請大家一起來玩。
很快,一個社群從幾個人到幾十個人,消息從幾條變成99+,而你也從中認識到了不少朋友,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這就是一個社群帶給你的一些益處。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社群運營很容易,不就是建個群,拉個人,發個群公告嘛。
誠然,這些都是社群運營里很重要的幾點,但是想要做好社群運營,還是需要花費不少心思的。所以今天這期推文,就來聊聊社群運營。
先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基本情況。(本文中,QQ/微信群統一寫為“社群”)
- 最開始,喜歡水群,段位:大家都有點熟悉我的ID。
- 緊接著,加入團隊,運營相關群聊,段位:管理員(那時已開始自建群,到現在自由發展至三群)。
- 到后來,某廠實習,業務之一為社群運營,段位:多群群主。
- 再后來,某廠實習,業務之一為社群運營,段位:幾天能做到幾萬流量。
現在,自建多群,部分自運營,部分需每天運營;一段時期后會重新整理,至于現擁有的社群個數,不說具體數字了,留個懸念。
本文框架如下:
- 關于社群,你想知道的
- 如何擁有巨大的社群流量
- 那些牽動你心的指標
- 社群運營的背后
一、關于社群,你想知道的
1. 什么是社群
大部分人對社群都不陌生,就如同開頭所提到的:某天你刷動態的時候,正好刷到了一張群聊二維碼,群聊的主題還挺有意思的,群主剛好關系也不錯,于是你就掃碼進入了這個社群。
一群人,基于一些關鍵興趣點(群主題,群內容,群成員…),通過一些鏈接(二維碼,私人邀請…)構成了一個原始社群。
2. 為什么要建社群
因為一系列需求,導致了少部分人建群,大多數人進群。建群的那些人,為什么會建群呢,結合自身和朋友的討論,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
- 基于某些剛性需求,比如需要互相點擊鏈接完成助力的,或者依次搶紅包的,就需要群體的力量,你也可以理解為我們日常所說的“廣告群”。
- 想要找一些人來交流,比如小茗同學,最近忙著寫畢業論文,他想知道其他同學論文寫得怎么樣了,于是他建了一個群,想要跟大家交流一下論文咋整這個話題,通過他人的言論,得到內心的安慰:啊哈,大家都沒寫啊。
- 建立打卡,同樣是小茗同學,他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于是發了群公告:所有群成員每天寫兩百字并在群內打卡,未打卡者將移出群聊。于是本來熱鬧的交流群,轉型成為了一個井然有序的打卡群。
- 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社群:例如中轉群、快閃群、資源共享群,樣式很多。其實背后的邏輯都是共通的,都有對應的目標人群,或熱鬧;或安靜;或有序——社群的樣式千千萬,群主的功勞占一半。如果你是群主,你會怎樣建立自己的社群呢,下文會有所提到。
3. 社群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
不同的社群給群成員帶來的收獲是不同的。有人在一個社群里收獲了友誼,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如愛好交流群);有人在一個社群里收獲了知識,對提升工作效率有了很大幫助(如經驗分享群);也有人在一個社群里利用自己的技能變現,也不斷積累相關人脈(如技能接單群)。
形形色色的社群,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一個好的社群,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減少信息差帶來的影響,同時也可以提供給我們很多優質資源。
二、如何擁有巨大的社群流量
接下來分兩個板塊,一個群主角度,一個群員角度。
那么先結合上文講講,如果你是群主,你會怎樣建立自己的社群呢?
為了體現一個完整的流程,接下來直接上一個具體的案例。
小茗是一家求職公司的社群運營,這天,他接到了新的工作內容:兩周時間,建立起10個求職相關社群,平均每個群要求200以上,并且至少要有50%的人發過言,也就是覆蓋2000流量。
小茗開始制定相關策略,首先第一步,10個求職相關社群,是做成同質化,還是做成不同維度的?小茗想了想之后的發展,覺得基于不同維度會更方便之后的拓展,決定區分維度運營。
那么問題又來了,基于什么維度呢(思路很多,大家可以多想想)?
是基于不同行業,還是不同崗位,還是不同區域?
小茗考慮到自己是運營,同部門最多的就是互聯網運營資料。如果需要其他崗位/行業的資源還得跨部門提供支持,后續的穩定性也無法保證。所以他初步決定以北上廣等城市為例,建立不同城市的運營求職交流群。
于是小茗積極的在一些求職論壇和已有老群里發布群聊相關文案,漸漸地,十個群,都有了那么幾十個人,總覆蓋量達到了幾百。
這時,時間已經過去一周了,還有一周時間,小茗需要完成以下兩個目標:
幾十人變成兩百人,以及這兩百人內有一半在群內完成初次發言。
時間緊迫,小茗迅速調整戰略,決定做一次小活動,他向leader要了一份還未對外公開的運營求職禮包,發了一個群公告:邀請三人進群,可以獲得該禮包;邀請十人進群,可以進入核心小群;該粉絲群日后可以優先獲得項目內測機會,小群僅限30人。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這個法子我也用過,沒什么效果啊。這里補充一句,一個活動有沒有起來,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 比如,你的用戶是否精準?朋友圈發二維碼引來的流量,和專業平臺發二維碼特意尋來的流量,是有顯著差異的。
- 然后,你的獎品是否足夠吸引人?未對外公開的禮包,和上網搜索就可以搜到的PDF,也是有著顯著差異的。
- 其次,你的鏈路是否足夠短且足夠完整?
以上這些并不是要求每次活動都要拿最貴的資源,小活動有小活動的打法,大活動有大活動的評估。
阿燈這里只是想表示,社群運營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久了,還是會發現里面可優化的細節非常多的。
再舉個例子,你是希望和用戶交朋友,還是希望用戶和用戶交朋友;你是希望用戶和商家交朋友,還是希望用戶能夠帶新用戶和商家交朋友?有點繞,大家可以細細的品。
回歸小茗這個案例,發完上述的群公告后,他發現,整體的效果還不錯,尤其杭州這邊的城市,人數已經超過了300。小茗又抓緊私聊了一些新進來的朋友,周三下午,小茗終于做到了兩千覆蓋量,加上那個核心小群,小茗現在是個擁有11個群的大佬了。那么還剩最后一個指標,群活躍人數。
做過社群運營的朋友都知道,一個社群,長久不說話的人,是切實存在的;并且人數還不少,所以小茗又想了兩個應對策略。
第一個,群成員做自我介紹。他首先在核心小群里引導大家發送自己的相關介紹,核心小群的響應速度很快,半小時內就完成了全員自我介紹。
于是小茗又把這個自我介紹聊天記錄依次轉到其他群,引導群成員逐一介紹自己,必要的時候安插一點小福利——事實證明這個策略不錯,小茗發現群活躍用戶占比達到35%。
還差最后一步,勝利就在眼前。于是小茗一鼓作氣去網上搜索了一些往年的運營求職問答題,開始引導大家一起解題。這個時候,那些不愿意透露自身信息但是又在準備求職的小伙伴就冒泡了,氛圍很是熱烈。到了周四晚,小茗發現,群活躍已達60%。
KPI順利達成,雞腿錢有了。
PS:如果小茗周五下午還沒有達成KPI怎么辦?大家可以發揮一下自己的想象,比如,再發點福利,領到福利的小伙伴扣個666?
上述的案例描述的差不多了,接下來講一下群員角度,如何在短期內進入大量的社群呢?
那么就跟上面小茗的案例結合起來吧,一一對標,就是以下幾個策略。
- 去一些專業相關平臺看看從業人員有沒有在內容里面引入群聊二維碼,有的話掃碼進入。
- 發現一個群主擁有多個群的時候,按照自身需求進入相應的群聊,或者按照群規行事。比如上文的邀請好友,然后順利進入核心小群。
- 群內做一些自我介紹,吸引別的群員關注。你要知道,A群主的群內,可能會有BCDE群的群主,這邊就不詳細展開了。之前也做過一些互推,對你的業務最感興趣的,除了目標人群,就是同路人了,互相扶持一把,大家的KPI都好看。
- 另外,還可以結合一些小活動,比如抽獎,就是一個可以以小撬大的好策略。上面的小茗其實也可以采用抽獎,只不過一個是希望用戶拉用戶進群,一個是希望用戶拉自己進其他群。
PS:如果覺得方法論有點多的話,可以先訂閱一下,這樣就不怕之后找不到相關干貨了。
三、那些牽動你心的指標
上文有提到:一個人,想建一個群,肯定是有一些原因的,那么自然也會有一定的預期。比如希望社群短時間滿500人,比如希望社群短時間消息99+。
那么,你給自己的社群制定的指標又是什么呢?達到了怎樣的一個場景?這個社群的生態才算是健康的呢?
接下來發表一些自己的三點淺談。
1. 假設指標為群活躍
如果建群是希望群內的成員經常發表一些自身的言論,那么這里提供幾個小想法。
1)做好冷啟動
用戶在剛進群的時候,其實對群會有一定的關注度。群公告,群管理員,群備注格式等,都有很多的小細節可以優化。最好是讓用戶能馬上感知到這個社群的定位,如果群主歡迎新人入群一下子管不過來的話,可以通過相關平臺設置一下XX人進群自動艾特他們發送歡迎語,或者找幾個朋友一起共同運營。
2)定時定點的輸出討論
舉個例子,可以發群公告告知大家,每晚九點大家一起刷一道面試真題,地點就在群內,然后用戶會逐漸養成習慣。如果效果好的話,還可以把所有的討論內容整理成文章發布在其他平臺,引入更多的目標用戶。
3)發布一些福利
群內可以發一些群成員感興趣的福利。例如資料,內推碼,直播講座等;這樣會引導用戶持續關注這個群聊,也可能會有一些用戶主動把相關資料發到群內,培養良好的交流氣氛。
2. 假設指標為其他平臺的相關數據
很多時候,公司建立社群,都是把它作為一個渠道看待,背后是有一定的戰略目標的。
以APP下載量為例,A公司做了20個社群,覆蓋4000用戶,最終希望這4000用戶能下載注冊他們的APP。這個時候,社群運營是為了提升“群人數”到“APP下載人數”的轉化率,那么有哪些可以優化的點呢?
1)做好相關教程
用戶對于社群的相關內容可能已經很熟悉了,但是對于APP上的內容了解并不多。很多人也不知道下載了APP之后需要做什么,這個時候,出一份圖文并茂的從社群端跳轉至APP端的教程,可以有效提升用戶的相關感知。
2)告知相關福利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已經進入社群了,再下個APP怪麻煩的。這個時候可以告知用戶下載APP完成指定操作后可以獲得一些福利,比如免費券、或者一些專屬徽章,依據APP特性而定。
3)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
那些在社群里卻還沒有下載APP的群成員,大多處于一個觀望的狀態。這個時候,可以找到一些已經成功下載APP且使用感還不錯的忠實用戶來群里進行相關活躍,分享他們的一些使用感受;并多次給到福利刺激,提升整體的轉化率。
3. 假設指標為群付費人數
愛學網課的小伙伴可能了解:很多公司打造教育社群,會先用一些比較低價或者免費的課程開設班群,然后期間會給到其他相關高價產品的一些介紹。
我自己前段時間也購買了相關的產品,總體的感覺還不錯,這里也分享幾個注意點。
1)流程要流暢清晰
不同于上面提到的社群用戶轉化為APP用戶,這邊的流程更多是APP/其他平臺跳轉社群,再轉化為高價產品付費人群。從APP端跳轉社群這個流程其實非常重要,除了告知班主任的微信,開班時間等,最好還要留下相關人工客服入口以及QA解答等。
2)督促相關學習進度
這類課程和一些平臺上的網課很多的區別點在于:這類課程開設了班級群,一個群的人和你一起學,會有一定的自覺性,完課率也會有所提升。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身份是班主任,需要及時從后臺查看學員的課程進度,多去進行一些一對一的溝通,站在學員的角度去考慮一些問題。只有學員切實的學完了課程并且覺得有用,它才會考慮購買其他的一些產品,這是一件惠及雙方的事情。
3)有效把控社群的內容輸出
很多學員抱著學習的心態加入社群,如果發現社群里面經常討論一些跟學習無關的消息,潛意識會降低對社群的好感度。
作為班主任的你,可以考慮建立兩個群,一個專門用來通知課程重要信息,一個專門用來學員們互相交流聊天,具體視情況而定。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大家在群內打卡,拋出一些不懂的問題大家互相幫助,然后定期整理一些疑難點,以福利的形式發放至群內,幫助學員們更好的學習。
四、社群運營的背后
相信很多群主都經歷過這樣幾個時刻:群聊討論熱烈,一看群人數,退了兩個人,亦或是發了一些內容,閱讀人數寥寥。
這個時候,就需要思:自建的群聊,是希望大家有事沒事來群里聊兩句,還是希望大家有需要的時候來群里查找相關消息;是希望別人開啟群消息不提醒,還是不開啟,亦或是不開啟但置頂。以上都是需要經過琢磨的,這里也想跟大家聊一些背后的東西。
1. 一些定位與思考
很多人在運營交流社群的時候會發現:群內總會有一些人發一些類似助力,投票的消息,雖說存在一定的需求,但是對大部分人是一個打擾。
對于這類現象,作為群主的你可能會默許,可能會禁止,可能會要求群成員發點福利給其他群員表示一下,也可能會專門開一個用來發此類消息的群。以上這些都是正常的操作,其本質在于想清楚群的定位,是否允許此類現象出現,是否有對應的決策。
之前面試一家教育公司的運營崗位的時候,有提到用戶在群內交流產生問題導致大量人退群這個事情該怎么處理,雖說方法有框架可依,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但是很多時候事實無法用理論來描述。如何解決矛盾,實踐了很多次,還是認為一對一私聊最有效。
建議不要在群里公開聊,那樣會整體處于一個不平穩的狀態。問題解決了,大家再回社群友好交流,才算解決了一次危機。
社群的種類有很多,有些依托于強關系鏈,有些依托于強利益鏈,也有一些依托于各種機緣巧合。用戶進入到你的群聊,或多或少都對群定位有一定的興趣。不同的社群吸引過來的是不同的用戶,我們也可以嘗試在群定位不變的情況下,做好一些小細節。
例如在社群運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儀式感。比如認真寫一份群公告,因為群公告也算是一個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如果寫的清晰漂亮,用戶可以獲取了有用的信息,也可以有效提升用戶的好感度。
綜上,群主需要想清楚你建的這個社群,你到底希望把它運營成什么樣。
2. 社群的活躍周期
任何社群都是有活躍周期的,有些活躍周期長,有些活躍周期短,合理把控社群的活躍周期。到后來,解散舊群建新群,轉讓他人、停止運營、再次啟動等,都是可以嘗試的操作。
3. 群主的個人特質
之前聽過一句話,大致意思是: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創始人的價值觀是分不開的。
同理,一個社群的氛圍,也和群主的個人特質息息相關。畢竟很多社群在最開始做冷啟動的時候,很多人是因為群主是熟悉的人而直接入群的,并且群定位、群內容、群公告等都跟群主有著密切的關系,也跟用戶的進群退群有著密切的關系。
舉個例子:
- A群主給自己定的指標是:群人數日益增多。那么其實只要分享有用的內容,讓一部分用戶主動邀請朋友進群,就已經達成了A群主的初衷,所以它并不會去做與指標無關的一些舉措。
- B群主給自己定的指標是:群個數日益增多。那他可能就會購買某些平臺的社群相關服務,來保證用戶都能順利的進入不同的群,同樣,他也不考慮去做與指標無關的一些舉措。
- C群主,他沒有給自己定什么指標,它可能就是希望大家有事沒事群里嘮嘮嗑,久而久之,這個群里的氛圍也會逐漸往日常閑談,分享生活的方向轉化,大家彼此間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所以一個社群的群主內心想的是什么,這個社群就會逐漸朝這個方向去轉化。群主的個人特質,如同創始人于公司的意義一般,對社群運營有著深刻的影響。
綜上,社群運營可以鏈接到更多的人,配合精細化運營有時可以做到比官博官微更好的用戶觸達。以上是阿燈對于社群運營的方法論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由 @燈衍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自古評論出奇跡
說的很乏
《韭菜的自我修養》
理論知識、紙上談兵
1、真正實戰的時候,拉3個人得到一份知識,會有對少人拉呢?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大家的好友都很貴。
2、隨便拉來3個人進群,一點都不精準要這個群有用嗎?
3、發福利就可以助力,好像沒有一個真正精準的社群群主愿意看到的事情
你要加好友做垂直化運營,但是個人號每天加好友的數量有限,速度也較慢。如果目標是加5W個用戶甚至10W,20W乃至更多,在加weix好友這塊的問題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解決呢?或者你們一般是怎么處理的?
客服活碼
問一個比較基礎的問題,在做私域流量的時候容易碰到的。
干貨!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