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業務做用戶裂變有哪些共性邏輯

0 評論 11095 瀏覽 73 收藏 14 分鐘

編輯導語:不同的業務做用戶裂變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但又有一些共性;本篇文章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將不同行業做用戶裂變的共性部分提煉出來,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思路。

凡是流行的,都是短暫的;一個流行的概念,有兩種歸宿:

  • 熱度過去后,被人們忘記;
  • 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經常使用而意識不到它的存在,就像空氣、水。

“用戶裂變”很明顯就屬于后者;前幾年很有高的熱度,現在逐漸有一種被人“叫爛了”的感覺;但是它發揮的作用,就像是空氣和水一樣,成為了業務健康發展的必備因素;由于太過基礎,熱度反而沒有之前那么高了。

不同的業務模式和用戶類型,用戶裂變的方式當然也有不同。

筆者先后做過教育、金融和電商行業用戶裂變的項目;現在復盤下來,感覺不同產品特點的用戶裂變項目,都有一些共性的部分。

充分了解這些共性的部分,用最小的資源和最快的速度搭建起來;然后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個性部分的探索和試驗,是一個比較明智的方法。

《教育行業的用戶裂變雙引擎》一文中,介紹了對于教育行業做用戶裂變個性化部分的探索;本文嘗試將不同行業做用戶裂變的共性部分提煉出來,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思路。

一、用戶裂變的基礎設施

如下圖所示,用戶裂變分為兩條主線:

  • 紅色主線:更多的活躍用戶帶來更多的分享行為—— 更多的分享行為帶來更多的新用戶—— 更多的新用戶轉化形成更多的活躍用戶。
  • 藍色主線:更強的分享意愿帶來更多的分享行為—— 更多的分享行為帶來更多的新用戶—— 更多的新用戶可以強化用戶的分享意愿。

讓這兩條主線都能順暢運行,需要解決四個問題:

  • 如何引導用戶產生更多的分享行為?
  • 什么樣的分享行為可以帶來更多的新用戶?
  • 如何保證新用戶的轉化率,讓更多的新用戶轉化為活躍用戶?
  • 邀請更多新用戶后,如何更強化用戶的分享意愿?

任何商業模式,做用戶裂變都需要解決這四個問題。這也是用裂變相對共性的部分。

二、如何引導更多的分享行為

當產品具備了一定活躍用戶和用戶分享意愿后,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來保證發生更多分享行為的發生。

1. 拓展分享場景

在用戶的使用路徑上,打造與分享相關的功能點,讓分享成為用戶體驗的一部分,有些功能天生就具備制造網絡效應的屬性。

比如美團外賣紅包,用戶每次點完餐后,都可以發一個可以20個人領取的紅包鏈接;這種給別人發紅包的分享行為,具有很強的利他屬性,用戶參與意愿較高。

再比如知乎的邀請回答,邀請好友或者一些領域的大拿來回答問題;比較貼切現實場景,邀請的人虛心請教,被邀請的人獲得一種被人需要,幫別人解決問題以及展示自我的優越感。

教育行業里的錯題求助,性質也類似;用戶使用該產品功能,就已經產生了分享行為——既可以增加產品的曝光,也可以增加用戶間的互動。

還有拼多多的砍價助力活動,一些具備分享屬性的功能點。

在用戶的使用路徑中,哪些環節可以設置成社交屬性,需要我們深刻探索;仔細思考用戶的分享初衷,以及新用戶看到分享后的心理活動。

美團外賣可以成功,是因為這對用戶來說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事情;對于新用戶來說可以獲得點餐紅包,也會有積極的參與意愿。

拼多多砍價可以成功,是因為用戶為了得到免費的商品,具備充足的分享意愿;對新用戶來說,幫助自己關系比較好的朋友,下載個APP也是可以接受的。

2. 打造用戶愿意分享的內容

用戶愿意分享一些讓自己看起來更有趣、更積極的內容,有些人將這種行為稱之為發行社交貨幣。

如果你的產品讓用戶看起來更有趣、更積極,用戶就愿意發行你的社交貨幣;所以打造一些讓用戶可以展示自己正面形象的內容,是用戶自發分享的關鍵。

比如青少兒英語教育平臺vipkid,讓具備一定口語能力的學生給一些知名動畫配音;自己家孩子配音的動畫片段相信每個家長都愿意分享出去,讓朋友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小成就,從而獲得一種社交榮譽感。

學習社區Timing,是一個分享學習心得的社區;它把給學習這件枯燥的事情,增加了一個清晰的度量標志,可以讓用戶通過一篇學習筆記、一些考點總結等內容來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用戶可以通過分享這些進步來獲得一欣慰和喜悅。

Keep作為一個后來居上的健身類應用,為用戶提供很多新奇好玩的,可供用戶低調裝B的內容,酷炫的跑步軌跡動畫和精致全面的運動數據統計;只要宿舍里有一個人在用,那不出兩周其他舍友也會用起來,這為Keep初期拉新實現反超立下了汗馬功勞。

3. 利用額外獎勵,刺激用戶分享意愿

上文提到,打造可以讓用戶看起來更有趣更積極的內容,是用戶自發分享的關鍵。

除此之外,設置一些額外的利益引導,也可以激發用戶的分享行為。

利益引導是很多用戶裂變都在做的事情;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各大廠的邀請好友活動,基本上都是利用的而利益引導。

這部分的難點是通過平衡拉新成本,老設置新來用戶的利益分配;隨便打開一個APP,都可能看到通過利益引導用戶分享的案例,這里就不舉例了。

三、什么樣的分享行為可以帶來更多的新用戶

用戶分享的內容–>新用戶新看到分享內容–>注冊成新用戶,這個流程中需要注意兩點:

1. 分享物的設計

分享物是用戶分享之后,新用戶可以看到的內容。這是影響新用戶轉化的關鍵。

在設計分享物時,要遵循三個原則:

  • 分享物的核心價值明確。
  • 要有引導用戶激勵行動的誘導因素。
  • 明確的行動指引。

以vipkid的邀請卡為例,對轉化率三原則的應用如下圖:

1. 簡潔的用戶轉化流程

除了分享物之外,用戶進入的流程需要簡潔、不復雜;上圖中的二維碼,掃碼后直接進入一個H5的注冊頁面,用戶填寫完成號碼之后就代表著轉化完成;如果直接引導用戶下載APP的操作對新用戶來說可能難度就比較大,用戶流失也會更多。

還有,海報的說服力有限,畢竟營銷感強烈的海報太多了;大家都在王婆賣瓜,用戶對這樣的形式已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

相比于分享海報,上文提到的用戶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孩子的英文配音的動畫片段,效果會更好。

從轉化率三原則來看,配音動畫更能夠讓潛在用戶感受到服務的價值,從而產生行動意愿;雖然誘導因素和行動指引較弱,但是在強烈的行動意愿促使下,最終轉化效果并不會太差。

四、如何保證新用戶的轉化率

首先針對從裂變渠道來的用戶,需要設計定制化的轉化流程;根據分享物的不同,設計前后統一的轉化流程——這是保證新用戶轉化的關鍵。

其次讓新用戶盡快體驗到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價值。這部分內容在《為撬動用戶增長,我們怎么做裂變?》一文中有解釋,這里就不做重復了。

對于新用戶轉化這塊,很多公司都設置獨立的項目組來負責。

坊間流傳這這樣兩組數據:移動APP的新用戶,三天之內會流失有80%;新用戶留存率每提高5個百分點,利潤就會提高25-95個百分點——可見這部分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是從框架性的視角來梳理用戶裂變邏輯,新用戶轉化這個可提設計內容太多,這里先不展開了。

五、邀請更多的新用戶后,如何更加堅定用戶的分享意愿

  • 首先,能夠成功邀請新用戶注冊,對于老用戶來說,可以獲得發行社交貨幣的榮譽感,感覺自己幫助到了朋友。
  • 其次,通過設置的利益引導,可以獲得邀請獎勵。給到用戶一種“得到”的滿足感;設置一些梯度獎勵,更加能夠激發那些利益導向性用戶的積極性。
  • 第三,引入一些競爭機制,比如排行榜、邀請PK等激發用戶的競爭意識。

在這里展開說一下排行榜,對于如何利用排行榜來激發用戶的競爭意識的產品,在互聯網領域微信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微信掌握著全中國的社交關系鏈,通過對自己親友的排行,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競爭意識。

當年的全民打飛機、彈一彈,再到微信步數、微信讀書時長等等;只要有排行,就會觸發人性深處的競爭意識;如果排行榜都是自己的親友,那競爭意識會更加強烈。

想一想,微信步數的排行,有什么意義?誰跑的多就能代表誰更厲害?

就是這么一個看似毫無意義的排行榜,仍不乏有人為了步數買跑步神奇;一定要占領排行榜封面,否則就感覺自己虛度了一天時間。

下圖是完善了以上四個問題的用戶裂變流程圖。

六、小結

以上就是用戶裂變的共性部分,適用于多種業務模式。

總結下來就是:

  1. 通過拓展分享場景、打造擁有愿意分享的內容和有效的利益激勵,來保證發生更多的分享行為。
  2. 利用轉化率三原則來設置分享物,簡化轉化流程來確保更多新用戶加入。
  3. 設置定制化的新用戶體驗,引導新用戶盡快體驗到產品核心價值,保證順暢的新用戶轉化。
  4. 通過激發用戶發行社交貨幣的榮譽感,“得到”的滿足感和引入競爭意識,堅定用戶的分享意愿。

最后再重復一句,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小資源把共性的部分做好,然后全力探索自己業務模式中特有的部分,是非常明智的。

不要讓自己陷入到重復制造輪子的惡性循環中,希望這個輪子能夠對你有用。

 

本文由 @原木森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