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后,我才認清什么叫品牌!

10 評論 8768 瀏覽 29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讀:營銷是擴大產品知名度的重要環節,但是也有人認為營銷無法打仗,只能錦上添花。那么,營銷在塑造一個品牌的過程中到底占據什么樣的位置呢?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創業失敗的經歷,對品牌的認知有了更深的認知,與你分享。

一、創業失敗,我的營銷信仰也坍塌了

2019年,我和朋友的運動酸奶創業項目宣告失敗。

這讓我對營銷逐漸喪失信仰。一度認為:營銷無法打仗,只能錦上添花。

哪怕創業時,我營銷的部分準備得已經足夠充分,卻依然迎來了大敗局。這讓人絕望。

產品定義時,我們的目標用戶非常聚焦,針對健身市場的運動酸奶,主打代餐、補充蛋白質、0脂肪0糖。

當時市場大部分酸奶還在強調好吃、健康無糖,而我們做了酸奶市場的細分。挖來了最好健身房連鎖品牌的市場總監,認為渠道也已十拿九穩。

加以符合健身客群的品牌包裝設計和IP人物形象打造:

第一批產品出來后,我們開始與健身品牌做跨界合作、投放KEEP等運動APP的KOL,下一步的計劃是入駐健身房冷柜。

沒能繼續下去,資金已無法支撐后續運營,我們死在了自己的技術壁壘里。

在產品定義時,考慮供應鏈、運輸成本等,我們決定要做常溫酸奶??梢獫M足產品的賣點,只能做冷鏈。只顧著一定要把產品做出來,忽視了對產品后續的可行性分析和資金情況。

等保質期只有15天還需冷藏的產品批量生產,我們傻了眼。

工廠生產線愿意開啟的前提是,有足夠噸以上的起訂量。接著我們需要找冷庫來保存這些只能存活15天的酸奶,生產一批就燒一批錢。

這里還不到產品批量上市,對資金、供應鏈、物流、冷鏈等的考量,已經壓垮我們。卒。

經歷了生產技術無法滿足產品定義,營銷胎死腹中的空歡喜;經歷了沒錢繼續投入,營銷愛莫能助的迷茫時刻;突然意識到,我視為王之信仰力大無窮的營銷,好像沒什么用。

盡管考慮了用戶需求、產品功能、營銷在產品定義階段就開始介入、包裝符合品牌調性、宣傳渠道聚焦等等,但,就是沒什么用。

你想做品牌、讓品牌價值最大化,你就要在一家產品符合用戶需求,且資金預算充足的公司,他們重視用戶、營銷和品牌。

有這樣的土壤太難了。如果都滿足,你又會發現,做的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品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你就真的,無關緊要。

所以你看,營銷無法打仗,只能錦上添花。

我不能接受這個結論,但我無法反駁,我的職業信仰坍塌了。

二、營銷當中的重要概念:品類

直到最近讀到《品類十三律》這本書,醍醐灌頂,我突然想通了這個問題。書里有一個重要概念:品類。

理解品類才能在更高維度認清怎么做品牌。

這里定義的品類不是貨架管理的商品類目,不是由行業、商家籠統且主觀的自定義。

當我們把定義品類的主角變為消費者,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

比如“外賣”這個品類,在電話訂餐時代,它屬于餐飲品牌的一種服務;但現在,用戶會認為:美團、餓了么就是“外賣”這個品類。

“阿嚏”,我們的孩子感冒了,很緊張,但深知“是藥三分毒”,于是安全戰勝了速度,“中藥品類”戰勝了“西藥品類”,我們為孩子選擇中藥感冒藥。

接下來的問題,是“板藍根”還是“鮮竹瀝”?此時,還是品類之爭,只有當我們確定是“板藍根”后,“同仁堂”“白云山”才開始發揮品牌威力。

——《品類十三律》

發現沒有,當定義品類的主體變為消費者時,他們在做購買決策的腦回路,不是立馬想到品牌,而是品類。甚至經過三四層品類信息判斷,才會指向品牌。

就像“品牌背后的大品牌”。反應的是事物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共同認知。它自然而然地具備了品牌的某些關乎人性、關注消費者心智的特征。

是不是有點品出“品類”和“品牌”的差別了?

從一開始就是“品類”率先進入人們頭腦里的購物清單,人們是從選擇一種具體商品或服務開始的,而不是品牌服務商以及商家所說的從認識品牌開始。

只有消費者在品類確定之后,面臨對應的商品極大豐富、存在選擇困擾的前提下,品牌才開始發揮作用——完成簡化認知的作用。

——《品類十三律》

品牌只是一個漏斗工具而已。

我認識到:

1)只在品牌層面做營銷,容易進入誤區

因為消費者決策是先品類后品牌,如果沒有想過品類的概念,會做很多無用功花不少無用錢。

2)品牌只是一個工具

而工具的使用,選對場景和使用時間非常重要。

二、不是營銷的鍋,而是時間不對

品牌能打仗,得看在什么時候打,就像買股低買高賣,什么時候入市,要看timing,品牌發力的時間選擇也一樣;品牌能打仗,要看你把當作手榴彈還是狙擊槍。

品牌沒這么弱雞,但選擇在什么時候讓它發力,發什么力,決定了它能多有力。

品牌如何做,時間非常重要,這與品類的發展階段息息相關。

品類具體發展可分為五個時期:啟動前期、啟動期、成長期、成熟期、變革期。

1. 品類啟動前期:營銷要hold住,等待時機

品類名并未形成共識,傳播效率低下,傳播成本較高。就是你花大錢,可能僅僅讓用戶認識了品類,為他人鋪了路,但用戶不記得你是誰。

要打破品類的靜默成本非常高且前途未卜,所以不建議在這一時期大力投入,構建品牌。

大部分創業公司都想標新立意做新品類,執著于做“差異化”,為做差異化而差異化,它的危險甚至高過平庸的商品。如果品類錯位,直接就是滅頂之災。

你花錢告訴用戶你是個啥。最后為他人做了嫁衣。

做“對”比做“第一”更為重要。

還有誰記得以下中國第一:

  • 中國第一臺VCD的生產商——萬燕(1993年),投入了數千萬元廣告費教育消費者,現已被世人遺忘。
  • 中國第一個方便面生產商——上海益民(1986年),無人知曉。
  • 中國第一瓶洗發露——蜂花(1979年),淹沒在花叢中……

我們都知道:

  • 影碟機品類最大受益者:1996年后市場由愛多、步步高、金正、飛利浦分享;
  • 方便面品類最大受益者:1992年后品類整體增容,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獲得了70%的市場份額;
  • 洗發水品類最大受益者:1988年至今,市場由寶潔品牌群、夏士蓮、伊卡璐……

選對時間入場,比第一個入場,更牛。

那這個時期的品牌和營銷應該做什么才對呢?

  • 必須要hold住,有時候無為可能是最大的作為。
  • 然后,找準時機發力。
  • 更重要的是,厘清品類歸屬。依托或比附成熟的品類,明確優化升級的地方。
  • 同時一定要找到重度人群打開市場認知缺口,等待品類名被大眾吸收。

全棉時代的棉柔巾新品類就是這么做的。

之前在全棉時代,我一直疑惑,棉柔巾是什么品類?介于它的出生就很奇葩,算是一種不被認可的技術革新。

它本來是全棉創始人李建全用做包扎傷口的醫用敷料。老李覺得現在的紗布,掉毛掉屑,他想改革,研究了全新的工藝,做出了棉柔巾的前身,結果醫療體系不認可這種技術。

那這東西能拿來干嘛?

棉那么柔軟,那就拿來直接用吧。但大家不認識這東西啊,所以前期一直虧錢,還好有集團公司養著。直到后來,我們在紙巾品類中做細分,優化柔軟不易破、健康全棉的賣點,主打母嬰人群,才由虧轉盈。這大概花費了5年的時間。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公司、這樣的階段做營銷,品類不被知曉前,或者沒有理清品類歸屬時,你就會無所適從,花錢連水花都看不到,但不花錢做營銷公司要你有何用?

所以,一定有很大部分的營銷人會在這樣的公司吃癟。

看到沒有,想做營銷,想大展拳腳,你要學會分析公司的品類發展階段。

2. 品類啟動期:營銷大展拳腳,但你得足夠有錢

這個時期,品類名形成共識后,傳播效率極大提升,傳播成本大幅降低,基本供求關系已經形成集中認同,品類規模增長。

這是讓自己有可能成為最終品類領導者的最佳時期。營銷動作要大展拳腳。

公司有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是這一時期需要高度警惕的紅線。不然可能死在半路上。

來說說Wonderlab小胖瓶:一款代餐減肥奶昔飲品,一家有足夠現金流的公司。

前段時間瘋狂投放朋友圈,廣告下面的評論率超級高。有人問我它們怎么做到的,用戶為什么這么愿意在廣告下互動?營銷做得也太好了吧,有什么秘訣?

不好意思,秘訣就是燒錢,反復燒錢。

它的品類定位也很有意思,最開始打的是“代餐”,后面開始發力做營銷后,主打“減肥”。從讓用戶知道“我是健康代餐”到讓用戶get“我是吃了能變美的奶昔”。

是營銷出圈的布局,這就得燒錢。

在2019年Wonderlab在微信公眾號上每月就保持著投放,到今年3月,投放數更是大幅上漲。

反復反復反復一次又一次投放給同樣的目標客群,引發用戶關注,當看同樣的內容高達7次時,用戶最容易出現互動動作和購買行為。

除了微信朋友圈,在淘寶直播、抖音、小紅書等各渠道的花費更是毫不手軟。4月份進入頂流薇婭直播間,帶貨節奏密集,規劃充分,每1-3天安排百萬粉絲量級播主直播帶貨。

如果你有幸進入了這樣的公司做營銷,趕在了品類的啟動期,那你真的非常幸運,請大展拳腳吧!

創業不易,營銷更要懂得助力

到這里,我意識到,我的創業,即使技術到位,可能也會失敗。

1)我沒有考慮過品類和產品階段的問題,只考慮了品牌的因素

它是屬于什么品類?代餐?減肥食品?酸奶?我們要從哪個品類作為切入口?只考慮品牌因素,品牌調性等,完全不夠。

2)足夠的現金流、做好付出足夠時間和堅持的打算

創業不是好創意靈光一現,然后腦門發熱的莽撞。它是時間、資金、堅持相互博弈的長征。

一個新品類要在市場存活下去,需要完整經歷5個品類時期,這其中花費是時間、精力、心血、戰略布局都是難以想象的。可想而知,沒有哪個創業產品是能突然爆紅,猛的賺錢。

你可能沒有看見它前期的蟄伏、中間的伺機而動、后續的持續優化。而做品牌、做營銷也不是一股腦的創意PK,大力投放,就像演奏架子鼓一樣,它有自己的節奏,有時候鼓點密集,一波接一波。有時候輕點鼓面,為爆發蓄能。突然猛的踩镲,進入高潮。

3)團隊作戰,而不是英雄主義

年輕的時候,認為單槍匹馬KO全場才最帥,所以總認為做營銷一定要是那種敗局已來,看我一頓操作猛如虎的逆風翻盤。最不濟也是看營銷打破了作戰僵局,為大部隊找到突破口,打了場漂亮戰。

現在發現不是的,做營銷要懂得按兵不動,在不該花錢的品類啟動前期,你就是要hold住,和產品技術實現打配合、了解企業的資金情況,合理花銷。

不要覺得做營銷就是要花錢的,你不讓我花錢,你就是不懂營銷。

要懂得全局分析、行業判斷。當自家產品的品類模糊,沒有突破點的時候,你要更多的做市場分析、了解行業和趨勢,真正能理清品類歸屬后,再發力做營銷宣傳。不要不清不楚,為了營銷而營銷,為了創意而創意。

最近玩王者榮耀,在這里我可能找到了最會做營銷的英雄——顏值與技術俱佳的美人妲己:)

團戰要沖上去,猥瑣發育要學會蹲草,守好中路的同時,還要觀察邊路,時不時為射手當個輔助,甚至換裝備打個野。

要展現自身實力時,更要毫不含糊??恐鴭擅牡念仭⒋笳衼韨€“女王崇拜”,再加“偶像魅力”和“靈魂沖擊”。

綜上,祝愿我在王者榮耀的戰斗路上,做個好妲己,不賣隊友。

祝愿我在營銷長征的戰斗路上,學懂節奏,做個有策略懂方法的營銷人:)

 

作者:王木木,個人微信號:mumu0422。5年品牌營銷人,曾服務于平安證券、全棉時代品牌部門。

本文由 @王木木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贊一個 支持一下

    來自廣東 回復
  2. 看了文章之后一個感悟,創業時大局觀不夠,但勇氣可嘉 哈哈(個人意見)

    來自北京 回復
    1. 確實,只能代表當下那個點的感想,每次看也有新收獲,也能看到自己的局限,挺有意思

      回復
  3. 看文章和評論都很厲害,值得反復review啊,關注~

    來自北京 回復
  4. 你直到創業失敗,反思復盤階段,都沒有搞清楚生意的本質。還一味的討論營銷,品牌,品類這種話題

    回復
    1. 營銷和生意的本質,沒關系?大部分人,針對生意,只能瞥見一隅

      來自廣東 回復
  5. 我覺得題主對于品類和品牌的關系理解的不是很到位,品牌不等于品類,舉個例子寶潔是個品牌但是其產品線涉及的品類非常之廣泛,營銷最傳統的4p理論產品這一塊就有以不斷延伸的產品線覆蓋用戶人群,加強品牌在用戶心智模型中的位置。實際上以品類為營銷目標過于虛空,根本無法針對品類指定下一步的戰略目標,對營銷來說廣告投放不是最終目的,最終還是要看實際的ROI,營銷的初衷就是要以小成本獲取大的曝光率和轉化量,燒錢的流量廣告不代表其在營銷領域上獲得了成功。

    來自上海 回復
    1. 同意。其實只是基于品類下的判斷和大趨勢下,再去看品牌和營銷。營銷的初衷其實是傳達信息,告訴用戶:我能滿足你的需求。不管小成本求轉化,還是燒錢做流量廣告,這是投放戰略上的“術”。當然了,燒錢不代表獲得成功,只是燒到投產才能算這波不虧。

      來自廣東 回復
  6. 我覺得題主應該沒創過業或沒做過營銷吧….你看哪個好的品牌語就直接定位到了具體的產品了嗎?“農夫山泉,有點甜”,只看這句話,你知道是礦泉水?“怕上火,喝加多寶”,你知道它就是涼茶?“李寧,一切皆有可能”,你知道它是運動服飾?再是到具體使用場景,爬山喝礦泉水;吃火鍋,喝加多寶;運動場,穿李寧;從營銷一開始,你們就已經錯了,產品定位沒錯,但你們讓消費者一上來就在酸奶和其它運動飲料里面做一個選擇,要讓全新的一個東西占領用戶心智,生生讓你們從跟隨者成了這個領域的拓荒者..需要的資金、時間是可想而知的了.
    另外,確實就像你說的做品牌營銷,是大公司的事,小公司,首先是要活下來,所以財務控制、生產、供應鏈等管理才是最重要的,同時對新的東西,前期一個產品就夠了…
    所以個人認為你是沒創過業,為了寫這文章找了一個身邊的案例,或者你沒理解到定位書里面闡述的思想.

    來自四川 回復
    1. 品牌語的邏輯我認,沒太明白跟我文章闡述邏輯有什么沖突。單純分享創業經驗所得而已,不代表是對。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