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年輕化,從和年輕人站在一起開始

0 評論 5607 瀏覽 11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讀:隨著年輕人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一些品牌開始研究年輕人的喜好,希望贏得年輕人的喜歡。但是,有些品牌卻在年輕化的道路上頻頻踩坑。什么才是正確的做法呢?本文結合QQ音樂的案例對此展開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

美國學者托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層效應》中寫到:

“面對群體的強勢崛起,只有理解消費主力的商業邏輯,懂得如何靠攏這一代年輕人,未來的商業才能成功?!?/p>

越來越多品牌意識到:要抓住下一個時代,那么它首先要抓住最年輕的用戶。

01 愈演愈烈的年輕化風潮

幾年前江小白走紅,人們看到了年輕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這份潛力不僅體現在銷售層面,對于品牌傳播來說更為重要。

比如:江小白依靠年輕人擴大影響力,可以更快覆蓋到全國線下零售渠道,最后中年人也會把它買走。

年輕人是消費主力軍,又是話題主導者,服務好年輕人,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品牌意識到這點,都在想方設法讓自己「年輕」起來,請小鮮肉代言,有熱點就往上蹭。但時常一連串營銷手段做完,年輕人沒有太多感知,還讓原本的用戶覺得,“又在搞這些有的沒的了”。

比如,味全每日C希望通過品牌年輕化的嘗試,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為此,它在包裝上頻頻換花樣,推出42款“拼字瓶”,把瓶子排列在一起,包裝上的漢字可以排列組合成各種句子。

然而并沒有像可口可樂的昵稱瓶那樣,在年輕人中掀起收集狂潮。

后來味全每日C簽了人氣偶像李現代言。

在宣傳視頻里,李現親自上陣,告訴你只要面對味全每日C心愿瓶:閉上眼睛許個愿望,再打開瓶蓋,會發現答案就在瓶蓋里——這個idea來自于之前爆火的答案茶。

經過幾次年輕化的試探,味全每日C在用戶心中完全留下了中年男子扮嫩的形象:好像一直在追趕潮流,卻總也追不上。

另一個例子是銀聯。

一直以來,銀聯在品牌年輕化上都一直非常用力。

前段時間,銀聯做了一個名為《我們都是答卷人》的宣傳片,和B站的《后浪》是一個團隊制作的,視頻結構和文本都可圈可點,也有不少淚點。

短片的情緒主要聚焦在「付出總會有回報」,片子拍得不錯,但這屆年輕人們早已經厭倦了套路似的煽情勵志短片,短片沒有觸碰到時代情緒,年輕人難以在里面找到共鳴,它就只能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宣傳片。

品牌年輕化不應該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如果僅是換個包裝,新瓶裝舊酒,然后在年輕人喜歡的渠道上投廣告,很難真正向公眾傳遞出「年輕」的品牌形象。

對于品牌而言,比觸達年輕人更重要的,是打動年輕人。

前段時間剛結束的QQ音樂 x「雪碧」2020 YOUNG MUSIC 校園樂隊大賽(以下簡稱YM大賽),微博上相關的話題閱讀達七千多萬,收獲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從表面上看,高聲量和高曝光有關:活動覆蓋500多所高校,橫跨全國12座城市。但更重要的是:大賽不僅讓年輕人聽到、看到,也在為他們提供一個發聲、發光的舞臺。

02 YM大賽背后的爆款公式

埃森哲研究認為,企業如果擅長傳遞立場,他們的客戶群體的特質將更為集中,商業策略更加聚焦。QQ音樂和雪碧想傳遞「始終和年輕人站在一起」的立場,借助YM大賽是一個很合適的方式。

家有兒女中有一集,劉梅在劉星同學們面前留下了不近人情的形象,決定請劉星的朋友們來家里玩,好吃好喝伺候著,劉星和同學怎么討論作弊技巧,劉梅都不生氣。那次聚會過后,劉星的同學們都覺得,劉梅是個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的好媽媽。

和劉星的同學聚會一樣,YM大賽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它建立起一個溝通的橋梁,讓品牌方傳遞立場。

YM大賽打出「年輕,就是要制燥」的口號,鼓勵年輕人盡情「制燥」,盡情釋放。它創造一個場景,和年輕人打成一片。

對于大學生而言,以往離他們最近的舞臺,是校園里舉辦的「十佳歌手大賽」,演出內容、賽事規則,條條框框束縛太多,年輕人很難在比賽中自由發揮,展現出最閃光的一面。

YM大賽則打破了這些束縛。

YM大賽設置兩條賽道,分為樂隊賽道和個人solo賽道,兩大賽道的選手通過城市晉級賽、大區晉級賽、LiveHouse路演等多個賽段環節,角逐最終的冠軍寶座。

創新靈活的賽制和不受限制的參賽門檻,提供一個更包容的舞臺,能夠與年輕人平等對話,從而傳遞品牌的年輕、鮮活的品牌特質。

傳遞立場,是YM大賽俘獲年輕人的第一個要素。

很多品牌覺得把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元素疊在一起,就能產生1+1大于1的作用,贏得年輕人的喜愛。這樣偷懶的手段,能讓年輕人一時感到新鮮。

若想長久,還是得讓用戶感受到內核,那是屬于品牌價值觀層面的東西。

Z世代是自我意識全面覺醒的一代,他們天生具有強烈的表達欲望,YM大賽從具有創作和社交屬性的音樂切入,是在為用戶創造一次進行自我表達的機會,非常容易收獲年輕人的好感。

同樣的邏輯運用到更多領域依然成立,比如近年來層出不窮文案包裝,就是品牌幫助用戶表達的一種方式,在瓶身印上不同的句子,用戶會因為被某句話觸動而產生購買沖動。

今年刷屏的「人生必做的100件事」H5,則是提供了一個讓用戶彰顯自我的載體,用戶表達需求得到滿足,便會自發地去傳播。

這是第二個要素,是幫助用戶彰顯自我。

品牌最經常做的事,是為用戶貼上不同的標簽:二次元、潮、酷等五花八門,然后根據這些標簽調整姿態——這不是引導表達,而是迎合。它站在一個很高的視角,去俯視年輕人,觀察年輕人愛吃愛穿愛玩的,然后把自身包裝成看起來和年輕人差不多的樣子。

這樣很累,并且有名無實。

相比之下,引導表達則更加高明——它可以讓產品包裝、海報物料等周邊成為媒介,讓用戶產生認同感,也可以為用戶創造一個自由、包容的發聲渠道。前提是:品牌對年輕群體擁有足夠深的情感洞察。

回歸到需求。

校園音樂人渴望舞臺,希望讓更多人聽見自己的聲音。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播出,帶起新一輪樂隊熱,樂隊活動在校園里本身就有受眾基礎。一款現象級的綜藝做鋪墊,讓年輕人先燥了起來,這時YM大賽的出現,擁有更多buff加成。

在YM大賽中,優秀校園音樂人將有機會獲得四重獎勵,其中包括最高3萬元的豐厚夢想基金、平臺億級宣推流量扶持、與最HOT樂隊/藝人同臺表演,還能夠與QQ音樂官方簽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歌手。

為了讓觀眾有更多的參與感,YM大賽采用線上線下投票的方式計算排名,形成粉絲經濟,粉絲二次創作和傳播的能力非常強,對于他們喜歡的選手,會自發建立后援團,產出周邊,助力品牌進一步傳播出圈。

品牌年輕化,營銷只是錦上添花,核心是產品年輕化,年輕的產品形態,則來源于對于市場需求的捕捉。

這是YM大賽背后第三個要素:關注年輕人的需求,也是一切營銷的核心。

03 靠近年輕人

用戶想要的是一個能夠在一起玩的品牌——像交朋友一樣,無需處處相同,也不用處心積慮地迎合,而是它身上有閃光的特質,能夠吸引人們主動去靠近。

一份來自IBM的GENZ消費報告顯示:這代消費者并不排斥品牌輸出觀點,更有66%的受訪者認為,品牌擁有自己的獨特理念、并能引發他們的共鳴非常重要。

70后和80后是在電視臺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第一代人,那時許多品牌都把酷炫的形象融入廣告,對當時的年輕人來說很新鮮,每個人都盼望能夠擁有名牌商品,像廣告里那樣。

現在不一樣了:年輕一代一出生,就身處商業廣告信息的轟炸中,他們早已經脫敏,會自動過濾掉噪音。

他們比上一代人更早地具有了形成獨立觀點的能力,面對年輕人,品牌首先需要獲得他們的認同感。

日本學者曾提出“容器人”理論,認為年輕人內心如同容器,孤立且封閉,與外界接觸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而非內心的交流。

年輕人選擇的品牌,能夠代表他們希望強化和展現的個性。

在這樣的環境下,品牌年輕化,需要的是找到一個年輕的品牌自身特質,然后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無限放大它。

這一點上,QQ音樂與雪碧的合作是成功范本。

YM大賽選擇以樂隊為媒介、音樂為內容,通過年輕的表達方式,和年輕人站在了一起。

另一方面,跨界合作對于品牌能夠產生1+1>2的好處,讓不同的元素碰撞出火花,擴大品牌的受眾群體。但在進行跨界營銷時,需要注意主題、形式、對象。

同為綠色系的QQ音樂和雪碧,組合在一起自然無違和感,QQ音樂龐大的年輕消費群體,與雪碧一直以來倡導的“年輕態”非常契合。選擇一個和品牌自身契合的跨界對象,往往能成為品牌年輕化營銷成功的基石。

年輕一代的崛起,重新定義了流行的生活形態,甚至社會深層的消費結構。它成為一種隱形的亞文化,蘊藏巨大商業空間。

去年年底,《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上寫的是“2019年度生活方式:青春崇拜”。其內文寫道,“最開始是針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領域熱烈地擁抱這種亞文化,繼而是全年齡段被觸達或者包裹進這股年輕的浪潮,仿佛它是一把打開流量閘門的萬能鑰匙?!?/p>

這一浪潮下,品牌年輕化勢在必行,如何找準發力點,將是品牌一生的修行。

 

本文由 @張美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