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營銷,商業邊緣還是主流

1 評論 5865 瀏覽 19 收藏 20 分鐘

編輯導語:因為有社交而有社群,還是建了社群再有社交,決定了社群的價值屬性。社群是互聯網時代商業的戰場,還是主流商業的武器,決定了社群商業是邊緣還是進入主流。社群用于打通三度空間,才能從小戰場走向大商業,只有做到關系讓渡,社群才能連通世界。

一、社群是社交關系的放大

社群的商業價值,取決于我們怎么正確認識和理解社群。社群是正常人的社交標配,是互聯網社會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并非商業所必需。

個人的社會關系,反映在線上就是社群關系。不過,相比線下社交關系,社群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 社群不改變社交地位

在線下有社交地位的人,在社群同樣有社交地位。有人因社群運營脫穎而出,絕非社群之功。只要有能力,借助任何社交工具都會有突出表現。

2. 社群適度放大了社交關系

傳統線下社交場景,同時占用時間和空間,所以社交頻率不高。社群交往,可以讓更多的人在相同時間、不同空間交互,社交頻率可以很高。

同時,社群除了熟悉的朋友外,還有朋友的朋友,多重關系的朋友。所以,社群適度放大了社交關系。有的商業化社群,社交關系復雜和繁忙到靠機器人聊天,這樣的社交關系已經沒有價值。

3. 社群天然是分布式的

決定社群價值的是關系強度,而非關系數量,所有試圖建立中心化社群的都難成功。

因為基于強關系的群友有限,所以純粹基于社群的商業(如微商),必須建立多層級社群,或者先打造IP,再圍繞IP打造多層級社群。

4. 社群增加交互頻次,但改變關系強度很難

線上聊3月,不如線下喝頓酒。越是社群時代,線下交流越珍貴。越是高端交流,越重視線下場景。社群的頻繁交互,產生了一群“陌生的熟人”。社群交流頻繁,線下關系仍然很陌生。

5. 有強關系的社交,才讓社群更有價值

強關系,是關系的價值。社群只是關系的放大器,關系不強,放大也不強。

6. 利用社群的能力與自建、運營社群是兩種不同的能力

有了利用社群的能力,其他社群也能為我所用,這是開放式社群運營能力;只有自建社群才能利用,這是封閉式社群運營能力。

二、有生活味,才有商業味

社群,因為社交而有社群。所以,社群一定要有生活味。沒有生活味的社群,是異化的社群。只要有社群,就能夠衍生出媒體屬性。媒體屬性,即傳播功能。傳播功能,已經有了商業屬性。

生活回避不了商業話題,強關系為商業背書,一直是中國特色。關系強度可以影響商業認知和交易。所以,社群隱藏著商業屬性,交易是顯性商業,不是隱性商業。

以社群為普遍交易媒介,是異化的社群。

社群的價值屬性:社交屬性>傳播屬性>交易屬性正常的社群是有生活味的,因為工作和生活關系,所以有社群。人要與各色人高效交往,所以每個人都有各類社群,否則互聯網時代的生活和工作交流就有障礙。

沒有社群的時代,也有異化的社交。比如傳銷培訓,因為是異化的社交,所以要持續強化,以維持群體存在。有生活味,更容易聯立強關系;越有強關系,越容易商業轉化。

現在也有不少異化的社群,因為沒有生活味,純粹是為了商業而拉群,所以需要持續的社群活躍,如各類紅包、分享等。雖然活躍手段不斷翻新,但很快又會遇到障礙,社群進化最快的就是這類社群。

拉新→轉化→留存→再拉新,這是因為生意而存在的社群。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形成強關系。需要持續活躍社群以維持存在的社群,一定會在適當的時候解散。

因此,在社群商業化過程有兩個邏輯:一是為了商業化而建立社群;二是把有生活味的社群適度商業利用,盡可能減少商業味。

三、社群商業化模式

中國商業的特色,就是將社會關系作為背書重度參與商業。農業社會是生活小圈層,關系、認知、交易本來就是三位一體。工業社會進入功能性社會,大眾媒體成為商業認知主陣地(如廣告)。

互聯網社會,由于人們可以在智能手機的各類App、小程序上自由切換,商業再次進入認知、交易和關系三位一體。

目前,圍繞社群大致形成三類商業模式,如圖所示。

社群營銷,商業邊緣還是主流

1. 基于社群自然商業模式

有什么商業活動或信息,隨手發個朋友圈、曬照,這是自然狀態的商業表現。雖然有時候也有作用,但聊勝于無,多數企業對客戶群的商業利用就處于這種狀態。

在社群交互中,即便沒有商業意圖的人,也可能形成商業價值。比如人們看到有趣有共鳴的內容就轉發,這個過程可能無意中形成了商業價值。

因為人們不約而同地轉發,形成了共情、共鳴、共振,并最終形成商業浪潮。很多IP的打造就是如此。我之所以稱之為社群自然商業模式,就是在群友的無意之中,商業化已經完成。

2. 異化狀態的商業模式

典型的就是直銷的翻版,現在稱為微商、社交電商,進化速度很快,總有新概念、新邏輯,確實有部分人“割韭菜”成功。

當然,只要符合法律,我不反對。對這種邊緣化的商業活動,持久性成疑。雖然屢屢引發社會熱議,但市場份額始終不高。

3. 有組織的社群商業模式,典型的是社區團購

現在看,成建制的商業組織系統,以中國品牌商的渠道系統最完整。歐美的渠道已經第三方化,品牌商的關系觸角不如中國有滲透性。

規模化組織社群很難,因為社群的特征就是分布式,中心化的社群是不成立的。社群因社交而生,不是因商業而生。

中國傳統線下商業組織,包括企業、渠道,是有高度組織性的。高度組織性商業與社群結合,就是組織化社群商業模式。

四、與主流結合,就是主流

主流商業在哪里?在傳統渠道。線下渠道占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約3/4,當然是主流。2020年疫情期間,我就探索“深度渠道+社群+直播”的營銷模式,卓有成效。

但是,真正捅破窗戶紙,引起社會關注的是董明珠2020年“6·18渠道直播”,成交102億元,以及吳曉波第二次與TATA木門業合作的“渠道直播”,3小時成交3.92億元。

社群與渠道結合不僅激活了渠道社群,還激活了傳統渠道。B端和C端同時受益。

我對“渠道+社群”這么重視,有下列幾個原因:

  • 渠道是品牌商最完整的商業組織體系,關系穩定。中國的渠道是人鏈,客情關系很重要。長期穩定的交易,持續性拜訪,都對強化渠道關系有用。
  • 渠道成員,社群是標配。渠道成員的交往頻次高,社群是主要聯絡方式之一。品牌商需要做的,是渠道成員愿意把強關系讓渡給品牌商。
  • 借助于云店(小程序),品牌商可以給終端賦能,而云店(小程序)的推送路徑一定是社群。傳統渠道的極限,就是深度分銷“終端即終點”。網絡平臺的厲害,就在于超越B端抵達C端。
  • 社群與主流結合,即與傳統渠道結合。傳統渠道借助KOC社群,照樣可以抵達C端。
  • 網絡與C端的關系是中心化的弱關系,因為傳統渠道是強關系,KOC社群也是強關系。傳統渠道+社群,構建了BC一體化的新體系。B端強關系和KOC強關系之間,只要利用得好,關系可以讓渡。

因此,社群與主流商業結合,就是主流商業的放大。

社群與傳統渠道結合,核心就是利用店主群。店主群,在終端小店眼里是私域流量,即店主可以影響的流量。但是,在品牌和經銷商的眼里,店主群是公域流量,是可以主分流的公域流量。

五、關系讓渡是關鍵

利用店主群,核心是店主群的關系讓渡。即店主與用戶的關系,能夠為品牌商和經銷商所用。

  • 關系讓渡,即他人的社群關系為我所用。沒有關系讓渡,就只有完全依賴自建社群。自建社群擴大規模,不僅技術上受限(不超過3級),管理上也因管理層級增加關系強度衰減。
  • 關系讓渡,不在于自己有多少群,而在于多少群能夠“為我所用”。
  • 關系讓渡,不是商業交易,只是讓渡關系。比如朋友介紹朋友,就是關系讓渡。但是朋友的朋友能否成為朋友,則是另一回事兒。

社群關系讓渡,關鍵是自愿、免費或接近免費。吳聲在《超級IP》稱為“負成本連接”,否則無法大面積推廣。自愿、免費的關系讓渡,有三個前提。

  1. 內容共情:這是內容傳播的關系讓渡。只要共情,就會自動轉發。眾多人集中轉發,就會引起共鳴、共振。內容共情,對關系強度的要求不高;
  2. 有強認知:強認知,就是真心認同,愿意背書。我們近年來一直提倡場景體驗,就是體驗是最強的認知;
  3. 從終端延伸到KOC:深度分銷已經與終端建立強關系,但是很難與C端建立普遍關系。

社群營銷,商業邊緣還是主流

主流商業與社群的結合節點就是KOC。KOC與社群成員有強關系,只要KOC有強認知,關系讓渡即成為可能。

主流商業與社群的結合,原來的渠道關系仍有價值,組織體系仍然有用,只需要在深度分銷的基礎上做好場景體驗、內容分發,以及順著渠道找到KOC即可。

六、社群密度即流量

社群的商業價值表現在兩方面:

1. 社群放大流量

比如前面講的線下渠道,本來就有流量,但通過社群的增強連接,流量被放大了。

拼多多的拼團,首先是因為有人發起拼團,發起拼團是因為有基礎流量,才能在拼團過程中放大流量。拼團的過程,其實就是關系讓渡的過程。

2. 社群創造流量

流量一定是認知的結果。社群創造流量,一定是因為社群成為商業話題討論的載體,即社交貨幣。社群是分布式的。分布式的自媒體,人人都有聲音,但這些聲音都可能被淹沒。

所以,自媒體聲音的價值取決于聲音的密度。社群創造流量,就是社群及商業化過程中的密度決定的。密度即認知,密度即品牌,密度即IP,密度即流量。布式商業,沒有密度就沒有一切。

密度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商業價值?因為密度產生交叉覆蓋。

比如一個縣城,1萬人同時發朋友圈,信息傳播就有密度了,因為一個人會從多個朋友圈同時獲知信息,也會增強對信息的關注。但是,1萬人同時在全國發朋友圈,密度就很低,也就缺乏商業價值。

七、社群連接B端C端

社群商業化的密度,大致表現為三種形式:

1. 社交電商的密度

雖然我們一直在討論,社交電商缺乏強關系。不可否認,社交電商的社交往往在某類特定人群是高密度的。但是,社交電商之所以一直處于邊緣,就是因為社交電商的社群密度,只是小范圍的密度。

2. 內容通過傳播鏈形成的密度

IP打造過程中,人們見識過“內容瘋傳”現象。一段共情、共鳴的內容,因為共情,被社群瘋狂轉發,最后形成共振。

共振,是高密度傳播的結果。IP、網紅的形成,一夜爆紅,就是內容瘋傳。

3. 依賴其他商業組織的密度,形成社群密度

傳統商業組織,終端的密度最大。一個50萬人口的縣城,終端小店可以達到數千家。據某數據平臺的統計,全國各類終端店超過千萬家。

傳統商業組織的密度+社群密度,共同構建了用戶覆蓋密度。高密度的傳播,短期內可以形成高強度的認知。一個縣級城市雖然有數千家終端,但社群密度可能只需要500~1000個即可形成高密度,因為普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數量是100~500人。

“認知即流量”:上述三個商業密度,傳播鏈形成的密度不可控,社交電商和傳統渠道形成的密度是可控的。目前,純粹的社交電商缺乏全國性、高滲透性的社群組織,而且社群組織本身缺乏穩定性。所以,社交電商始終是邊緣化的。

傳統渠道與社群結合,B端密度與C端密度可以相互強化,大致有兩種方式:

1)傳統渠道有優勢的企業,利用B端優勢,帶動C端優勢

近幾年在農資界被稱為傳奇的綠業元集團公司,就是利用傳統渠道(B端)的控制力,通過B端社群影響農戶(C端)。綠業元的員工,平均每年召開200場“農民會”——這種方式稱為BC一體化。

綠業元“農民會”的高效動員力從何而來?就是利用B端社群將其高覆蓋,實現快速、高密度動員。

2)傳統渠道缺乏優勢的企業,利用C端社群倒逼B端

比如白酒新品進入煙酒店很難。但是,如果通過KOC的社群密度完成C端動員,那么就可以倒逼B端(煙酒店),這種方式稱為CB一體化。

上述兩種方式,BC一體化,就是通過B端優勢鞏固C端優勢;CB一體化,就是通過C端短期優勢,構建B端系統,如圖所示。

社群營銷,商業邊緣還是主流

B端和C端一體化的組織,是高穩定性商業組織。

八、社區電商邊緣,社區團購主流

社區電商和社區團購是一組很好的邊緣與主流的參與物,兩者同為利用社群的商業體系,都是以社群聚集人氣,以小程序推送。

社區電商雖然在2020年疫情期間火爆一時,但很快就沉寂了,即便是頭部品牌的社交電商也是如此,有的甚至在發動之時就已經失敗了。

社區電商與社區團購的區別,在于是否有組織地利用了社區社群。所謂有組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利用原有的傳統渠道組織;二是建立獨立的地推團隊。

社區電商是在疫情期間通過網絡招募的,基本是純粹的線上招募,與線下渠道的關聯度不高,更沒有利用經銷商組織。

因此,社區電商基本沒有門店交付,只有總倉交付或前置倉交付。社區電商的區域密度更小,除極少數仍在運營外,多數品牌已經放棄。

社區團購目前勢頭不錯。社區團購的拓展,基本上以區域強勢經銷商為平臺代理商。經銷商有團隊,有終端客戶群。因為社區團購與主流渠道融合,能夠在一個地方快速發展。

我們看到,經銷商當平臺代理,基本以原零售小店為“團長”,因為雙方原來就有合作關系。地推團隊發展“團長”時,寶媽就比較多。雖然多數寶媽有微商經歷,但論組織體系,還是終端小店更有組織性。

#特邀作者#

劉春雄,微信公眾號:劉老師新營銷(ID:liuchunxiong1964),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作者?,F任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EMBA課程主講導師,《銷售與市場》雜志社副總編,清華大學MBA、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客座教授。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喜歡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