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間化是渠道數字化的坑
編輯導語:數字化的渠道好處,不一定是去中間化,而是各項工作、流程的優化。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盡可能減少渠道環節的周轉,一步到位,提升效率。唯有人鏈構成的渠道鏈,超級觸點構成的全場景觸達,已經無法去中間化。
01
搞互聯網的對付傳統營銷的殺手锏是去中心化,直接2C,營銷數字化再次燃起一些人去中間的夢。然而,去中間化是品牌商營銷數字化的大坑。
搞互聯網的念滋在滋的就是去中間化,一方面,現在的大平臺都是去中間化的成果,引發示范效應;另一方面,不客氣地說,懂C相容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是C,有同理心就行。
但懂B就很難了,現在搞營銷數字化系統的人,最稀缺的人就是懂B端的互聯網人;第三方面,C可以用燒錢的方式快速燒起來,但B端是燒不起來的。B2B曾經的教訓,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
因為去中間化的思維作怪,營銷數字化經常被人設計成“直營電商“。還有一個怪像,就是營銷數字化被搞成零售數字化,還有人干脆說成智慧零售之類的工具。
我的觀點是:
- 營銷數字化環境下,中間化不再是觸達用戶的障礙,反而可能是更廣泛觸達用戶的放大器。品牌商觸達億級用戶,沒有中間化可能無法想象;
- 未來的渠道一定是混合渠道,長短渠道結合。去中間化與中間化渠道共生,而且中間化渠道可能仍然是主流;
- 去中間化成就平臺,不一定成就品牌??缙奉惖某壌笃脚_可以是去中間化的,比如B2C平臺(如阿里)、O2O平臺(如美團);
- 行業頭部品牌中間化渠道是主渠道,去中間化渠道是輔助渠道。新品牌入局或許打著去中間化的旗幟,但要做大還必須經歷再中間化。
02
營銷數字化環境下,品牌商思考的不再是流量問題,而是觸達用戶的模式問題。流量思維可以休矣!品牌商只要觸達用戶,就可以有流量。流量思維是平臺思維,觸點思維是品牌商思維。
廠家(F端,品牌商)觸達用戶(C端)有三種方式:
- 第一種直營電商,沒有任何中間環節,直達C端。比如品牌商自建APP。這是真正的B2C(其實是F2C)。有這種資格和能力自建APP,并且擁有巨大流量的企業非常少;
- 第二是是借助互聯網大平臺(P端),直達C端。包括平臺電商、直播平臺。有人把這種方式叫B2C,這是受了平臺的誤導。正確的表述方式應該是F2P2C。其中,P(平臺)也是中間環節;
- 第三種是通過分布式渠道(B端b端),觸達C端。通過傳統渠道的【全鏈路數字化+全場景觸達】就是如此,這種模式是F2B2b2C。
當然,可能還有其它模式,比如F2B2C,F2b2C。但是,主流就是上述三種,非主流暫不探討。
任何一種觸達用戶的路徑都有其合理性,但一定要知道,每種路徑的最大規模是多大。比如,一個頭部企業,其觸達用戶的路徑應該是F2C、F2P2C,還是F2B2b2C?
每一條觸達路徑,都會養活不同規模的企業。下面的分析,就是不同觸達路徑所能支撐的企業最大規模,主要分析三種觸達路徑:F2C、F2P2C、F2B2b2C。
03
直營電商(F2C)最成功的企業應該是小米,小米早期的模式是F2C,可以叫直營電商。
小米一開始絕對是去中間化的,不僅去中間化,而且去平臺化。因為小米自建了一個直營商城APP,早期沒有線下渠道,沒有入駐阿里、京東。
小米早期的模式,站在傳統的對立面,高喊反傳統的口號,確實吸引了截止目前最大的直營流量。沒有這一條,就沒有目前的小米。
但是,很多人提醒過我。據說,在小米自己說不做線下時,而且搞饑餓營銷時,其實也在線下悄悄放水?!包S?!笆种械呢?,很多就是這么來的。
后來,小米入駐大平臺。大平臺就不是直營了,因為平臺本身就是中間商?,F在的小米其實是混合渠道,有線上線下直營,有加盟,有入駐平臺。如果小米不搞混合渠道,應該沒有可能成為行業老大。
這正是我想強調的,任何一個企業完全可以去中間化,但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去中間化可以是某個階段“反傳統”的口號(噱頭),但真正的去中間化不可能成就一個頭部企業。
打著去中間化的旗幟入局,再通過中間化模式成為頭部品牌。“去中間化”成為營銷傳播的噱頭,不明就里的人“著道”了。
品牌商做直營電商,做法就是建個APP或微商城。很多企業試過,效果差強人意。即使是品類齊全的企業如可口可樂、寶潔、雀巢等,可能也很難。因為單一品牌的黏性是不夠的,很難成為超級APP。只有大平臺才有可能成為超級APP,多品類成就APP的黏性。
我的結論是:去中間化的直營電商做不大,但創業企業不妨礙把口號喊得響亮點。畢竟,資本可能對顛覆的興趣高于改良(轉型)。
04
互聯網大平臺是去中間化嗎?
比如,阿里、京東、拼多多?,F在還包括各類直播平臺,如抖音、快手。我的判斷是:互聯網大平臺是打著去中間化旗幟的新型中間商,只不過是不同于傳統線下中間商的互聯網中間商。
平臺電商模式不是B2C,應該是F2P2C,P(Platform)是平臺。
但是,為什么大多數人都接受了B2C的說法呢?這個說法很有隱蔽性,因為B2C就暗示著徹底的去中間化。徹底去中間化,而且還有這么大的流量,能夠帶給B端和C端的好處顯而易見。
如果人們意識到平臺本身也是個中間商,那么人們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人們之所以接受互聯網大平臺是去中間化的觀點,因為人們過去對中間商的理解是:中間商是人或(機構)。而在平臺電商里,廠家(F)直面用戶(C),沒有中間機構(或人)。
我也曾這么認為,但這是一個誤解。直到我看到MarTech概念的提出者Scott Brinker在《黑客營銷》中畫的一張圖,我才恍然大悟:傳統中間商,廠家是在與人打交道。但在電商平臺,人們是在與一套系統軟件(算法)構成的虛擬中間商打交道。
說白了,平臺作為中間商是一套軟件,一套算法。沒有經過軟件、算法,廠家(F)根本沒有機會觸達C端。這套軟件、算法,既可以讓廠家匹配C端,也可以屏蔽C端,一切都取決于你交納的費用。
當然,必須承認,電商平臺在很多行業確實減少了中間環節。有些行業,比如農產品,過去從農戶到達用戶,中間環節不計其數,現在通過拼多多能夠一步到用戶,去中間化仍然功不可沒。
回到我們討論的核心問題:電商平臺能夠支持多大的企業規模,平臺能夠托起一個行業頭部企業嗎?
我沒有完整的數據,但感覺以電商為主渠道的廠家,肯定沒有規模超千億的企業。而線下規模超千億的企業,數量不少。除了一些創新的小眾品牌和長尾品類,大眾品牌的頭部企業,很少是以平臺電商為主。
品牌商應該意識到:入駐平臺,如同住酒店。你不交錢,就拿不到鑰匙;拿不到鑰匙,就進不了房間。而且入駐酒店的房費是按天計算。沒有繳納流量費,觸達C端是做夢。除非你成為平臺階段性熱捧的對象,成功平臺的“雷鋒”。
05
以上皆為鋪墊,前面鋪墊討論的結論是:雖然互聯網提供了各種觸達用戶的新路徑,但直營電商(F2C)和平臺電商,并不能支撐萬億、千億、百億頭部企業的數字化,只能是補充渠道、輔助渠道。
鑒于互聯網人不斷閃現的去中間化思維,傳統企業的營銷數字化會是再一次去中間化過程嗎?鑒于小眾和長尾品類的特殊性,我們的討論排除這類企業。
新一輪的營銷數字化是主流企業與互聯網的全面融合,其特征有兩點:一是全鏈路數字化,不遺漏任何環節;二是全場景觸達,不遺漏任何與C端的觸點。
只有全鏈路鏈接,全場景觸達,才能支撐萬億、千億、百億量級企業的數字化。這正是傳統企業營銷數字化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問題1:萬億、千億、百億企業需要觸達千萬、億級數量和用戶,什么樣的系統能夠觸達千萬、億級用戶?
答案是:全場景觸達。
有兩類方式可以觸達億級用戶:一是互聯網大平臺,如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等,但請注意,平臺觸達億級用戶,不等于品牌商可以觸達億級用戶。目前沒有任何品牌商能夠直接觸達億級用戶。
現在觸達用戶的超級觸點有三類:一是通過產品觸達,如一物一碼;二是通過人員觸達,如店主、導購等;三是通過終端觸達,如終端冷柜、店招等。因此,一物一碼、導購(店主)和終端也被稱為三大“超級觸點”。
觸達用戶后,還可以通過社交鏈連接用戶,如拼團、云店推送等方式拉新。因此,連接用戶也有直接觸達和間接連接。
以上述三種方式,觸達億級用戶,至少需要千萬、百萬觸點;觸達千萬用戶至少需要百萬、十萬觸點。問題2:形成千萬、百萬超級觸點,需要什么樣的渠道結構呢?
答案是:全鏈路連接。每經過一次渠道環節,連接量級放大一次。按照鄧巴數,正常人際交往的極限是148。正常的鏈路與觸點量級如下(以人員觸點為例):
品牌商(量級,1)→銷售團隊(量級,百、千)→經銷商(量級,百、千、萬)→零售終端(量級,十萬、百萬)→用戶(量級,千萬、億)。
上述鏈路結構是:F2B2b2C。
這難道不正是傳統快消品企業目前的主流渠道結構嗎?
06
我一直強調,深度分銷形成的目前的渠道,目前已經無繼續減少渠道環節的可能。中國渠道是人鏈,每一級放大的倍數受限于人際關系的極限。
即使是傳統企業數字化,頭部企業目前仍然沒有去中間化的可能。除非不想做頭部企業,除非不想做大。
當然,上面的論證邏輯只限于人員觸達。有人說,只要品牌(IP)做得好,可以不需要人員觸達。這顯然是對中國市場認知深度不夠。可口可樂的品牌影響力是頂級的,同時也減少了經銷商層級,但它的“業代”也擴大了數倍。
人員觸達的極限受制于鄧巴數,但渠道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資金流,完全可以是跨層級的。訂單流程,完全可以不受F2B2b2C限制。比如,終端店(b)的小額訂單,完全可以直接從F端下單(如美的集團)。
物流,同樣可以不受F2B2b2C的限制,從F端直達b或C端。每減少一次裝卸,就節省一筆費用。資金流,b端或C端的資金,完全可以直達F端。
數字化的渠道好處,不一定是去中間化,而是各項工作、流程的優化。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盡可能減少渠道環節的周轉,一步到位,提升效率。唯有人鏈構成的渠道鏈,超級觸點構成的全場景觸達,已經無法去中間化。
#特邀作者#
劉春雄,微信公眾號:劉老師新營銷(ID:liuchunxiong1964),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作者?,F任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EMBA課程主講導師,《銷售與市場》雜志社副總編,清華大學MBA、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客座教授。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