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賣點使用說明書:為什么你有賣點,但不賣貨?
編輯導語:無論是B端或C端,產(chǎn)品推出后都需要在市場里爭奪流量。而在營銷推廣目前十分普及的情況下,賣點打造也就成為了商家普遍采取的營銷方式。那么,品牌如何打造賣點?又如何在相似賣點中讓自己的賣點脫穎而出、抓住用戶眼球呢?
你是不是經(jīng)常這樣打造品牌賣點?
- 第一步,盤點產(chǎn)品所有的賣點;
- 第二步,挑出最大的那個賣點;
- 第三步,把那個賣點擴展成一句話。
比如,一個代餐品牌,它的產(chǎn)品賣點有:飽腹、營養(yǎng)均衡、熱量低、口味好喝、便于攜帶、顏值高。然后提煉出一個關(guān)鍵賣點“飽腹”,再擴展成一句話叫“飽腹黑科技”。
這就是中國大部分品牌打造賣點的方法。
但如果競品也打“飽腹”,你怎么辦?如果“飽腹”這個賣點打出去后,發(fā)現(xiàn)不帶貨怎么辦?那部分不care飽腹的用戶,你如何區(qū)別對待?
你看,賣點看似每個品牌都有,可一旦較起真兒來,有的賣點可以“真金不怕火煉”,有的賣點就成了擺設(shè)。
這種做法的問題在哪呢?它忽略了兩個關(guān)鍵問題:
- 賣點不是只有大小之分,還有類型之分;
- 找到賣點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表達賣點。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么你有賣點但不賣貨?
一、賣點不僅分大小,還要分類
什么是“賣點”?賣點就是用戶選擇你的理由。顯然,理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說服力越好。
所以,即便是沒有學過品牌的人也知道:要在一堆賣點里,挑一個最大的賣點和消費者溝通,這就是所謂的「核心賣點」。
比如說,牛奶品牌。用戶買牛奶,主要是為了補充營養(yǎng),而牛奶里最大的營養(yǎng)成分是蛋白質(zhì)。所以,你看特侖蘇和金典一直在對標蛋白含量,你打3.6g/ml,我就打3.8g/ml。蛋白含量就是牛奶品牌的核心賣點。
但找到「核心賣點」并不能讓你一勞永逸,因為「核心賣點」很可能會“過時”。
比如,OPPO手機曾經(jīng)的「核心賣點」是“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F(xiàn)在呢?OPPO在廣告宣傳中的「核心賣點」是“拍照和攝影功能”。
因為手機待機時間問題,正在被技術(shù)攻克,再加上充電寶的普及,待機時間已經(jīng)不是用戶最在意的賣點。反而,隨著短視頻、社交軟件的崛起,年輕人在使用手機時,更在意的功能是“拍照和攝影”。
所以,「核心賣點」指的是:在所有賣點里,當下最關(guān)鍵的那個賣點。
聽到這,有人可能會反駁。一些人認為,品牌應(yīng)該長期持有「核心賣點」,不應(yīng)該隨意變更,否則就是在破壞品牌資產(chǎn)。
我想說,你說的那個不叫「核心賣點」,而是「門戶賣點」。
比如,王老吉的核心賣點是“祛火”,但是很多人在火鍋店點一罐王老吉,壓根就沒想著“祛火”,可能只是圖一個解渴和好喝,但王老吉并沒有因此改變賣點,廣告語還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為什么呢?因為最早一批用戶是因為“祛火”才買的王老吉,這個賣點是用戶進入的“門戶”!其他賣點是建立在“祛火”基礎(chǔ)上的,我把這種賣點叫「門戶賣點」。
與王老吉相似的還有抖音。抖音的slogan是“記錄美好生活”,可眼下的抖音還可以購物、還可以開店。但是抖音沒有改變的自己的廣告語,因為“記錄美好生活”是一種「門戶賣點」。用戶只有不斷記錄生活,抖音才能憑借這個流量,開展電商業(yè)務(wù)。
“低價”之于李佳琦,“搜索”之于百度,都是品牌的「門戶賣點」。
「門戶賣點」指,最早一批用戶是因為這個賣點來的,這個賣點是其他所有賣點的基礎(chǔ)。
而對于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品牌而言,產(chǎn)品迭代的比較快,他們每隔一個周期,就會推出一個新的“賣點”。
比如,百度移動化轉(zhuǎn)型成功后,“智能搜索”逐漸成為了百度的最新標簽。用戶不用手動輸入文字,說個話、拍個照就能搜索。
但是“智能搜索”還沒有真正普及,它代表的是百度的追求和市場的未來。相似的賣點還有手機品牌宣傳的“折疊屏”,汽車廠商宣傳的“自動駕駛”,家電品牌宣傳的“全屋語音操控”……
這種賣點可以叫它「前沿賣點」:品牌是用賣點引領(lǐng)未來業(yè)務(wù),表達品牌的社會使命。
還有一種賣點,這種賣點只存活在特定的時期內(nèi),或特定的活動里。
比如養(yǎng)元六個核桃,平日里主打的賣點是“經(jīng)常用腦,常喝六個核桃”,但是到春節(jié)時,可能廣告語會換成“春節(jié)送禮,就送六個核桃”。
比如,農(nóng)夫山泉平日里主打賣點是“長白山水源地”,但是在公益活動里,農(nóng)夫山泉的廣告變成了“一瓶水,一分錢,每買一瓶農(nóng)夫山泉就有一分錢用于幫助水源地的貧困孩子”。
這就叫做「即時賣點」,指在特殊時期下,才有市場號召力的賣點。
我們講了核心賣點、門戶賣點、前沿賣點和即時賣點。
我想表達的是,賣點不是一個籃子里的雞蛋,很可能是不同籃子里的雞蛋、鴨蛋、鵝蛋。提煉賣點不只是挑大小,還要組合不同類別的賣點。
請你自測一下:你的品牌是不是忽略了某個類型的賣點?你在組合使用以上四種賣點嗎?
二、找到賣點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表達賣點
一個飲用水品牌的賣點是“水源地”,賣點表達是“純凈的天然水”,那么, 這個賣點完全沒有用戶感召力。但如果這個品牌賣點的表達,變成“我們不生產(chǎn)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呢?
所以,我負責地告訴大家:品牌賣點不是尋找事實支撐,而是做好認知差異。如何表達賣點的重要性,往往大于如何找到賣點。
請自測一下:以下4個問題,是不是都認真思考過?如果沒有思考過2個以上,你的賣點表達一定有問題。
- 產(chǎn)品迭代了,如何讓用戶接受新賣點?
- 賣點很復雜,說不清楚,怎么辦?
- 和對手賣點雷同,如何做出差異感?
- 賣點不帶貨,要不要更換賣點?
這四個問題,我來逐個攻克一下。
1. 產(chǎn)品迭代,如何讓用戶接受新賣點?
在講「核心賣點」和「前沿賣點」時,我們分享過:在快速變化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下,賣點也會迭代。
比如OPPO。曾經(jīng)一度強調(diào)的是續(xù)航,現(xiàn)在經(jīng)常把賣點定為攝影攝像。
當一個老品牌更迭了自己的賣點,如何才能讓熟悉自己的用戶快速接受呢?最簡單又最高效的方法是:把新賣點嵌入到用戶原有的生活習慣里。
比如,百度APP的「前沿賣點」是“智能搜索”,可以通過“拍照”來識別信息。百度的做法就是把“拍照搜索”的功能嵌入到人們的日常習慣里。
什么時候人們最常用到“拍照”功能呢?自拍的時候。
于是,百度特別推出了拍照“測顏值”功能。自拍一下,就可以給自己的面相評分,這就是把賣點嵌入到“自拍”這個習慣里。
再舉個更常見的例子,最近大家用過滴滴打車嗎?有沒有發(fā)現(xiàn)結(jié)賬時,會自動跳到“滴滴支付”的界面。如果你換成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支付,賬單就會漲幾塊錢。如果只是給用戶推廣“滴滴支付”的廣告,轉(zhuǎn)化率一定不高。因為用戶要填寫個人信息、綁定銀行卡,這么麻煩的事用戶是沒有耐心做完的。
但當?shù)蔚伟选暗蔚沃Ц丁鼻度氲健敖Y(jié)賬”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用戶為了占幾塊錢的便宜,就很容易順手綁定銀行卡。
所以,一切新賣點在推廣時,應(yīng)該尋找舊習慣。一旦一個新賣點和某個舊習慣吻合,新賣點就會迅速被接納。
不光是推廣商品,其實政府推廣新政,也可以參考這個邏輯。比如,現(xiàn)在疫情肆虐,很多國家號召民眾接種疫苗,紐約市的推廣方式就很有意思。紐約地鐵地圖上線了疫苗定位功能,通過點擊地圖上的注射器圖標,就可以發(fā)現(xiàn)疫苗接種地點。上面還列了很多關(guān)鍵信息,包括疫苗類型、疫苗價格和如何預約等。
如果只是一味地宣傳接種疫苗的好處,市民不一定會積極響應(yīng)。人的心理惰性,遠超我們的想象??僧敿~約把接種疫苗和地圖綁在一起,接種疫苗就成了“順路”的事。
產(chǎn)品迭代,如何讓用戶接受新賣點?把新賣點嵌入到用戶原有的生活習慣里,用新瓶裝舊酒。
2. 賣點很復雜,說不清楚,怎么辦?
所謂“賣點”,其實就是把一件商品的購買理由濃縮成一個標簽。讓用戶可以“一葉知秋”、“一粒沙里見世界”。
但不是所有品牌都可以被簡單概括。比如亞馬遜是什么?是跨境電商?是線上書店?是大數(shù)據(jù)公司?是云計算先驅(qū)?對于很多超級品牌而言,我們完全沒法用一個賣點去概括它。
如今,很多品牌都跨越了品類界限,進化成了非常復雜的物種,他們的賣點很難說清楚。
百度的“智能搜索”功能就很復雜。如果非要概括的話,就是智能搜索可以用拍照和語音搜萬物。而且百度智能搜索入口十分不起眼,“藏”在百度APP的右上角,有些用戶并不知道有這么個按鈕。
百度的解決方案很有意思。百度制作了一首MV,將App首頁的四個主要功能擬人化,讓“拍照搜索”扮演一個卑微的角色,跪求用戶關(guān)注,喊著:“用我,一次就好?!?/p>
“拍照搜索”雖然態(tài)度卑微,但手百MAU有5.6億,“拍照搜索”的流量肯定也低不了。如此“凡爾賽”,百度顯然不是在試圖說清楚賣點,而是在激發(fā)用戶的好奇。這個MV已經(jīng)在北京300家KTV上線,可能是首個在KTV入庫的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功能MV了,北京的同學可以去體驗一下。
當你無法簡練地概括出自己的賣點時,就不要試圖“說清楚”,而是要想辦法“說動”用戶。
新加坡旅游局為了吸引外地游客來這旅游,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們和當?shù)氐某鲎廛囁緳C合作,讓出租車司機在Twitch(一個游戲平臺)直播,讓網(wǎng)友跟著新加坡的出租司機“云旅游”。
跟著出租司機“云旅游”,這種體驗非常沉浸。最有意思的是,每一位司機都是本地通,網(wǎng)友可以和司機聊天,打聽出當?shù)刈畹氐啦宛^、還沒有被過度開發(fā)的景點。沒有折扣的酒店、沒有景點的介紹、沒有旅游攻略,新加坡旅游局的這波推廣沒有提任何一個賣點,但用戶卻心動了。
很多時候,不用直接把利益點說出來,制造一種“想要擁有的感覺”,可能更有帶動力。
賣點很復雜,說不清楚,怎么辦?不要試圖“說清楚”,要想辦法“說動”用戶。
3. 和對手賣點雷同,如何做出差異感?
一個品牌很難獨霸一個賣點,只要你的行業(yè)是賺錢的,總會有對手和你喊出一樣的口號。
但有意思的是,事實和認知的事實,往往是兩回事。同樣的賣點,只要你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在用戶聽起來,就成了另一種賣點。
想制造這種賣點差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切換講述視角。
假如你是一個醫(yī)美品牌,你們這個行業(yè)大部分平臺或醫(yī)院,主打的賣點都是“專業(yè)”、“安全”。但是“專業(yè)”和“安全”,在不同人嘴里說出來,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 醫(yī)院視角:“##,更專業(yè)的醫(yī)美中心”;
- 用戶視角:“我相信,##的專業(yè)”;
- 家人視角:“##專業(yè),爸爸支持”。
這三個講述視角對比起來,“##專業(yè),爸爸支持”顯然有更大的震撼力。因為醫(yī)美行業(yè)最大的痛點,其實是社會傳統(tǒng)文化的排斥。同樣的“專業(yè)”,在家人嘴里說出來,份量完全不一樣。
這種切換視角,最成功的案例是匯仁腎寶。十幾年前的電視上,那位妻子口中的“他好我也好”,成為了流傳經(jīng)典的廣告語。
今天,也有一些品牌通過切換講述視角來傳達賣點。比如,新消費品牌“親愛男友”,是一個男士理容品牌,它就經(jīng)常用“女友視角”,來闡述男士產(chǎn)品的賣點。
親愛男友的沐浴露或香水,會找抖音里的女性網(wǎng)紅做廣告,說男朋友洗完澡或噴完香水的味道讓自己著迷,從女性視角讓你別做“臭男人”。
男士香水這種產(chǎn)品,無論如何都脫離不開“好聞”這個賣點。但是男生自己說“好聞”,只是算一種迷之自信。女友口中的“好聞”,就等同于男性魅力。
同樣的賣點,為什么切換講述視角,就會變得更有說服力呢?
因為人是社交動物,很多消費其實不是為了滿足自己,而是滿足社會中的地位。所以,帶著關(guān)系的講述視角,會添加很重的情感份量。
夫妻之間、戀人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同學之間、同事之間、敵人之間、親戚之間、領(lǐng)導和下屬之間、前男友和現(xiàn)男友之間、主人和寵物之間……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賣點沒和對手拉開差距,那就試試切換講述視角吧!
對手和我們的賣點一樣,如何做出差異化?切換你的講述視角,讓賣點更有說服力。
4. 賣點不帶貨,要不要更換賣點?
當賣點不帶貨時,大家第一反應(yīng)是賣點找錯了,找了一個“偽賣點”。其實有時候不一定是賣點不對,而是賣點的表達不接地氣。
舉一個我經(jīng)常提及的例子——腦白金的廣告。
大家都知道腦白金的廣告語叫“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請問這句話里有任何產(chǎn)品賣點嗎?沒有。這個文案里提及的只是一個“送禮”場景。
其實,腦白金產(chǎn)品有四個功能性賣點:改善睡眠、改善腸胃、抗衰老、減少感冒次數(shù)。一個保健產(chǎn)品,在廣告里只字不提自己的功能性賣點,為什么?
因為產(chǎn)品賣點不等于用戶的「買點」。
當時史玉柱做市場調(diào)研時,天天到公園和大爺大媽聊天,他發(fā)現(xiàn)大爺大媽認為腦白金好,但他們根本舍不得花錢給自己買,腦白金這種產(chǎn)品只能是子女買來孝敬父母。
所以,賣點可能是真賣點,但賣點并不能保證有購買力。如果想把產(chǎn)品賣點轉(zhuǎn)化成用戶的買點,就必須把賣點落實到用戶的購買情境里。
比如,一款減脂產(chǎn)品要推廣。如果你的廣告只是宣傳賣點,比如低卡、飽腹、營養(yǎng)均衡等,是很難帶貨的。因為這樣的廣告只是表達了產(chǎn)品的好,并沒有激發(fā)用戶的渴求。
現(xiàn)在我們把換個思路想:“用戶在什么情境下最想減脂?”我們可以列出以下情境:
- 夏天:夏天來了,要遮肉。
- 面試:畢業(yè)面試,得有個好形象。
- 買衣服:商場里看到好看的衣服穿不下,還被店員偷偷嘲笑。
- 失戀:失戀后,想重新開始,讓前任后悔。
還拿百度的“智能搜索”功能舉例。這個賣點表達,應(yīng)該叫“拍個照,啥都懂”,或者叫“拍個照,就知道”。
這個賣點表達足夠清晰,但是用戶依然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用到拍照搜索。百度的解決方案是,把拍照搜索功能切分出多個生活情境:
- 拍照搜題:智能題目解答,一次拍多題;
- 文字提?。阂绘I提取并搜索圖片文字;
- 垃圾分類:隨手拍張照,教你區(qū)分垃圾;
- 動物識別:智能識別萬千動物;
- 植物識別:智能識別萬千花草;
- 名人識別:鑒別明星名人,獲取壁紙資訊;
- 情頭配對:獲取配對情頭和高清圖片;
- 測顏值:自拍測五官類型,看顏值打分。
所以,只有情境激發(fā)了用戶需求后,賣點才可以被用戶接納。情境負責領(lǐng)顧客入門,賣點負責讓顧客掏腰包。
國外有個外語學習工具,叫Duolingo,它的核心賣點是:讓學外語像玩游戲一樣有趣。這個賣點要如何落地呢?
Duolingo生產(chǎn)了一批卷紙,上面印上了很多雙語句子,讓你在蹲馬桶時學習外語。因為大家學外語,大部分利用的是零散時間,比如坐地鐵、等公交、蹲馬桶。
尤其是蹲馬桶這個場景,當年就產(chǎn)生了很多馬桶文學刊物,連羅振宇老師都說,“邏輯思維”每天早上的60秒語音,是搶占用戶的馬桶時間。
這種卷紙被Duolingo稱為「語言卷紙」,在它們官網(wǎng)上就可以買到。
賣點不帶貨?把賣點落實到用戶的消費情境里,讓情境激發(fā)用戶需求。
再自測一下:以下4個問題,你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
- 產(chǎn)品迭代了,如何讓用戶接受新賣點?
- 賣點很復雜,說不清楚,怎么辦?
- 和對手賣點雷同,如何做出差異感?
- 賣點不帶貨,要不要更換賣點?
三、結(jié)語
我們常常以為找到賣點就可以賣貨,但是賣點≠賣貨。只有理解不同賣點的性質(zhì),并知道如何巧妙地表達賣點,賣點才能賣貨。
#專欄作家#
梁將軍,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isme),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品牌戰(zhàn)略顧問,每兩周大約思考一個營銷課題。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有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