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營銷浪潮:企業必須練就應對復雜的能力
編輯導語:如今在營銷領域中,企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并且如今的大市場下形勢變幻非常迅速,企業需要不斷的改變策略進行應對,考驗多方面的營銷能力;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企業在營銷浪潮中如何做的思考,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天的企業,在營銷上越來越吃力,不自覺的陷入了營銷競爭陷阱,忙于追趕新式的營銷手段,被競爭對手牽著走,找不到適用于企業自身的營銷路子。
企業不妨埋頭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最根本的是,企業的生存環境在不斷進化,而缺乏快速學習能力的企業,在追趕環境變化時,顯得無力無措,完全跟不上;最后沒辦法,只能被牽著走。
所以在今天,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是如何應對復雜變化,練就應對復雜的能力。
一、單點營銷,已難以突圍
營銷的競爭,最底層是企業的競爭,企業面臨了什么樣的競爭困境,就需要營銷來承擔什么角色,所以品牌營銷廣告行業其實是企業的寄生行業。
而企業經過粗放時代的發展,各個傳統行業都來到了飽和競爭時代。
這個時候企業的競爭是綜合能力的競爭,考驗的是企業結構化的能力(包括管理、人才、品牌、產品、營銷、資本、供應鏈等等)。
早些年是產品致勝,后來則是廣告致勝,再后來則是渠道致勝,每十年,一些新式的營銷手段走上巔峰,沒幾年逐漸趨于平靜。
而如今,單點營銷的競爭手段在當下的環境基本不適用,拼的是營銷手段的綜合運用,一個點拼不過一張網。
對于企業的啟發是——不能逃避或是偷懶,逃避和偷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別人做啥,自己也做啥。然而這樣去實施,企業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企業要應對復雜,建立解決復雜的能力,或是請求外部咨詢公司,幫助一起應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有這樣意識的企業,會逐漸建立自己的競爭力。
對于乙方營銷公司的啟發則是——綜合營銷能力的訓練,不再只是一條廣告片,一個產品包裝,或是一句口號,需要幫助企業承擔營銷的復雜性,學習商業環境的復雜性,用營銷去解決競爭問題,給企業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擁有這樣能力的乙方公司在未來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二、免于陷入競爭陷阱
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品牌每年都很忙,一直在動作,但動作的結果和品牌長期發展的愿景并不匹配,營銷動作成了品牌必做的事項,但也僅僅是一個習慣而已。
上訴情況的出現,根本原因是企業被拖入了營銷競爭陷阱,而一陷入競爭就出不來,停不下來,被動的被裹挾走。
企業在選擇跟上形勢和分析清楚后再行動,這兩者之間,偷懶的選擇的前者。
比如做營銷傳播,以前就是電視廣告,后來電視+戶外,再后來電視+戶外+微博微信,再后來就越來越多了,視頻號,抖音號,頭條號等等。
而在介入這些傳播動作時,企業并沒有提前分析,看到同行在做,自己也跟著做,然后花費了大量資金和人力,最終并沒有收到什么效果。并且長期處在一個狀態,就是不清楚這些動作對于企業品牌的發展,到底有什么用。
而如此多內容平臺上,要想實現內容突圍,不淹沒在眾多內容中,又需要高于平均水平的各項投入,最終就是被動的卷入營銷傳播競爭,停不下來,投入只會越來越多;最最后,反倒變成了拼企業資本的游戲。
而這樣的游戲,當然是對行業頭部品牌有益。
商業傳播環境越來越復雜,平臺媒介越來越多,手段越來越多,加上渠道終端,活動,公關等等,營銷就更復雜了,而這背后需要的是企業在面對復雜時,有清晰梳理的能力。
始終保持跟上變化,而不被卷入變化,企業有應對復雜的定心骨,隨時免于陷入競爭陷阱。
三、復雜才能駕馭復雜
另一個現象出現在廣告圈,這個跡象會逐漸演變成趨勢:我們可以發現廣告圈的生意正在回歸到一些大型機構上,比如國際4A,國內本土集團性公司。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前幾年,都講大機構的弊病,而浪潮過去,大機構依然堅挺。
從根本上講,是只有這些大型機構才具備駕馭宏觀復雜的能力。
中國近十年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個行業的本土品牌逐漸殺出重圍,成為各領域的領導者,他們建立起了結構化的競爭優勢。
這些品牌需要的是,能逐步從地方性戰役到全國性戰役,從全國到世界性戰役,而只有大型集團性營銷公司才具備此能力。
各領域頭部大企業(阿里、騰訊、華為)需要生產龐大、復雜的內容,需要整合地方、全國甚至是國際媒體資源,需要調動各細分領域的人才,來建立和鞏固頭部競爭優勢。
顯然,只有大營銷公司才能完成這些工作,它們內部管理的復雜、人才的復雜、多年來經驗的復雜以及背后支撐的全國和國際性資源的復雜,幫助他們能和大企業合作,最終能幫助大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
經歷過復雜,才能擁有駕馭復雜的能力;并且我們可以預判,這些大機構的時代正在隨著本土品牌的角色而回歸。
四、營銷勢能正在轉向那些能應對復雜的公司
中國營銷公司的演變可以大致劃分為三次浪潮:
每一次浪潮會涌現出新物種(新形態的公司),當然也會蓋過很多老角色。
第一次浪潮是營銷萌芽的點子策劃公司,涌現出一些“點子大師”,給企業出一招,能幫助企業短期快速提升銷售,但并沒有幫助企業建立長期的經營能力,導致這些點子的實效都很短。
點子大師大都沒有學習系統的營銷知識,憑著早期建立的優勢,后來逐步轉化成營銷策劃公司,到今天,營銷策劃也被搞爛了。
第二次浪潮則是外資營銷公司的本土化過程,較為體系的廣告營銷公司進入國內,開設分部,用照搬國外的打法幫助本土企業崛起。
當然,本土也照抄外企模式,在早期建立了一批媒體公司,后來演變成集團性的媒體資源公司。
外企正因來自國外,所以連續出現水土不服。
國際大品牌的那些營銷手段,無法在本土從0-1的企業上運用,導致效果并不是很好,對的方法用在錯誤的時間。
而這其中,互聯網的到來,讓一些外資營銷公司的老炮看到了機會,跳出來創辦獨立創意公司,借著時代動能服務那些早期成長的互聯網品牌。
而隨著互聯網品牌逐步發展成世界性的巨頭,獨立創意公司的能力無法匹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品牌,最終變成了品牌的細分服務機構。
第三次浪潮可以說就是現在,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品牌,無論從營收體量還是消費人群,都不輸給跨國品牌,所以這些本土品牌需要更為體系的本土公司為他們服務;而本土策劃公司逐步轉型為咨詢公司,核心就是全體系服務。
從而催生了大量的咨詢公司(品牌咨詢、戰略咨詢、管理咨詢等等),咨詢則是站在更高維的視角來幫助企業建立競爭優勢。
所以近兩年咨詢變成了營銷圈的熱詞,而大多數咨詢公司都是從廣告或策劃公司轉型,換了一張皮,自身的作業能力沒有提升多少,自身沒有建立處理復雜商業信息的能力,最終還是跟風湊個熱鬧。
但營銷勢能正在轉向,這個轉向跟隨社會發展不可逆轉;轉向那些能幫助品牌應對復雜商業競爭的公司,轉向那些幫助品牌建立結構化競爭能力的公司。
這個趨勢成為必然,幾年之后,這波浪潮一定會催生出本土頭部咨詢公司。
五、總結
信息在爆炸,如何處理超復雜的信息?各行業迭代進化,延伸出大量的細分領域,如何靈活應對多領域?商業競爭越來越多維,如何在多維競爭中取勝?
企業和營銷公司都必須練就應對復雜的能力。
我將這群體的演變,稱為營銷領域的第三次浪潮,浪潮會把一部分新的品牌和營銷公司推到浪尖,也會淹沒以前的舊時代的水印線。
#專欄作家#
賈桃,公眾號:賈桃賈桃(ID:jtjt3456),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營銷的實踐者和理論研究者,在一線創意熱店做過創意,也在一線品牌營銷咨詢公司做戰略咨詢。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