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用戶不喜歡廣告,為什么還要花錢四處投放?

4 評論 10544 瀏覽 4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如今,不管是線上線下,處處都可見各種品牌的廣告,線下電梯廣告、街邊廣告牌,線上廣告、廣告推送等等,總感覺有看不完的廣告內容,甚至有些廣告會讓用戶產生不好的用戶體驗,既然這樣的話,為什么廠商還要四處投放廣告呢?我們在天天問和小伙伴共同探討了這個問題,一起來看一下他們是怎么說的吧~

廣告就是一個夸夸其談的人、惹人煩的討厭鬼。讓用戶不堪其擾、不勝其煩,誰會喜歡聽一個人夸夸其談,反復說著自己的兒子聰明、舅舅有錢、寵物可愛?

明明知道用戶不喜歡廣告,為什么各大廠商卻愿意花費巨額金錢去優化廣告投放渠道?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天天問展開了一場討論,一起來看看小伙伴們是怎么說的吧~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42期:明知道用戶不喜歡廣告,為什么還要花錢四處投放?

文章內容部分來源于@春天牡丹 @黃金鋤頭 @非思不可 @小宇宙 @一個摸索中的菜鳥 @Jayden?的精彩回答。

一、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

A不喜歡做某件事,B為什么還要做這樣的事。

這種事,從小就發生啊。

  • 我小時候不想吃飯,媽媽一定要逼著我吃。
  • 我不喜歡讀書,家人堅持要我認真學習。
  • 我不喜歡工作,可是老板一定要我為薪水付出相應的努力。

小時候才會在意喜歡,長大了更多會考慮利益。

這個利益有可能利我的,也有可能利他的。

  • 我不吃飯會餓肚子,媽媽考慮到我在長身體這個重要的“利益”,干涉了我的不喜歡。
  • 我不讀書可能未來沒辦法謀生,家人考慮到我未來個人生存能力及可能拖累他們的可能性,干涉了我的不喜歡。
  • 我不喜歡工作,可是老板花了錢買我的勞動力,看我閑著就會心痛煩燥。

一般情況,大伙都不喜歡廣告,可是平臺和廣告商有利可圖啊。

我們想要看個視頻/電視休閑娛樂;平臺和廣告商想要掙錢獲利,就想到了強迫我們看廣告。

再說了,用戶也不是完全不喜歡廣告。舉個例子,我最近想要買房,我搜索了周邊很多樓盤,仍然覺得信息不夠,我還想知道接下來幾個月還有哪些即將開盤的樓盤;以前我看到朋友圈的樓盤廣告,我都很生氣,現在是我需要,于是我非常認真的看完了,還想這次推送不錯。

也別看不起廣告,大體上誰都有想要打廣告的時候。我家里有很多閑置的東西,我想賣掉換點錢;這個時候我很自然地就想在閑置群里發一下,或者上閑魚發一下,我就在打廣告。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

這是成長終要明白的事。

二、廠商、平臺、用戶三者關系

首先,問題中有幾個角色:廠商、平臺、用戶,暫且把話題局限在互聯網領域,平臺也就是各種APP和網站了。

其次,逐個角色來做做分析:

廠商,本身是一家企業,企業最基本要做的就是通過銷售行為產生收入,并最終在合理的成本下,持續產生利潤;所以銷售行為是其根本,廣告則是銷售行為的根本,所以廠商本身是無論如何都要去投入廣告的,別說是“不喜歡”,即便是上升到“痛恨”級別,廠商投放廣告的需求也不會被抑制,無非是換種形式罷了。

第二個角色是平臺,通常情況下,互聯網平臺都是免費的,但是即便是互聯網平臺,其本身也是一家企業,也是要產生收入的,也是追求利潤的;而它在銷售過程中,賣的是什么呢?賣的絕對不是一行行的代碼,也不是由一行行代碼組成的平臺本身,而是平臺上的用戶,所以各種互聯網平臺努力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留住用戶。

這回說到第三個角色——用戶。關于互聯網用戶,想到一句曾經讓我感覺到有醍醐灌頂的話,大概意思就是說在一個互聯網平臺上,如果你不是付費購買商品的,那么你就是商品本身。還是說回到企業的本質上,買方、賣方、商品,這三者缺一不可。

對于互聯網平臺來說,看其用戶究竟是哪一方了。如果是滴滴的司機客戶端,那么用戶本身是賣方,通過平臺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如果是電商平臺的用戶,那么自己是買方,在平臺上消費去購買產品或服務;但如果通過平臺又不賺錢又不花錢(不包括沒轉化成功的那種),那么自然就是商品本身了。

試問,平臺作為賣家,怎么會在乎一個商品的感受呢?青樓的媽媽會在乎姑娘的感受嗎?賣豬的農戶會在乎豬的感受嗎?

青樓的媽媽無非是要注意別把姑娘們累壞了,要勞逸結合,就算讓你去學習琴棋書畫也不是為了讓你充實自我,只是為了賣個好價錢;賣豬的農戶要把豬養的肥肥的,也只是為了賣個好價錢。

所以互聯網平臺本質上不在乎用戶是否喜歡廣告,它只是需要做好平臺,在盡可能增加廣告的同時,拴住你別跑,包括通過多少控制一下廣告的量,以及更重要的——提高平臺對用戶的價值。

平臺價值越高,用戶黏性越大、用戶群體越大,最后越容易賣個好價錢~

三、廣告的實際作用

廣告的作用不在于你喜不喜歡,在于的是在你腦海里留下印象。

很多廣告本身并不是為了用戶的喜好而做的,而是為了在用戶有限的選擇中留存一部分參考;就像“怕上火喝王老吉”這種,并不是說怕上火就非王老吉不可,但是僅僅為了給你在上火的時候記得這句詞,進而促進成交,這也是營銷的目的。

就像可口和百事,即便人人知曉,也需要不斷花費金錢打廣告,優化傳達途徑,因為用戶觸達的消費選擇是有限的,就像你的App競品是誰,是同類嗎?很顯然是任何可能存在的任意一款App,為了就是搶占用戶的有限時間,用了微信同時可能用不了QQ,在購物的同時不一定能聊天,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或者當你坐在公廁的馬桶上一瀉千里后,摸摸口袋,尷尬的發現沒有帶紙,萬分焦急中你抬頭發現廁所的門板上用牛皮癬貼著:送紙2元,請聯系:181XXXXXXXX;這時候,你會不會撥通電話呢?一件大家都厭惡的東西,只要放置的時空正確,可能會救人于水火。有時候人們把他叫做:剛需。

廣告的作用是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知道,頻繁地投放加深用戶的印象,其實是悄悄在你的潛意識埋下了種子,然后在你真正購買的時候影響你的事前決策;就像格力空調一樣,在老一輩的印象里,一說買空調,十個人都有7個人說買格力,這就是廣告帶來的影響力。

即使用戶不喜歡廣告,大廠還是需要去優化自己的廣告渠道,因為任何一個產品都是希望去占領用戶心智,正所謂,混個臉熟;底層邏輯也是一樣的,多在用戶的感知中出現,用戶在購買時,如果出現廣告中的產品,可能會促進該產品的轉化。

四、結語

如今各種互聯網平臺上隨處可見廣告,有時候在App上看個節目,廣告的時間長達130秒左右,讓你很難接受,但是廣告還是在一直轟炸你。

雖然這種方式會讓用戶體驗下降,但對于平臺廠商來說這是必須要做的,并且用戶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廣告,只是如今廣告的強化已經過于夸張了。

如何平衡廣告變現與用戶體驗,是他們一直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于“明明知道用戶不喜歡廣告,為什么還要花錢優化投放廣告?”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戳:http://996.pm/7prok

#天天問神回復#

「天天神回復」是天天問的一個新欄目,致力于發現天天問小伙伴的精彩語錄。抖機靈,大伙兒也是認真的!如果喜歡,記得點擊問題鏈接,和TA一起互動吧,我們也在這里期待你的發言喲~

產品中有什么“安慰劑功能”嗎?

@秦桑低綠枝:

提醒賣家發貨

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是吃“青春飯”嗎?

@阿磊君:

我認識個大叔,就喜歡做技術,都快60了,還在做技術,也不算吃青春飯。

還認識個大叔,也是做產品很久了,現在50多歲,都產品總監級別了,也不是吃青春飯吧。

對了,上面那兩個大叔,都是我夢中見到的。

互聯網大兒童們的記憶中,都有哪些美好的小事?

@張毅涵:

我在上游撒尿,小伙伴在下游玩泥巴,可以感覺到上游資源的重要性!

#相關閱讀#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41期:直播帶貨主播:銷售導購 or 帥哥美女,應該先用哪個角色亮相?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40期:眾籌了幾句互聯網情話,我笑yue了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39期:為什么肯德基爺爺和麥當勞叔叔消失了?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38期:直播間的“潘嘎之交”,消費者都看累了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37期:66元的機票盲盒,活動方打的是什么主意?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36期:抖音大力布局本地生活,有沒有可能變成短視頻版“美團”?

 

素材來源:天天問話題精選

「天天問」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旗下的互助問答模塊,致力產品、運營、營銷等領域知識的學習交流。

本欄目由@Rebecca 整理編輯發布,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明知道吃完飯后 過段時間還是會餓 為什么還是要吃呢?

    來自江蘇 回復
  2. 個人淺見:作者的重點是想表達在平臺眼里,用戶即商品,在通過廣告形式將用戶賣給廠商。

    回復
  3. 回復
  4. 總結的一般,哈哈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