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淋雨打電話”引爭議,仍是一條好廣告

1 評論 4270 瀏覽 3 收藏 10 分鐘

編輯導語:近日,iPhone 12 的防水廣告火了!但對于此條廣告,網友們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作者就其爭議之處進行了相關評析,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蘋果12的防水廣告火了。

不少網友在微博開屏畫面中,看到了蘋果12的防水廣告。這個廣告時長 3s 左右,畫中一男子被大雨從頭淋濕,仍然淡定地舉著一部 iPhone 12。接著,屏幕上緩緩打出一行字,“防濺抗水有一手。放心,有 iPhone?!?/p>

顯然,蘋果別出心裁的廣告成功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睛,網絡聲音眾說紛紜:

  • 有的網友認為這是一則虛假廣告,夸大了產品特性,蘋果公司又一次在違法邊緣試探;
  • 有的網友則認為該廣告出人意料,廣告效果十分搞笑。

盡管評價褒貶不一,可以確定的是,被戲稱為“廣告公司”的蘋果公司,總是能憑借很多出色的廣告為產品賦能。

一、簡單粗暴又好笑

不少網友在看過這則廣告之后表示“笑到爆”“非常有新意,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

不得不說,讓消費者在短短數秒內記住一則廣告實屬不易。畢竟,用戶對于每次打開App都能看到的開屏廣告早就習以為常,而且開屏廣告的時長一般都控制在5秒之內,過目即忘。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讓消費者知道品牌是什么、產品是什么、廣告內容是什么、宣傳重點是什么,要求品牌必須高密度地、有取舍地輸出關鍵信息,同時還不能讓廣告落于俗套。

而蘋果正是在幾秒之內,以一張近乎靜止的動圖,寥寥幾個字,輸出了所有關鍵信息,甚至還實現了網絡熱議的效果。

那么,把這條短小精悍的廣告拆解開,蘋果都花了哪些心思?

首先,核心信息簡單易懂。

蘋果構建了一個“人在使用手機時,即使被雨淋也不用擔心”的場景。試想一下,還有什么畫面比它更能簡單直接地傳遞“手機具有防水性能”的核心信息?

任何一個對 iPhone 12毫無了解的人,看了這個廣告之后都會記住 iPhone 是防水的。

面對年齡、性別、職業、地區、受教育程度等跨度很大的客群,蘋果選擇了一種全人類的、不扭捏的表達方式。

其次,畫風顛覆、形式新穎。

有網友評論,“開始以為是哪個山寨手機品牌,看完才知道是蘋果”“蘋果廣告逐漸泰化”。雖然廣告的畫風和網友印象里的蘋果截然不同,但隨后出現的蘋果 Logo 和蘋果廣告字體讓消費者又“認出了”蘋果。

事實上,因為開屏廣告會在人們打開App后第一時間曝光,所以具備一種“第一印象效應”的優勢。蘋果聰明地利用了這個特性,讓用戶在打開 App 時就接收到“顛覆性”的信息,自然就會被用戶牢牢記住。

總結來看,在顛覆和創意的外殼下,蘋果保持了簡單而集中的核心信息,即產品的防水性能。這樣一來,廣告既講清楚了產品,又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離消費者生活近一點

當然,這則廣告也存在著爭議。

iPhone12系列產品是蘋果去年10月推出的,在其官方產品信息中可以看到,防水性能是主打特色之一。

官方介紹iPhone12達到了IP68級別抗水性能,“還可抵御咖啡、茶、汽水和果汁等常見液體的潑濺”。不過,由于防水部件不會永久有效,官方在商品詳情頁也表明,“由于浸入液體而導致的損壞不在保修范圍之內。”

這一點成了眾多網友攻擊的對象,有消費者吐槽蘋果,“大肆宣傳防水功能,進水了又不保修”,并提出了該廣告有欺詐消費者的嫌疑。

其實,蘋果早就為“防水性能”涉嫌欺詐消費者吃過罰單。

去年12月,意大利競爭管理局(AGCM)對蘋果公司開出了1000萬歐元的罰單,原因就是蘋果對防水性能的誤導性宣傳。

今年4月,有消費者在紐約對蘋果公司提出集體訴訟,同樣是因為防水性的夸大宣傳。

于是,淋雨打電話視頻一出,又有許多消費者質疑,“蘋果不怕再吃罰單嗎?”

事實上,蘋果 IP68 級的防水性能確實可以做到4米水深下防水30分鐘,但前提是在靜止的純凈水中。

對消費者的日常使用而言,雖然 iPhone 12 滿足了一部分防水需求,但究竟在什么范圍內的進水是絕對可防的?目前來說還很難界定。

正因為界限模糊,如果在這個概念上進行過度宣傳就會有誤導消費者之嫌;但也因為界限模糊,很多蘋果支持者認為蘋果的不保修政策只不過是為了自保,防止消費者的惡意碰瓷行為。

比如,有支持蘋果的聲音說,“蘋果 X 掉水盆里了,撈出來甩了甩,擦干直接用,現在還好好的,誰沒事把手機專門放水里?”

目前來看,與之前把紫色 iPhone 12 泡在水里拍攝的官方宣傳片相比,這次的“淋雨打電話”雖然仍有爭議,但離用戶的使用場景更近了一點,更像是蘋果官方所說的“防濺抗水”??陀^來看,拍攝生活防水的廣告,蘋果誤導消費者的嫌疑小了一些。

無論如何,在各大手機品牌紛紛宣傳防水功能的當下,手機的防水性能已成為一個必爭之地。但這不代表品牌在制作廣告時就可以忽略掉生活場景,夸大其詞了。

相反地,越是因為界限模糊,品牌越應該離生活近一點,客觀嚴謹地向消費者傳達產品的真實性能。

三、蘋果的全人類語言

回歸到蘋果這家“眾所周知的廣告公司”,在這則淋雨廣告之前,蘋果還創造過很多為人津津樂道的廣告作品。

比如,和3秒鐘抓住眼球的開屏廣告相反,蘋果公司還拍攝過一條長達5小時19分28秒的廣告,同樣令人過目不忘。

2020年3月,蘋果發布 iPhone 11 Pro,正值疫情肆虐。在該作品中,沒有產品介紹、沒有臺詞、沒有特效。攝影師手持iPhone11 Pro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埃爾米塔什博物館,以一鏡到底的方式帶觀眾逛博物館。拍攝完成后,手機電量還剩19%。

在疫情期間,云逛博物館的深遠用意暫且不談。僅從有效利用廣告傳遞產品信息來分析,如前文所說,蘋果同樣選擇了一種簡明扼要的“全人類語言”:如果想證明防水性能,那我就淋雨給你看;如果想證明續航能力,那我就玩手機耗電量給你看。

“蘋果之所以能與人們產生共鳴,是因為在我們的創新中深藏著一種人文精神”,喬布斯這樣說。

關心最核心的問題,用全人類的語言回應,或許就是喬布斯所言的人文精神,而基于此的創新才會直擊人心。拋開產品爭議不談,從蘋果廣告的背后理念中,我們能學到的還有更多。

 

作者:ClaireZhang;微信公眾號:Morketing

本文由 @Morketi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也記得這個廣告,剛開始看第一眼的時候發現是蘋果的廣告我還內心鄙夷了一下,蘋果怎么出這個風格的廣告,但不得不說,我記住這個廣告了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