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效銷一體:2021的營銷新鏈路,怎么玩?

6 評論 27639 瀏覽 95 收藏 23 分鐘

編輯導語: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品效銷一體”這一概念開始出現,這意味著品牌對品轉銷、效轉銷的效率追求在提升。那么,企業應當如何實現“品效銷一體”的營銷新鏈路、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如何達成這一目標做了詳細解讀,一起來看一下。

2021年,“品效協同”、“品效合一”這樣的提法越來越少了,行業冒出了一個新詞,叫“品效銷一體”。

“效”本身就包含了“銷”,為什么又多此一舉、把“銷”單獨拿出來和“品效”并駕齊驅呢?

2020年618期間,在細分品類里,占據TOP1的新品牌大約在20個左右。2021年的618,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459個。

再看一下抖音電商2020年評選的年度品牌:做咖啡零售的連咖啡、賣彩妝的花知曉、以果酒為核心產品的十七光年……

很多品牌可能你還沒聽說過,但是人家已經年收入小幾個億了。

過去,品牌建設是一個慢功夫,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F在,一個品牌從一無所有到揚名立萬,這個周期被大大縮短了。

為什么會把“銷”單獨拿出來和“品效”并駕齊驅?因為我們希望品轉銷、效轉銷的速率加快。

那么,如何才能達成“品效銷一體”?我們分別從媒體和企業的角度來審視一下這個問題。

一、如何達成“品效銷一體”?

1. 媒體:提供“加速度”的解決方案

現在的媒體只是看起來像媒體,其實都在進化為賣貨渠道。如果有一個媒體,還沒有渠道屬性,那么它一定不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平臺。抖音、微信、小紅書、B站都增加電商屬性,加速打通流量變現的最后一公里。

那么,如何實現這種加速呢?我認為有三個加速點,分別是:讓產品轉化加速、讓銷售增長加速和讓品牌上位加速。

我們以抖音這個平臺為例,看一下巨量引擎“品效銷一體化”的布局。

1)讓產品轉化加速

抖音電商是今年4月份,確立了“興趣電商”的定位。但早在3月份,抖音就上線了品牌旗艦店,集合了品牌推薦、精選商品、線下門店、優惠券等功能,抖音把這種模式叫“號店一體”。簡單說,就是讓每個抖音號變成電商店鋪。

“號店一體”打通了流量變現的最后一公里,目的是縮短廣告到下單的時間,讓產品轉化加速。

2)讓銷售增長加速

如果你打開一個抖音企業號,你會發現,很多企業號的頭像都在閃爍,這意味著商家在24小時不間斷地直播。

整個2020年,在抖音開店的商家增長了17.3倍!每日開播的抖音賬號比去年增長400%,時長增長了182%!

商家自播的普及,在解決什么問題?是讓銷售增長加速。以前,一家企業拿到1000萬銷售額可能需要一個月,而用直播電商,可能一天就完成了。

3)讓品牌上位加速

在抖音818“新潮好物節”里,我不僅看到了巴黎歐萊雅、良品鋪子、自然堂,還有雪玲妃、優形雞胸肉、colorkey、玉澤等十幾家新消費品牌“上車”。

這個超級IP同時實現了“品效銷”三個目的。“效”和“銷”自不必說,一場直播形態的電商晚會,必然會給商家帶來洶涌的GMV,它更大的意義在于“品”。

去年818還叫“奇妙好物節”,為什么今年改成了“新潮好物節”?這個名字很耐人尋味。顯然,“興趣電商”要扶持的不是常規商品,而是更能引發興趣的新銳產品。新崛起的消費品牌和大品牌的新品線,都會大受歡迎。

所以,品牌可以背靠“新潮好物”的標簽,借助抖音和湖南衛視的龐大流量,讓自己迅速上位!

品效銷一體:2021的營銷新鏈路,怎么玩?

號店一體,讓產品轉化加速;扶持商家自播,讓銷售增長加速;打造營銷IP,讓品牌上位加速。巨量引擎下的抖音營銷,提供的是一種“加速度”的解決方案。

所謂的“品效銷一體”,本質上是讓品轉銷、效轉銷的速率加快。

媒體如果不能快速成就一個品牌,那么這個媒體就會被品牌棄用。如果一家企業,不能2倍速、3倍速地跑起來,可能就會被身后的狼叼走。

那么,在一個速生速死的商業時代,企業如何做才能實現“品效銷一體”呢?

二、企業如何實現“品效銷一體”?

用一體化的部隊,適應生態化的媒體

當年,樂視說自己是一個生態時,更像是一個資本故事。但現在,微信、小紅書、B站等媒體,已經把當年樂視吹過的牛,慢慢實現了。媒體已經變成了一個生態園,里面的生物鏈已經形成,任何一環做不好,都會影響其他環節。

比如,商家做店鋪直播,看似在銷售,但同時也會吸引更多用戶關注賬號,培養了更多的潛在客戶。這個時候,“銷”就帶來了“效”。

比如,品牌找KOL做內容種草,一般會以ROI來衡量選擇什么樣的KOL、投入多少預算,這看似是追求“效”,但KOL生產的內容幫我們積累了品牌口碑,無形中又達成了“品”。

我們做賬號運營,每天生產內容吸引用戶關注。有些品牌會投放DOU+,用付費流量來加速漲粉。

但如果賬號沒有一點粉絲基礎,DOU+ 效果并不好。如果賬號本身就有一定的粉絲、積累了一些內容,再用付費流量增粉,效果會翻倍。這個時候,“品”又在制約“效”的成果。

在大部分時間里,品、效、銷就像是一個時空里的三條平行線,看似離的很近,卻沒有任何交叉。但在“媒體即渠道”的傳播生態下,品效銷不再是三條平行線,而是營銷的三個側面。

品效銷一體:2021的營銷新鏈路,怎么玩?

但在很多企業里,品、效、銷還歸屬于三個部門負責。

  • 一支團隊專注做品牌,他們構想品牌slogan、打造品牌視覺體系、制作傳達品牌理念的廣告片;
  • 一支團隊專注做效果,他們的一切工作都要看ROI,只要符合投入產品比,預算就沒有上限;
  • 還有一支團隊負責銷售,他們開拓銷售渠道,將產品鋪到全國各地、全網的每一個角落。

大部分企業都是以“部門職能”來劃分組織架構,但當我們面對超級流量池時,這種組織形態就顯得笨拙又愚蠢。

比如,巨量引擎這樣的平臺,你到底要把它歸在哪個團隊負責?

  • 如果你把它當成品牌型平臺,它又能做競價信息流廣告;
  • 如果你把它當成效果型平臺,每次內容種草都要衡量ROI,那你根本沒法積累品牌聲量;
  • 如果你僅僅把它當成銷售渠道,它的模式和天貓等綜合型電商平臺又不同。我們要持續做內容種草和店鋪運營,才能更高效地轉化成單。

所以,如果想做好抖音這樣的超級流量池,正確的做法是單獨成立一個事業部對接巨量引擎,將品、效、銷的預算合在一起,用一體化的部隊去適應生態化的媒體。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在超級流量池面前,不能自大地讓對方適應你的經營邏輯,而是要主動適配對方的增長邏輯。

一家企業如果想運營好巨量引擎,我覺得這個獨立事業部至少要包含六個小組或崗職,分別是:用戶運營、廣告投放、BD管理、營銷策劃、直播管控、內容生產。

1)用戶運營

這個小組負責企業賬號和私域的運營,通過不斷生產內容來積累用戶,通過和用戶的互動來測試新品、增加復購、制造裂變。

2)廣告投放

這個小組主要負責流量操作,包含了品牌廣告和競價廣告兩部分。一邊對廣告的ROI轉化負責,一邊對品牌的認知占有率負責。

3)BD拓展

這個部門負責達人、明星、MCN的拓展和管理。

4)營銷策劃

根據全年營銷節點,策劃大大小小的營銷活動,用不同的策劃活動為用戶制造消費理由,用規?;髁刻嵘放坡暳?,最終在短時間內引爆交易量。

5)直播管控

負責直播間搭建、直播話術打磨、直播間的選品、DP服務商的溝通等一切和直播有關的業務。

6)內容生產

賬號運營素材、私域內素材、信息流廣告素材、直播預熱素材、公關素材、達人授權的延展素材等等……這些素材有些可以外包,有些必須自己生產。

品效銷一體:2021的營銷新鏈路,怎么玩?

三、對每個交易場,都進行“品效”改造

現在的交易場變得越來越多,包括了KOL、社群、直播間、企業號、甚至還包括了員工的朋友圈。這些渠道都是企業的交易場,他們都可以為企業賣貨。

線上的全渠道經營給“品效銷一體化”帶來了很大挑戰,因為很多交易場現在只管“銷”,丟掉了“品”和“效”。

這種野蠻生長帶來了很多副作用:

1)市場亂價

電商、直播、社群、線下……不同渠道常常有不同的促銷方案,相互傷害市場價格。

如果職業Title代表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那么價格就代表了一個品牌的市場地位。價格的錯亂,就是品牌身份的錯亂,守不住產品價格,品牌就會“掉價”。

2)產品亂象

為了保證市場價格統一,安撫不同渠道的情緒,很多品牌特別推出了渠道定制款產品。

比如,城市社區團購的顧客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家庭主婦和大爺大媽們,他們對產品價格非常敏感,所以一些消費品會更改產品容量,做成社區定制款來滿足顧客需求。

3)品牌亂碼

當下大部分客戶都已經在全渠道經營產品,但很多客戶在不同渠道的商品落地頁,核心賣點和視覺規范居然是不一樣的!

算法時代,廣告可以千人千面,但品牌賣點和視覺體系必須千人一面,品牌亂碼必然會帶來用戶認知的亂碼。

市場亂價、產品亂象、品牌亂碼,是品牌只追求銷售增長而帶來的副作用。這種副作用短期可能被一時的增長掩蓋,但長期看一定會拖垮品牌的增長速率。

企業要逐漸擺脫野蠻生長階段,對所有交易場的品效做把關,具體有三個把關點。

1)統一的品牌/產品把控

企業必須針對不同的交易場,輸出不同的品牌SOP管理手冊,包括文案體系、視覺體系以及使用規范。既給各個合作方一定的創作空間,又規定好各自的活動范圍。

渠道提供款、粉絲福利款、引流款、大促組合款……為了維穩價格,企業也要根據不同營銷目標,設計出差異的產品線,規定好不同產品線的使用時機、使用方式和適用渠道。

比如,9.9元包郵的產品小樣,只能作為“引流款”,在競價廣告里使用;“大促組合款”,只會在在雙11、618等大的電商節點時,才給各個渠道供貨。

2)共享的效果線索

2020年6月1日,格力一場直播的銷售額做到了65.4億,相當于格力電器季度營收三分之一。怎么做到的呢?

格力的經銷商們給自己的用戶發了專屬二維碼,用戶通過掃碼可以進入格力直播間。格力用二維碼來識別直播用戶來源,一旦用戶在直播間購買產品,格力就可以給經銷商分錢。

這就是效果線索共享,產生的共贏。不同的交易場之間,會沉淀出不同的交易數據、生長出不同的效果線索。這些數據和線索如何相互賦能,讓1+1>2,是企業要思考的課題。

3)從交易到經營的關系沉淀

今年,Teenie Weenie做了一場直播。在這場直播里,Teenie Weenie的成交額達到了3400萬,據說90%的新品都售罄了。

這場直播看似是在追求“銷”,其實還給他們帶來了10萬+的新粉絲。做到這一點,不光靠打折促銷,還因為Teenie Weenie以“JK服”為主打商品,做了一場“青春記憶”為主題的專場直播。

10萬+的粉絲又會成為下一輪直播的消費者,成為企業號內容的觀看者,這就是從“經營交易”過渡到了“經營關系”。

交易是冰冷的、一次性的,關系卻可以是有溫度的、長期的,只有交易場可以做到“品效銷一體”,才能實現交易到經營關系的沉淀。

統一的品牌/產品把控、共享的效果線索、從交易到經營的關系沉淀,所有品牌都必須對交易場進行品效改造。

我們必須明白:野蠻生長只能賺到一時的錢,靠品牌和長效經營,才能賺到未來的錢。

四、以內容為起點,布局營銷全鏈路

想要在一個營銷活動里,步調一致地達成品效銷,唯一的方法是搭載上一個好的內容,用無形的內容串聯起有形的資源。

我以抖音818新潮好物節為例,從品、效、銷三個層次拆解一下,品牌該如何釋放超級IP的商業價值。

1. 品:四個層級,榨干品宣價值

首先,這是一臺電商晚會。有些人認為,這種直播晚會的品牌價值不就是用海量的曝光資源,短時間內占領用戶認知嗎?這么理解就太粗淺了。

它的品牌價值有四個層次,分別是:曝光價值、宣推價值、口碑價值、公關價值。你只有把這四個層面都覆蓋了,才能享受到全部價值。

1)曝光價值

這臺晚會在抖音和湖南衛視直播,巨大的流量可以讓不知名的品牌一夜成名。但這些曝光都要真金白金地買下來,有多少錢就能干多少錢的事。

2)宣推價值

這么大的IP,平臺會拿出全部資源來推廣,你要想辦法搭載媒體的宣推計劃,借勢宣發流量繼續提升品牌聲量。

3)口碑價值

晚會的主角有明星也有達人,我們可以利用達人完成大小屏聯動,通過晚會植入和達人賬號的內容種草,實現口碑擴散。

4)公關價值

好物節結束后的銷售戰報和榜單排名,是各個成熟品牌保住江湖位置、新銳品牌上位的契機。

這次公關宣傳,可以用2B的成績單來制造2C的影響力。

2. 效:三個路徑,制造銷售契機

效,其實就是創造可能性的銷售。對于一臺電商晚會而言,“效”的目標就是兩個字:引流。

1)節目內的產品引流

電商晚會一定會通過大小屏聯動,讓看晚會的觀眾通過手機下單購物。具體的資源形式就是“紅包雨”和“爆品秒殺”這類廣告形式。

拿到紅包的人,很少有不去兌換的。只要用戶去兌換紅包,就為品牌商制造了一次下單機會。

2)節目外的直播間引流

首先,這是一個電商節,其次才是一臺晚會。所以,企業的預算不能只盯著晚會,還要顧及自己直播間的人氣。要單獨采購feed流和live流,對企業直播間進行導流。

3)節點前后的長效運營

818前有七夕節,后有暑期大促。最好在節點與節點之間,形成營銷聯動,把七夕作為818的預演,讓暑期延續818的長尾客流。

而且,一切在818期間看過、搜過、買過的用戶,都會被系統記錄,實現賬號加粉或二次觸達。

3. 銷:三大主場,釋放三種勢能

銷,就是這次電商節的購物/直播專場該如何布局,分別有:好物節專場、達人主場、品牌專場。

大家要明確這三個場子的營銷目標是什么,才好投入合適的資源。

1)好物節專場:扶新品

好物節專場是主戰場,但不一定是你追求GMV的最佳戰場。

因為抖音818晚會的主題叫新潮好物,所以好物節的專場應該扶持新品,孵化有賣相的新銳爆品。大家不要為了GMV而上線老款爆品,這樣就浪費了這次機會。

2)達人直播間:存在

可以想象,在818那天所有達人的直播間都會比平日熱鬧。優質的直播達人可以更容易幫商家達成GMV的增長,但是達人直播間的問題在于,品牌沒法沉淀自己的粉絲。

所以,達人主場我的建議是“刷存在”,靠頭部達人和促銷力度拉動GMV數據。

3)品牌直播間:沉資產

品牌直播間應該成為這次營銷的流量收口。因為這里不僅可以實現GMV的增長、磨煉直播團隊,還能借助本次818的巨大流量,沉淀大量的用戶資產,做長效的用戶運營。所以,品牌直播間的營銷目標應該是“沉資產”!

用好物節主場來扶持新品,用達人直播間來刷存在感、釋放GMV,用品牌直播間來沉淀資產。不同主場釋放不同的銷售勢能,品牌才能借勢上位。

綜上,我們就借助了一個超級IP實現了“品效銷一體”。

品效銷一體:2021的營銷新鏈路,怎么玩?

五、結語

一家企業成為世界500強,需要多少年?華為用了23年,小米用了9年,也許未來還有更多企業打破這個時間紀錄。

這是一個速生速死的商業時代,“品效銷一體”不是讓我們從此忽視品牌,而是讓品牌轉換成銷量、效果轉換成銷量的速度加快!

也許,這個時代已經不歡迎慢慢地成功。

#專欄作家#

梁將軍,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ism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戰略顧問,每兩周大約思考一個營銷課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聽君一席話還是一席話

    回復
  3. 核心就是變現快點,再快點

    來自北京 回復
  4. 門檻有限制,起步得需要很大的資金支持

    回復
  5. 炒冷飯而言,只是很多人停留在“品效合一,品效協同”的概念上落不了地,然后扯一個銷售環節出來炒冷飯

    來自浙江 回復
  6. 可惜我們老板完全不理解這個概念。

    來自廣西 回復
  7. 贊!非常適用的一套方法論。作者估計也是總結了挺久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