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信息化產品,我們來聊一聊供應鏈

2 評論 4143 瀏覽 15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隨著新消費概念的興起,“所有新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演變出“所有供應鏈都值得重做一遍”,這是怎么一回事?兩者之間有何關系呢?本文拋開信息化產品,談一談供應鏈面臨的挑戰和發展,一起來看下。

隨著新消費概念的興起,“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的說法開始流傳起來,逐漸的,演變出了“所有供應鏈都值得重做一遍”的說法,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筆者看來,我們能夠喊出“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和“所有供應鏈都值得重做一遍”的這種豪言壯語,都得益于國內各個行業的供應鏈發展,所謂“重做”,筆者認為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把老產品換了一個工藝,瞄準了產品的細分功能領域,恰巧這個領域又是一個健康的增長領域,那么就會順其自然的衍生出新消費品牌了;

例如元氣森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抓住了大家想喝氣泡水,但又不想長胖的需求,這個需求在當下人們追求美與健康的大背景下,跨上了增長的快車道,成了新消費品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那么,“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和“所有供應鏈都值得重做一遍”又有什么直接的關系呢?

一、消費品和供應鏈的關系

現在我們提消費品的時候,總是離不開品牌,所以當我們討論消費品和供應鏈的關系時,更多的是在討論品牌和供應鏈的關系。

對供應鏈稍有了解的朋友會知道,消費品的生產銷售大致經歷了下面這樣一個過程:

初始的是這種傳統生產銷售模式,產銷一體,工廠生產出產品變成庫存,業務員去跑業務銷售產品,庫存剩余后折價銷售。

逐漸地,產能過剩以及各種庫存問題越來越嚴重之后,演變出了:

這種有初步計劃性的生產銷售模式,而這種計劃是源自于生產企業對自身經驗的依賴,可以解決一定的庫存問題。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銷售模式的多樣性,以及競爭的加劇,自產自銷的工廠逐漸跟不上市場的變化,產銷一體逐漸走向了產銷分離,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演變出了:

這種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OEM模式,工廠通過品牌方下單的方式進行生產,解決了工廠的庫存風險。

到此,消費品的供應鏈體系已經趨于相對成熟了,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產銷一體的企業對于銷售端的經營足夠好,通過積累的資源,仍然保持了產銷一體的模式,因為產銷一體的模式能夠更好的把控產品端的質量,通過良好的經營也是可以讓品牌長紅的,這種模式有很多存在的道理。

發展到現在,消費品的供應鏈已經在產銷分離的模式上又衍生出來具有各種特點的模式了,也催生了很多的商業模式,例如越來越多的工廠從批發模式發展到了一件代發的模式,省掉了銷售端的物流和倉儲成本,也有很多工廠想賺取更多銷售端的利潤,在跟著大品牌后面做OEM久了之后,也發展起了自己的ODM品牌,還有平臺看到ODM品牌的性價比,專門搭建了電商平臺來讓ODM品牌入駐。

當我們可以從工廠小批量下單,甚至是一件代發的時候,那我們去運營一個品牌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為什么呢?因為降低了庫存的風險,減掉甚至是減少了批量貨物運輸和存儲的成本,這不僅僅是降低了試錯風險,更是降低了運營一個品牌的難度,也是現在個人品牌遍地的主要原因。

二、供應鏈的挑戰

有數據顯示,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工業門類最全的國家,而在各個工業門類下,又不乏大量的競爭者,如何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了所有企業要思考的問題,在供應鏈端,就有很多前輩總結出了很多方法論,例如《供應鏈的三道防線》就從“需求預測”、“庫存計劃”、“供應鏈執行”三個維度展開聊了聊供應鏈中的一些問題。

筆者體會到的,供應鏈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快”,無論是從“需求預測”端,還是“庫存計劃”或者“供應鏈執行”去看,都和“快”脫離不開關系,市場變化的快已經是外在因素了,只有“需求預測”的快,才能跟得上市場的變化,而前端預測變化的快,又需要后端“庫存計劃”和“供應鏈執行”調整的快。

甚至,僅僅有“快”還不夠,想在市場脫穎而出,“頻率”還要高,如果你的產品比別人出來的慢,且升級換代的次數少,是很難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

這時候大家可能要問了,這么快的話供應鏈能吃得消嗎?

“柔性供應鏈”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衍生出來的概念,并有很多先行者已經投入了柔性供應鏈的搭建中,在百度百科中,“柔性供應鏈”已經有了非常全面的解析。

三、供應鏈與信息化

在“柔性供應鏈”中,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聊供應鏈的信息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百度百科中“流程分析”這一段的描述。

流程分析:

從戰略的高度理解供應鏈管理柔性不難,但從具體操作層面來評價、度量和控制它需要更進一步的分解,看看供應鏈究竟“柔”在何處。 首先從流程的角度看,穿透供應鏈全過程的供應、制造、物流以及相應的信息系統都應具備一定柔性。

1. 制造系統

制造系統柔性是指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低成本快速地生產出滿足顧客和市場需要的質量優良產品的能力,包括機床柔性、產品柔性、加工柔性、工序柔性、運行柔性、產量柔性、擴展柔性和生產柔性等。

2. 物流系統

物流柔性是指在外部環境條件變化的情況下,以合理的成本水平采用合適的運輸方式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收集和配送合適的產品或資源以及服務以滿足顧客或合作伙伴需要的能力。

3. 信息系統

由于供應鏈在其整個生命周期運作過程中具有動態性,期間會發生供應鏈各個層面的重組或重構,信息柔性子系統能夠相應的調整以適應變化。柔性信息系統具有可重組、可重構、模塊化、可擴展以及熱插拔的特性等。

4. 供應系統

根據顧客或合作伙伴的需要改變供應計劃有利于提高服務水平及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水平。具有供應柔性的供應鏈能夠適時調整生產計劃,改變零件或產品的產量、種類或組合以滿足合作伙伴或顧客的需要。

供應鏈的信息化一直是一個大課題,從前端的市場分析,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到采購的銷量預測,安全庫存監控,再到生產端的生產情況,最后到倉儲物流的收發存,這是多套系統的業務與信息流交互,而不同的業務模式又有著不同的業務流程,不同的業務流程又對應不同的管理模式,如何讓管理模式乘上信息化的東風,是我們要在供應鏈信息化路上持續思考的事情。

四、結語:存在即合理,也是一種柔性

今天的標題在說“拋開產品聊供應鏈”,最后,筆者還是想掰回來的,在供應鏈的業務中,同樣有“存在即合理”的一面,在中國這么大的消費市場面前,有很多做的不錯的企業,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方法論,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否認別人取得的成績;

而在這類的企業實施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抱著“存在即合理”的態度,不要認為:“自己來自于一套成熟的體系,要給別人帶來一套成熟的信息化產品,你們要想信息化就必須按照我的方法來”這種偏執的想法。

這時候,在信息化的過程中,mvp的方式同樣適用:在小步快跑的同時,還要兼顧“存在即合理”與“最大化兼容”,而這,便是我們B端從業者要修煉的內功。

對于信息化來講,“存在即合理”,也是對柔性供應鏈的一種支持。

 

本文由 @橙子哥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對于信息化來講,“存在即合理”,也是對柔性供應鏈的一種支持。說的也很好

    來自云南 回復
  2. “在小步快跑的同時,還要兼顧“存在即合理”與“最大化兼容”,說的太好啦!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