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解析品牌全域增長模型
編輯導語:提到全域增長,相信大家會把它和消費行業常說的“全渠道”,“全覆蓋”,“全分銷掛起鉤來。其實這些都只是銷售運營層面的增長必要條件,是全域增長的子集。本文通過4個階段、16個模塊進行品牌全域增長模型的解析。推薦對全域增長感興趣的用戶閱讀。
全域增長是品牌的必經之路,本文將通過4個階段、16個模塊進行品牌全域增長模型的解析,整個增長過程也伴隨著對企業不同能力的考驗。
一、品牌戰略定位-Insightful
主要是對洞察和決策力的考驗,路選對了,就不怕遠。
梗概:賽道選擇完畢之后進行用戶洞察和需求分析來進行品牌戰略規劃。
1. 賽道選擇
這是一件選擇大于努力的事情。
首先要觀察宏觀市場:必須要動靜結合。
動態視角觀察國內市場與成熟市場的差距、觀察國內市場近幾年增速,觀察賽道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
靜態視角觀察市場規模,通過現有市場規模和增速結合關鍵驅動因素來預測賽道未來的市場規模。
因為市場規模等同于賽道天花板,更高的天花板會帶來更高的估值。
為什么要動靜結合著看?因為千萬不要被短期的高增速沖昏了頭而忽略了市場規模,一定要選擇發展機會大的宏觀市場。
其次要洞見細分市場:
必須考慮三個條件:細分市場的規模、潛力、吸引力和結構,以及自身的目標和資源。
要選擇“適合自身規模和增速”的細分市場。比如小企業可能由于人員和技術有限,難以直接為規模較大的市場提供服務,或者由于競爭過于激烈,最終選擇規模較小的細分市場。
但這些市場在大企業看來或許吸引力不大,但是對小企業具有盈利潛力。
另外還需要考慮影響細分市場長期吸引力的結構性因素,比如競爭是否良性、產品是否具有可替代性等。
即使一個細分市場滿足前兩個條件,也必須考慮自身的目標和資源。要選擇自身能夠創造顯著用戶價值并且具備優勢的細分市場。
最后要環視競爭者:
第一步要識別競爭者,狹義上可以把競爭者定義為以相似的價格向相同的用戶提供類似產品和服務的其他企業,但是廣義上,競爭者可能包括所有能提供相同服務的企業。
第二步要評估競爭者,明確各個競爭者在市場中追求的目標是什么?戰略是什么?優勢和劣勢是什么?
盡可能多地了解競爭者的情況,比如競爭者對當前市場份額、技術領先性、服務領先性、盈利性、現金流和其他目標的相對重視程度。
甚至要評估競爭者的反應,因為每個競爭者都有其獨特的經營理念、內部文化和發展方向。最后一步要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總體的競爭戰略,市場領導者、挑戰者、跟隨者和補缺者的競爭戰略將天差地別。
2. 用戶洞察
任何市場中的用戶在購買欲望、購買態度、購買行為和自身資源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別,且影響用戶行為的因素非常復雜,包含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個人因素、心理因素等。
所以需要精準定位到目標用戶。用戶定位有兩種大的方式,按照地理位置、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收入、職業、家庭結構、住房等人口統計因素可以將用戶進行不同的生命階段細分人群劃分。
按照生活方式即行為活動(工作、運動、社交等)、興趣愛好(食物、服裝、娛樂等)和主張看法(關于自我、社會、產品等)可以將用戶進行不同圈層的細分人群劃分。
總之要精準定位到目標用戶才可以更好地尋找、理解和吸引他們。
3. 需求分析
首先來講一下用戶從“需要”到“欲望”再到“需求”的過程。
“需要”是一種人自身感到缺乏的狀態,包括對溫飽安全的基本生理需要,對歸屬情感的社會需要,以及對知識和自我表達的個人需要。
這些需要并不是由誰創造的,它們是天生存在的。
“欲望”是“需要”的表現形式,但受到文化和個性的影響,欲望由一個人的社會背景所決定,在得到購買能力和資源的支持時,“欲望”就轉化為“需求”。
所以需求作為消費的根基,最重要就講究兩個字——真實,需求分析也一定要從最根本的需要出發,追本溯源。
找到目標用戶目前有什么痛點或者未滿足的需求,作為未來發展的首要突破口。千萬不要幻想可以創造需求,能被創造的需求都是偽需求,全都是泡沫。
接下來要根據目標用戶定位以及需求分析的結果進行未來市場趨勢預判。
比如國內一二線城市用戶已經基本完成從“耐用品加必選品”向“可選品和品牌化商品”的消費過度。未來消費仍將不斷升級,趨勢主要四大方向:
更健康(新鮮、原材料、養生等)、更美好(顏值、功能、時尚等)、更便捷(簡單、便攜、省時省力等)以及精神附加值更高(個性、環保、社交等)
做好趨勢預判才能做時間的朋友,才能有突破性的增長,才能帶來持續的發展。否則只能做模仿者和跟隨者,最終被市場和用戶拋棄。
4. 戰略規劃
首先要在目標用戶心目中為品牌進行清晰的定位,應當建立品牌使命和該品牌必須成為什么以及做些什么的愿景。因為品牌就是企業向目標用戶傳遞特定的特征、利益、服務和體驗的承諾,并且該品牌承諾一定要簡練和真誠。
品牌定位可以用四個關鍵問題來總結:這個品牌為誰服務?為什么相信這個品牌?這個品牌提供什么利益?這個品牌與誰對抗?
接下來要確定品牌價值主張,一個品牌的價值主張是它承諾的提供給用戶以滿足其需要的所有利益或價值的集合。
價值主張使品牌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并清晰地回答用戶為什么購買你的品牌而不是競爭對手的。
最后要進行品牌取名,好的品牌名稱可以極大的促進產品的成功,所以一定要深思熟慮。
好的品牌名稱應該具有以下幾個屬性:
- 可以表明產品的質量及其利益點。
- 易于發音、識別和記憶。
- 有特點。
- 便于品牌延展。
- 可注冊并需要嚴加保護。
二、品牌基建打造—Inplantable
主要是對產品和內容可植入能力的考驗,這是品牌成功的敲門磚。
梗概:用戶需求場景識別后進行產品開發然后通過內容種草和流量獲取進行品牌啟動。
1. 場景識別
用戶購買的決策過程,大體可以分為認知型決策、習慣型決策和集體型決策。
其中前兩種類型主要針對個人用戶。
認知型決策過程分為五個階段:確認需要、搜索信息、評估備選方案、做出購買決策以及購后行為。
購買過程從用戶確認某一個問題或者某一種需要開始。需要可能是內部刺激引起,當一個人的基礎需要比如饑餓強烈到某種程度時,就變成了一種驅動力。
需要也可能由外部刺激引起,這也正是品牌應該重點進行研究的,要找出用戶問題、需要以及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導用戶關注自身的品牌產品。
重點在于外部刺激需要從恰當的場景切入才能更好的激發需求,場景會讓用戶更有代入感。另外人們做出的很多決策都是協作性的,集體型決策通常包括兩個或以上的人參加,這些人對結果有不同程度的貢獻。
集體型決策中包含以下幾種身份:發起者是提出購買需求的人,影響者是能夠對最終購買產生影響的人,決策者是能夠控制決策結果的人,購買者是實際購買的人,使用者是真正消費產品或服務的人。
從場景切入也是最容易將所有決策參與者都代入的方式。
所以識別出用戶真實的產品使用場景非常重要,因為場景既是產品開發的前提,也是產品營銷的內核??梢哉f沒有場景的產品是沒有靈魂的。
所以場景到底是什么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一段敘事,描述了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重點要抓住典型的事和典型的人,并表現出參與人的所處環境與內心活動。好的場景能讓人感覺生動,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
2. 產品開發
在開發產品的過程中,品牌不能靠運氣,而是要制定強有力的產品開發計劃,并建立一個系統的、用戶導向的產品開發流程。
構思產生——系統的尋找新產品的設計構思,主要來源包括內部資源(從高管到銷售的所有人員)、外部資源(分銷商、供應商甚至競爭者等)以及開放性眾包資源(用戶、獨立研究者甚至是廣大公眾),如果品牌真正注重產品創新力就不能僅僅依靠單一來源尋求創意構思,會建立從員工到用戶到各種外部創新者組成的廣泛創新網絡,從各種可能的來源集思廣益。
構思篩選:盡可能地留下好的構思?;究梢詮娜齻€方面來驗證:是否真實需求?是否會有優勢?是否值得做?
概念開發與測試:有吸引力的產品構思必須發展成為有效的產品概念,接著測試這些新產品概念。
接著分別是制定營銷戰略、分析商業邏輯、開發產品、測試營銷以及商業化。
新產品開發不僅僅是完成這一系列步驟,品牌更要從始至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開發理念,強調找出解決用戶問題的新方法同時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同時新產品自身的特征會影響其接受度。相對優勢:新產品優于市面現有產品的程度。
匹配程度:新產品符合潛在用戶的價值觀和經驗的程度。
復雜程度:用戶了解和使用新產品的難易程度。
可嘗試誠度:新產品能以較低的成本試用的程度。
可溝通程度:用戶使用新產品后,可以被觀察到或向其他人描述其優點的程度。
如果說有效的產品開發是成功的種子,有效的定價就是重要的收獲工具,兩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長期以來,價格一直是影響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并且價格在創造用戶價值和建立用戶關系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產品價格存在上下限,用戶對產品價值的認知決定了價格上限,產品成本決定了價格下限。
品牌需要在這兩種極端的價格水平之間制定價格,同時必須考慮一些其他的內外部因素,包括競爭者的戰略和價格、品牌自身的營銷戰略和組合、市場和需求的特點。
最好的定價方式是基于用戶價值定價,首先評價用戶的需求和價值感知,然后根據用戶的感知價值制定目標價格。再以這一目標價值和價格反向決定目標成本,并以此引導產品的設計和開發。
因此產品開發和定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要重視的是,用戶不會給同一個產品第二次機會,所以產品一開始推出就要保持良好形象。
用戶是否滿意以及他們的購后行為也是品牌應該重點關注的,什么決定了用戶是否滿意?
答案取決于用戶預期與產品感知之間的關系。如果產品未達到預期,用戶會失望;如果產品符合預期,用戶會滿意;如果產品超出預期,用戶會愉悅甚至主動擴散。
3. 內容種草
當用戶對某種產品感興趣時,可能會搜尋更多的信息。
用戶會從以下幾種渠道獲取信息:個人渠道(家庭、朋友、同事等)、商業渠道(廣告、銷售人員、網站、包裝和展覽等)、公共渠道(大眾傳媒、評審組織、網絡搜索等),以及經驗渠道(對產品的操作、檢查和使用)。
一般情況下,用戶得到的大多產品信息來自商業渠道,但最有效的信息渠道其實是個人渠道。
商業渠道一般起告知作用,但個人渠道具有判斷或評價產品的作用。尤其是來源于與自身類似的實際購買者或使用者會讓用戶更容易產生信任感。
小紅書作為目前國內內容種草最知名的平臺,底層邏輯就是如此,通過內容讓用戶彷佛從身邊朋友(個人渠道)口中得知某個產品的評價和判斷進而對該品牌產生信任感,這也是為什么最近小紅書封禁了29個虛假營銷品牌的原因,不真實何談信任?
在一次購買決策中,用戶的大部分努力都耗費在從那些可獲得的備選品牌中作選擇這一階段。
我們把用戶知道的備選品牌集合稱作需求喚醒集,把用戶實際上會考慮的備選品牌集合稱作最終考慮集(因為出于價格、負面體驗等原因,用戶并不會認真考慮喚醒集中的所有品牌)。
數據表明用戶的喚醒集中包含的備選品牌通常少的驚人,所以如果品牌不在目標用戶的喚醒集之中,就非常尷尬。并且如果用戶曾考慮并否定過一種產品,那么它大概率不會再進入喚醒集,此時也正是新品牌進入用戶喚醒集的機會。
內容種草主要目的就是構建消費場景將產品植入進而將品牌加入用戶喚醒集。
4. 流量獲取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產品需要被用戶看見。當產品開發完成,內容種草開始后,獲取流量成為了重中之重。流量可以分為大體分為兩種類型——自然流量和付費流量。
自然流量指每天主動與產品發生互動的用戶。
在線下場景中,自然流量更多比拼的是品牌卡位,位置即資源,如果產品出現在用戶周邊的商店并且在觸手可及的位置就會有更多的機會被用戶選擇,即有限貨架之爭。
在線上場景中,自然流量一方面和賽道卡位有關,即用戶搜索賽道詞后出現的位置是否靠前,但另一方面也和內容種草強相關,即用戶被種草后直接搜索品牌相關的關鍵詞,此部分流量是免費且無法被搶奪的真正優勢流量。
付費流量指品牌通過付費廣告獲取的用戶,在線下場景中,包含地推、快閃、展會等形式。
在線上場景中包含效果廣告、代理分銷、直播帶貨、平臺活動等多種形式。
既然流量已經付費獲取,那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確保流量的精準度,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如果實際觸達用戶與目標用戶不符,所有付費流量等于開閘泄洪,什么都沒有留下。
另外即使是同種類型的付費流量,用戶對于全新產品的嘗試意愿遠低于有記憶度的產品,所以好的內容種草不僅可以做用戶教育,還可以幫品牌降低獲客成本、提高轉化率。
另外針對平臺發起的多品牌營銷活動,積極抱緊平臺大腿的同時,一定要通過產品和內容的方式進行品牌差異化傳播,否則只會成為其他強勢品牌的嫁衣。
關于流量精準度的問題,補充說明一下,新產品上市為什么需要精準流量。
因為人們嘗試新產品的意愿有很大差異,大體可以分為五類人群。
先驅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落伍者。先驅者有冒險精神,樂于嘗試新概念。早期使用者注重他人對自身是否尊重,他們是某些領域內的意見領袖,較早接受新觀念,但態度謹慎。
早期大眾更加謹慎,盡管他們不是領導者,但比普通大眾更早接受新觀念。晚期大眾往往疑慮重重,要等到大多數人都嘗試之后才接受。
最后,落伍者被傳統約束,往往持懷疑觀點,最后才會接受。所以一家不斷創新的企業應該重點關注創新者和早期使用者。
三、品牌資產夯實—Intelligent
主要是對營銷和數據能力的考驗,這是品牌資產的不斷累積的關鍵。
梗概:通過市場營銷和渠道滲透與更多用戶建立有價值的關系,再通過用戶體系和數據系統的搭建不斷加深關系。
1. 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有兩種目的:通過提供顯著的價值吸引新用戶和通過創造滿意來留住和發展用戶。
市場營銷過程可以分為五個步驟:理解市場和用戶的需求、設計用戶導向的營銷戰略、構建傳遞顯著價值的整合營銷計劃、建立盈利性的關系和創造用戶愉悅、從用戶處獲得價值以創造利潤和用戶權益。
在前四個步驟中,品牌努力理解用戶,創造用戶價值,并建立穩固的用戶關系。
在最后一步,品牌因創造顯著的用戶價值而得到回報。正是通過為用戶創造價值,品牌從用戶身上得到以成交、盈利和長期用戶權益為形式的價值回報。
品牌在市場營銷中除了善于“營銷”,還需要重視“營銷管理”。
市場營銷管理過程需要四種營銷管理職能——分析、規劃、執行和調控。品牌首先要分析市場環境,制定整體的營銷戰略規劃,然后分拆到每個部門。通過執行,品牌將規劃轉化為行動。
調控是測量和評價市場營銷活動的結果,并且在必要的時候采取糾偏措施。
最后,市場營銷分析為所有其他營銷活動提供信息和評估。一份典型的品牌市場營銷計劃應該包含的主要內容:第一部分是概述,簡明扼要地闡述主要目標和方向。
主體部分是對當前營銷環境及潛在機會和威脅的詳細SWOT(優勢、弱點、機會和威脅)分析。然后闡述品牌的主要目標,并說明為實現該目標應該采取的具體的市場營銷戰略。
2. 渠道滲透
直觀來看,成交額等于銷量乘以價格,其中,銷量為觸及用戶數、轉化率及復購率之積。
繼續拆解,觸及用戶數主要取決于渠道的廣度和深度,即多少用戶能夠隨時隨地購買到產品;
轉化率主要取決于品牌產品矩陣及產品力本身,較高的貨架占位,以及營銷、設計等因素讓用戶具備品牌認知和產生嘗試的沖動;
復購率主要取決于產品矩陣的豐富度以及創新迭代的能力,以實現在如今用戶面對大量可供選擇的產品和服務的情況下仍能實現持續復購的情況。
綜上可得,成交額與為渠道力、產品力、營銷力、創新力強相關,但首當其中的是渠道力,因為渠道滲透代表著一切發生的基礎——觸達用戶。
新產品自然動銷相對較弱,渠道推力重要性突出。最具代表性的飲品賽道,便利性是賽道成長的必然屬性,因此渠道的重要性尤為凸顯。
往往體現為流通渠道占比更高、終端網點數量更多,且更注重布局量販機等零售設備以進一步滿足用戶戶外即飲需求,也給予渠道更厚的利潤以提升渠道推力、搶占賽道貨架份額。飲料流通渠道銷售占比達九成以上。
其中巨頭終端網點數量均達到 400 萬以上。且用戶對飲品的口感需求相對多變,品牌需要不斷通過創新產品和豐富產品矩陣占據更多渠道份額,線下如此,線上亦如此。多渠道滲透才可以觸達更多用戶。
3. 用戶體系
用戶關系管理可以廣義地理解為通過提供顯著的用戶價值和滿意,來建立和維持有價值的用戶關系的整個過程。
它涉及獲得、維持和發展用戶的所有方面。吸引和留住用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用戶常常面對大量可供選擇的產品和服務。他們會選擇能提供最高用戶感知價值的品牌。用戶感知價值指與其他競品相比,用戶擁有或使用某一種產品的總收益與總成本之間的差異。
重要的是,用戶常常不能準確或客觀地判斷價值,他們依照感知價值行事。
比如對于有些用戶而言,價值可能意味著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質量過得去的產品,但對于另一些用戶而言,價值卻意味著以較高的價格買到優質的產品。
所以用戶滿意取決于用戶對產品的感知價值與用戶預期的比較??蛻絷P系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產生高額的用戶權益——品牌現有和潛在用戶的終身價值的總額。
所以一定要謹慎地管理用戶權益,把用戶視為資產,與恰當的用戶建立恰當的關系。
品牌可以根據潛在盈利性將用戶分類并相應地管理。高盈利性但不夠忠誠的用戶可以運用促銷手段吸引他們,充分獲取其價值。
忠誠度高但低盈利性的用戶,可以通過向他們出售更多產品、提高價格或減少服務,也許能夠提高針對他們的盈利性,即使不能為品牌帶來巨額利潤,也可以擴大銷售規模。
最需要重視的是那些高盈利性且長期忠誠的用戶,品牌私域的重點運營對象就是這些用戶。
品牌需要進行持續的取悅這些用戶,并培養、留住和增加他們,甚至把他們從品牌的朋友變成品牌的信仰者,這樣他們不僅經常自身購買還會將自身的良好體驗分享給他人。
4. 數據系統
通過數據系統實現全域數字化是品牌全域增長的重要基建。
用戶數字化,用戶是品牌最重要的資產,品牌必須時刻保持對用戶的洞察,利用CRM系統可以對用戶進行全面數字化的管理和分析,捕捉消費者需求和痛點,第一時間調整自身的產品和服務。
產品數字化,產品是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重要連接。對產品進行全面數字化的管理和分析,使品牌可以不斷優化和迭代產品外觀、功能、質量等關鍵要素,以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生產數字化,產品的后端生產與前端需求需要深度綁定,品牌需要數字化分析各項數據以打造柔性供應鏈,尤其隨著品牌產品的不斷增多,需要更好的平衡各個產品的庫存深度,實現更好的履約能力。
營銷數字化,通過數字化手段挖掘出用戶的興趣偏好和消費習慣,進而通過營銷手段作出針對性的內容切入,使品牌進入消費者需求喚醒集,同時營銷數字化還可以保證投放的精準性。
場景數字化,無論線下還是線上,通過對場景進行數字化管理,品牌可以實現全渠道的數據收集和分析,無論用戶與品牌通過何種渠道發生關系,都可以進入內部數據庫,最終再通過數據反向影響外部渠道與消費者的連接和互動。
多維數據系統不僅會提升現有品牌經營效率,還可以通過構建AI模型等方式指導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
四、品牌文化傳播—Influential
主要是對品牌感染力和影響力的考驗,這是品牌做大做強的關鍵。
通過破圈傳播和社交擴散不斷擴大用戶規模,再通過大眾熱度和社會營銷帶來品牌文化持續傳播和品牌增長。
1. 破圈傳播
品牌自身的用戶總會達到階段性的瓶頸。通過跨界聯名等營銷活動觸達不同用戶,進入不同圈層是品牌增長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跨界破圈可以擴大用戶資產吸引新用戶,另一方面可以刷新老用戶對品牌的固有認知,讓品牌形象和表達上更立體。
跨界破圈對于品牌而言,不僅可以拓展新用戶和消費場景,也可以為品牌帶來全新的話題討論,引爆新的口碑營銷。
可以簡單分為四個階段。
(1)尋找結合點,契合品牌文化
跨界的目的是為品牌累積品牌形象價值資產,所以契合品牌文化內核是品牌跨界營銷的第一準則。即使意向合作方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再強,如果調性與自身品牌差異性過大,將會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2)共創新內容,傳遞品牌主張
跨界營銷不是簡單的將雙方的產品擺在一起就結束了,跨界內容才是能夠讓雙方都共鳴的重要介質,所以一定要充分共創區別于已有認知的新內容,并且內容要傳遞出品牌主張。
(3)整合傳播資源,調動用戶情緒
在逐漸去中心化的時代,用戶面臨信息轟炸,跨界內容需要更好的整合傳播資源,形成多觸點多渠道多方式的傳播,充分發揮跨界影響力,用戶在哪里就去哪里,無論公域還是私域。
(4)破圈人群互動,擴大用戶規模
傳播會引來目標用戶的關注,接下來要設計與破圈人群的互動來加深關系,否則只是一場虛假的狂歡,互動后認可品牌的用戶將成為新的增長來源。
2. 社交擴散
社交擴散可以幫助品牌指數型增長,前提是品牌與用戶達到一種共生關系。
不止是一種傳播手段,更應該成為一種戰略和思維,把裂變基因滲透進品牌經營全鏈,所有員工都是“孔雀”,所有用戶都是“大使”,讓用戶融入品牌建設,主動擴散,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共創產品:為了能讓產品盡可能地滿足用戶需求,可以讓用戶直接參與到產品的概念和設計中,最大化吸收用戶反饋,從而推動用戶成為產品的共創者。
同時,通過這種社交型的生產方式,使得品牌的營銷前置化,讓產品生產也成為互動營銷的一環。
共傳內容:創意內容正在進入千人千面時代。
面對龐大復雜的內容需求,品牌的確無法靠自身完成,通過服務品牌批量化生產的內容確實高效,但內容無法通過量變帶來質變。讓用戶一起產出內容傳播內容,不僅豐富多彩,并且還能打通用戶所在的圈層,還可以將把核心用戶轉化為品牌營銷的推廣者和品牌聲譽的捍衛者。
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在線下時代,一個人的社交動員能力再強,大概率也只能找到數十個用戶;但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只要能有機會把同好聚集在一起,人群效應和規模效應就能實現數量級的提升?!?/p>
共享利益:品牌因創造顯著的用戶價值而得到回報。
正是通過為用戶創造價值,品牌從用戶身上得到以成交、盈利和長期用戶權益為形式的價值回報。
如果品牌愿意將一部分盈利與用戶共享,會得到用戶更深更長期的連接,如針對新用戶的入會福利和針對老用戶的分享傭金等,正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共建人設:品牌可以通過和用戶的互動拉近距離,增強信任并且打造差異化的社交人設形象。品牌也可以幫助用戶打造自己的社交人設形象,可愛的、搞怪的、高冷的、潮酷的等等,當品牌和用戶有了共同的人設標簽,也更容易在用戶所在的圈層擴散傳播。
3. 大眾熱度
隨著品牌的快速增長,大眾熱度隨之上升,機會與風險并存,公共關系在品牌內容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公共關系,即PR,由與品牌的各種公眾建立良好關系的活動構成。
公共關系處理以下部分或全部工作:
新聞媒體關系:創造并在新聞媒體上刊登有價值的信息,吸引意見領袖對品牌的好評以及大眾對品牌的注意。
產品宣傳:宣傳某些特定價值和意義的產品。游說:建立并維持與政府的良好關系,以影響相關立法和監督。
品牌可以通過公關與用戶、投資者、新聞媒體和政府協會等建立良好關系。
并且公關能夠以比廣告低得多的成本,對公眾的認知產生強烈影響。
如果想出一個有趣的素材或事件,可能被多家媒體選中報道。
而且公關能夠很好地吸引用戶,使之成為品牌故事的一部分并主動傳播它。
在如今的數字時代,公關和廣告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
應該與廣告在整合營銷溝通方案中并肩作戰,共同建立品牌與用戶的關系。
公關的核心優勢是講故事和引發大眾熱度討論的能力,這與社交媒體完美匹配。
除了新聞媒體之外,品牌識別材料也有助于樹立一個公眾易于辨別的品牌形象,鮮明LOGO的包裝、宣傳單、衣服、各式周邊等,只要有吸引力,容易區別和記憶,都可以成為公關工具。
最后,品牌還可以對公益活動投入金錢和時間,以改善品牌的社會聲譽。
4. 文化持續
有責任的品牌必須考慮自身的行為從長期看是不是可持續的。
品牌一定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即通過對社會和環境負責任的態度滿足用戶、品牌自身和社會當前與未來的需求。
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一件需要去做的正確的事情,而且對品牌長期發展有利。
主要體現在兩大發展方向:
一是對用戶友好,強化用戶權利,確保用戶隱私,保障產品安全性,控制某些產品的成分和包裝,減少廣告干擾的程度等。
二是對環境友好,防止污染,使用新的環保技術,比如“環?;O計”——設計在使用后更容易回收、再利用和循環使用或者安全返回自然成為生態循環一部分的產品。
這樣做不僅有利于保護環境,而且使品牌獲得較高的利潤。
作者:布蘭德老白;公眾號:布蘭德老白
本文由 @布蘭德老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作者講的也太全面了吧,小白一整個愛住!
感謝支持老白!
市場規模等同于賽道天花板,更高的天花板會帶來更高的估值。學到了
動態視角觀察國內市場與成熟市場的差距、觀察國內市場近幾年增速,觀察賽道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
學到了,內容種草主要目的就是構建消費場景將產品植入進而將品牌加入用戶喚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