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營銷的黃金圈法則
編輯導語:B站神作輩出,其中的營銷黃金圈法則是什么?本篇文章中,作者從多個方面去分析這個問題,并介紹了B站視頻能夠爆火的原因以及B站是如何營銷的,推薦想要學習營銷的群體閱讀。
繼手工復原三星堆黃金面具后,B站UP主“才疏學淺的才淺”又在近日推出驚艷眾人的新作:他耗時三個月,用非遺花絲工藝手工造了一座“中國空間站”!
至于為什么制作天宮空間站,而非像以往復刻文物,才淺表示花絲鑲嵌工藝是古代工藝的巔峰之一,而天宮空間站是我國現代工業的巔峰之一,希望可以把兩者結合。
“為95后點贊!”
“非遺文化傳承需要更多年輕人”
“向傳承傳統文化的手工藝人致敬!”
這個視頻成為繼何同學“硬核桌子”之后的又一神作,成為2022年伊始B站的現象級內容。
同樣是高能內核,同樣是隱藏的營銷高手,其實何同學和才淺的爆款邏輯并不相同——何同學靠創新吸睛,而才淺靠匠心取勝。
且聽甲方財經剝離這一神作背后B站營銷的“黃金圈法則”。
一、才淺打造花絲鑲嵌中國空間站,一場“視覺+匠心”的雙重盛宴
「才疏學淺的才淺」,B站上的著名手藝人。憑借一條手工復原三星堆黃金面具的視頻吸粉無數,甚至被央視轉發。
近期,他用傳統花絲鑲嵌工藝手工制作中國空間站的視頻,以288萬播放量、11.1萬彈幕的播放量成為新年的第一條爆款,并入選第147期B站每周必看欄目。
為什么,他又火了?我們先來復盤一下這期作品的亮眼之處。
(1)呈現,樸實高能
延續了一貫風格,由于成本和技術要求門檻較高,才淺的視頻主要目的還是在于呈現整體制作的過程感、真實感、細微感、信念感,讓人頗感平實自然,但又大為震撼。
視頻旁白部分依舊保持了第三人稱視角,講述風格不踩不捧、不吹不黑,Up主自稱“才疏學淺”,卻讓彈幕觀眾感受到了自己的“菜”疏學淺。
最精彩的手工制作部分則是全程以第一視角,涉及相關制作細節時,采用“全景+特寫”鏡頭,沉浸感拉滿,觀眾仿佛親手“掐絲”,解壓程度堪比手捏塑料泡。
(2)劇情,考究紀實
內容一方面全真紀實,一方面緊貼航空時事熱點;一方面兼顧傳統文化內涵,一方面注重工藝趣味科普。且才淺記錄了與潮宏基合作專門前往汕頭工廠向花絲師傅學藝的過程,誠意滿滿。
因此在最終成品——手工空間站出現時,讓觀眾直呼“你幣有了”。
(3)互動,自然流露
全程DIY的強烈代入感,是大部分年輕人無法自拔的“毒”??粗豢|縷金絲在才淺手中神奇變形,喚起觀眾自發彈幕互動:“鬼才”、“他好像真的試圖教會我”、“大佬威武”、“一鍵三連必須的”… …
(4)傳播,長尾持久
民族的即是永恒的。中國傳統工藝流傳至今,承載的不僅僅是先人智慧,更是最容易觸動國人觀眾情感共鳴的觸點。
無論是此前的手工黃金面具視頻被央視轉發,才淺本人受邀到青春UP向上節目參與錄制;還是依靠本次中國空間站的作品再次登上央視、《@青春,2022!》實現主渠道曝光,本質都是由中國文化與傳統工藝激發的精神共鳴,外化演繹成社會級的傳播聲量。
二、國潮正當時,B站崛起文化自信的一代
人心所向,全是后浪。
當B站從小眾社區走向年輕人核心聚集地的背后,是國潮覺醒、文化覺醒的時代大背景。舉個最直接的數據:根據克勞銳統計,近十年來,“國潮”詞條在電商平臺的搜索次數上漲了528%。
B站之所以被營銷圈視為品牌最后的必爭之地,就在于其完美符合了新時代年輕人們的精神訴求,用四個關鍵詞足以概括:
(1)自信
國潮覺醒的背后,是一種不再崇洋媚外的文化自信,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更是民族自信的深度提升。
“國潮”不僅可以通過新潮方式詮釋傳統文化,也可以將傳統文化與時尚創意結合,為品牌內容營銷領域打開新天地,而承載這片新天地的內容陣地,B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
(2)自立
中國本土品牌贏來了春天。
國潮興起的過程,也是中國制造崛起的過程。在中國制造業進軍全球的同時,傳統企業們業也已經完成了創新和質量服務的優化升級,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得到了新時代消費者的認可。這一過程中,本土品牌們需要一個渠道,和年輕人有效對話。
(3)自由
95、00后為首Z世代的消費者們,是互聯網最原生的原住民,日夜接受著爆炸式信息量沖擊,古典廣告觸達模式在Z世代面前已經逐步失效。開放、有趣、新奇、好玩的營銷方式與內容,才是這一批用戶們愿意停留的吸引點。
B站擁有1.28億Z世代用戶,平均每4個年輕人中就有1個在用B站。
(4)自我
B站在走向大眾化之前,本質是一個注重用戶自我表達的小眾內容社區,社區的氛圍附帶著圈層化的基因。
這會更匹配本土品牌們的需求,單一的品牌營銷活動之外,作為同根同源甚至是陪伴Z世代成長的本土品牌們,可以更容易找到與用戶們的精神同頻,進而實現文化精神的共建,將用戶吸納進自身的文化圈層,沉淀為品牌資產。
自信、自立、自由、自我。
B站看似繁復、跳脫的環境背后,是年輕人們對傳統模式的一次反叛與回歸。反叛的是千篇一律,不走心的捧讀式營銷;回歸的是傳承有序,又與時俱進的傳統國潮。
三、營銷煉金術,共創、共苦、共心、共情
B站的粉絲價值高,眾所周知。一個B站的粉絲,在互動、對話、傳播等層面的價值,會遠遠超過其余社媒平臺一百個粉絲的綜合。這也導致了UP主的商業價值水漲船高。
但不少品牌習慣于信息流粗暴直接的roi邏輯,并未真實了解自身品牌到底契合什么樣的UP主,適配什么樣的內容輸出。
或是做一個網絡爆梗、熱門視頻夾雜著自身硬植入的縫合怪;或是粗淺炒了一盤色香味俱不全的大雜燴來嘗試喂給用戶;或是信奉大力出奇跡只要流量不看內容,揮舞著鈔票讓UP主“恰飯”……都可以算作無效營銷。
才淺這一期視頻的方式與表現,可謂與品牌方潮宏基樂撞出了一場完美的化學反應。不僅在B站實現口碑正反饋,還釋放了B站的營銷勢能。
客觀來講,本次合作的方式極為克制,粉絲的一條條彈幕反饋也成為了最好的佐證:潮宏基作為一個傳統珠寶品牌,依舊在流量時代傳承著古典工藝與匠心,值得肯定與尊重。
接下來,甲方從四個角度解析這場營銷背后潮宏基作為品牌方的用心之處。
(1)共創
潮宏基的品牌基因就是匠心,作為第一家走進巴塞爾珠寶展的中國珠寶品牌,潮宏基的設計風格就是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珠寶時尚設計,并且一直秉持著傳承與創新中國傳統金銀技藝等使命。
這是潮宏基的品牌底氣。在自身品牌實力強大的前提下,找到合適的KOL作為內容核心,以共創而非主導的形式,配合才淺這類KOL本身的話題與內容特質,將自身的工藝傳承、品牌底蘊直接但不生硬得展示給用戶,實現品牌營銷內容的二次演繹,完成一次品牌印記觸達。
這一過程中,內容平臺的選擇也極為關鍵,短視頻太過碎片,只能做分發,無法做引爆,而中長視頻為主圈層文化盛行的B站,顯然最為合適。
(2)共苦
B站粉絲商業價值高的一個很大原因,在于真實。因為真實,隨意抗拒敷衍式的商業,對于UP主硬恰飯的行為更是深惡痛絕,翻車案例不在少數。
才淺和潮宏基的這次合作,最為用戶認可的部分,就在于潮宏基和才淺雙方的真實和內容匹配的融合:無論是才淺本人對于傳統技藝的癡迷,還是潮宏基本身具備相應的工藝實力,才淺學藝的花絲師傅就在潮宏基的汕頭工廠,才淺展示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手工瑰寶花絲風雨橋,也是實打實地佇立在潮宏基的首飾博物館中。
現場學藝、親身體驗、后期打磨,潮宏基出現的篇幅不算長,但整個視頻展示的關于工藝背后的汗水,無一不再體現著潮宏基品牌的匠心。
(3)共心
現在不是渠道為王的世代了,每一次與用戶的交互機會都難能可貴,因為用戶們每天接觸到的營銷內容、營銷玩法實在太多了。一次有效營銷的達成,就應該是內容為主營銷為輔的模式,而不是一味的吆喝,這是B站內容平臺定位本身決定的。
對于品牌方而言,潛心做產品,潛心做內容,營銷是添柴加火的事情。潮宏基甚至愿意等才淺3個月的內容制作周期,以求內容的打磨,這或許也是這次合作得以成功的潛在原因。
(4)共情
才淺的這期視頻有一根隱藏但貫穿全文的主線——中國傳統工藝之一的花絲金工。而花絲工藝背后承載的,是整個中國傳統手工藝凝聚的歷史厚重與民族文化。
由故宮到潮宏基,由古人作品到才淺手工的航天空間站,流淌著的傳承感,讓品牌、KOL、用戶三者形成了共鳴,變相將受眾們被激發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自豪感,移情到了潮宏基本身具備的品牌特質上。
讓人自然接受、純凈享受、鼓掌喝彩的營銷植入,才是YYDS。
四、匠心才是不留痕跡的最優營銷
唐人王士源為《孟浩然集》作序,有一句“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匠心本意是指各類巧妙的心思,而非埋頭苦干、不知變通的“匠氣”,這放在品牌與營銷中同理。
如B站,“社區+內容”的先天屬性注定了粉絲對于UP的商業化行為,具備十足話語權,這也限制了品牌方與UP主進行合作的門檻。
除開粗暴直接的B站直接投放外,像短視頻平臺算法邏輯那般不顧賬號屬性、內容調性的“硬恰”,只會造成對粉絲UP主與品牌的雙重嫌惡。
B站的屬性是內容社區,B站傳播的渠道是文化圈層。B站上的粉絲用戶更多是根據如二次元、手工、宅舞、科技等圈層文化的認同感而統一匯聚至某UP名下,并以自身為第二信源進行圈層化傳遞,傳遞的過程中,營銷屬性過重的內容自然會被篩除,只留下足夠有趣、足夠有互動、轉發價值的部分。
最適合B站的營銷模式,就是做內容,致匠心。
這或許暗合了潮宏基品牌的本身特質。品牌本身的內容是專注以現代時尚珠寶融合傳統工藝與東方文化,企業自身的匠心是以堅持傳承傳統手工技藝,并且在新時代推成出新。
這樣的品牌特質,遷移到營銷動作中,展示的是一種對內容的尊重。
而潮宏基這次合作營銷視頻的出圈與爆火,或許是它堅持匠心的最好回饋。
傳統工藝需要時間,它本身就是時間,跨越了千百年傳承至今;內容需要時間,它需要創作者花心思,展現其皮膚下的生命力;營銷需要時間,品牌需要明確初心,實現外放與內斂的平衡。
正如金絲工藝,一絲一縷,全憑手工,集線為器,匠心獨運。急不得、快不得。
作者:井尋;公眾號:甲方財經
本文由 @甲方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對于品牌方而言,潛心做產品,潛心做內容,營銷是添柴加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