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以上用戶使用多個內容平臺,跨平臺內容營銷就四個重點!
編輯導語:隨著社交媒體不斷多元化,跨平臺營銷也成為了品牌營銷的更多選擇。本篇文章作者通過舉例總結出了品牌跨平臺內容營銷的重點打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希望看完對你有所幫助。
前段時間,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被問及“為什么會取名叫比亞迪”時表示:深圳的企業很多,起兩個字的名字的話不容易通過,最初起了五個名字,最后一查全都有了,那就只能取三個字。
很快,一篇名為 “比亞迪老總承認‘比亞迪’名字是瞎編的”的文章迅速在網絡中發酵,該文章以及王傳福的采訪截圖被傳播到微信社群、知乎、微博等平臺,成為品牌內容傳播的一個典型案例。
BYD的名字是不是瞎編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這個故事引發了大眾關注,也因為這個故事,BYD的品牌變得更有人情味了,塑造出一個實在、真誠、有溫度的品牌人格形象。
復盤該條內容的傳播路徑可以發現,品牌正在失去對傳播內容的控制權,品牌內容發布后不僅會被拆解成無數個小話題,還會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被用戶改編創造甚至被曲解。
所以,品牌要做內容營銷需要率先解決兩個問題:
- 如何選擇內容發布平臺,以便激發用戶自發創造話題的欲望;
- 如何影響用戶話題走向,以便符合品牌的傳播訴求。
前段時間,KANTAR x 知乎發布了《2021年內容營銷平臺價值洞察白皮書》詳細地展示了2021-2022年內容營銷的新趨勢、消費者對內容平臺的認知和態度、內容平臺對購物決策的影響、不同品類消費者的決策鏈路及內容平臺選擇偏好。
從報告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品牌內容營銷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內容平臺?
Z時代是興趣驅動的一代,他們會本能的屏蔽“非同好”人群。這些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用戶,在互聯網形成了具有排他性的文化社區。而互聯網平臺相對封閉,平臺的運營偏好也會吸引不同社區的粉絲聚集,造就其不同的品牌人格氣質。
人們對個體會留下刻板印象,而這些刻板印象也會印射在對應平臺。比如一個廣為認知的說法是“微博女權,男權虎撲,二次元B站”。但個體思想極其復雜、興趣也在不斷變化,沒有任何一個內容平臺可以完全對應一類用戶的需求。
于是,對不同平臺用戶進行個性化的內容營銷顯得很有必要。
報告通過對比抖音、小紅書、B站的用戶發現,大部分消費者對知乎留下的印象都是真實可靠。而對ABC平臺留下印象分別是,內容量大更新快包羅萬象、帶來美和希望的時尚生活方式,以及有趣的二次元文化和圈層設計等。
用戶使用知乎的目的是為了漲見識和尋求幫助,但使用ABC平臺的目的分別為提升生活品味和了解熱門八卦。從這方來看,知乎在專業性內容的輸出方面有很高的認知度。
而在感受方面,用戶去平臺A和平臺D得到了放松愉悅,去知乎收獲了更多的獲得感(自我提升,學知識和得到幫助),去平臺C則感受到了美和希望。
內容認可度方面,用戶普遍關注他人評價和產品的安全性。在此基礎上,各平臺有明顯差異知乎用戶更在意技術、成分工藝、專家背書,而ABC平臺用戶則分別在意性價比、從眾、顏值、明星藝人、小眾、創新等。
總之,報告認為,由于各內容平臺因為社區文化、產品結構、內容形式的不同,吸引了不同類型的用戶需求,也在用戶心目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風格。
而品牌針對不同的內容風格,可以選擇不同的平臺進行個性化的發布。但內容一定需要契合不同平臺用戶喜好,比如在小紅書發布科普內容便不大合適,而在知乎進行明星娛樂傳播效果也不會好。
從策略角度來看,小紅書和b站的粉絲粘性更強,顯然種草轉化率高。而知乎在百度的搜錄率極高,更容易被用戶主動檢索,內容生命力更長久。微博話題打造能力更強,可以帶來更好的傳播話題。
二、如何影響話題走向?
不同社交平臺具有傳播速度快、內容信息量大、消費群體特征明顯等優勢。品牌可以根據不同平臺的調性和用戶特點,并結合自身的產品屬性和品牌定位,采用不同的內容創作方式和營銷方式,進行跨平臺營銷的新模式。
通過跨平臺營銷可以實現從新產品曝光到新產品觸摸,再到新品種草的完整營銷閉環,保證了產品在市場上的銷量和銷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控制成本預算外也需要留意內容在不同平臺的影響。
同一個內容在不同平臺發布,可能會有兩級分化的評論。品牌營銷講出來的是故事,講錯了則會變成事故。
1. 不同平臺的用戶相互影響,相互重疊
據報告數據源顯示,78%的用戶購物過程會受兩個以上平臺的影響,據調研顯示,知乎對平臺A、平臺C和平臺D的用戶購物決策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不過顯然,知乎用戶和微博、小紅書用戶在評價同一事件時,往往會有很大差異性,品牌應該留意各種潛在的風險。
2. 消費者習慣于跨平臺參考不同信息,完成購物決策
80%以上用戶會去不同的平臺了解產品信息, 以支持購物決策。以知乎為例,消費者習慣瀏覽科普和泛生活類場景話題,在問答和討論中被種草。所以,品牌應該在不同平臺著重展示產品的不同賣點。
3. 不同價位產品的需求在內容平臺上都會被影響
報告認為,用戶更傾向于去知乎和平臺D了解高單價產品,而平臺A和平臺C更容易影響大眾產品。說明,品牌應該根據產品的價格帶來選擇不同的內容發布平臺。
互聯網的普及讓我們進入了一個極其方便和娛樂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購買行為也會越來越復雜。
但品牌為了銷量而將營銷信息流入多個社交媒體時,用戶體驗成為決定品牌購買力和品牌粘性的關鍵。如果不能實現全渠道協調,很容易導致重復接觸、過度營銷等問題。每個平臺都可能是一個營銷機會,也可能是加速客戶流失的催化劑。
三、思考
無論是知乎還是微博,在社交媒體平臺消費者記憶的永遠也不是內容,而是那些被傳播和記憶話題,品牌內容營銷怎么做?總結下來也無非以下四個重點:
- 跨平臺流動的消費人群趨勢。據凱度的調研,22%的消費者主要使用一個內容平臺;37% 的消費者表示主要使用兩個內容平臺,41%以上用戶經常使用三個或以上內容平臺;
- 場景化消費需求。有種草需求,消費者會去小紅書搜索,想了解產品知識則會去知乎搜索。企業在推廣中可以利用個性化內容,在不同平臺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
- 好內容即生產力。內容平臺的核心是內容,不同平臺的內容形式不同。但94%的用戶都認為好內容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
- 要美更要真。正如同王傳福的坦率直言,真誠的內容更容易收到用戶喜愛。報告指出,59%的用戶喜歡更客觀的多種產品的測評或比較,還有57%的用戶喜歡科普性的知識和內容。
本文由 @社區營銷研究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品牌可以根據不同平臺的調性和用戶特點,并結合自身的產品屬性和品牌定位,采用不同的內容創作方式和營銷方式,進行跨平臺營銷的新模式。
記筆記!都是很有幫助的干貨
我也是這樣的沒錯,簡單來說就是什么平臺做什么事,每個平臺的內容調性都不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