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出了「廣告抗藥性」

15 評論 6864 瀏覽 46 收藏 17 分鐘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盲盒火了之后,眾多商家就開始玩起了盲盒聯名;國潮風流行起來了,品牌們就紛紛推出國潮包裝……這類“跟風”現象目前并不少見,只是,這種營銷方式是否真的能有長遠效果,又是否真的適合所有行業?當人們漸漸對廣告“免疫”時,營銷創意要怎么玩兒,才能更符合現在的流行社會?

現如今,商業創意的跟風現象,越發興盛。

每當一個創意成功時,就會有千百個模仿者隨之而來。

一個小杜文案火起來后,就有數以萬計的公司,開始想方設法地玩弄節日文案。

幾年前,一兩件國潮商品被眾人熱評,隨后就有千百個國潮商品出現。

即使是快餐店里,當你賣麥旋風的時候,他也會出一個K颶風,還有人會做個king暴風。

模仿者一擁而上,或許會把某個熱點炒到全新的高度,但卻很少有人,能超越原本的創造者。

而且,大量模仿者涌入,會讓這一創意的傳播效力,更快衰減。

因為,人類已經進化出了廣告抗藥性。

一、廣告抗藥性

1. 抗藥性的養成

人類是在持續進化的,雖然速度慢一點。

就像人們長期食用抗生素后,逐漸產生了抗藥性,服用抗生素的效果越來越差一樣。

在我們看了足夠多的廣告后,廣告對我們的影響力,也在持續下降。

一個人,一天會接觸多少廣告?把所有和廣告類似、目的是商業傳播的信息全算上,可真不少。

坐車從南城到北城,一路上有上千塊廣告牌從眼前略過。

就算是坐電梯上樓,也要和電梯廣告同處一室。

玩手機刷淘寶,用大拇指滑動一下,就有十幾個商品翻了過去。

即使是看朋友圈、看微博、刷視頻,想要擁有看不到廣告的5分鐘,也非常困難。

每天被數萬條廣告包圍,要是每條廣告都讓你分心留意,只需要1天,你就可以和程序猿比比發型。

所以,無視大多數廣告,無視那些自己不在乎的信息,已經成了標配的生存技能。

即使,有那么幾十條信息,能夠有幸占用你幾秒,也未必就能立刻引起你的思考。

因為,在幾十年的廣告洗禮中,你已經被培養出了一種更高級能力:直覺檢測。

2. 直覺檢測

為了更好地了解直覺,我們先來玩個小游戲。

看圖,兩條線長度一樣嗎?

看圖,圖中的兩條紅線平行嗎?

答案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

在看到這兩張圖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即使你沒有看過這兩張圖片,但只要看過夠多類似的視覺差異圖,你的第一反應都是:“這道題有問題,答案應該和我的直覺不一樣?!?/p>

同理,在玩腦筋急轉彎的時候,你雖然未必能第一時間猜到答案,但你也會有一種判斷:“這是個腦筋急轉彎,答案沒表面上那么簡單?!?/strong>

在曾經被腦筋急轉彎、視覺差異圖騙過之后,你培養出了一種“反詐騙”的能力。

你會在思考的時候,檢測自己的思考。

你會在直覺反應的時候,去檢測自己的直覺。

而現如今,我們在看到廣告時,也具備了這種自我檢測的能力。

當我們注意到一條廣告信息時,我們不會直接沉浸于它的內容當中,而是會先判斷出:“這是一條廣告?!?/strong>

然后,我們要么跳過,要么抱著警戒心去看。廣告對我們造成的影響,驟然大跌。

即使是一些軟廣告,假裝自己不是廣告,我們同樣也有很高的幾率識別。

就像一個主播,正在談論國際時事,突然說有熱心網友想要連麥,觀眾們立刻就會反應過來,打出彈幕——“這廝要開始賣貨了!”

當然,直播中“夫妻吵架任性賣貨”、“老板不在員工甩賣”這些劇情套路,被越來越多的人熟識時,并不意味著沒有人會買。

但看多了類似劇情的人,就會抱著更為謹慎、理智的態度,去審視它所謂的“賠本價”。

而顯然,現在很多老年人、小孩更容易被直播中的賣貨劇情所影響,就是因為,相比老網民來說,他們看的廣告太少了,廣告抗藥性還不夠強。

3. 單一創意,更易產生抗藥性

大環境里,人們的廣告抗藥性越來越強。

具體到某一種創意,則更容易出現廣告抗藥性的問題。

當一個李子柒倒下去的時候,有千百個模仿者站了出來。

可又有誰,達到了她曾經的高度?

難道模仿者里,真的沒有視頻質量高的嗎?

難道模仿者們,真的沒研究透她的流量密碼嗎?

無非是人們已經看過,就不再驚喜。

就像人們吃過的老藥,更容易出現抗藥性一樣。創意所帶來的影響,是邊際效益遞減的。

當人們被某則創意所驚喜,這種驚喜感,很多時候只有一次。

再有人說個“真香”,也沒辦法重復王境澤的火度。

再有人把“臟臟包”炒起來,也無法引起過去那般的熱議。

當一個創意被不斷重復時,它就逐漸不再是創意,開始走向普通。

商業街里,每隔幾天,都會有一款新的美食爆火,排隊1公里。但當所有商家都開始模仿、復制時,用不了幾天,人們的新鮮感過去,這款爆品也就變得和其他食品沒什么區別,只是一個普通的選擇罷了。甚至都無人問津,很快被紛紛下架。

二、面對抗藥性,需要什么樣的創意?

大眾的廣告抗藥性,只會隨著見多識廣,而越來越強。

想要打動他們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因而,各行各業的商業體,也在想方設法進行創新,讓自己獲得更多關注。

只不過,有人在創造,有人在改造,有人在模仿。

借用國家專利的分類方式,我們把現如今的創意,也分為三類:

發明創意、實用新型創意、外觀創意。

1. 發明創意

一種打破現有思路的全新創想。

能夠引起廣泛關注,更能引發大量討論。

  • 比如,前段時間被眾人所關注的洗衣液奶茶;
  • 比如,年初時候熱度很高的招聘式抽獎。

因為人們未曾見過,自然也很難產生廣告抗藥性。

在人們看到它時,因為未曾見過,所以更容易騙過直覺檢測,不被人們第一時間當作廣告,有更大機會被認真地閱讀、了解。

甚至有時候,會因為它新奇的創意,而忽視它本身的商業目的。

因為,對新鮮事物的關注、討論、分享,本身就能帶來情緒價值。無論是相互討論、玩梗的快樂,還是咒罵的發泄。

表面上,“發明創意”是個完美的選擇,但它也有很多隱藏風險。

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隨機性,不可控。

地球上幾十億人口,每天誕生的創意,何止千千萬。

但真正能夠進入公眾視野、成為熱點的,只是其中冰山一角。

一種沒有抗藥性的新藥,未必適合所有人的病情。

全新,不代表一定能火。也有可能因為低俗、無趣、受眾太少等原因,而收效甚微。

很多老板,看見其他公司搞創意,獲得了豐收,就逼著員工搞創意。但他們往往忽視了幸存者偏差。

被埋沒的創意,遠比成功的多。

尤其是在商業運營中,這種不可控性,就意味著,投入和產出時常是不匹配的。

創意的誕生、炒熱,需要時間、人力、資源、錢,對一個商業機構來說,都是成本。

但這個創意能否有收效,卻只有推到市場中時才知道。提前進行小范圍驗證,也很難得到準確的答案。

一個沒有任何投入的民間段子,有可能一夜之間爆火。

一個花大價錢引流的創意,卻也可能根本無人問津。

所以,在熱衷于創意的同時,卻也要看到:發明創意有風險,商業投入需謹慎。

2. 實用新型創意

相比發明創意,找一些已經被市場驗證成功的創意,沿著它的思路,進行花樣翻新,就是個更為穩妥的選擇。

比如,在洗衣液奶茶的思路下,受到些許啟發,剔除掉可能引來負面問題的爭議物品,給奶茶換個罐頭、青花瓷之類的其他包裝。

比如,在國潮爆火之后,大量與國潮相關的產品也紛紛上市。

沿著國潮這個思路,可以有多種多樣的二次創新。

你在衣服上印上國潮的圖案,我就把化妝品做成國潮的風格,還可以出個國潮款的零食。

雖然創新幅度小一些,遭遇廣告抗藥性的概率比完全原創高,但不可預期的風險也隨之降低。

因為國潮這個創意,已經被市場驗證,是一條能傳播、有價值的路線。沿著它進行創新,能保證有基礎的接受度和關注度。

當然,實用新型創意也有缺點。

它的上限有限,模仿者往往很難超越首先把它炒熱的人。

同時,隨著模仿者越來越多,它的效力會被逐漸攤薄。畢竟每個創意,能夠承載的關注、收益,都是存在上限的。

3. 外觀創意

最簡單的創意,就是創意換皮。

拿著別人的創意,進行外表微調,不改動創意的本質。再印上自己的LOGO,完活。

比如在“招聘抽獎”火了以后,同樣有很多公司,模仿最初的創意,打著招聘的旗號,做抽獎的實質。

他們所作的改動,無非是改改金額、改改文案、換上自己公司的LOGO。

到了這個程度,幾乎也就稱不上創新。

看過原作的人,自然會對它有極強的抗藥性。

在首創者已經掀起熱潮后,這些模仿者,無法制造出什么潮流,不會有現象級的關注。

但這種方式的優點就在于,能蹭上首創者的東風。

當人們搜索首創者的時候,它出現在頁面的角落里,略微得到一點目光。

在人們排隊也買不到茶顏悅色的時候,能有幾個人認錯店,或放棄排隊,在相似的店里點一杯“幽三拿鐵”。

雖然可以稱為竊取流量,略顯卑微。不過,孔乙己都說了,運營人的事,能叫偷嗎?達到商業目的,才是實實在在的。

反應速度,是換皮創意能否帶來價值的關鍵。

在高度模仿的情況下,每過一天,大眾對該創意的廣告抗藥性,都以幾何倍的速度增長。

往往是動作快的人,可以分到一點肉,動作慢的人,湯都剩不下。

三、始終上漲的抗藥性,量力而為的藥

隨著做推廣的人越來越多,流傳、儲存在網絡上的信息越來越多,人們的廣告抗藥性,只會不斷變強。

這是不可逆的趨勢。

而創新,就是經營者對抗抗藥性的有力武器之一。

幾種創意相比,各有優劣,沒有完美。

發明創意因為其不可控性,更適合草根的一夜爆火。即使是大廠,貿然大量投入搞新創意,也很可能遲遲得不到收獲。

實用新型創意可控性強,收益更可預期,因而有更高的性價比。但在一些創意出現后,立即捕捉創意,進行有價值的二創,并快速轉化成自己的廣告、產品,對自身能力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創意產品的跟風二創,往往只有大廠能高效跟進。

外觀創意門檻低,操作簡單。雖然收益不高,但也沒什么代價,不僅適合利基者跟進,大廠也可以高頻使用。至于跟風、抄襲之類的惡評,有拿在自己手里的流量重要嗎?

無論哪種方式,去做些什么,總比一成不變,更適合今天的社會。

等待著被時代淘汰,被抗藥性越來越強的用戶無視,才是最痛苦的。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覺作者這個觀點也是很新奇了,確實會這樣,大家都會預判了,可能是看的太多了

    回復
  2. 對,因為我們都知道什么是廣告,即使藏的再深我們也能知道,所以不如制造出一個好的有創意能達成銷售的廣告,讓我想去買

    來自廣東 回復
  3. 作者預判了我的預判,我以為作者會說視錯覺,沒想到是反詐騙意識

    來自浙江 回復
  4. 作者這個觀點很獨特哎,但是說的很對,看過太多的廣告真的有抗性了

    回復
  5. 沒有創意,所有的營銷都是千篇一律,確實很受影響

    回復
  6. 你看到了,你的潛意識就記下了,廣告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下次買東西的時候,你選擇嘗試一個新產品,但你可能并不會意識到是因為前幾天你看到的那條廣告。

    來自陜西 回復
  7. 現在的廣告同質化太重了,商品包裝也都差不多

    回復
  8. 廣告抗藥性!這個詞好精準??!于我來說就是表現為對同質化營銷內容的無感。

    來自廣東 回復
  9. 廣告同質化越嚴重,用戶就越討厭廣告,廣告的營銷就越令人反感

    來自河北 回復
  10. 廣告的質量真的很影響購買率,有時候看到某些類似的廣告,根本不會看。

    來自四川 回復
  11. 哈哈哈哈哈,還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做一個爆款真的有時候靠運氣。而且現在很多廣告真的就不是很讓人喜歡了,可能是因為做的好的太多了。

    來自河南 回復
  12. 就是這個道理,現在感覺很多廣告都太讓人乏味了,沒有新意,并且大眾也越來越挑剔了

    來自云南 回復
  13. 是這個,消費者其實越來越聰明了,所以也導致做廣告啊什么的,越來越難

    來自云南 回復
  14. 那個招聘式抽獎屬實沒遇到過,學習了,??

    回復
  15. 不斷重復的創意也就沒有了新意,“第一個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材”。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