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靜默就是躺平,他們卻在倔強成長

5 評論 6946 瀏覽 8 收藏 19 分鐘

當前環境下,那些一直在前行的品牌們,是如何做的?

導語

疫情期間,生活仿佛被格式化,每天的標準動作,就是從樓門到核酸檢測點,再從核酸檢測點回樓門,然后坐電梯回家。

不斷刷手機讓人焦慮,對我而言居家生活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每天做完核酸時要經過的電梯口的廣告屏。每周更新的廣告,就跟每周都有新片上映一樣讓我期待。

這起碼意味著,在千行百業里,“寧可原地踩油門也不愿后退”的企業依然不少,他們每周都有新的創意、新的產品推出。

這,給我了一絲暖意,甚至鼓舞。于是,我把這些堅持前行的品牌記錄了下來。

一、開拓場景就開創了銷量

妙可藍多,是我看的最多的廣告。而最近一組奶酪片的新廣告,讓我覺得這個品牌非常了不起。

據傳妙可藍多創立前一年的2015年,中國的奶酪人均消費量只有0.18公斤,而韓國和日本是我們的10倍和20倍,歐美則更高。

那時候,市場的主流是外資品牌百吉福。但妙可藍多的創始人柴琇發現——因為中國人的奶酪消費實在是太了,所以年銷10億的百吉福和剛剛起步的妙可藍多,其實品牌勢能差不多——絕大多數人無知無感。

后面的故事很簡單,柴琇選擇了一個能撬動主流人群的消費支點——給兒童吃的奶酪棒,從銀行貸了五個億,一出手就在分眾這樣的主流渠道飽和投放,那個改編自《兩只老虎》的廣告歌曲視頻,幾乎隨處可見。

五年后,妙可藍多成為中國奶酪市場提及率最高的品牌,市占率超過40%。

前有國際巨頭掉轉頭來圍剿,后有500多個初創品牌在追趕。而6年從1.5億到45億的超高成長,也帶來了一個問題——能投放的平臺、能鋪貨的渠道,短期內已經增無可增,奶酪棒的增速放緩。

妙可藍多于是開始推新品——奶酪片。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大家的消費意愿開始低沉。到底有什么辦法,能拉動消費者主動、樂意的消費?

答案是,必須開辟一個新場景——妙可藍多奶酪棒作為一種兒童健康的零食,創造了很多消費場景,例如下課回家、運動補充、快樂分享。有沒有比零食更剛需的場景?有,那就是正餐。

我們看到孫儷在電梯廣告里告訴大家,妙可藍多奶酪片,喝粥加一片、吃面加一片、吃面包加一片……這等于是在告訴被疫情宅在家里的家長們,要想孩子元氣滿滿地渡過這場困難,加強營養是個好辦法,于是,這個切“正餐”場景的看似極難的事情,就被搞定了。

妙可藍多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場景——把奶酪和喝粥、吃面及孩子聯系在一起,這是一個只有中國才想得出來的場景,甚至是一個只有被疫情困在上海的家里的企業家才能想出來的場景。

可以想象,即使疫情過去,妙可藍多之于兒童早餐的重要性,在消費者的心中卻再也抹不去了。

另一個讓我高頻看到的產品是今麥郎的“涼白開”。

疫情期間,人們出門、旅游、運動的場景都在減少,瓶裝飲料銷量下滑,包括康師傅、統一甚至可口可樂,銷量都有一定的下滑。

而涼白開堅持逆勢而行,因為它們堅信自己開創的新場景或說新賽道——喝熟水,對消費者有價值,也契合疫情下的文化氛圍。

今麥郎的涼白開,并不是我們在家里用電水壺燒開的那種水,它是一種很講究的“熟水”——先要加壓到125度并保持一段時間熟化,然后在80℃的時候高溫灌裝。

按中醫說法,中國人在習慣上是不喝生水的,喝的是燒開的水,也就是“湯”,所以才有成語“赴湯蹈火”。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有“太和湯”的記載,說它能“助陽氣,行經絡,促發汗”,是一味良藥。

這個太和湯,說白了,就是煮沸并保持一定沸騰時間的熟水。

相信熟水更有益于健康,是深入中國人飲食文化的,而“涼白開”敏感捕捉到了這一點,開辟了這個新的賽道,讓“喝熟水”以一種更便捷的方式回歸現代人的生活,看似守成,實為開創,而且是了不起的開創。

為了喚醒新一代人對于“熟水”的了解和敬畏,“涼白開”從2020年1月疫情剛開始,就宣布向武漢的醫護人員捐贈涼白開直到今天,有兩個動作始終沒有變形——一方面高頻參與各種社會公益特別是和健康有關的公益;另一方面就是最近開始反復刷屏分眾。

在大多數的瓶裝水都在收縮時,涼白開卻因為和中國文化、中醫、保健等文化符號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疫情反復的當下場景喚醒了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以品牌廣告飽和攻擊的方式,成功地打入了北上廣深等一二線主流市場,完成了一次相當經典的逆襲。

IPA DATABANK在一項關于品牌營銷有效性的研究中發現:

  1. 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人們在消費上會把錢花在更穩妥、更具確定性、信賴感更強的品牌上。
  2. 經濟低迷期,品牌要敢于出手,是拉開差距,擴大份額的好時機。
  3. 面對經濟下滑時,削減品牌營銷預算可能有助于保護短期利潤,但在經濟復蘇后,品牌會變得更弱,利潤更低,而聰明的企業在品牌營銷上投入了更多的資金,贏得更大的發言權,從而有能力實現更多更長期盈利。

二、重新定義賽道,難但正確

中國所有的新消費賽道的新興企業,都欠著兩筆債。

一筆叫競爭同質化,本質是缺乏差異化特點。另一筆債叫促銷常態化,本質是缺乏溢價能力。那么,當面臨和你同樣風格的頭部品牌喜茶、奈雪降價50%時,消費者憑什么要選擇你?

促銷常態化、競爭同質化,這兩筆債,歸根結底是品牌缺乏差異化價值造成的。差異化價值并不是有了創新就能成,它需要將讓消費者感知到創新的動作進行到底。

最近電梯廣告里經常出現的書亦燒仙草,全國有近7000家店,在中國新式茶飲賽道排行領先。

書亦燒仙草做了一個創新,聯手OATLY推出出圈新作——橙漫山茶花。這款植物基新茶飲推出僅10天,單品銷量便已突破百萬。

調查顯示,由于傳統奶茶“高糖”“高熱量”,經歷過豐富刺激的口感轟炸的消費者,想喝點更簡單、健康、無負擔的產品。消費者從元氣森林等品類沿襲下來的對于健康飲品的消費偏好,已傳導至新式茶飲行業。

書亦抓住了這個信號,以“植物基”的差異化定位作為整體品牌的切入點,一出手就是絕殺。

在產品端,書亦綁定了源自的北歐燕麥奶領導品牌OATLY——0蔗糖、0反式脂肪酸、0膽固醇,且在蛋白質含量上可媲美牛奶。書亦綁定了植物基飲品的“天花板”。

在心智端,書亦綁定了分眾,說明其一開始就堅決不背“促銷”“同質化”這兩筆債,用高勢能品牌打法,通過極具心智侵徹力的飽和攻擊,影響城市主流人群,引爆品牌達到一次性突破心智閾值的目的。

事實證明,上線后很快實現100萬杯的銷量,消費者對這個產品的認可度很高,也側面驗證了“植物基新茶飲”轉型切中了消費者需求。此后,書亦的新刺梨、生椰檸檬撞奶、桑葚莓莓……一條“低卡低脂,好喝不膩”定義的植物基奶茶的品牌價值點,已經成為了書亦最重要的差異化競爭利器。

聯名國際巨頭Oatly開發新品、聯手國內主流渠道分眾飽和攻擊、把難伺候的生椰、桑葚上新到全國近7000家門店……不躺平的代價,就是高強度的打法,原地不動也要踩死油門。

疫情過去,人們是會記得那些碌碌無為的品牌呢,還是會記得疫情中給了他們一些小美好、小確幸的書亦呢?

說到差異化,一靠產品力,二靠品牌力,在疫情背景下還要加個倔強的毅力——做難而正確的選擇。

產品力和品牌力靠的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精細體察。

最近,有個叫英氏輔食的品牌出圈大火。

給孩子喂什么輔食,是很多家長的必修課,但在實踐中,這個尺度并不容易掌握,有的小月齡的孩子能走會爬,有的大月齡的孩子不一定站得穩、走得快。

英氏聯合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營養學、兒童綜合醫學、兒童保健科學等領域多名專家,推出5階精準喂養體系,也就是按照1階(會坐)、2階(愛咬)、3階(會爬)、4階(會站)、5階(走得穩)來劃分。

英氏最大的差異化就是,不用太糾結什么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按照簡單扼要的5階即可劃分。

在英氏的分眾電梯廣告中,朗朗上口的“英氏12345”廣告語具有極為鮮明的辨識度和較高的記憶度,每天高頻觸達,無疑能夠幫助其在當下魚龍混雜的輔食賽道中脫穎而出。

對于廠家來說,這其實只是一個產品細分化的舉動,但對于家長來說,不啻是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飛躍。

可以舉出的差異化品牌,真的不少。例如,小切口差異化的啤酒品牌——泰山原漿。

產品上,原漿、新鮮、保質期僅7天成為泰山原漿的核心優勢。為了突出“鮮活”的信號,泰山采用深褐色瓶身,并將數字7放大,凸顯“七天鮮活”的特點。

從產能、渠道、規模優勢,泰山和華潤、青島、百威亞太、燕京、嘉士伯等五巨頭毫無可比性,但其通過多輪融資、官宣知名籃球教練杜鋒為代言人、通過分眾社區廣告引爆、為加盟店引流等體系,讓它成為可以在細分領域打敗巨頭的存在。

在鮮啤這個品類中,泰山原漿在國內同類產品銷量中占比60%,而五大巨頭在整個啤酒業的占比大概是7成多,泰山原漿成了細分領域的小巨頭,這就是差異化品牌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泰山原漿的火爆與成功,讓人們看到了固化的啤酒行業有了全新的突圍可能;而“鮮啤”之戰的打響,也推動著行業向下一個發展階段邁進。

每個不愿意躺平的倔強的逆行者,都可能是未來行業的突破者。

品牌是商業世界里最大的馬太效應。

疫情和危機之后有真正獨特價值的品牌市場利潤會遠遠高出同行。

三、抓住天上掉下的餡餅

上天經常饋贈餡餅,但很少有人抓住命運的機會。

近來,鴻星爾克、蜜雪冰城、白象等等品牌,因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等原因受到了消費者的大力追捧而出圈。

河南水災,鴻星爾克捐款5000萬物資引發熱議,吸引了大量“野性消費”,爆紅兩個多月。鴻星爾克也借著這股熱浪,嘗試與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園、王者榮耀等IP進行合作,找來田亮、森蝶等明星站臺助陣,但顯然沒有抓住關鍵的破局點。

而今,鴻星爾克的直播間,又回歸冷清。

人們都說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但現在,承載了太多的記憶的互聯網,因為信息飽和而變得空前“健忘”。所以,當“紅火”的機會來到你面前的時候,抓住它,也是一種野蠻生長的能力。

同樣是去年7月,白象為河南水災捐出了500萬元和物資,迅速搬空河南的工廠和辦公區,提供市民避難場所,并提供免費的熱水和泡面。

這個舉動疊加今年北京殘奧會期間,白象被曝有三分之一的員工為殘障人士,且他們與正常員工享受一樣的待遇,并有殘疾人的專享保障,由此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購。

白象抓住這次機會,把資源集中在兩款產品上,進行廣告飽和出擊。

一款,是利用骨鈣提取、家常骨湯燉煮工藝等技術開發出的獨一無二的湯底,消費者追求消費升級的訴求十分吻合;另一款大辣嬌,則抓住年輕人越來越愛吃辣的特點,延伸出酸辣粉、南昌拌粉、新疆炒米粉、火雞面等。

由此,白象把媒介資源都集中在這兩個品類上,一個攻掠城市消費群體,一個攻掠年輕人群。利用分眾等主流媒體平臺引爆,試圖突破消費心智,把此前“情懷爆火”“野性營銷”積累的勢能集中、蓄勢,然后一次性爆發、無數次飽和沖擊,打造更高的品牌勢能。

預制菜賽道,也很精彩。每天坐電梯的日子里,我發現,除了舌尖英雄,泰森食品、珍味小梅園、叮叮懶人菜和鍋圈食匯等預制菜品牌已經集體發力,在小小電梯間掀起里一場硝煙味兒漸起的營銷大戰。

一個品牌的成功往往來自于你在機會到來時敢于果斷而堅決的選擇。因為管理不是管理結果,是管理因果。

四、結語:不要讓品牌靜默,不要躺平

打出漂亮的疫情反擊戰的企業,都是由兩個標準動作組成的——

第一,結合需求,找出真的(而不是偽命題)差異化競爭點;

第二,利用主流渠道,把特殊社情、時點的爆發,沉積為可以長效作用的品牌力,針對主流人群發出自己的聲音。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疫情中最難熬的,莫過于“靜默”。然而,更可怕的不是“靜默”,而是你以為“靜默”是躺平,實際卻是飛速倒退;而有些人在奮力穿越周期,是踩著油門逆風前行,靜默只是暫時保持在原地,一旦阻力消失就會“嗖”的一聲絕塵而去。

當看到這些企業的努力,我就想起作家莫言在“五四”青年節的寄語,他說: “風來時爺爺沒有躲避,雖然只剩下一棵草,但車子沒有掀翻,我們就是勝利了。一個人可以被生活打敗,但是不能被它打倒?!?/p>

 

本文由 @陸星集 投稿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是啊,爆紅出圈的機會能有多少,遇到了一定要好好利用

    回復
  2. 逆勢而行是最難得,明知有多困難,卻還是選擇堅持下去

    回復
  3. 一場疫情,變成了真正的大篩子,只有拼命往前走的才不會被篩出去

    回復
  4. 說躺平的人其實才是最卷的,這個社會哪里會有真的完全躺平的人或者企業啊

    來自云南 回復
  5. 學到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