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轉,社群品牌?

6 評論 10453 瀏覽 57 收藏 26 分鐘

編輯導語:品牌營銷方式在互聯網時代已經經歷了巨大演變,尤其隨著公私域生態的完善,品牌在營銷方式上則有了更多花樣。那么,玩轉私域的“社群品牌”,經歷了什么樣的變化?拆解其背后的玩法邏輯,我們又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很多傳統品牌在轉型私域,我非常欣慰。

頭疼是TA們知道運用SCRM工具把用戶引入社交生態內,但做的社群,在短周期內把用戶清洗完畢就再沒有下文,行話俗稱“割韭菜”,結果自然而知。

盡管都在強調「以用戶為中心」,似乎并沒有找到長期有效的運營法則;根本因素對“互聯網思維”“社群品牌”這件事沒有清晰「認知」。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1885~1952)的《草原帝國》中,闡述了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人類文明史上最大陸權帝國的管理方式。

當初家族為統領3000萬平方廣闊土地,在疆域內設置幾百個城市和根據點,遺憾是該管理方法短短幾十年就四分五裂。

然而,1898年的大英帝國卻輕而易舉做到統治世界,TA怎么做的?

其沒有像蒙古族那樣設計根據點、攻城略地;TA在全球范圍內布置不超過100個海外管理基地來為旗艦隊提供補給便搞定這一切。

不難看出,從陸權到英權前者在強調絕對控制略顯笨拙,后者則利用機動性編制結構網;我認為和互聯網產品極為相似,為什么?

比如,早些年諾基亞思路基本是垂直整合,設立許多工廠來為自己做供應鏈的事情,講究絕對控制。

后起之秀的蘋果公司到處請人代工,基本上笨活不自己干,主要把精力放在產品和營銷上。

結果顯然易見,前者“不知道做錯什么就突然被搶占市場份額”,后者以弱化控制為代價、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反之增強了“公司業務的機動性”。

顯然,傳統品牌轉型做社群也同樣,絕對控制,收割用戶并不長久。

首先應該搞懂新消費方式,然后將商品打造成興趣的最佳入口采用“T型戰略營銷”,以內容為中心不斷做文化延伸、或是轉型最佳參考答案。

一、新消費方式

互聯網屬于“賣貨模式”,而非“造貨模式”;在線上市場中只要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就可以得到商業化變現;由此才說,為什么互聯網思維如此強調「用戶之上」。

但搞懂用戶,并不是一開始就建立的。

最初商品匱乏供不應求時代,生產制造商有絕對話語權,第一次商品定價權的大轉移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

當時以沃爾瑪為代表的第一批渠道商崛起,定價從制造轉向渠道,渠道拿走利潤,所以「渠道為王」。

21世紀后互聯網出現,8848、淘寶商城把買方與賣方同時整合到統一信息平臺,信息不對稱被打破,于是定價權發生第二次轉移,用戶開始享用主動權。

當過度供給、交易透明成為趨勢時想獲得商業成功,唯一的秘訣是掌握需求方,于是「用戶為王」概念崛起。

互聯網提供商戶和用戶連接機會,使得第一款社群品牌出現,那便是“小米”。

通過用戶形成社區,再通過需求生產出的品牌與上游供應鏈談判,用戶倒逼生產獲得優勢,用毛利戰術來拓展用戶群。

我認為小米的成功不僅是“低價”和“鐵桿粉絲”,TA存在價值網因素,雷軍用互聯網價值網入侵傳統手機制造價值網,最大特點為“毛利趨勢于零”。

巧用互聯網免費模式,硬件不掙錢+后續軟件掙錢來打敗靠硬件掙錢的廠商;可以總結為五步走:

“抓住消費者、形成社群、用社群做品牌、用品牌整合供應鏈、用供應鏈獲取成本優勢?!?/strong>

但當今很多傳統品牌依然沒有學會;問題在于,時代對品牌能力的要求發生變化,以往企業競爭力是造貨,現在競爭力是抓住用戶。

隨便舉個例子:

很多老板遇到轉型困境,一大原因違背時代發展邏輯,嘴上說著“以用戶為中心”卻依然用“賣方市場”的營銷邏輯經營自己企業,一直試圖用新品類控制市場。

比如,覺得商品賣不動是因為“客戶不喜歡”,就要馬上推出低價款;認為商品沒有情感價值馬上營銷著重“情懷”,都是多余表現。

再或者TA們覺得商品利潤不夠,就要自己做上游整合工廠;這給自己造成極大風險,花費很大功夫購買設備,重資產投資結果產能完全無法消化。

其次一個品類時間窗機會點只有3年甚至更短,企業花費很大功夫開發出來新產品卻發現“同行”早已百米開外。

如何玩轉,社群品牌?

假設認知到用戶變遷該如何做呢?

  1. 輕裝上陣;
  2. 落地生根;
  3. 緊跟用戶。

首先,不在供給飽和時代干“供給改革創新”的事情,新社群品牌講究做好“核心壁壘當中的二分之一”,其他交給上游更專業的供應商去做。

其次把重心放到下游,加強消費者關系,擁有自己的社群資產,打造強勢品牌力是打開“新渠道”,為什么?

我認為有必要了解下互聯網傳播的規律,過去提起傳播第一反應為微博和微信,但核心不同,前者屬于舊時代,后者是新時代;微博與傳統電視媒體、平面媒體區別不大屬于自上而下傳播。

混沌商學院李善友教授曾說過,過去流量是牛頓力學式,特點為線性可預測,規模越大,相對流量能力越大。

現在流量是量子式,擁有非線性不可以測的特征,其傳播不一定取決平臺有多少關注,而是單品內容轉發量。

過去做品牌用兩個字形容即“砸錢”。

假設一個品牌想通過微博傳播,直接可以花錢砸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大V轉發隨便內容都帶來幾千萬閱讀,盡管有話題,互動似乎并未沉淀人群。

現在卻發生巨大變化,微信和抖音生態人人都是傳播節點。

一個1000粉絲的號或者不知名KOC因為某篇文章、短視頻都能帶來10萬+閱讀;這意味著很小的平臺也有可能通過內容撬動極大流量;所以,我一直強調做好優質內容就是復利。

正因為“集中掌握話語權”的渠道被破壞使得“傳播渠道”變得分散,那企業花錢買渠道的傳播方式開始弱化為“為內容買單”。

所以過去KOL粉絲量和閱讀呈現正比例,用公式總結為企業品牌=內容×渠道2,渠道很重要;現在內容成為冪律定律的關鍵要素,那新傳播模型則變為企業品牌=內容2×渠道。

再說社群,其特征屬于集中式,如今品牌做社群本身不至于賣貨,而是掌握一些分布式的普通節點,擁有一定小流量的能力。

雖然不能像大平臺做到流量分發,但結合優質內容、服務也能形成蝴蝶效應;因此,落地生根的本質需有好內容,吸引住核心用戶,打造自己的強勢品牌。

那么,所有傳統企業轉型或者說“新創業者的機會”,就剩下兩件事「做品牌和圈用戶」。

這樣公司不需要組織生產,只需要研究如何把商品銷售出去;像富士康負責產能制造手機,蘋果公司負責釋放產能,維護客戶一樣。

明白該理論或許能解答許多轉型疑惑,你應該改變的不是供應鏈,而是先抓住用戶群。

二、新品牌即入口

另一個維度,其實品牌的邊界很大,可早些年經營方式是以「店」或者「商品」為中心,并不會聚焦場景或“興趣”;比如:

中國很多人因為愛吃炸雞、薯條選擇麥當勞,該運營模式為起點是“吃飯”重點還是“吃飯”;增加邏輯為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的線性路徑,假設店鋪想尋求更多消費者就必須規?;_店。

社群做品牌邏輯不同,我們可以先通過線上聚集一幫愛喝茶、吃火鍋、愛運動、甚至狼人殺的人,進而分享垂直細分領域內容;最后以此為中心展開做自己的“商品”。

新消費國貨品牌完美日記、花西子早些年均是該策略。

加拿大品牌Lululemon早期在瑜伽房旁邊開設門店,聚焦為教練提供服裝從而影響“中產消費群體”,巧把老師當成KOL。

在一線城市,“星巴克”成為職場人約見首選地,種種案例,難道不是一種品牌場景的新入口?

總結下來,我們會發現,以場景或興趣切入聚集起來的人有兩大特點:

  1. 興趣驅動可延伸出文化價值;
  2. 商品成為鏈接興趣的載體。

要知道,當一個群體特質越來越明顯,意味著該群體訴求就愈發集中,所以品牌轉型做私域社群本身是起點。

那些上來就拼命消耗品牌能量的品牌,更希望在私域社群中快速商業化,最后往往錯失巨大良機。

四大名著《水滸傳》朱貴在梁山泊下開設的酒店終局并非吃飯,而是通過吃飯把有抗議訴求的人吸引過來,為大家謀取“自由、平等”的共同價值觀,然后引上梁山。

如何玩轉,社群品牌?

那,轉型做私域的品牌如何制造額外消費場景呢?

首先是定位問題,品牌本身用戶群對什么內容感興趣,經營者完全可以把所有價值以圖文、心得、展示出來,重新開設公眾號、視頻號進行輸出。

好比美妝用戶對“美、護膚、化妝”話題始終是聊之不盡;長期以往這些即成為社群品牌新的“價值主張”。

但是傳統品牌并不會這樣,TA們只會把用戶集中到社群中,定時推送一星期前準備好的SOP內容,或者把自己家自媒體當“廣告門面”來玩,發著空虛無聊的內容。

其實,內容的特質有許多延伸價值。

比如早些年的餐飲品牌黃太吉,把文藝復興、小時代、社群和勢作為聚焦傳播點,然后堅持找到老百姓最基礎的需求,把煎餅果子和文化結合碰撞出火花。

“霸蠻”張天一把“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作為企業文化口號;這些都是前期聚焦一幫對“社交、營銷、微博”感興趣的人。

先不提成功與否,通過發展路徑至少可清晰看到,傳統品牌轉型時根本不會深入考慮這種下游延伸出的核心競爭力。

TA們的核心競爭力只會回到“供給側”,如何開發更多低價商品,進而陷入無止境的價格內卷上;所以社群品牌競爭力的本質,即“把握白領消費人群,和TA們玩到一起”。

基于此類人群,我們可以產生認可且可行的商業模式和文化屬性,比如孵化周邊,IP聯名、音樂會、組電影局等,每次一業務玩法的拓展都可以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那如何給社群品牌講一個資本好故事呢?

我始終認為今天沒有小眾市場一說,只有不會描述社群品牌的主理人;谷歌假設把自己定義為搜索引擎公司,市場只有170億美金。

但TA恰恰把自我定義為多元化科技公司,這從側面就向股東、資本市場傳達我除大搜索業務外還可以做手機、VR、AR等領域。

可以說,傳統轉型做私域的品牌或「新創立品牌」所覆蓋「興趣人群」有多少,就決定市場規模有多大。

假設你做25000人的社群,除主營商品外知識付費、出書、音頻等內容版權合作都可以變現。

試想下空間會不會更廣,因此社群品牌并不僅以「商品」為中心,而是以商品作為載體,用垂直興趣作為場景的不同單元,圍繞用戶共創做增長的飛輪。

三、T型的打法

營銷方式該怎么打呢?我認為用“T型戰略”最佳不過。

該理論提出者是上世紀80年代,來源于著名地理學家陸大道起源用在“海岸經濟”和“長江經濟”的國土資源和開發潛力的分布框架上,后被用到各種商業領域。

換到其他場景中,就是構建一個相關領域業務平臺,通過不斷商業模式探索,圍繞平臺中的盈利性價值最強的業務,聚焦優勢資源進行垂直發展,形成像T型字母的細分領域。

比如美團,團購是平臺橫線,貓眼電影、酒店、外賣則是一條條深入垂直領域的豎線,業務定位越準確做的越透徹,T的一豎扎的愈深后面所有業務的推廣和運營根基也就更穩。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垂直做深,然后橫向擴展;這種描述也許對傳統品牌比較遠,舉幾個例子:

雕爺牛腩到底是“雕爺”還是“牛腩”?眾人一聽多半快速回答肯定是“雕爺”,牛腩是TA的單品牌,通過此品牌讓顧客感受到“雕爺”這個品牌,從而體現出強大品牌勢能。

但是雕爺牛腩成功后并未在全國開“200-500家”牛腩店,而是連續做出三個子品牌“小丑煎餅、皮娜鮑什下午茶、薛蟠烤串,可以說通過雕爺牛腩溢出的品牌勢能進行轉化。

除此外,估值幾十億的O2O美甲項目河貍家也是承載雕爺牛腩勢能,對比美團是否發現經營邏輯相似呢?

其實,背后對品牌而言是時空節奏的改變;過去一家線下傳統品牌是以門店為中心,輻射周邊,肯德基有1000家店時美國人才知道TA。

也就是說,迫于經營類型有限,品牌溢價和投資數量成正比例,這才有全國門店、區域門店一說。

用到線上就發生新的變化,比如“得到”。

最早羅振宇口播每天60秒發布在公眾號,后來錄制成視頻節目,逐漸形成百萬自媒體。

現升級后更像社會化電商、整合大V出書,訓練營,做衍生物,一本書的銷量在平臺甚至超過亞馬遜,當當。

可以說,60秒語音就是邏輯思維的“I”,而社會化電商則是遷移出來的“一”,那T型戰略其實是一套品牌勢能戰略,單點聚焦,以點帶面改變規?;瘮U展的方式。

如何玩轉,社群品牌?

我認為執行中有兩大關鍵要素:破局點,連接點。

社群品牌的破局點在“單品本身”和“用戶群體屬性”,早期“霸蠻”起盤時只有2000名種子用戶,還是召集身邊朋友邀請進群。

后來通過社群產出的各種內容、加以創意,分布在社交平臺慢慢形成“復利”效應;當然,現在傳統品牌有很多優勢;比如,

在頭部平臺的下單用戶、公域短視頻直播帶來的用戶,都可以引入社群做冷啟動,所以機會有很多。

而連接點則是社群定位、TA們具體愛看什么內容、如何形成基礎付費,為什么付費;圍繞三項跑馬圈地就不擔心商品銷售。

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曾提出弱關系理論,緊密的朋友反倒沒有那些平時很少聯系,或不怎么熟悉的人更能夠發揮作用,那些基于興趣帶來的弱關系,有時通過社交傳播反而能形成巨大關系網。

因此而言,“T型戰略”本身首要基于商品和用戶群定位“破局”,其次用種子用戶轉化為業務業績。

然后社群種子用戶可能成為與其他品牌合作的基礎、或內容生產的根基;擁有一點“扇動翅膀”的能力就可以不完全借助電商平臺,這樣也能有生存空間。

四、內容四步法

在內容上怎么給社群品牌嫁接“飛輪”呢?我認為有四個方面:說人話,人格化,做不對稱,自組織。

假設是初創社群做商品,已經不是簡單營銷的問題,也關系到商業邏輯勝負的根本。

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老師曾公開談論到,假設公司還剩一元錢我依然會拿來做公關(Public Relationship),也就是說來做品牌;盡管大家都知道公關重要,可傳統品牌如何做的呢?

TA們習慣性在官網或自媒體發有關“我司×××董事長獲得××領導接見”或者“×××董事長被評選為×××模范”之類內容,此類內容除老板外基本很少看。

之所以這樣做是給上游合作伙伴展示企業實力所用。

但現在消費者和商家捆綁沉淀在社群中,就不能使用該方式,我們通過網絡可輕松找到消費者在哪里。

社群本意也意味著“小米”“錘子”原來可以賣手機也能銷售其他,對品牌建設而言需要傳播人話才能可持續多場景交流;反之,施壓、官方、自吹自擂毫無疑問背道而馳。

短視頻、社交媒體的特點是讓情感訴求無形放大,這讓無數個體在“情感和認同”中快速產生分歧,最后形成標簽化表達。

現在90、00后既追求特立獨行,又追求認同和歸屬感,我們就需要高辨識度、不裝的內容進行傳播,因此放棄過去“王婆賣瓜”的敘述方式,大膽貼標簽表達自我立場,反之更能得到消費者認可。

其次社群品牌創始人IP化很重要,現在已經進入“人牌”時代。

過去大家知道寶馬卻不知道創始人是誰?過去使用諾基亞,卻不知道任意總裁的名字;如今我們不用小米、iPhone也不會不知道雷軍和喬布斯。

可以說,創始人成為品牌人格化的載體,走到社群、在直播平臺與用戶互動,回答消費者問題是基礎需求;而人格化背后的原因在“消費者認知品牌和產品的路徑變了”。

舉個例子:

我父親的年代買空調首要條件是看商品參數、馬力、功耗等;年輕人買空調根本不關注這些,第一時間會思考誰對TA影響最深。

拿我而言,雖然不知道空調怎么選,但至少知道格力董明珠姐姐,所以,這便是人格特質的魅力。

再者社群品牌也需要“情感不對稱的故事”;你可以為商品、創始人IP賦能不同故事,這樣能夠加深記憶,典型的有”以弱對強”。

比如羅永浩“微小理想主義火種在冰冷強大的現實面前遭遇暫時的失敗,面對這一切,他可以改變,但絕不會屈服和放棄。

一般快速創建故事的五步公式為,定位、背景、矛盾、行動、改變;如同褚橙在講述勵志傳奇,德芙(DOVE)在講述凄美動人的愛情等,不一而論。

如何玩轉,社群品牌?

除此外,移動互聯網一切東西呈現碎片化,這意味著很多東西在社群分享中會一笑而過,那怎么讓用戶為你傳播呢?某種程度上段子會更加矚目。

羅永浩有個方法,即,九分故事+一分主觀感受,用主要篇幅去描繪某事情,最后用一句話來把自己的觀點、態度亮出來,最后以“反問”收場,想想看是不是?

值得一提的是“自組織”,這是社群品牌理想的最終形態;品牌社群發展曲線依次從商品型、人格型、社交型、分銷型有四個階段。

早期品牌靠商品支撐,想要生命力更長那對商品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做出興趣和文化內容,例如,哈雷機車俱樂部、跑車發燒友、蔚來車友會等延展生命力。

中期需要圍繞某些人物、人格化為載體;比如李宇春、孫燕姿粉絲群,這種前提是有一個精神領袖能凝聚人群和商業化相結合,后期慢慢出現社交形態。

然后通過成員之間扁平的鏈接,以文化作為底蘊與其他朋友產生社交關系,比如豆瓣、陌陌小組。

后期直接以利益機制、文化雙驅動,你曾經見過的社交電商平臺、微商品牌或代理形成的集群我認為都是此類模型。

那最終品牌做了什么?成為消費者的鏈接器,左手消費右手社交,想想現在的星巴克難道不是這樣?

五、總結一下

產能過剩時代鏈接消費者為王。

如今我們“談品牌”便繞不開“社群”,企業必須要擁有一群十分忠于并喜愛自己的“粉絲”,才有可能談得上成為互聯網品牌,才能穿越轉型周期。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ヂ摼W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點贊

    回復
  2. 做社群就要和消費者產生互動,和消費者玩在一起,讓消費者感知到品牌的存在不只是遙遠的新聞稿。

    來自廣東 回復
  3. “抓住消費者、形成社群、用社群做品牌、用品牌整合供應鏈、用供應鏈獲取成本優勢。”

    來自云南 回復
  4. 作者文章提到的t型打法解釋的非常好,先垂直做深,然后橫向擴展

    來自山東 回復
  5. 產能過剩時代鏈接消費者為王,打造社群品牌,靠消費者的

    來自江蘇 回復
  6. 企業要想有可能談得上成為互聯網的品牌,必須要擁有一群十分忠于并喜愛自己的“粉絲”

    來自中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