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品牌們別再“當爹”了

18 評論 3966 瀏覽 5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最近“張小泉事件”霸屏熱搜,不僅品牌滑坡,經理人形象也有所下跌,甚至發不到錢視頻網友也不買賬,那么此品牌究竟是踩了消費者的哪個雷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上周朋友圈被「張小泉」事件刷屏。說實話,我是真沒想到,一個有著將近 400 年歷史的國產品牌會翻車,還翻出了一個連續劇。鑒于事件熱度已經緩和了(可能大家也忘得差不多了),我先梳理一下來龍去脈:起因是有消費者反映用張小泉的菜刀拍蒜斷刀,找了售后,結果客服說這刀不能拍蒜。

然后網友翻出張小泉公司總經理幾年前的訪談,他說“你學了幾十年的切菜是錯的,所有的米其林廚師都不是這樣切的”,因為這幾句話,他被網友貼上“崇洋媚外”的標簽,接著疑似他早年的“黑歷史”被曝光。

搞笑的是,隔天王麻子菜刀在直播間拍了一天的蒜,還在產品簡介上注明“能拍蒜”……絕了。在這之后,雖然張小泉總經理發布了道歉視頻,但網友并不買賬。

從整件事來看,張小泉品牌公關做得不夠到位是一方面,但我認為里面還有更重要的一層原因:

爹味太足。

整一個教你怎么做人的感覺。球球了,已經2022年,不要再來爹味營銷了好嗎。

如果品牌繼續“當爹”,群眾的力量可以讓你一夜歸零。(如果你覺得文章太長,可以直接看視頻)

一、品牌營銷為什么都想“當爹”?

什么是“爹味”營銷?我覺得有段話解釋得非常好,我把它貼出來:一方面是想展現權力欲——通過居高臨下的俯視和指點展示,另一方面恰恰是因為追根究底沒什么權力——于是通過居高臨下的俯視和指點獲得。

這么一看,我覺得“爹味”和 PUA 的套路沒什么區別,都是先否定你,制造出自己的權威感,再告訴你“我能拯救你”。

比如我們來看張小泉總經理那幾句話:

先否定你:“你學了幾十年的切菜是錯的,所有的米其林廚師都不是這樣切的”

再拯救你:“為什么米其林廚師切的肉片更薄,黃瓜片更透明?”“中國人的刀都是方方正正的,我們把刀前面的頭斜過來(設計),那不是設計感,那是消費者教育?!?/p>

他覺得這屬于消費者教育的問題,其實就是“爹味太重”,短短幾秒鐘的視頻,把居高臨下、俯視、指點的坑全都踩了一遍。

張小泉總經理訪談資料,cr 鳳凰網財經

比如最近我還看到一個女性汽車廣告的案例,我當時就腦海里飄過一個字:爹……

你們還想起什么爹味營銷的案例?評論區可以跟我說說。

既然“爹味”發言這么容易在消費者的雷區蹦迪,那為什么品牌的“爹味”營銷無處不在?為什么從過去到現在,很多品牌面對消費者時會各種“當爹”呢?

我覺得主要有這 3 個原因:

1. 過去,當爹好使,誰當爹,誰就有話語權,但這個話語權是有前提條件的。

過去的消費品供給、品牌數量比較有限,消費者沒有那么多的選擇。那些早入局的品牌占有主要的話語權,誰有貨誰就牛。這時候,品牌站在一個高位俯視消費者,“你們不懂我更懂,我來教育你”,“爹味營銷”成為一種慣性思維。

2. 營銷人的教科書里經常有這么一些詞,叫「教育消費者」或者「占領心智」,品牌的“爹味”營銷就是培養這個心智。

過去,品牌(或者商家)和消費者的關系是這樣的,消費者就像一塊塊土地,品牌“當爹”的過程,就是對消費者的征服、占有和教育。這種征服和被征服的關系,我之前也不是很認可,還發朋友圈吐槽過。

我去年就發過類似的朋友圈

3. “爹味”教育看起來比較安全

因為消費者信息不對稱,所以在以前,品牌經常先否定消費者某些不太準確、不太全面的認知,再給一個新的答案。但現在消費者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多了,一些品牌試圖給答案的行為有點自作聰明,更加重了這種 PUA 的感覺。

時代在發展,消費者的認知在進化,品牌“當爹”的日子也該結束了。

二、反“爹味”勢在必行

2022 年,“爹味”營銷不但不管用,而且還會讓品牌“死得很慘”。最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的話語權已經不在品牌,而是在消費者手中,品牌把消費者“當爹”還差不多。

這種話語權主體的變更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消費品的供給越來越豐富,有那么多的品牌可以供消費者選擇,最終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選擇權不在商家端、品牌端,而是在消費者端。

這種情況下,品牌還想要「占領消費者」或者「說教」嗎?那可真是想太多了。別說是做品牌營銷了,做公司管理也是一樣的。你作為老板跟現在的 95 后、00 后員工對話,如果你說“我告訴你怎么做,我是為你好”,說不定人家員工第二天就辭職了。

包括 Z 世代在內,現在中國有幾億年輕人都是所謂的“網生一代”,互聯網社交的邏輯是話語權分散化、去中心化,他們從小就不喜歡被說教。

不單單是做管理,家庭教育也是這個道理。

比如我恨透了我媽跟我說“媽媽這都是為了你好”,發誓以后絕對不對我兒子這么說。我最反感的就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要求你做這做那”。

再回到品牌營銷,現在的年輕人有著更強的自主思考能力、更多的選擇和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又具備消費能力,是品牌都想要抓住的那群人。但是呢,消費者像沙子一樣,品牌越是想通過“爹味說教”把他們握得越緊,他們會跑得越快,所以品牌是時候把主動權交還給消費者了。

三、別再做“爹”,做“小哥哥”

前面講了這么多,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品牌營銷“當爹”不好使了。那怎么去做轉變呢?其實從現在很多品牌的做法已經可以看出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不再是「占有關系」,而是互相認可、信任對方的「朋友關系」,甚至更進一步可以是「戀人關系」。

舉個例子,我很喜歡的一個新消費品牌三頓半,它做小程序也好,或者號召大家回收咖啡空殼的“返航計劃”也好,說到底都不是那種自上而下去灌輸品牌理念,而是讓人有自主的參與感。品牌和消費者“玩在一起”,雙方你來我往。

在品牌和消費者的相處過程中,消費者快樂了,品牌也獲得了收獲,口碑和忠粉這不就來了?

還有個畫風很有意思的新消費品牌,太二酸菜魚,從品牌的名字到它的門店活動經常被業內拿來做案例。

比如最近品牌七周年,太二把全國門店都變成“舞廳”,歡迎大家來斗舞,其實是結合跳舞和酸菜魚的“酸爽”特點做了個有獎互動。只是,這種形式可能是那些“爹味”營銷從來沒想過的,他們可能會覺得,你做酸菜魚就好好做,跳什么舞呢?

但就是這種奇異跳脫的營銷方式,往往非常契合年輕人個性化表達的訴求,在這方面,品牌和消費者是「平視」的,我覺得這種平等,才是新一代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相對健康的關系。

左:「三頓半」返航計劃 右:「太二」酸爽舞廳

所以簡單概括下,想要得到年輕人的認可、獲取新的消費人群,品牌首先要抑制住自己“當爹”的沖動,和你的消費者、和你的潛在用戶成為好朋友。

這里我感覺要稍微扯一下之前的《動能勢能品牌模型》,因為有些品牌可能會問:如果本身品牌是想創造那種高級的“勢能感”,那和消費者“玩在一起”的話,是不是有點違和了呢?

我記得在上次回應雕爺的那篇文章里面說過,勢能品牌要讓消費者有一種向往的感覺,但這個「向往」的本質不是去「否定消費者」,而是讓他們自發地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成為更好的自己。

簡單來說,品牌要創造一個你相信的小宇宙,讓消費者覺得你很酷,想要主動走近你的世界,和你做朋友。而不是一巴掌把他們打趴下,然后嘴里唱著征服。

寫到這里我覺得,今天這個話題先聊這么多,再寫下去就感覺開始有“爹味”了……

#特邀作者#

作者:楚晴;編輯:刀姐doris

公眾號:刀姐doris(ID:doriskerundong)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暴雪會不會是另一個爹味十足的案例……

    來自湖北 回復
  2. 真的很討厭爹味,能讓我直接產生逆反心理,根本不想購買產品

    來自江蘇 回復
  3. 也可能是現在的消費者已經是年輕一代了,他們不再接受那些被動灌輸的理念

    回復
  4. 品牌不再給消費者灌輸品牌理念,讓雙方互相的了解,雙向奔赴才是最好的

    回復
  5. 爹味真的很討人厭,就算不是品牌,是生活中,這種說話方式也是要遠離的

    來自浙江 回復
  6. 這種爹味營銷真的要拒絕好嗎,誰給他們的自信呀

    回復
  7. 我也覺得“品牌要創造一個你相信的小宇宙,讓消費者覺得你很酷,想要主動走近你的世界,和你做朋友?!?/p>

    來自江西 回復
  8. 換位思考,我一個男的看這些廣告和營銷,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來自廣東 回復
  9. 品牌是要和用戶成為朋友,想當爹的營銷只會引起大片的反感。

    來自云南 回復
  10. 在兩性意識崛起的現在,爹味營銷肯定走不通了。

    來自云南 回復
  11. 品牌握得越緊,消費者會跑得越快,所以品牌是時候把主動權交還給消費者了。

    來自陜西 回復
  12. 從上而下的壓制太讓年輕人厭惡了,和年輕人玩在一起,了解年輕人的心理,品牌才能贏得喜愛啊

    來自廣東 回復
  13. 感覺有些品牌就是自我優越感太高了,還是要親民的吧

    來自河南 回復
  14. 想當“爹”的品牌往往沒有當“爹”的實力,注定翻車被拋棄

    來自廣東 回復
  15. “爹味”太濃必遭反噬,品牌不再是幾十年前的樣子了

    回復
  16. 哈哈哈哈,消費者當爹,感覺好對啊,只有有消費者,品牌才算有價值呀

    來自浙江 回復
  17. 爹味真的拒絕,品牌要想和消費者拉近距離,還是要做朋友

    來自廣東 回復
  18. 想要得到年輕人的認可、獲取新的消費人群,品牌首先要抑制住自己“當爹”的沖動,和你的消費者、和你的潛在用戶成為好朋友。

    來自吉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