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菜鳥如何晉級為高手?

0 評論 3499 瀏覽 10 收藏 27 分鐘

如何提升和彌補自己和品牌高手之間的差距?本篇文章中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總結了如何從系統感、差異性、全局和換位思維這三方面提升自身的實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什么他是所謂的品牌高手,為什么你會覺得他是高手?

一個高手跟一個所謂的低手,他們之間的具體差異在哪里?我們怎么去提升和彌補這些所謂的差異?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品牌高手與菜鳥的區別,或許他們之間的差異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這么三點:

  1. 系統感
  2. 差異性
  3. 全局和換位的思維方式

一、系統感

接下來會在這三點里穿插進一些學習的方法。那么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到底什么叫做系統感。

我們會發現,所謂專家也好,高手也好,或者大家希望能夠學成什么樣的,你對品牌的整個了解要很系統的。首先要了解它到底是什么,它包括什么,它每一步該怎么做,以及這個哪一步可以做得更漂亮一些。

同樣是寫案例,我們寫文案,我寫的比你的更好,同樣是做創意,我做的比你更漂亮。那這個系統該怎么建立呢?

我過去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建立這個所謂的系統感,我可以跟各位透露一下在兩個月時間里,我干了一個什么樣的事情,這個也是我同樣去學習別的行業和學科的一個方法。

大家可能知道我是跨界到投資這個領域里的,對于投資這個領域的學習也是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最快的時效。就是在這個時間里,你必須要把這個領域里所有的東西搞明白,搞透徹。那么怎么才能搞明白搞透徹,其中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點就是,系統的搞明白這個領域里所有的知識以及這個領域里的框架。最后在你知道的這個知識和框架的基礎上,提煉出這件事情的本質和你自己對這個事情的正確的理解。

舉個例子,現在大家都在說品牌,如果我問200個人什么是品牌,我相信200多個人會給我200多個答案。就是大家的描述一定是那種模糊的就是品牌。大家想一下你的這種模糊的表述來自于哪里,是不是來自于你過往看過的一些書的只言片語或者是你自己模凌兩可的說法?

對于品牌的理解為什么大家的描述是模棱兩可的呢?

恕我直言,第一,你沒有看太多的品牌的這些基礎的資料和書;第二,你沒有真正的思考過品牌這件事情的價值和意義,第三就是沒有長時間的把這個東西訓練出來。就沒有長時間的這種這種思考,把品牌的這個東西真正的在自己的心理訓練出來。

那么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當時干了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就是我在當時的亞馬遜上把關于品牌的幾乎是所有的書吧,除了那種特別不著調的,我全都買了一遍,全部都堆在那里,真的對著那些書我都快瘋掉了,但是我買那些書干嘛呢?

我不是為了啃他們,我是拿過來之后,先去看這些書的目錄,我把所有的這些書的目錄全翻了一個遍,干嘛呢?對比書和書之間目錄的差異。就是基本上每一本書,我都會去看他們的這個目錄框架,因為每一個目錄代表了每一個所謂的這個品牌學者對于這件事的理解。

我把每一本目錄都看下來,然后挑選其中,我認為最能理解最容易懂得那個,然后我自己慢慢的去把那本書看一看,如果你覺得有意思,就把有意思的點全部都劃出來再說,邊邊框框上寫上我的思考;我感覺沒意思的,我都直接把那頁書扯下來,撕掉扔掉。一直這樣用最快的時間。比如說一本書,可能兩個小時把它給翻完,或者一本書,一個小時翻完的這個速度,這樣就淘汰掉了大部分書。

實話實說,同志們,大部分書和大部分人說的東西全是垃圾,這個我可能會說的比較武斷啊。但事實的確是很遺憾,就是這樣的大部分的出版物和大部分大家講過的這些東西都可以視為垃圾,因為要么是講了正確的廢話,要么是講了不正確的話。

這些品牌的書里,我們也會看到有一些書的描述是模棱兩可的。有一些的書的描述是故作玄虛的,還有一些書的描述是沒有什么卵用的。

模棱兩可,就是比如說一個概念,寫書的人自己都沒有把這個概念解釋清楚,那么語言這個東西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傳達到你這里的時候,那就更不清楚了,再加上你理解得不到位,那就徹底就亂套了。

還有一些書,它是徹底的去捏造一些所謂的新概念出來。概念這個東西是我極其討厭用的,因為我覺得只要這個東西能用正常普通的語言表達清楚的,就盡量不要去捏造難懂的概念。因為語言發明是為了人和人之間理解的,而不是為了制造理解障礙的。所以,很多有概念類的書,我是不太看的。

那么還有一些書,基本上就是寫人家的成功案例,但是并沒有真正分析出來,人家那個東西為什么能做出來。我看了所有講成功案例的書,幾乎都沒有講明白為什么這是一個成功案例,有的是馬后炮似的解釋方式,我覺得都不足取。

所以,在這里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建立一個系統的框架感。要挑幾本比較專業的,或者說比較真正教科書級的書,建立系統的看起來。不是說讓大家一定要去啃那個教科書,但至少,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品牌,我覺得有那么三四、本書是一定要看一看的。

這幾本書如果說大家不想一頁頁的看,但至少這個目錄和框架你得看,你不看這個框架的話,扯品牌基本上就是拿著樹葉子談大樹。

品牌菜鳥如何晉級為高手?

品牌菜鳥如何晉級為高手?

品牌菜鳥如何晉級為高手?

品牌菜鳥如何晉級為高手?

有這么四本書我先列在這里,大家看理論性比較強的書的時候,如果覺得很厭倦,那就把書的前邊目錄部分翻一翻。翻的過程中,我希望你能夠自己合上書,還能用腦圖的方式把它的目錄給它畫出來。就是你要想一想,它都包含了哪些東西,你得想明白這個事兒,你才能往里學學東西。

因為很多品牌培訓,包括品牌專家,講課時,真的是只見樹葉不見森林,就是只講某一個點?;蛘哒f,我們現在這個東西今天講文案或者是講某一個創意,但是其實大家的框架還沒有建立起來。

二、差異性

再說第二點,品牌高手跟一般人的一個區別叫做差異性。

我剛才也提到了,差異性是造成我們做品牌里特別大的一個點。因為品牌這個學科,它其實是基于一種創新,比如我之前說的內容渠道加時機,這三點里的差異性,我們來看一下。

內容是不是要體現差異性?舉個例子,你們公司的定位要想出來跳出來,是不是得跟你們的同類競品要不一樣,這是不是制造差異性?對,那你的內容,你傳達出去的這個思路好,或者你做出去的這個vi好,視覺體系也好,盡量區分開來,這樣的話,你才會比較醒目。

我們常說當品牌們堆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看上去比較顯眼,這就是你做品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因為你做branding、做品牌就是為了讓你看上去與眾不同,讓別人印象深刻,對吧?那么你扎在人堆里,這叫什么做品牌???如果你的品牌也是如果扎在一堆企業里邊,那叫什么品牌啊?

讓你的用戶記住,要想讓這個世界買單,要想讓別的人覺得你逼格高為此買單,為此提升溢價的話,大家記住,差異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剛才說了內容上的差異性。

我們可以去回顧一下,過往以來或者大家覺得創業以來的好案例,其實大家看他全是因為差異性,我們來看它的內容。

舉個例子,我們會覺得很多的互聯網餐飲逼格很高,比如說人家跟原來做餐飲的不一樣,你看人家現在用的包裝袋子,那個字體的設計都很好看;人家的那個店面設計也很干凈;人家的廣告語寫得也很特別。那么你所謂的這些特別是不是都基于一點叫做差異性呢?所以這是內容上的差異性。

我們再來說渠道上的差異性,就我們剛才說的,你用什么東西來呈現你的這個廣告,如果在渠道上你要扎堆。我舉個例子,當年大家都想去上報紙,所有人都要去報紙,那你也要去報紙啊。好,沒問題,這本身是好的時機,但是你要想,有一個東西叫做性價比,你要想建立性價比的話,這就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了。

舉個例子,我剛才也說了,大家如果現在去投放咪蒙的微信朋友圈,據說廣告已經炒到80萬一條了。那么你花八十萬去投放一個微信朋友圈廣告,你覺得值還是不值?

如果你覺得跟你的企業的調性一比啊,或者投出投入跟回報比一比,你覺得不值,那么問題又來了,在渠道上,你怎么能投到比較值的渠道呢?這里邊又體現了差異化的思考。

那么你當別人都去線上的時候,你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線下是不是反而有機會?當別人都去思考線下的時候,你可能就想,線上是不是有有機會?當別人去思考微信的時候,你可能會去留意現在一個趨勢,是不是QQ和百度貼吧的90后年輕人關注度又上來了?甚至當別人去思考所謂的戶外廣告的時候,你是不是可以去思考一下?唉,這些餐飲的外包裝我是不是可以合作呀?

關于渠道的創新,我有兩個特別有意思的這個發現。

有一次,我就看到那個西少爺的袁澤陸同學他們就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嘗試。西少爺肉夾饃外邊有個紙袋子,他們的紙袋子上也印上了廣告,甚至還決定以后招商。其實你仔細想一想,首先新的互聯網餐飲品牌,它的客戶群都是什么樣的?那么它印在紙袋子上,所有人都要拿過來看一看,甚至吃的時候會看到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嗎?對,挺有意思的,但是如果你早點去合作,早點去嘗試的話,也許成本是非常低。

同時,我也看到了,最近有很多的互聯網的創業項目,是關于在快遞的盒子外邊建立這個快遞盒子的廣告業務?,F代人幾乎都網購,每個快遞的外包裝盒子都要去拆,至少我們每個人都要看的。除了有商家非要在外邊定制一個自己的盒子之外,其它的盒子是相當隨機的。

這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傳播渠道呢?也很有意思,對吧?所以大家一定要跳出,為什么我從一開始就要強調大家要清空自己的腦袋,因為大家有的時候會進入到一個所謂的思維的一個慣性里。

我們所有人傾向于去套以往的概念,或者說去傾向于制造類比,這樣的類比在我們生活中可能有所幫助,但是,在品牌的差異性里,大家盡量的不要去依賴過往的一些經驗,或者是去類比。

比如說我們看這個渠道,總是會想。線上有沒有可能,一想到線上就去想微博微信,好像已經在腦海中既定生成。那人家線上第一場在微信里開發布會的人,線上第一個在微信群里搞分享的人,他們是怎么想出這樣的渠道的?

大家記著:早期的流量紅利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早期流量紅利的,大家看最早的時候開微博的那些人他們隨便寫寫都是大V對吧?很多人最早開始寫微信公眾賬號,他們也是收割了大量的流量紅利,最早搞直播的人也是這樣。

這些事情告訴我們,在渠道方面,來的早了吃肉,來的晚了喝湯,甚至來的晚了買單。道理是什么呢?大家在思考渠道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跳出你過往的思維陷阱,尋找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不管是內容,還是渠道,大家記住一點:第一時間跳出你腦海的那個想法,一定不是正確答案。

我過去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經常會用否定第一時間提出的想法來制裁自己。當我去思考一個問題,并且現在給它一個定位的時候,第一個跳到我腦海里的,一定是被我pass掉的。

因為,當我第一個想到這個想法的時候,我會覺得所有人都會想到這個想法,那這個想法一定不是最好的。所以,你要盡量地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沒有可能差異化?我能不能打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

當然,在這里并不是強調各位一定要非常各色,做任何事情都要跟別人擰著來,而是需要各位建立起一個差異化的思維方式,因為品牌的本質就是“做不同”,就是要從差異化當中尋找你出名的機會。

最后,就是關于“時機”了,這件事情其實也存在著一些差異化的。當別人認為這個時機出現的時候,絕不是一個“好時機”,但是此時的時機,有的時候也是其他事情的“好時機”,需要辯證地來看問題。

那么它是什么?可能原來計劃做這件事,現在可能去做另一件事。比如,大家都在做這個微信的廣告,我再去做,也許不是個很好的時機了。從差異化的角度來想,我們實際上在分析以前的那些渠道,哪一個的時機又來了呢?微博可不可以?是不是又成為熱點了?百度貼吧是不是可以?

那么,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怎么建立這種差異化的思維方式?

首先,一是觀察力。就是大家要去觀察這個群里的各種動向,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還有全員的分布。我也看到很多同學的作業很不錯,從分析我們這個群一共有多少人,頭像是怎樣的等等開始,大家的觀察力還是非常好的,待會我會對這些作業做一個簡單的點評。

那么除了觀察力之外呢?那就是希望大家能有一點點好奇心,就是不斷地給自己提出問題。

比如,老師為什么會布置這樣的作業?跟我們接下來的課程有什么聯系?不斷地去思考。這次作業,有些同學表達他是為什么來到這個群的,同時也好奇其他同學所屬的行業,這是一步步給自己設置一個好奇心的訓練過程。同時,還可以去鍛煉大家的連接能力。

比如,能讓咱們這個群聚合并迅速變得熱絡起來。那么,我怎么能最快地了解別人,連接到別人呢?

比如,我下午在夸一位同學,他在扔紅包。他通過這種搶紅包測試,了解有多少人在線。我當時覺得這個是蠻贊的,因為我覺得他在做一個實驗。這個事情本來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大家其實用這種“紅包釣魚”的方式去測試誰在線,或者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或者能快速地去連接別人。

我看也有很多同學在通過介紹自己,引起大家注意。有人的介紹是一段文字,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一位同學的介紹是一個圖。大家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到幾點內容,這位同學已經是一家大公司的CEO了,他們公司年銷量已經上億,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留意,圖片內容是蠻清晰的:我是誰?我們公司是做什么的?然后我在這里需要哪些提高?這是一個邏輯性非常好的介紹,大家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或者希望跟他發生連接的時候,能看到他的一些資料。所以,這樣一個作業,其實是可以讓大家有很多發揮和創作空間的。

我希望各位可以更加地肆無忌憚一些,可以更加多地去發揮和創造。請大家記住,在品牌這個領域里沒有錯誤,不像我們現在去做個數學題或者像過往的那些學科老師會說你這個錯了,那個錯了,在品牌領域沒有對錯。

只要你敢于犯錯,你就可以成功;只要你敢于去思考其中的差異,你就有可能會創造出一個小小的驚喜!

三、換位思考

第三,希望大家習慣運用一個思維方法,這個方法叫做換位思考。

思維如何換位?如果把大家分類,大概會分為這么幾種,一種叫做公司負責人CEO,還有一種叫做市場的負責人或者相關崗位的從業人員,我先比較寬泛地分為這么兩類。可能會是這兩類也有第三類同學說我哪種都不是,我只是想學習這個學科。你也可以把自己歸到前兩類,比如你就是個CEO,或者你未來想當CEO,你就是其他的人員,你想轉市場崗或是什么,大家總是可以歸到前邊兩類。

歸完類之后,現在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比如我是一個市場的負責人,那么從現在開始,我希望你把自己當成一個CEO,你需要馬上轉換心態。而所謂的各位CEO,你把自己馬上轉化為一個市場的從業者。

為什么要求大家做這樣的身份轉換呢?既然你要想學好,你就盡量把自己假設成一個市場的從業者,這樣你能學到一些具體操作層面的東西,去慢慢領悟一個市場從業者有多不容易,在你的管制之下,在你的強大的壓力之下,體會你的員工有多么的不容易。你可以換位假設,就把自己換成是一個市場專員,想象一下遇到問題你會怎么做。

如果你是一位市場從業者,就把自己假設成CEO,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你們公司的CEO了;那現在開始,你要對整體項目負責任。

我希望,大家在換位思考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兒戲,不要覺得說說就算了,差不多想想就得了,不要!大家盡量地去入戲,盡量地把這個事情想象成真。為什么呢?你入戲越強,你學習、吸收會非??欤夷憧蚣芨薪⒌貢浅?。

自然而然,品牌對你來說,就像是砍瓜切菜了。當各位CEO去關注細節的時候,你們才能真正了解這個學科,而不是泛泛地、粗略地,就如同你站在山頂俯瞰半山腰的人。

四、文末說

我們現在去看一些專家,為什么有些案例就是他們能做出來?他一講,你好像也能聽明白,而你自己做卻做不到呢?這肯定讓人困惑。

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因為你去復盤的時候,你覺得蠻有道理,但是你去原創的時候,因為你缺少那個思考的高度,缺少對那個學科系統化的一個理解,你再重新創造,你就是創造不出來,那很正常的。

就好像說咱們以前學數學,告訴你一個題目,你不會做,但是有人做出來了,他一跟你講,你覺得“嗯”有道理,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但是你自己做,你就是不會做。

所以我們在學品牌的時候,要做一個設置:大家要先設定清晰的目標,目的性超強的去學習;人為的制造一個強大的誘因;堅持闖過咱們的第一個不舒適區。

內在,就是通過快速的大量的翻目錄的形式,知道人家對于這個學科都包含哪些部分,這個學科它的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什么定義?

我也想把我的定位打造的不一樣,我也很想把它做出差異性,那么怎么做呢?好,我們接下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我們怎么在創意、定位或者是案例中制造出差異性,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者竅門制造這些差異性?

同時,我們怎么能夠更高效的去解決品牌中一些尷尬和常見問題?

其實,毫不客氣的說,在過去的幾年里,我每天都在面臨大量的關于品牌方面的問題,但是其實總結下來,也不外乎就是那幾類;那幾類也不外乎就是那幾個原因;而那幾個原因也不外乎就是那幾個訓練!所以大家要從根上去解決這個問題。而大家一定不能去省略的就是思考和研究。

大家可能看別人寫的文案真棒真好,那是因為它經過了長期的訓練,大量的思考和強大的輸入。如果大家的內容沒有這樣的輸入的話,其實很難說聽了兩節課,就變成一個天才。

但是,我們是可以快速的認識到這件事情,而且快速的給大家一個框架,馬上讓大家跑起來了!

你很快就能出結果,你很快就能覺得自己好像非常清晰的站在了一個山谷,到山尖上去看你過去待的那個山谷。

你就能看見那個森林的邊緣,看見自己原來困惑的那一棵樹,到底是為什么。

本文由 @李倩說品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