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從“裝馬桶”到“做品牌”

0 評論 4600 瀏覽 9 收藏 15 分鐘

品牌是一個挺虛的東西,我們一直在說做品牌,但是品牌究竟是什么?“品牌”對我們到底有什么用處?又怎么樣才能做好“品牌”?作者分享了一些她關于品牌的看法,一起來看看。

品牌是個挺“虛”的事。

但是我一天到晚不厭其煩的說說說。

關于它的“虛”,我就沒有迷茫過嗎? 當然有。接下來我就說說我是怎么從這種“虛”的迷茫走到“實”的認知的。

大概五六年前,那個時候我搞品牌這點事斷斷續續也有十年的時間了,我突然間陷入了一種巨大的自我懷疑。原因是,我發現品牌這件事太“虛”了。

它不如具體的營銷動作那么有成就感,畢竟用戶拉新體現在歷歷在目的數字上。它也不如具體的設計執行那么有驗收感,畢竟一張海報設計出來就是一張活生生的東西。

那么,一天到晚說“品牌”有什么用呢?

不僅在價值觀層面我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就連商業模式層面,也有很多做CEO的朋友非常善意的給我了很多反饋:品牌這個事吧,跟企業短期快速增長沒關系,收費不好收的。品牌這個事吧,驗收有點虛,做好了效果不在你,做不好更沒有什么價值。

那個時候,我總覺得做品牌這件事,就像活見鬼一樣。誰都知道鬼這么個東西,但是要說到肉眼見過,以及親手把它抓到,好像無能為力。

好在我這個人還是比較“軸”,認準了“品牌”這件事我耐得住苦熬??型炅嗣绹娜毡镜钠放企w系,就搞歐洲的小語種的,自己不懂小語種,就找這方面的朋友去幫忙看,完事概括的翻譯給我聽。慢慢磕下來,好像隨著時間的發展,有些思路才一點點鉆出石縫,生根發芽。

分享兩個我的認知:

一、做品牌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件事虛,是因為超出了我們的經驗認知。而對于這種超出經驗,我們往往會傾向于把它想象的特別難,或者特別簡單。

把一件事想的難,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經驗里接觸的少,沒見過,或者太高級。

舉個例子:造火箭。如果告訴你請你一個晚上搞清楚火箭是怎么造出來的,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這怎么可能。造火箭這么高大上的事,別說一個晚上,可能我們普通人(尤其是文科生)一輩子都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而把一件事想的特別簡單呢,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經驗里這件事接觸的多,太常見、常說、太低端。

同樣舉個例子:裝馬桶。如果告訴你請你選擇一款合適的電動馬桶,配合廠家的安裝師傅,盯著他幫忙換上,你的第一個反應也許是這活也太低級了,我才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做這么低端的事情。

比起你在辦公室現在所做的工作而言,造火箭和裝馬桶,都離你太遙遠了。這兩件事都遠不如讓身為財務人員的你去做個Excel表格,讓身為文案人員的你去寫篇文章,讓身為老板的你去組織一場戰略討論會,讓身為設計師的你去設計個Logo那樣來的具體和簡單。

你可以會說,造火箭也就算了,裝馬桶這種事,我并非不能,而是不想。沒必要去做這種工作,我要去做一定能手到擒來。

真的嗎?現實的打臉來的特別快。

前不久家里需要安裝一個馬桶,我就承擔了采購一個馬桶并且配合工人安裝的工作。好嘛,這下子把一個非常虛擬的“裝馬桶”的思考工作被迫變成了非常具體的“屎尿屁”的工作了。

擅長邏輯思考的我,以最節約時間為目的,迅速把這件事拆分成了:選購、預約安裝、催貨、協調好時間安裝幾件事。以保證在等待產品的過程中把安裝師傅的時間和我的時間確認好。

我以為事情就這么順利的結束了……

好了,難題全部來了。

調研工作難: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原來現在市面上已經有這么多款馬桶的型號和品牌了。各種功能應有盡有。這個時候需要去鎖定自己的核心訴求,因為在“價格、配送時效、核心功能需求、用戶評價”等諸多因素中,你不可能全都兼顧。兼顧是不可能的。有的人在這一步就會走錯,比如一個養貓家庭,這時候不慎選了一個感應式馬桶開蓋沖刷的產品。日后就會發現,簡直是給家里的貓提供了一個玩具,沒事它就會過去開蓋……沖刷……開蓋……沖刷。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的,第一個小小的坑。

安裝時間協調難:開始了預約安裝師傅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國一線城市藍領工人的資源有多稀缺和寶貴。你以為你的時間比裝馬桶的師傅更寶貴?錯!他的時間有可能比你的更寶貴。好不容易都協調好了,原定的下午2點,很有可能他下午4點也沒出現。原因是:上一家安裝的時候出現了漏水意外。你只好耐心苦等。

測水壓:好不容易一切就緒了,中間測量坑距、物流不及時、東西破損、拆舊加價這些事都一筆帶過不寫了。到了準備開始安裝,這才發現需要測水壓!水壓一測,不合適安裝這一款……于是一切推倒重新來過。

安裝過程:到了真正安裝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隱形事項。比如需要提前去關掉我家的水閥,而這個水閥在鄰居的家門口,工人師傅在去關水閥的時候影響到了鄰居他們起了爭執,這種狀態下需要出面協調解決……

尺寸尷尬:好不容易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安裝完成了,這個時候你忽然發現馬桶的尺寸和某一個家具之間,出現了相互抵觸的問題。那一刻,萬念俱灰。

除了以上問題之外,還有一大堆你想都想不到的問題:馬桶安裝中膠圈如何設置日后才不會反味兒?舊馬桶拆掉的時候如何不破壞其他家具?萬一裝好了發現不好用但是暫時舊的又安裝不回去怎么辦?

看到這里,你可能也已經跟我一樣凌亂了。我只是大概的復述了一個看似非常小非常低端的工作背后,我們有可能經歷的所有屎尿屁困難。仔細一想,這里面既涉及到了戰略定位、市場調研,又涉及到了時間統籌、危機公關、專業溝通,還涉及到了風險預測、多方協調等。

以上的一切都做完之后,突然間,裝馬桶這件事,在我的經驗體系里,一下子立體了起來。

在安裝馬桶的過程中,我的腦子里一直回蕩著一句話,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的: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

人始終有一種傾向,就是喜歡探討抽象概念,并且以此為崇高。因為我們想到抽象的時候,想到的往往是系統、流暢、美好、高級。一旦接觸到具體,就覺得不可愛、麻煩、不性感。

做品牌、造火箭、裝馬桶,其實三件事從“做”的角度來說,都是一樣的。是我們人為的賦予了他們情感差別和意義差異。裝了一次馬桶之后,我心服口服,即使這樣小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沒有經驗的我也多次感覺到此中困難重重。這些困難,絕不是過去只是簡單的想一想就劃過去的時候,那樣簡單。

我相信對于很多人來說,做品牌這件事,要么如同造火箭,遙遠高大,很難拆分過程。要么如同裝馬桶,不屑一顧,但是真正操作起來難上加難。

如果一直覺得品牌是抽象的,那么就會一直將品牌置于邏輯抽象這個階段,總是紙上談兵,或者棄之不理,總覺得當自己真的想做品牌的時候,就可以馬上拾起來。這些想法是危險的,品牌是實際的工作,需要尊重有經驗的人在這里面吃過的虧,蹚過的河,而不是自己去摸索。

二、“做”品牌是親自參與的而非任務下達

有很多老板或者品牌營銷負責人,有一種傾向是,覺得品牌工作很重要,但沒有重要到自己要親自參與的程度。因此,找個顧問,找個外包合作公司,找個執行落地的小朋友,這件事就交代出去了,自己騰出時間去忙更重要的事。反正小朋友和顧問他們“做”起來,公司的品牌就“做”起來了。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做”品牌這件事的真相中,“判斷”和“決策”的分量遠比“執行”和“落地”要重要得多。

品牌是遇到每一個事情的時候,企業的反應和態度。品牌是假設的內容中,企業的每一個遣詞造句的表達尺度。這些事在執行的時候,都是小事,小到看上去根本不需要管理者介入,但其實,這些是管理者需要深度介入的地方。

一個品牌故事,只有真正反映創業者自己內心深處的細微感受,才是真的有效的品牌故事,才能真正打動人,才能真正在接下來推廣的時候得到創業者發自內心的資源傾斜。一段品牌內容,只有真的是管理者的深度認知產物,才能真的觸動到客戶,真的體現出它的價值。

不然的話。

那些讓你的企業品牌看上去跟別人沒什么差別的話,就會滿屏皆是,浪費你的資源,耗費你們的影響力機會。那些沒什么差別的話包括但不限于什么:美好、責任、高質量、快樂、用戶體驗、性價比……這些話,說的人太多了,你說跟別人說,除了占用用戶的流量費,沒有任何心智價值。

滿墻的價值觀,滿屏幕的品牌內容,如果沒有你的深度參與,很有可能都是在浪費資源。

品牌跟裝馬桶這件事最大的區別是,裝馬桶說到底可以徹底交由別人外包完成,而搞品牌這件事則比較“費老板”。公司里只有兩件事是最費老板且最需要費老板的,一個是找方向,一個就是做品牌。

很多老板習慣了分派工作,自己去管理各種進展,好像并不習慣自己去“做”具體的品牌這件事,會有“浪費時間”的感覺。

我參與過很多有管理者在內的品牌咨詢工作,發現往往老板能親自參與進來的項目,其推進進展以及合作成果都會更好。而在這個過程中, 我也會傾向于把推進的具體工作動作一點點和管理者對齊、滲透,努力拉著他感受整個品牌工作的“屎尿屁”,過程中,我就比較容易看到他真實的態度,他的價值觀的要素排序。

而這些,才是打造一個品牌的核心和關鍵。

很多冠冕堂皇的肯定和蜻蜓點水的支持,終究不會真正的推動一件的發展。

在營銷和品牌的角逐當中,很多人嘴上說品牌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將資源和重點都放到了拉新和快速營銷。

于是,就有了今天國有品牌的這一系列的困境。對此,我的解釋就一句話:“沒有品牌”的背后,就是因為管理者沒有“做”品牌。

看一個人的重心,不要看他說了什么, 還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我愿陪你,一起“做”品牌。

本文由 @李倩說品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