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之后,小生意怎么回春?

2 評論 3412 瀏覽 20 收藏 23 分鐘

隨著政策的放開,相信很多生意人已經開始準備重振旗鼓、大干一場了,在這之前,我們更應該學習一些其他企業經營的策略。這篇文章列舉了七個關于作者對一些企業的思考,供給做生意的人們能夠更好應對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三年疫情,死掉的大多是小企業或者個體戶。在時代的洪流面前,他們只是一顆顆細沙,但這些細沙才是國民經濟的基石,是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底層力量。

我覺得很多小生意人之所以沒能挺過來,缺的不僅是資金和技術,還有先進的經營理念。現在政策放開了,小生意人終于可以重振旗鼓了。分享一些我對小企業的研究,希望盡點綿薄之力,為小生意人帶來一些啟發。

一、小店永續經營秘訣:時刻保持極致狀態

參考案例:日本小竹點心店

日本有一家開了將近50年的點心店,這家店叫小竹,只有3平米、只賣羊羹和最中餅兩種點心,年收入卻高達3億日元,是同類店鋪十幾倍!

小竹為什么成功?我總結了5點:

1. 做極致產品

極致產品是你的產品比別人五倍十倍地好,好一點點不算極致。

同樣做一款蛋糕,別人做七分糖,你做三分糖,口感更松軟,這不算極致。因為你只是比別人好一點點,70分和80分的差別,在顧客眼里是沒有差別。

而小竹做出的產品是這樣的:

這不是哪家的藝術品,而是他們的羊羹。都叫羊羹,市面上大部分產品卻是這樣的:

同樣的產品,他們不僅口感更好,還做到了高于別人五倍十倍的美貌,經常有顧客說小竹的羊羹“美貌到舍不得吃,但又美味到忍不住不吃”。

2. 堅持單SKU

50年來,小竹就賣羊羹和最中兩種點心。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把精力鎖在同一款產品上,不斷打磨。

比如,小竹會根據四季溫度的變化,調整煮紅小豆的溫度。他們每天都會讓員工去公園散步,只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溫度的變化。

3. 限量供應

小竹的產品每天限量供應150個,每人限購5個。因為是他們全手工制作,一天最多做150個。盡管不是故意限量,但的確引發了饑餓營銷的“瘋搶效應”。

4. 高客單價

小竹的羊羹五六年前就賣580日元一個,折合成人民幣大約35元人民幣,擱現在也不便宜。高客單價支撐小竹每天只賣150個羊羹,還能有不錯的利潤。

5. 不開分店

這是小竹持續保持獨特的很重要的一點。所有小店,一旦大量開店變得隨處可見,你就透支了你的產品力,就不稀奇了。

比如楠火鍋,三里屯那家店每天排隊,后來他們在常營開了家分店,那家店就沒啥人。一家小店的食物,只有扎堆到一家吃,才會產生從眾效應。

如果你只是抱著不求大富大貴,但求衣食不愁的心態開一家很火的小店,小竹的模式就很適合你。

二、搭建“熟人社交場”是做好熟客生意的關鍵

參考案例:重慶黃學珍coffee、上海1984書店

重慶有一家咖啡店,殺熟殺出了新高度。

在這家店,你只需要點一杯咖啡,就能收到各路熟客的投食。新人沒位置,熟客會自覺地讓座,甚至給新人安排位置。老板要是忙不過來,熟客自動變身服務員,給你端咖啡。

因為熟客里有個人是攝影師,所以這家店莫名其妙地多了個新業務,叫“喝咖啡免費送寫真”。攝影師拍完照片發給店主,店主再發給客人。這家店的老板,都快變成店里的“吉祥物”了。

這種生意模式你羨慕嗎?光羨慕沒用,我們要明白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在社區里開店,客戶大部分都是熟人。服務上,你不要追求專業,要追求親近感。

親近感就是客人來了,你不要說“歡迎光臨”,你得說“還是上回的堅果拿鐵嗎?”要讓客人覺得你了解他、愿意主動關心他。不要把顧客當上帝,要把顧客當鄰居。

上海的湖南路上,有一家叫1984的書店,這家書店開了13年,但他們從來沒賣過一本書。走進這家書店,你會看到里面隨意地擺放著很多老物件,書店后面有一個小院子,周圍的鄰居們都愛來這里辦公聊天看書??赐甑臅?,他們會留在店里。久而久之,這里就成了一家不賣書的書店。

這家書店的物品擺放和后院都很接地氣,正是這種接地氣的感覺,讓老客愿意親近。

所有社區餐館、社區書店、社區超市本質上做的都是熟客的生意。

做熟客的生意,不需要把門店裝修的光鮮亮麗,而是營造自在氛圍,五分逼格加五分鄰家的氣質,就是你要追求的感覺。你要讓熟客有機會交流,讓新客老客有機會搭話,找到老朋友在老地方聊天的感覺。

不僅線下的熟客生意要搭建熟人社交場,在線上開個小店也需要這么做。

參考案例:淘寶店鋪“會起球的襪子”

淘寶有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別人問店主:“襪子起不起球啊?”他回:“全店包起球哦親!”這個回答讓人覺得這店主特實在,很多網友主動把聊天截圖發到了微博上,這家店就火了。

很多在線上開小店的賣家,沒有錢投直通車,也做不起種草。核心就靠自然流量和老客復購。

對于小店來說,你服務的關鍵就是要耿直、實事求是,而不是像大品牌一樣,追求絕對的完美。因為做小生意沒有大公司的技術資源、人力資源,產品很難達到人家的狀態。你實話實說,大家反而會理解你。

就像這家襪子店的襪子含棉量有60%~70%,兩三塊錢一雙,穿一段時間肯定會起球。在這個價位下,它只能是這個質量,最好的方式是像店主一樣實話實說,不要粉飾它,因為粉飾就相當于欺騙消費者。

不粉飾,就是不設計所謂的專業客服話術,而是像跟朋友聊天一樣實話實說。畢竟朋友之間,只要你實話實說不坑我,你的小缺點就可以被容忍。你說實話,他們反而不好意思差評。

三、小眾冷門生意成交路徑:先入坑,再成交

參考案例:天貓店鋪“潤揚古箏”

古箏是很典型的冷門生意,但有家叫潤揚古箏的店鋪,一年營業額能做到2000萬。在冷門樂器領域,這可是個很難得的成績。

潤揚古箏能賣火,因為做到了兩點:首先,他們每個月都會花好幾萬,請名校的老師在開直播免費教學,一教就是一個月。即便你是小白,也可以跟著老師一起練習古箏。

開課不久之后,他們打造了一套很時髦的古箏指甲。

以前的指甲,要么是黑色、要么是棕色,沒人感興趣。但他們的指甲像花瓣一樣,連指甲盒子都很好看。因為顏值炸裂,這款指甲很快成了店里的大爆款。

由于前期積累了大量客戶,潤揚的古箏在雙11上線時,一度出現了斷貨的情況。

潤揚古箏讓冷門生意翻紅的路徑,我把它叫做“先入坑,再成交”。

古箏不像吉他那么普及,它的門檻很高,大部分人不太了解也沒啥興趣。潤揚免費教學其實就是為了激起人們的興趣,而后用時髦指甲帶他們初次入坑,逐漸上頭。一旦入坑了,人們就會消費了。

這就像一個孩子喜歡足球,起初是因為覺得C羅那身腱子肉挺帥。深入了解下來,他發現C羅是個很自律的人,成了C羅的粉絲。又因為經??碈羅的比賽,最終愛上了足球這項運動。

二胡、太極、爬寵等都算冷門生意,成交鏈路都比較長,一定要先激發興趣,把用戶圈起來。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名太極老師,希望年輕人學習太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改良太極的服裝,把它做得時髦一點。

這背后的邏輯是:冷門產品本身門檻很高,普通小白是沒有欣賞能力的。你要先用他們能看得懂的、邊緣的賣點,把他們吸引過來,再一步步讓他感受產品最核心的魅力,最終沉迷。

四、朋友圈賣貨成交秘密:把朋友圈當成信息流廣告來做

參考案例:80后潮汕茶葉老板

潮汕有個賣茶葉的80后老板,只靠朋友圈成交,一年銷售額就能上億。

她跟別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別人都是琢磨一條文案,發給所有客戶。但她是分層運營客戶。她把客戶分成“未成交、意向成交、已成交”三個類別,不同類別發不同內容。

針對未成交的客戶,她會在朋友圈分享茶人日常生活、茶葉文化知識,講自己三代傳承種茶人的故事,讓大家感受到她的專業,從而建立初步信任。

針對有意向成交的客戶,會定向發布客戶好評截圖、聊天反饋,不斷給客戶種草。

已成交客戶,不是靠朋友圈吸引他們,而是給他們拉社群,平常像朋友一樣聊聊天,加強感情??梢哉f,這位老板是在用信息流廣告的邏輯做微商。

這么做能促進成單,背后的邏輯是:沒有人喜歡看廣告,大家只想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大部分微商或者在朋友圈做生意的人,都是寫一篇文案發給所有人,也許個別廣告能擊中需求,但絕大多數廣告是招人煩的。但這位茶葉老板分層發內容,讓自己每次發出的廣告,能既不傷害其他人的體驗,又能產生生意機會。

沿著這個茶葉老板的朋友圈思路,我們再拓展一下。假如她的朋友圈里有上游供應商,那她可以這么發:“這個月7天賣爆了1000萬單,伙伴們辛苦了!”如果她這么發,供應商就會相信她的能力,她跟上游供應商談價的時候,就有可能拿到更低的價格。

所有做朋友圈生意的超級個體,我們要有一個意識:同樣的內容對于不同的用戶來說,可能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所以,我們要對顧客進行分層運營,像做信息流廣告一樣,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內容投喂。

五、小玩家在內卷行業的立足思路:主動內卷

參考案例:深圳“辣雞酒館”

深圳有一家小酒館,門店每月能收入四五十萬。這在因疫情凋敝的餐飲行業,非常難得。

更讓人詫異的是,這家店開的是酒館,但店里的酒賣得比便利店還便宜,毛利只有20%到30%。

這其實是因為他們不靠酒水掙錢,靠的是一道主打菜品——辣子雞。

辣子雞一份288元,成本大約要120元,足夠三四個人吃。盡管在酒水上沒什么利潤,但他們辣子雞卻能占到營業額的70%。

用低價酒水吸引年輕人來吃夜宵,用菜品賺錢。這種生意模式,有個粗暴的說法叫“掛羊頭賣狗肉”,把表面上賣的產品當作“引流產品”,把“引流產品”的實惠做到極致,用背后的“利潤產品”賺錢。

在競爭激烈的行業里,怎么才能不被對方卷死?就是定義清楚你的羊頭和狗肉,主動內卷。

比如,很多人開書店,書不掙錢,書店里的咖啡掙錢;開花店,鮮花不掙錢,花店里的花瓶、肥料掙錢。

還有些東北的大排檔,跟辣雞酒館模式完全相反,這些酒館是菜品不賺錢,但酒水賺錢。因為東北人愛喝酒,如果你開一家店,菜很便宜,又營業到很晚,就能吸引來很多豪飲的東北大哥。

“引流品聚客,利潤品賺錢”的核心,就是你賣什么就不賺什么的錢,用其他搭配的產品賺錢。開酒館的別賺酒的錢、開咖啡廳的別賺咖啡的錢、開飯店的別賺菜品的錢……只有這樣,你才能迷惑對手,并且用低價卷到對手,在競爭激烈的行業里獲得生存空間。

六、產品集合店產品動銷的關鍵:幫用戶做選擇

參考案例:日本“森岡書店”

這是日本非?;鸬纳瓕鶗?。書店本身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別人都是增加藏書的品種吸引客人,但這家店開在東京銀座附近,一周卻只賣一本書。

書店的主人叫森岡督行,他發現很多顧客走到書店時是迷茫的。人們面對各種各樣的書,不知道怎么選,常常逛了很久卻沒買。

于是,森岡組建了一支“搜索”團隊,花費大量時間看書,從各種網站上搜集數據,挑出一本人們可能會感興趣的書。

這些年實體書店生意不好做,但很多書商、品牌都搶著找森岡合作。

為什么只賣一本書,反而賣的更好?因為人的大腦天生怕麻煩,不喜歡選擇,每次選擇都要消耗大腦能量。大腦雖然不喜歡選擇,但喜歡被推薦。如果你直接給出行動指令,大腦會更輕易地做決策。

如果你做的是產品集合店的生意,比如服裝店、雜貨店、家飾店等,你動銷的關鍵就是幫用戶做選擇。

很多服裝店、雜貨店、潮玩店的普遍問題就是人流量很大,但轉化率很低。用戶很多時候是在你這逛,逛完發現沒什么可買的就走了。尤其是服裝行業,這個問題會更嚴重一點。

森岡書店的做法就是把產品的賣點展示充分,傳遞出一種產品很值得買的信號,讓你信服。

即便只賣一本書,森岡督行也會根據這本書進行不同的店面布置,就像給書辦一場展覽一樣??梢哉f,森岡是用買手店的邏輯在做書店。

以前也有很多店是這么做的,但是效果不理想。那是因為以前很多老板注重的只是選品本身,你把產品選出來了,但在推薦上拉了胯。你應該注重的不是自己怎么選品,而是怎么幫用戶選品,你要更注重推薦這個環節,把推薦這個環節做出儀式感。

這方面做得好的可能是電子行業。手機企業每年上新,都會開一場很有儀式感的發布會。

服裝、書籍這類看似不起眼的產品,在上架的時候,其實也需要創造儀式感,讓用戶覺得不買這件東西就錯過了生命中的一次美好。

七、小生意人在大行業里找機會:行業寄生

參考案例:杯緣子、烏龜服裝、寵物攝影……

這種玩偶叫“杯緣子”,最初做這種產品的是島國的奇譚俱樂部。早在幾年之前,這家只有13個人的公司,就能年賺17億日元了。

他們發現,吃飯前拍照已經成了年輕人的習慣。于是他們就想,如果設計一種“寄生”在杯子上的玩偶,食物的“出片率”一定更高。而且,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帶來巨大的廣告效果。

杯緣子跟國內做潮玩邏輯很不一樣,潮玩是獨立的,但它是寄生在杯子上的,背后依附的是杯子這個大產業和“拍吃”的風潮。

很多做小生意的人,沒有那么大的營銷預算,你的生意最好依附在一個風口上,或是某個大的產業上,這樣你就可以隨著“宿主”的壯大而壯大。

比如,這幾年寵物經濟崛起,有很多小生意人在寵物賽道的縫隙里,活得十分滋潤。寵物殯葬、寵物服裝、寵物攝影、寵物減肥,都是最近幾年出現的小生意。

我家的狗子波妞的衣柜已經有十幾件衣服了。想給她拍個寫真,那家店最紅的攝影師,檔期已經約到了明年10月份。

不光狗狗衣服火,網上還有給烏龜做婚紗和壽衣的淘寶店,他們的訂單也排到了幾個月之后。也許是寵物真的需要衣服,也許只是你想打扮它。在寵物大產業里,寵物的“類人化需求”,就是大產業里延伸出來的小機會。

一個產業突然崛起,背后一定有某些小需求是沒有被充分滿足的。由于需求太小,這個行業的大玩家不屑于做,就給小玩家們留下了機會。

手機產業的手機膜、電腦行業的轉換器、婚慶行業的跟妝師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寄生在一個大產業里的小生意。

當某個產業或風口崛起時,你可以思考一下,有沒有可能寄生在里面。寄生在崛起的產業里,你會跟隨著產業紅運把生意做起來。

八、結語

未來一年,小生意人的日子會依舊艱難。

風雪加身時,退縮、猶疑、自憐是你最大的煎熬。具體的方法、無畏前行的信心,才是扛過寒冬的解藥。

為我投票

我在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22年度作者評選,希望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來支持我一下~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我的個人參選頁面,點擊紅心即可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獲得抽獎機會,抽取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紀念周邊和起點課堂會員等好禮哦!

投票傳送門:https://996.pm/YDv9J

專欄作家

梁將軍,公眾號:梁將軍(ID-liangjiangjunism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IP戰略顧問,每兩周大約思考一個營銷課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講得不錯,鼓掌鼓掌

    來自浙江 回復
  2. 很有啟發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