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華與華方法」在我們公司不管用?

0 評論 7219 瀏覽 17 收藏 12 分鐘

「華與華方法」可以說是簡單粗暴、直白展示、講究洗腦的傳播方式,這套方法塑造出了許多成功案例。然而,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適用「華與華方法」,如何判斷是否適配呢?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這篇來自前段時間的一個讀者咨詢,聊完后對方很有啟發,我也在這次溝通中理順了一些對品牌的思考。征得對方同意后,將部分溝通內容整理成文,也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位讀者在深圳某互聯網母嬰公司做品牌,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多年,是華與華、小馬宋的忠實粉絲,到甲方后,嘗試用華與華方法做品牌推廣,發現在內部行不通,無論口號還是視覺都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工作難推進。

他看了很多華與華成功案例,堅信這套方法能用在公司品牌上,但是不好推進落地,于是比較糾結,向我請教:

華與華方法是否適配他們公司?在之后的推廣工作中,該選擇華與華的直白傳播方法,還是廣告公司的「創意」玩法?

這里簡單補充下,狹義的「華與華方法」即簡單粗暴、直白展示、講究洗腦的傳播方式,比如給老娘舅設計的logo、蜜雪冰城的洗腦歌曲。電梯廣告中的boss直聘、伯爵旅拍廣告,也是華與華所推崇的方式。

我跟他講到,首先沒有找華與華公司做方案,那么也就不是正統的華與華方法。華與華有一整套調研、訪談、創意的流程,沒有這個過程,做出的方案也算不上華與華方法。

不過我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做品牌、傳播,是要純從降低傳播成本的角度出發,盡量直白、一看就懂,還是要做些有巧思在其中、增加許多創意玩法,比如江小白的文案瓶,以及一些創意熱店的social活動?

前兩年我也有這個疑惑,華與華與4A的創意孰高孰低?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品牌之道?華與華案例、書籍看多了之后,完全接受這套理論,就會覺得一切創意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傳播成本,設計的目的就是賣貨,包裝就該做炸藥包式設計。

后來通過不斷實踐,明白一個道理:任何理論都有自己適用的邊界,在一定條件和范圍內成立,且每個理論都能找到對應論據支撐。

華與華讓你覺得這套方法是萬能的,只是把自己出成績的案例放了出來,不匹配這套方法的品牌和方案,你沒看到而已。我曾看過他們給某些珠寶品牌的方案,的確不太合適。

在華杉老師的《華與華方法與案例史直播課》中,他自己也講到有些沒效果的客戶,不乏快消品、藥品,其中包括江小白,他講到「怎么做都覺得調性不搭,就沒再合作」。

邁克爾·波特講過企業要想取得卓越的經營業績,有兩個關鍵因素:

一個是運營效率,一個是戰略定位。

運營效率好理解,你炒個菜要10分鐘賣10塊錢,我手藝好,炒個菜8分鐘就賣8塊,比你做到了又快又便宜,獲得了競爭優勢。

戰略定位,就是差異化。你做中餐,我做西餐、日餐、法餐,面對不一樣的消費人群和場景,不在一個垂直賽道內競爭,且豐富了市場品類。

日本文化注重的是經營效率提升,在一件事上下苦功夫、改進手藝,所以會有很多匠人產生,比如壽司之神、拉面之神、年糕大師,最著名的還有豐田持續改善法,精益生產,效率至上,被很多車企奉為圭臬。

一個咨詢:為什么華與華方法在我們公司不管用?

美國文化注重戰略定位,做差異化,所以會誕生蘋果、特斯拉、Google等一系列創新品牌。如果你在一個領域做到了90分,那么我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做到91分,更愿意換個賽道做到85分,這是美國企業的「競爭理念」。

華與華方法遵循的是經營效率,在內部用豐田管理法將調研、創意工作和交付內容模塊化、標準化,能實現流水線式生產。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復制、易規?;?,所以你看品牌創意咨詢行業,華與華幾乎是近幾年行業中成長最快的公司。

對外服務客戶,也遵循這套方法,以降低傳播成本作為創意核心,一切動作都圍繞這個來。所以作品會被外界評為簡單粗暴、太過直白、太丑等,但大部分真的有效。

如果客戶也是運營效率型,那么會非常匹配。中國六大萬店餐飲品牌,有四家是華與華客戶,分別是蜜雪冰城、華萊士、正新雞排、絕味鴨脖。因為這些企業是連鎖加盟型,需要精細的標準化管理、品牌一致性傳達,也需要最低成本復制傳播。

看過華與華的案例,就知道他們對品牌觸點的精細化管理,到了極致水準,這點國內比他們做得好的咨詢公司,真還沒幾個。

當然,還有一些與不適配華與華方法的品牌。

除了上邊提到的江小白,新消費品牌如鐘薛高、三頓半、泡泡瑪特、完美日記、蕉內等,有超級符號嗎?他們的品牌符號有文化母體嗎?也不見得。

讓消費者看到、記住,只是解決了品牌的一個層面問題,用戶下單還有很多其他購買理由,比如顏值、趣味、社交貨幣、品牌信仰等,這些也是某類人群的第一購買理由。

你可以用超級符號、洗腦歌曲讓我記住這個品牌,但我看到你、看懂你,還是不會買,轉頭買了其他品牌,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品牌識別是基礎,但不是唯一。

之前服務Babycare的方案,在紙尿褲包裝上加了很多產品賣點和中文,客戶拒絕了這個方案。并告知寶爸寶媽喜歡國外品牌,哪怕一個字母都看不懂,也覺得高端,加上中文就是本土品牌,不愿給寶寶用國產的。

品牌傳播,除了考慮信息有效傳達外,也要考慮品牌調性、消費者的認知水平?!敢磺袆撘舛际菫榱私档蛡鞑コ杀尽?,在這個環境中就是失靈的。

原研哉給梅田醫院做的導視設計,在表達有效信息之余,也傳達了溫暖,讓醫院的病人、陪護感到一絲安心。

一個咨詢:為什么華與華方法在我們公司不管用?

解決基本的傳播問題之上,給人更好的感受,如美感、炫酷、快樂、逼格等,這些因素不容忽視。當你被品牌打動后,更愿意買這個品牌,哪怕別家便宜也不買,這也是真實存在的。

在4A工作時,接觸過一些汽車、科技、互聯網品牌,無論是做logo、VI還是傳播活動,他們更關注的,還是調性的表達,需要讓人看到文字、圖片后感受到一種語言無法表達的魅力,而不只是看到、記住品牌。

也和幾個中餐老板聊過,了解到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想無限擴大的。他們更想在本地做出特色,做成美食地標,在菜品、烹飪手藝、飲食氛圍中做出文化和傳承。這也是做品牌的一種思路,這種思路就不太適合華與華。

從開公司的角度,我當然欽佩華與華,也得承認那種業務模式效率更高。但從服務品牌、塑造品牌的角度講,我愿意持更開放的眼光,也更愿意看到不同類型品牌的多姿多彩,起碼不那么單調。

最后再說幾句:

咨詢最后,和來訪者聊到,企業經營中,品牌解決的只是其中一個問題,更偏重在識別、認知、態度層面,即看到你、知道你、喜歡你。長久的用戶博弈,更重要的其實是產品,對他們網站來說就是做內容。

廣告可以解決初次訪問,如果用戶在里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內容,或者內容質量差、內容少、相關度低等,那么即便以后看到你的廣告、活動,也不會再來了。

即便logo再超級、口號再洗腦,讓人看見也只覺得煩。

如果有醫生告訴你他的藥包治百病,那你肯定知道他是騙子。品牌咨詢也一樣,沒有哪個方法可以解決所有企業的問題,也沒有哪個方法是最好的。

因地制宜、對癥下藥,找到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這次咨詢的部分內容整理,希望對你也有點啟發。

專欄作家
蘇佬師,微信公眾號:蘇佬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廣告營銷領域,有趣有料,深受讀者喜歡,行業文章被全網幾十萬人閱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